CN210610713U -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0713U
CN210610713U CN201920857306.7U CN201920857306U CN210610713U CN 210610713 U CN210610713 U CN 210610713U CN 201920857306 U CN201920857306 U CN 201920857306U CN 210610713 U CN210610713 U CN 21061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ipe
inlet pipe
feeding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73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长超
孙朦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cean Pal Carol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cean Pal Caro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cean Pal Carol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cean Pal Caro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73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包括投喂罐,所述的投喂罐上设有加料管、送料管和若干的出料管,所述的加料管位于投喂罐的顶部,所述的送料管位于投喂罐的底部,所述的出料管均匀的分布在投喂罐的一侧;所述的投喂罐的下方还设有三通接头、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的三通接头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持续向投喂罐内通入水以稀释饵料,并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投喂,进而控制饵料少量连续投喂,解决了饵料不能及时被吃掉,产生沉淀影响养殖水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苗种培育是水产养殖生产中较重要的环节,苗种不仅摄食能力弱,而且范围窄,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和培育健壮、合乎规格的苗种,对发展水产动物增养殖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苗种的成活率及苗种活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一个便是饵料的残留对水质条件的影响,随着苗种越来越大投入的饵料越来越多,没有及时被吃掉的饵料沉到池底后就降低了被摄食的几率,沉到池底的饵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氮或亚硝酸盐对育苗过程中的水质影响很大,氨氮和亚硝酸盐积累过多没有及时处理会造成苗种中毒,影响育苗的成活率和苗种活力,因此,采用少量连续投饵,使饵料投入水体中就被育苗摄食掉则大大减少水质恶化的可能,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成本低,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以通过一次调节可自动投喂,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很适合在育苗过程中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包括投喂罐,所述的投喂罐上设有加料管、送料管和若干的出料管,所述的加料管、送料管和出料管均与投喂罐相连通,所述的加料管位于投喂罐的顶部,所述的送料管位于投喂罐的底部,所述的出料管均匀的分布在投喂罐的一侧;
所述的投喂罐的下方还设有三通接头、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的三通接头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进水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漂浮底座,所述的投喂罐固定在漂浮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漂浮底座上设有若干的推进机构,所述的推进机构均匀的固定在漂浮底座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螺旋桨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的底部,所述的螺旋桨的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气泵,所述的气泵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上,所述的气泵与所述的进气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缆绳与所述的漂浮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进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泵上设有防护网罩,所述的防护网罩套在所述的水泵的外侧并与水泵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管的一端均设有导料管,所述的导料管与出料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投喂罐的底部为倒圆锥状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持续向投喂罐内通入水以稀释饵料,并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投喂,进而控制饵料少量连续投喂,解决了饵料不能及时被吃掉,产生沉淀影响养殖水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投喂罐固定在漂浮底座上,能够随着漂浮底座在螺旋桨的带动下移动位置,进而扩大了投喂面积。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利用气泵向投喂罐内通入空气,一方面通过空气搅拌饵料,另一方面促进饵料通过管路,避免饵料在管路内形成堵塞。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投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投喂罐与漂浮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投喂罐;11、加料管,12、送料管;13、出料管;131、导管;2、三通接头;3、调节阀;4、漂浮底座;41、推进机构;411、螺旋桨;412、电机;5、气泵;6、水泵;61、防护网罩;62、缆绳;7、进气管;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包括投喂罐1,所述的投喂罐1上设有加料管11、送料管12和若干的出料管13,所述的加料管11、送料管12和出料管13均与投喂罐1相连通,所述的加料管11位于投喂罐1的顶部,所述的送料管12位于投喂罐1的底部,所述的出料管13均匀的分布在投喂罐1的一侧;多个出料管13同时进行投喂,投喂面积更大。
所述的投喂罐1的下方还设有三通接头2、进气管7和进水管8,所述的三通接头2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的送料管12、进气管7、进水管8固定连接;利用三通接头2同时向投喂罐1内通入水和空气,利用水对饵料进行稀释,并当水位达到出料管13时进行溢流投喂;利用空气搅拌饵料,并促进饵料通过管路,避免饵料在管路内形成堵塞。
所述的送料管12、进气管7和进水管8上均设有调节阀3。通过调节阀3控制各个管路的通闭和流量,进而控制投喂速度。
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漂浮底座4,所述的投喂罐1固定在漂浮底座4上。
所述的漂浮底座4上设有若干的推进机构41,所述的推进机构41均匀的固定在漂浮底座4的底部。
所述的推进机构41包括螺旋桨411和电机412,所述的电机412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4的底部,所述的螺旋桨411的旋转轴与电机4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旋桨411的排水方向分别朝向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而通过螺旋桨411控制漂浮底座4的移动方向。投喂罐1固定在漂浮底座4上,能够随着漂浮底座4在螺旋桨411的带动下移动位置,进而扩大了投喂面积。对养殖水体内任意位置的苗种进行投喂,当需要向投喂罐1内加料时,控制螺旋桨411带动漂浮底座4靠岸进行加料。
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气泵5,所述的气泵5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4上,所述的气泵5与所述的进气管7相连。
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水泵6,所述的水泵6通过缆绳62与所述的漂浮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的水泵6与所述的进水管8相连。水泵6在缆绳62的牵引下能够随着漂浮底座4移动。
所述的水泵6上设有防护网罩61,所述的防护网罩61套在所述的水泵6的外侧并与水泵6固定连接。防护网罩61能够避免水泵6抽水时,将苗种吸附在水泵6上伤害苗种。
所述的出料管13的一端均设有导料管131,所述的导料管131与出料管13相连通。
所述的导料管131、进气管7和进水管8均为两端开口的透明软管,所述的加料管11、送料管12和出料管13均为两端开口的硬质导管。
所述的投喂罐1的底部为倒圆锥状结构。该结构能够使由送料管12进入的水和空气对饵料进行搅拌,避免饵料沉积在投喂罐1的底部。所述的投喂罐1为无色透明罐体,便于观察投喂罐1内是否还有饵料。
所述的出料管13与所述的投喂罐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的投喂罐1的高度的三分之一。该结构便于由加料管11加入投喂罐1内的饵料与水混合。
使用时,由加料管11向投喂罐1内加入饵料,然后先启动水泵6,向投喂罐1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使液面高度低于出料管13;然后再启动气泵5,水和空气在三通接头2内混合并一起通入投喂罐1;当液面与出料管13平齐时,饵料与水的混合物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进入出料管13,将饵料带入育苗池完成投喂。并且,通过调节调节阀3,能够控制投喂速度;当投喂罐1内只剩下水,没有饵料后关闭水泵6和气泵5即可。
投喂罐1固定在漂浮底座4上,能够随着漂浮底座4在螺旋桨411的带动下移动位置,对养殖水体内任意位置的苗种进行投喂;当需要向投喂罐1内加料时,控制螺旋桨411带动漂浮底座4靠岸进行加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喂罐,所述的投喂罐上设有加料管、送料管和若干的出料管,所述的加料管、送料管和出料管均与投喂罐相连通,所述的加料管位于投喂罐的顶部,所述的送料管位于投喂罐的底部,所述的出料管均匀的分布在投喂罐的一侧;
所述的投喂罐的下方还设有三通接头、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的三通接头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进水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送料管、进气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漂浮底座,所述的投喂罐固定在漂浮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底座上设有若干的推进机构,所述的推进机构均匀的固定在漂浮底座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螺旋桨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的底部,所述的螺旋桨的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气泵,所述的气泵固定在所述的漂浮底座上,所述的气泵与所述的进气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装置还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缆绳与所述的漂浮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进水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上设有防护网罩,所述的防护网罩套在所述的水泵的外侧并与水泵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管的一端均设有导料管,所述的导料管与出料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罐的底部为倒圆锥状结构。
CN201920857306.7U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Active CN21061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7306.7U CN210610713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7306.7U CN210610713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0713U true CN210610713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7306.7U Active CN210610713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07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802A (zh) * 2020-10-26 2021-01-2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用移动式定量投饵及喷药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3854224A (zh) * 2021-09-09 2021-12-31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化渔业装置
CN114128647A (zh) * 2021-08-19 2022-03-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稚海马的饵料驯化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2802A (zh) * 2020-10-26 2021-01-2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用移动式定量投饵及喷药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2262802B (zh) * 2020-10-26 2021-07-20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用移动式定量投饵及喷药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US11382314B2 (en) 2020-10-26 2022-07-12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Mobile quantitative feeding-spraying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quaculture
CN114128647A (zh) * 2021-08-19 2022-03-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稚海马的饵料驯化方法
CN113854224A (zh) * 2021-09-09 2021-12-31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化渔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0713U (zh) 一种育苗过程中使用的简易自动投饵装置
CN110547236A (zh) 一种高密度澳洲龙虾专用养殖池塘及养殖方法
CN110786283A (zh) 一种育苗池饵料投喂装置
CN214413842U (zh) 一种用于大棚养殖的小龙虾养殖池
CN21490313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定量投料装置
CN206699179U (zh) 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
CN104813949A (zh) 带小猪称重系统的猪舍
CN206005519U (zh) 一种畜牧业用智能喂食装置
CN204837575U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
CN105875476B (zh) 一种迂回养殖设施
CN214015549U (zh) 一种鮡科鱼类养殖装置
CN210445328U (zh) 一种鱼苗孵化装置
CN211510270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水产养殖池
CN112471048A (zh) 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
CN209914772U (zh) 一种分段式螃蟹循环养殖装置
CN207803215U (zh) 复合型共生系统及培育设施
CN110432193A (zh) 乌苏里白鲑苗种规模化繁育系统及繁育方法
CN112704042A (zh) 一种生态鱼饲养装置
CN219352799U (zh) 一种水体调节器
CN220359936U (zh) 一种海水鱼类育苗生产线
CN210641987U (zh) 一种鲫鱼孵化的育苗装置
CN217337035U (zh) 一种水产苗种繁育单胞藻投放装置
CN108184743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下喂料装置
CN218550999U (zh) 一种具有投料功能的稻花鱼苗培育池
CN217308811U (zh) 一种鱼菜共生养殖用供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