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5092U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5092U
CN210605092U CN201920923014.9U CN201920923014U CN210605092U CN 210605092 U CN210605092 U CN 210605092U CN 201920923014 U CN201920923014 U CN 201920923014U CN 210605092 U CN210605092 U CN 210605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ter
light
modul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30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蔚永军
慕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30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509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4675 priority patent/WO202025333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5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5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光模块,光模块设置有可调滤波器。其中,可调滤波器包括温度调节器、可调谐滤光片和第一引脚。电路板通过第一引脚实现对温度调节器的温度的控制。由于可调谐滤光片设置于温度调节器上表面,在温度调节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可调谐滤光片的温度也随之变化,进而实现对可调谐滤光片温度的控制。由于,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调谐波滤光片的工作波长与温度之间通常具有线性关系,通过对可调谐滤光片温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光信号的通过和对其余波长光信号的截止。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光模块可以动态地选择接收信号波长,提高光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信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功能,光模块向外部光纤中输入的光信号强度直接影响光纤通信的质量。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光模块中。
传统的PON系统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机制的点到多点网络系统,通常PON系统包括位于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位于用户侧的多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以及连接在所述OLT和ONU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ng Network,ODN)。其中,所述ODN用于分发或复用OLT和ONU之间的数据信号,以使多个ONU可以共享光传输通道。
在上述基于TDM机制的PON系统中,从OLT到ONU的方向称为下行,由OLT按照TDM方式将下行数据流广播到所有ONU,各个ONU只接收带有自身标识的数据;从ONU到OLT的方向为上行,由于各个ONU共享光传输通道,为了保证各个ONU的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PON系统在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式,即由OLT为每个ONU分配时隙,各个ONU严格按照OLT分配的时隙发送上行数据。
不过,上述PON系统受TDM机制的时分特性的影响,用户的可用带宽通常会受到限制,且另一方面又无法有效利用光纤自身的可用带宽,因此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宽带网络应用业务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考虑兼容现有的PON系统,业界提出了融合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和TDM技术的混合PON系统(以下简称TWDM-PON),在混合PON中,局端OLT与用户侧ONU之间采用多个波长通道进行数据收发,即混合PON系统是一种多波长PON系统。
TWDM-PON技术在每根光纤提供四个或更多波长,波长间距为100GHz或50GHz(0.8nm或0.4nm),每个波长可提供2.5Gbps或10Gbps对称或非对称速率的传输能力,这就要求ONT的接收器在用户使用业务时必须能够谐调到正确的上下行光通道上,并且对其他光通道有足够的隔离度。
目前,光纤传输设备中ONT接收薄膜滤光片的通带至少20nm,并且不可调谐,这样完全无法满足TWDM-PON ONT这种接收波长窄带宽、光通道可调谐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可调滤波器、圆方管体及光纤适配器;
光发射次模块及光纤适配器分为位于圆方管体相对的两端;
圆方管体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可调滤波器设置于凹槽内,光接收次模块设置于凹槽的顶端;
可调滤波器包括壳体、温度调节器、可调谐滤光片和第一引脚;
壳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
温度调节器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温度调节器的上、下表面具有贯穿的透光通孔;
可调谐滤光片设置于温度调节器上表面的透光通孔处;
第一引脚的一端通过壳体的侧壁伸入,与温度调节器电连接,第一引脚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
第一窗口、透光通孔及第二窗口相互通光对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可调滤波器、圆方管体及光纤适配器;光发射次模块及光纤适配器分为位于圆方管体相对的两端,实现了光发射次模块与光纤适配器之间的光连接;
可调滤波器包括温度调节器、可调谐滤光片和第一引脚;温度调节器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温度调节器的上、下表面具有贯穿的透光通孔,可调谐滤光片设置于温度调节器上表面的透光通孔处,实现了光可以通过温度调节器进入可调滤光片中;
第一引脚的一端通过壳体的侧壁伸入,与温度调节器电连接;第一引脚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实现了对温度调节器的电控制,由于可调谐滤光片设置于温度调节器上表面,在温度调节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可调谐滤光片的温度也随之变化,进而实现对可调谐滤光片温度的控制。由于,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调谐波滤光片的工作波长与温度之间通常具有线性关系,通过对可调谐滤光片温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光信号的通过和对其余波长(除特定波长以外的波长)光信号的截止;
壳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第一窗口、透光通孔及第二窗口相互通光对齐,实现了光可以通过第一窗口、温度调节器、可调滤光片、第二窗口;
圆方管体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可调滤波器设置于凹槽内,光接收次模块设置于凹槽的顶端,实现了可调滤波器与光接收次模块之间的光连接;最终实现了通过可调滤光片对进入光接收次模块的光进行波长筛选,实现了接收光可调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光网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光收发器件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光收发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光收发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圆方管体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圆方管体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滤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滤波器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调滤波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接收次模块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纤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发射次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采用的是电信号,这就需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电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传输数据信号以及接地等,金手指实现的电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标准方式,以此为基础,电路板是大部分光模块中必备的技术特征。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单元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
光纤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与网线的连接完成;而光纤与网线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的光网络单元完成。
光模块200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与光纤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口接入光网络单元100中,与光网络单元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光网络单元之间建立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单元100中,来自光网络单元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中。光模块200是实现光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不具有处理数据的功能,在上述光电转换过程中,信息并未发生变化。
光网络单元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与光模块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单元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与网线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与网线之间通过光网络单元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单元将来自光模块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光网络单元作为光模块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的工作。
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光模块、光网络单元及网线,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光网络单元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向光模块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的数据信号,常见的光模块上位机还有光线路终端等。
图2为光网络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单元100中具有电路板105,在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中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结构。
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单元中,具体为光模块的电口插入笼子106中的电连接器,光模块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
笼子106位于电路板上,将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中;光模块插入笼子中,由笼子固定光模块,光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光模块壳体传导给笼子,最终通过笼子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
光模块在上述光通信连接中起到光电转换的关键作用,目前一种硅基光电芯片的封装方式在光模块行业逐渐成熟,其将硅基集成电路技术与光波导技术结合到一起,以芯片生长制作工艺制作出集成光电转换功能及电光转换功能的芯片。然而,由于硅光芯片采用的硅材料不是理想的激光芯片发光材料,不能在硅光芯片制作过程集成发光单元,所以硅光芯片需要由外部光源提供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手柄203、电路板300及可调光收发器件400;
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具体可以是在同一方向的两端开口(204、205),也可以是在不同方向上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口204,用于插入光网络单元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口205,用于外部光纤接入以连接内部光纤,电路板300、可调光收发器件400;及激光盒500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上壳体及下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采用上壳体、下壳体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一般不会将光模块的壳体做成一体结构,这样在装配电路板等器件时,定位部件、散热以及电磁屏蔽结构无法安装,也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解锁手柄203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202的外壁,拉动解锁手柄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手柄在外壁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时由解锁手柄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通过拉动解锁手柄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请参阅图5-图7。其中,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可调光收发件400一种实施例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可调光收发件的结构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可调光收发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可调光收发件400包括:圆方管体410、可调滤波器420、连接件430、光接收次模块440、光纤适配器450和光发射次模块460。其中,可调滤波器420、连接件430、光接收次模块440、光纤适配器450和光发射次模块460通过圆方管体410连接。具体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图5。下面对光发射次模块460、可调滤波器420、光接收次模块440、光纤适配器450和圆方管体410之间的结构关系作以详细的说明。
其中,圆方管体410的结构,可以参阅图8。本申请示出的圆方管体41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二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四方座。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分别具有光传输窗口,以下统称为第一光传输窗口411,第二光传输窗口412,第三光传输窗口413。
圆方管体410内部可以进一步设置有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WDM)滤波片,其可以以大约45度的倾斜角度设置在圆方管体410的中心位置,并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一光传输窗口411、第二光传输窗口412和第三光传输窗口413相对。WDM滤波片414一方面可以透过光发射次模块460发射并通过第三光传输窗口413进入第一光传输窗口411的光信号,以通过光纤将光信号向外进行传输;另一方面,WDM滤波片414还可以反射从光纤适配器450安装的光纤输出并从第一光传输窗口411进入圆方管体410的光信号,将光信号反射到第二光传输窗口412,以被光接收次模块440接收。
请继续参阅图8,圆方管体410的第二侧壁(及圆方管体41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可调滤波器420的凹槽415。可调滤波器420设置于凹槽415内。进一步的,请参阅图9,圆方管体的顶端还包括一避让可调滤波器420第一引脚422的缺口416;缺口416贯穿圆方管体410的第五侧壁(图中未画出)与凹槽415。
在一可行性实施例中,可调滤波器420的结构可以参阅图10-图13,其中,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可调滤波器420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调光滤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调光滤波器的剖视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调光滤波器俯视的剖视图。其中,可调滤波器420可以包括:壳体421、第一引脚422、温度调节器423、可调谐滤光片424和温度监控器425。温度调节器423、可调谐滤光片424和温度监控器425可以封装在壳体421的内部,第一引脚422贯穿壳体421的侧壁。
其中壳体421可以是圆柱形外壳。可替代地,壳体421也可以是长方体或者其他形状的外壳。具体实例中,壳体42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将壳体421设置为第二收容腔421a和密封盖421b。在图12示出的实施例中,壳体421包括第二收容腔421a和密封盖421b,第二收容腔421a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窗口421a1,密封盖421b设置有第二窗口421b1。壳体421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多个分别用来收容并固定第一引脚422的通孔421c。
第一引脚422的一端通过壳体421的通孔421c伸入,与温度调节器423和温度监控器425电连接;第一引脚422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引脚422可以用于给温度调节器423和温度监控器425提供电源。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壳体421采用金属材料,为实现第一引脚422与壳体421以及各个第一引脚422相互之间的电性隔离,通孔421c内部可以填充有绝缘材料,比如壳体421和第一引脚422之间可以设置有玻璃填充物。在具体实现上,第一引脚4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423可以通过导热银浆黏贴在壳体421的第一内表面上,以保证温度调节器423可以通过壳体421进行热量交换,达到调温效果。为使得光信号可以透过温度调节器423射到可调谐滤光片424,根据器件需要温度调节器423的设置有透光通孔423c,透光通孔423c中心向外延伸形成一个透光区域。相对应地,在第二收容腔421a与透光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窗口421a1,并在与第一内表面相对的另一个内表面(即第二内表面或密封盖421b设置有第二窗口421b1。第一窗口421a1和第二窗口421b1可以分别作为光入射窗口和光出射窗口,二者可以均嵌设有透光材料,比如玻璃材料或者其他光插损较低且可以承受高温的材料。
可调谐滤光片424可以通过导热银浆黏贴在温度调节器423的另外一个表面的中心。其中,温度调节器423起到支撑和固定可调谐滤光片424的作用。可调谐滤光片424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并至少部分覆盖透光通孔423c,并与第一窗口421a1、透光通孔423c和第二窗口421b1的相互通光对齐。以保证从第一窗口421a1入射并穿过透光通孔423c的光信号可以穿过可调谐滤光片424。在具体实施例中,可调谐滤光片424可以是基于温度可调的光滤波器件,比如可调薄膜光学滤波器件,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可调谐滤光片424的通道波长与温度具有对应关系。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可调谐滤光片424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可调滤波器件,比如液晶可调滤波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istributed BraggReflective,DBR)可调滤波器或者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可调滤波器、声光可调滤波器、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可调滤波器等。本申请实施例示出技术方案中,温度调节器423可以是加热器或者热电致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TEC),温度调节器423用于根据波长需要通过加热或者致冷等温度控制方式来调节可调谐滤光片424的通道波长。
以热电致冷器423为例,在一种实施例中,热电致冷器423的一表面通过导热银浆黏贴在壳体421的第一内表面上,可调谐滤光片424也是通过导热银浆黏贴在热电致冷器423的另外一个表面,这样可以保证热电致冷器直接将热量通过导热银浆传递给可调谐滤光片424,或直接从可调谐滤光片424上吸收热量,以保证温度调节器423和可调谐滤光片424之间更高效的进行热量交换。
在具体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423包括触点。以图13示出的可调滤波器420为例。在图13示出的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423包括:第一触点423a,第二触点423b,第一触点423a和第二触点423b设置于临近第一引脚422的一侧壁。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引脚422包括:一号引脚422a、二号引脚422b、三号引脚422c和四号引脚422d;第一触点423a通过金属导线与可调滤波器420的一号引脚422a连接,第二触点423b通过金属导线与可调滤波器420的四号引脚422d连接。第一触点423a和第二触点423b,分别用于从一号引脚422a和四号引脚422d接收电源信号,以驱动温度调节器423对可调滤波器420进行加热或者致冷。
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调滤波器420还包括:温度监控器425。温度监控器425是通过导热银浆黏贴在温度调节器423的表面,且位置靠近可调谐滤光片424。温度监控器425用于监测可调谐滤光片424的温度或可调谐滤光片424的热敏电阻或者其他温度敏感器件的热敏电阻。温度监控器425的位置靠近可调谐滤光片424。这样温度监控器425可以更准确的反应可调谐滤光片424的工作温度,从而实现精准滤波。在图13示出的方案中,温度监控器425一方面可以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到三号引脚422c,以从三号引脚422c接收电源信号以进行温度和电阻的检测;另一方面温度监控器425可以连接到温度调节器423的触点,以根据检测到的可调谐滤光片424的温度,控制温度调节器423对可调谐滤光片424进行波长调节或者锁定。
在具体应用时,假设当前可调滤波器420所需的工作波长是>>i,通过温度调节器423来控制可调谐滤光片424的温度可以将可调谐滤光片424的通道波长调整到工作波长>>i。当具有多个波长(比如>>1~>>n)的入射,可以通过对外加电信号的控制,实现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某些特定波长通过。具体的,如表1所示:当外加电信号为V1时,温度控制器就会使得可调谐滤光片424上产生对应的温度为T1;温度为T1时,可调谐滤光片424可以通过的波长为λ1;此时对应的监控电阻阻值为R1,R1的电阻阻值信息可以通过第三第一引脚422引入外界电路,从而外界电路可以判定可调谐滤光片424的工作温度。从而可以建立起一个监控电阻阻值和通过波长的对应关系。使用时,欲使得某个波长的光信号通过(例如λ1),只需要通过外加电信号(例如V1),使得监控电阻阻值保持在R1,即可达到目的。当然,实际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持R1稳定,外加电信号V1还需要根据监控电阻R1的反馈在其典型值附近微调。欲切换到另外一个使用波长(例如λ2)时,只需要改变外加电信号(例如V2),使得监控电阻阻值保持在R2,即可截止其他的波长,只能允许通过λ2。切换其余波长的原理是类似的。
表1
Figure BDA0002099673140000101
Figure BDA0002099673140000111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滤波器420,通过在可调谐滤光片424上设置温度调节器423,并通过外部电路调节可调谐滤光片424温度,来实现快速的可调谐滤光片424的对特定波长光的通过和对其余波长(除特定波长以外的波长)光的截止。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光模块可以动态地选择接收信号波长,提高光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请继续参阅图6,可调滤波器420的顶端设置有光接收次模块440。在具体实施例中,光接收次模块440可以通过连接件430固定到可调滤波器420的顶端,比如连接件430可以部分镶嵌与凹槽415的内部且部分套设光接收次模块440的外部。具体的,请参阅图14,连接件430包括:凸台432和用于收容并固定光接收次模块440的第一收容腔431;凸台432设置于与第一收容腔431的底面;凸台432嵌在凹槽415内,凸台432位于可调滤波器420的顶端。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连接件430还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代替,只要紧固件可以实现光接收次模块440与可调滤波器420之间的相互固定和对准便可。
光接收次模块440的结构,请参阅图15。光接收次模块440可以包括:第一外壳441、第一底座442和光探测器443。第一外壳441设置于第一底座442一侧壁,并与第一底座442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光探测器443。光探测器443可以包括:基底443a和光接收芯片443b,其中基底443a设置在第一底座442的内表面,用来承载光接收芯片443b。光接收芯片443b与可调滤波器420的第二窗口421b1相互通光对齐,用于对经过可调滤波器420进行波长转换之后从第二窗口421b1射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可选择的,在第一外壳441的光信号入射面并与第二窗口421b1间可设置一透镜(图中未画出),透镜、第二窗口421b1和第一外壳441的相互通光对齐。透镜用于将从第二窗口421b1射出的光信号汇聚到光接收芯片443b。进一步地,光接收次模块44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引脚444,第二引脚444连接到光探测器443,并从第一底座442延伸而出,第二引脚444一方面可以给光探测器443的光接收芯片443b提供电源,另一方面可以将光接收芯片443b光电转换形成的电信号输出到其他外部器件。
请继续参阅图5,光纤适配器450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一侧壁相连并相互固定。光纤适配器450的结构,请参阅图16。光纤适配器450可以安装到圆方管体410的第一侧壁上。可替代的,光纤适配器450可以包括:第一插芯451和第二插芯452;第一插芯451一端为斜面,第二插芯452水平设置,第一插芯451的斜面具有光口,该斜面光口与第二插芯452的入光口或出光口等高,这种等高设计可以提高光在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之间的耦合效率。第一插芯451相对与第二插芯452倾斜设置,即第一插芯452的光轴与光发射次模块460的光轴之间存在倾斜角,倾斜角小于光纤内部放置反射的SC/APC端面的倾角。比如,光纤内部放置反射的SC/APC端面的倾角为6度,则第二插芯452的光轴与光发射次模块460的光轴之间存在倾斜角为2.8度。通过第二插芯452的光轴与光发射次模块460的光轴之间存在倾斜角小于光纤内部放置反射的SC/APC端面的倾角的设计,使得从光纤射出的光信号的中轴线与光纤适配器450的外表面相平行;从而使得在与激光器进行耦合时,得到最大的耦合光功率效率。
在一可行性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侧壁与光纤适配器450之间设置第一透镜415。第一透镜412可以固定在圆方管体410内部。第一透镜415也可以部分嵌设在第一侧壁的表面且部分收容在光纤适配器450内。第一透镜415用于对光纤适配器450中的光纤的输出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从而将光纤的输出的锥形的光信号转化成平行光,以使得光纤的输出光信号可以基本全部从第二光传输窗口412进入可调滤波器420。
请继续参阅图5,光发射次模块460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三侧壁相连并相互固定。光纤适配器460的结构,请参阅图17。光发射次模块460可以包括:第二外壳461、第二底座462和光发射器463,光发射器463设置在由第二外壳461和第二底座462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光发射次模块46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引脚464,第三引脚464连接到光发射器463,并从第二底座462延伸而出,第三引脚464一方面可以给光发射器463提供电源,另一方面可以将光发射器463待发射数据提供给光发射器463以供其以光信号的方式发射。
可选择的,光发射次模块460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三侧壁间可以安装第二透镜416。第二透镜416用于将光发射次模块460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汇聚并从第三光传输窗口413平行射出到达第一光传输窗口411。其中,将光发射次模块460、第二透镜416与第三光传输窗口413和第一光传输窗口411相互通光对齐。
可选择的,第二透镜416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三侧壁间可以安装隔离器416。隔离器只允许光发射次模块460发射的光信号透过,将光纤发射的光信号进行阻隔。其中,将光发射次模块460、第二透镜416、隔离器416、第三光传输窗口143和第一光传输窗口411相互通光对齐。
为了保证,经过第一透镜416,以及,第二透镜416的光信号平行射出,可以将光发射次模块460通过第二调节套管480与圆方管体410的第三侧壁连接;光纤适配器450通过第一调节套管470设置于圆方管体410的第一侧壁连接,通过调节第二调节套管480实现光发射次模块460在光发射次模块460发射方向上位置的调节。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套管470实现光纤在光发射次模块460的光发射方向上位置的调节。
具体的调节方法,是先将WDM滤波片414和第一透镜415作为一个整体,来与光纤发射出来的光进行耦合来得到平行光。具体耦合方式为:首先在将隔离器416放置在WDM滤波片414的前端(前端为光纤发射的光信号传播方向上的前端),并且保证WDM滤波片414的法线方向和第一透镜415的光轴方向平行,在WDM滤波片414前端一段距离放置一白屏。然后在光纤中输入一束红光,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套管470的长度来调节调节光纤适配器450的位置使得白屏上的红点至最小,此时,光纤发射出来的光信号经过第一透镜后平行射出。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可调滤波器、圆方管体及光纤适配器;
所述光发射次模块及所述光纤适配器分为位于所述圆方管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圆方管体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可调滤波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光接收次模块设置于所述凹槽的顶端;
所述可调滤波器包括壳体、温度调节器、可调谐滤光片和第一引脚;
所述壳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
所述温度调节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所述温度调节器的上、下表面具有贯穿的透光通孔;
所述可调谐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器上表面的透光通孔处;
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通过所述壳体的侧壁伸入,与所述温度调节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窗口、所述透光通孔及所述第二窗口相互通光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凸台和用于收容所述光接收次模块的第一收容腔;
所述凸台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面,所述凸台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可调滤波器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包括: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所述第二插芯相对与第一插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光口高度与所述第二插芯的入光口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方管体的顶端还包括一避让所述第一引脚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滤波器还包括:温度监控器;
所述温度监控器紧贴所述温度调节器设置,且所述温度监控器紧贴所述可调谐滤光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方管体的内部设置一WDM滤波片,WDM滤波片以阈值倾斜角度设置在所述圆方管体的中心位置;
在所述WDM滤波片与光纤适配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透镜;
在所述WDM滤波片与光发射次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器;
所述隔离器设置于所述WDM滤波片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套管和第二调节套管;
所述光纤适配器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套管与所述圆方管体连接;
所述光发射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套管与所述圆方管体连接。
CN201920923014.9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210605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3014.9U CN21060509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光模块
PCT/CN2020/084675 WO2020253339A1 (zh) 2019-06-19 2020-04-14 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3014.9U CN21060509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5092U true CN21060509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3014.9U Active CN21060509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5092U (zh)
WO (1) WO20202533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51A (zh) * 2020-10-27 2021-01-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3391413A (zh) * 2021-07-19 2021-09-14 广东瑞谷光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模块
CN113917630A (zh) * 2021-10-19 2022-01-1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和光模块光谱整形方法
CN114545571A (zh) * 2020-11-27 2022-05-2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7903A (ja) * 2005-07-11 2007-01-2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一芯双方向光モジュール
KR101461158B1 (ko) * 2010-07-16 2014-1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장 가변 외부 공진 레이저 모듈
CN104880775A (zh) * 2015-05-29 2015-09-0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滤光片组件
CN105891976B (zh) * 2016-05-31 2018-05-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和圆方管体
KR101860847B1 (ko) * 2016-06-28 2018-05-29 주식회사 오이솔루션 광모듈
CN107643568A (zh) * 2017-11-09 2018-01-3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N107678108A (zh) * 2017-11-21 2018-02-09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耦合率光电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51A (zh) * 2020-10-27 2021-01-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545571A (zh) * 2020-11-27 2022-05-2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3391413A (zh) * 2021-07-19 2021-09-14 广东瑞谷光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模块
CN113917630A (zh) * 2021-10-19 2022-01-1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和光模块光谱整形方法
CN113917630B (zh) * 2021-10-19 2023-08-0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和光模块光谱整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3339A1 (zh)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5092U (zh) 一种光模块
KR102340261B1 (ko) 광학 수신 컴포넌트, 조합형 송수신기 컴포넌트, 조합형 광학 모듈, olt, 및 pon 시스템
JP6490005B2 (ja) 可変光フィルタ、可変光部品、及び多波長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359641B2 (en) Modular optical transceiver
CN110542957B (zh) 一种光模块
CN105247400A (zh) 紧凑型多信道光收发器模块
CN213780449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0542956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8302703A (zh) 一种光模块
KR20130084870A (ko) 방열 플러그형 광 트랜시버
CN212543788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985534A (zh) 一种光模块及soa的增益控制方法
CN113625399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805290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251625U (zh) 一种激光芯片及光模块
CN217484546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903874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90387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4278493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779412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38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013742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16087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805289B (zh) 一种光模块
EP3410165B1 (en) Optical assembly packaging structure, optical assembly, optical module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