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0188U -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10188U CN210610188U CN201921663195.2U CN201921663195U CN210610188U CN 210610188 U CN210610188 U CN 210610188U CN 201921663195 U CN201921663195 U CN 201921663195U CN 210610188 U CN210610188 U CN 2106101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phase change
- strengthening rib
- change heat
- dissipation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8199 S pha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2 gaseous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其包括相变散热板内设置有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相变散热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将封闭腔体分隔形成多个纵向腔体,纵向加强筋的上端与横向加强筋连接,封闭腔体上位于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封闭腔体的下端之间的部分形成横向腔体,横向腔体与纵向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相变散热板,通过在相变散热板上设置加强筋,增加了结构强度,且横向腔体方便液态相变工质在流动中达到平衡,位于横向腔体上方的多个纵向腔体形成多个气液混合的相变区域,进而实现高效的相变散热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有该相变散热板的电视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机上用于显示图像的屏组件主要依靠灯带为光源进行工作,LED灯带因其光效高、光衰小、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然而,高功率的灯带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不及时排出热量,将会严重降低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现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屏组件和支撑板之间设置铝型材或相变散热板,铝型材或相变散热板与灯带贴合,从而达到灯带的散热效果。但是,铝型材或相变散热板在电视机内部处在屏组件和支撑板之间,灯带上的热量被吸收后无法高效率地扩散至支撑板的外部,散热性能不佳,易导致屏组件表面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另外,由于设置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板,加重了电视机的重量,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在保证散热性能及支撑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电视机的重量及生产成本成为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变散热板内设置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所述相变散热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形成多个纵向腔体,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上端与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封闭腔体上位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之间的部分形成横向腔体,所述横向腔体与所述纵向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折弯部,所述封闭腔体及所述加强筋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筋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上边沿设置,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间隔设置,且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2,0<d1≤10mm,20mm≤d2≤100mm。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散热板上未形成所述封闭腔体的部分的厚度为L,所述封闭腔体的高度为H,1.5mm≤L≤3mm,0.5mm≤H≤2mm。
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视机还包括屏组件和灯带,所述相变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屏组件的一侧,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屏组件与所述相变散热板之间,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折弯部,所述灯带位于所述折弯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屏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散热板上的胀形面凸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屏组件的表面上,所述加强筋凸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屏组件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散热板的底部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散热板远离所述屏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包括相互设置的两个横向框架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横向框架之间的纵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均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沿各自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电视机还包括电路板和后盖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相变散热板连接,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相变散热板远离所述屏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机,省略了支撑板,通过在相变散热板上设置加强筋,进而增加结构强度,相变散热板的散热性能不会因支撑板的阻碍而降低,也减少了重量及生产成本,同时,位于封闭腔体底部的横向腔体,便于液态相变工质在流动中达到平衡,位于横向腔体上方的多个纵向腔体形成多个气液混合的相变区域,进而实现高效的相变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视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视机的另一立体图(省略后盖板);
图3是图1所示电视机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视机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视机中相变散热板的主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电视机中相变散热板的后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相变散热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电视机中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电视机中屏组件、相变散热板及灯带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便于电视机的立体图(省略后盖板);
图11是图10所示电视机中加强板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视机中加强框架的立体图。
图中:1、基板,10、屏组件,11、液晶屏,12、导光板,13、屏背板,20、相变散热板,201、封闭腔体,202、相变工质,21、加强筋,211、横向加强筋,212、纵向加强筋,201A、纵向腔体,201B、横向腔体,22、主体部,23、折弯部,213、挂装部,214、安装部,30、灯带,40、电路板,50、后盖板,51、后盖主体,52、折弯板,501、散热孔,60、加强板,61、加强主体,62、加强折弯部,611、第一加强筋,612、第二加强筋,70、加强框架,71、横向框架,72、纵向框架,701、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其包括屏组件10、设于屏组件10一侧的相变散热板20以及设于屏组件10与相变散热板20之间的灯带30,相变散热板20内设置有封闭腔体201,封闭腔体201内充注有相变工质202,相变散热板20上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包括横向加强筋211和纵向加强筋212,纵向加强筋212将封闭腔体201分隔形成多个纵向腔体201A,纵向加强筋212的上端与横向加强筋211连接,封闭腔体201上位于纵向加强筋212的下端与封闭腔体201的下端之间的部分形成横向腔体201B,横向腔体201B与纵向腔体201A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机,省略了支撑板,通过在相变散热板20上设置加强筋21,进而增加结构强度,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性能不会因支撑板的阻碍而降低,也减少了重量及生产成本,同时,位于封闭腔体201底部的横向腔体201B,便于液态相变工质202在流动中达到平衡,位于横向腔体201B上方的多个纵向腔体201A形成多个气液混合的相变区域,进而实现高效的相变散热功能。
请再次参阅图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变散热板20呈L形板状结构,相变散热板20包括主体部22和折弯部23,折弯部23位于主体部22的下端且与主体部22连接,封闭腔体201及加强筋21均设置在主体部22上。主体部22与折弯部23之间具有一夹角,本实施方式中,该夹角等于90°,即,主体部22与折弯部23相互垂直设置。另外,主体部22与折弯部23为一体成型结构,折弯部23由主体部22的下端折弯后形成。此外,相变散热板2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相变散热板20的材料可以是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另外,灯带30大致呈长条状结构,灯带30的上端面与屏组件10的下端面相贴合;灯带30的下端面与折弯部23的上端面相贴合,和/或灯带30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主体部22的下部分相贴合,从而增加了灯带30与相变散热板20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得灯带30上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地传递至折弯部23上。可以理解地,灯带30可以通过导热胶或导热胶带固定在相变散热板20上。本实施方式中,灯带30为LED灯带。
请参阅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变散热板20为复合板式结构,具体地,相变散热板20由两块基板1复合形成,相变散热板20的封闭腔体201形成于两块基板1之间,可以理解地,封闭腔体201可采用热轧后吹胀形成,也可以采用冲压后焊接形成,对于封闭腔体201的形成方式此处不做限定。另外,封闭腔体201可以是整个的一个中空腔体,也可以是被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中空管路,充注在封闭腔体201内的相变工质202为水。
另外,相变散热板20上未形成封闭腔体201的部分的厚度为L,封闭腔体201的高度为H,为了保证相变散热板2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1.5mm≤L≤3mm,0.5mm≤H≤2mm,且抗拉强度为120-160MPa,屈服强度大于60Mpa,延伸率大于20%。
请参阅图3、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屏组件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屏11、导光板12及屏背板13,即导光板12位于液晶屏11与屏背板13之间。相变散热板20的主体部22位于屏背板13远离导光板12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屏背板13与主体部22的表面相贴合,由此,使得屏组件10上产生的部分热量能够直接传递至相变散热板20上,加速了热量传递。
请参阅图5、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横向加强筋211靠近主体部22的上边沿设置,纵向加强筋211的下端与封闭腔体201的下端间隔设置,且纵向加强筋211的下端与封闭腔体20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1,0<d1≤10mm,如此,使得封闭腔体201的下方部分未被纵向加强筋211分隔开,进而使得横向腔体201B得以形成。另外,纵向加强筋211的下端与主体部22的下端间隔设置,且纵向加强筋211的下端与主体部22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2,如此,纵向加强筋211与主体部22的下端之间的这段距离为灯带30与主体部22的下部分贴合提供了安装空间,结构合理。其中,20mm≤d2≤100mm,本实施方式中,d2=60mm。另外,相变散热板20上的胀形面凸设在主体部22远离屏组件10的表面上,如此,主体部22上靠近灯带30的表面为一平面,该平面与灯带30贴合时能够保证二者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灯带30的热量能够高效传递至相变散热板20上。
另外,加强筋21由冲压形成,且加强筋21凸设在主体部22远离屏组件10的表面上,避免了由于加强筋21的阻挡而导致屏组件10无法与主体部22充分贴合,进而影响散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横向加强筋211具有一个,纵向加强筋212具有四个,四个纵向加强筋212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个纵向加强筋212均与横向加强筋211相互垂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强筋21上安装有挂装件213,挂装件213用于供挂装支架(图为示出)安装,实现电视机的挂装作用。本实施方式中,挂装件213为连接柱,挂装电视机时,先将挂装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然后再将挂装支架的另一端安装在墙壁上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视机还包括电路板40,电路板40设置在相变散热板20的主体部22远离屏组件10的一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22上安装有安装部214,安装部214与封闭腔体201错开设置,电路板40通过安装部214实现安装固定。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14由冲压形成,可以理解地,电路板40与安装部214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接、卡接或螺栓连接等。
请再次参阅图3、图4及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视机还包括后盖板50,后盖板50位于相变散热板20远离屏组件10的一侧,具体地,后盖板50包括后盖主体51和折弯板52,折弯板52连接在后盖主体51的下端,后盖主体50位于主体部22远离屏组件10的一侧,折弯板52位于折弯部23的下方且与折弯部23相贴合。本实施方式中,后盖板50的后盖主体51上开设有散热孔501,散热孔501用于散热,从而提升了电视机的整体散热性能。另外,后盖板50与相变散热板20之间可通过卡接、胶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视机,工作时,灯带30及屏组件10产生的热量通过折弯部23传递至主体部22上,此时,横向腔体201B内的液态相变工质202受热形成气态相变工质202,气态相变工质202迅速充满各个纵向腔体201A,主体部22遇冷后,热量向外扩散,气态相变工质202冷却而液化形成液态相变工质202,并回流至横向腔体201B内,如此循环往复,将热量源源不断地传导至相变散热板20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视机,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机,省略了支撑板,通过在相变散热板20上设置加强筋21,进而增加结构强度,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性能不会因支撑板的阻碍而降低,也减少了重量及生产成本,同时,位于封闭腔体201底部的横向腔体201B,便于液态相变工质202在流动中达到平衡,位于横向腔体201B上方的多个纵向腔体201A形成多个气液混合的相变区域,进而实现高效的相变散热功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0、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视机相较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就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变散热板20的底部安装有加强板60,从而对相变散热板20的结构起到增强作用。
具体地,加强板60呈截面为L形的条状结构,加强板60包括加强主体61以及连接在加强主体61下端的加强折弯部62,加强主体61和加强折弯部62相互垂直设置。其中,加强主体61位于主体部22远离屏组件10的一侧且与主体部22的底部相贴合,加强折弯部62位于折弯部23的下方且与折弯部23相贴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加强板60呈长条状结构,其与相变散热板20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其对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阻挡作用很小,不会影响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性能。
加强主体61上横向设置有第一加强筋611及纵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筋612,第二加强筋612均与第一加强筋611连接,且一个第二加强筋612与一个纵向加强筋212相配合,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611和第二加强筋612,增强了加强主体61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611及第二加强筋612均是由冲压形成的凸起结构。另外,加强板60与相变散热板20之间可通过焊接、铆接、螺接或卡接等方式连接。
通过在相变散热板20的底部安装加强板60,进一步增强了相变散热板20的结构强度,在保证相变散热板2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减小相变散热板20的面积,进而节省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视机相较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就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变散热板20远离屏组件10的一侧安装加强框架70,相变散热板20通过加强框架70增加结构强度。
具体地,加强框架70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框架71以及连接在两个横向框架71之间的纵向框架72,横向框架71和纵向框架72均呈长条状结构,横向框架71和纵向框架72沿各自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三加强筋701,第三加强筋701可增强加强框架70的结构强度。另外,位于下方的横向框架71呈L形结构,该横向框架71贴合在相变散热板20下端的拐角处,位于上方的横向框架71贴合在主体部22的表面,横向框架71与相变散热板20之间可通过焊接、铆接、螺接或卡接等方式连接,从而实现二者间的固定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纵向框架72具有两个,两个纵向框架72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横向框架71相互垂直。纵向框架72与横向框架7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铆接、螺接或卡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纵向框架72的第三加强筋701上安装有挂装件213,挂装件213用于供挂装支架(图为示出)安装,实现电视机的挂装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构成加强框架70的横向框架71和纵向框架72均呈长条状结构,其与相变散热板20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其对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阻挡作用很小,不会影响相变散热板20的散热性能。另外,通过设置加强框架70,提升了相变散热板20的结构强度,在保证相变散热板2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减小相变散热板20的面积,进而节省了生产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变散热板内设置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所述相变散热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形成多个纵向腔体,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上端与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封闭腔体上位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之间的部分形成横向腔体,所述横向腔体与所述纵向腔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折弯部,所述封闭腔体及所述加强筋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上边沿设置,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间隔设置,且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封闭腔体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d2,0<d1≤10mm,20mm≤d2≤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上未形成所述封闭腔体的部分的厚度为L,所述封闭腔体的高度为H,1.5mm≤L≤3mm,0.5mm≤H≤2mm。
5.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还包括屏组件和灯带,所述相变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屏组件的一侧,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屏组件与所述相变散热板之间,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折弯部,所述灯带位于所述折弯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屏组件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上的胀形面凸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屏组件的表面上,所述加强筋凸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屏组件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的底部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板远离所述屏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包括相互设置的两个横向框架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横向框架之间的纵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均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沿各自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还包括电路板和后盖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相变散热板连接,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相变散热板远离所述屏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3195.2U CN210610188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3195.2U CN210610188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10188U true CN210610188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69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63195.2U Active CN210610188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10188U (zh)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21663195.2U patent/CN2106101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82747U (zh) |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
US11789317B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392997A (zh) |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9300410B (zh) | 一种拼接式背板及采用其的led显示屏 | |
CN107515490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050036773A (ko) |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
CN106254803B (zh) | 显示器 | |
CN210610188U (zh) | 一种结构强化的相变散热板及电视机 | |
CN108646452B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8477265U (zh) | 一种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 |
CN202581233U (zh) | 背光模组散热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 |
CN112731710B (zh) | 一种双面屏电视结构 | |
CN202253129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8594521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6647753U (zh) | 一种广告设备型材 | |
CN110187561A (zh) | Led灯板的固定结构及安装方法 | |
CN210168127U (zh) | 便于散热的电视机 | |
CN209086617U (zh) | 一种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 |
CN208365479U (zh) | 一种大功率led灯散热装置 | |
CN201097047Y (zh) |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装置 | |
US8970800B2 (en) | Backplane,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 |
CN219872782U (zh) | Led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 |
CN212515738U (zh) | 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高亮触摸屏用拼接结构 | |
CN220186755U (zh) | 一种智能rgbw天花板灯带 | |
CN220873208U (zh) | 一种散热性能稳定的高亮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3176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