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2999U -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2999U
CN210602999U CN201920714294.2U CN201920714294U CN210602999U CN 210602999 U CN210602999 U CN 210602999U CN 201920714294 U CN201920714294 U CN 201920714294U CN 210602999 U CN210602999 U CN 210602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dy
pair
fixing lugs
hol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42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昭仁
万光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en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en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en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en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42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2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包括环体、一对第一固定耳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环体包括相对的上环边和下环边,环体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加强筋,加强筋包围在环体的外侧并与环体一体连接;一对第一固定耳以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上环边上,一对第二固定耳以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下环边上,一对第一固定耳之间的连线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结构的活动性,能够实现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使调节范围更广;由于伺服支架为中间转接环节,需要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因此环体外部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伺服支架的抗弯折能力,提高了伺服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其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背景技术
无人靶机是无人机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利用遥控或者是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路径与模式,用于模拟作战飞机、导弹、等威胁目标的攻击过程,为防空武器系统的传感器、武器试验和训练提供逼真的空中靶标,是防空武器系统研制、试验、鉴定以及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性器材。
无人靶机通常是在机头部位安装微波源,用于相关校飞及靶场飞行试验。现有飞机的微波源,方向固定,且不易调节。设置了伺服支架后,微波源利用伺服支架旋转调节方向,从而能够灵活调节微波源的辐射角度。调节方向不全面,仅能两个方向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包括环体、一对第一固定耳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所述环体包括相对的上环边和下环边,所述环体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围在所述环体的外侧并与所述环体一体连接;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耳以所述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上环边上,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以所述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环边上,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耳之间的连线以及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第二固定耳均为椭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耳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耳均与所述环体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相同,所述弧形孔的外侧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刻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正下方设有第一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下环边上还均匀分设有四个第三固定耳,所述四个第三固定耳以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环边上,所述第三固定耳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的设置,能够完美衔接微波源的固定座和天线,能够增加微波源的活动性,利用一对第一固定耳的连线与一对第二固定耳的连线垂直,能够实现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实现全方位调节;由于伺服支架为中间转接环节,需要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因此环体外部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伺服支架的抗弯折能力,提高了伺服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其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的仰视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包括环体1、一对第一固定耳2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3;环体1包括相对的上环边11和下环边12,环体1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加强筋4,加强筋4包围在环体1的外侧并与环体1一体连接;一对第一固定耳2以环体1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上环边11上,一对第二固定耳3以环体1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下环边12上,一对第一固定耳2之间的连线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3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伺服支架,利用一对第一固定耳2与微波源的天线的固定结构铰接在一起,实现微波源天线在左右方向上的转动调节,利用一对第二固定耳3与微波源底座的固定结构铰接,能够实现微波源天线和伺服支架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的在转动调节,因此利用伺服支架能够实现微波源天线的上下旋转和左右旋转,提高了微波源角度的调节的灵活性和调节范围,而且环体1外侧加强筋4的设计,保证了伺服支架在满足活动调节功能的同时保证了伺服支架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因为天线重力和震动的原因导致变形。
优选地,第一固定耳2与第二固定耳3均为椭圆弧形。椭圆弧形的结构便于安装,且能避免尖锐的边角对导线的刮伤。
优选地,第一固定耳2以及第二固定耳3均与环体1一体连接,由于伺服支架的利用第一固定耳2和第二固定耳3与伺服支架两侧的外部结构进行铰接,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因此要求第一固定耳2和第二固定耳3与环体1之间具有高强度的连接,而第一固定耳2以及第二固定耳3均与环体1一体连接,能保证连接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一固定耳2上设有第一通孔21,能够利用第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通孔21将第一固定耳2铰接在天线的固定结构上;第一通孔21的正下方设有弧形孔22,弧形孔22的圆心与第一通孔21的圆心相同,第一锁紧螺钉上穿设有第一限位螺钉,第一限位螺钉的柱体部分穿设在弧形孔22内,并锁紧在天线的固定结构上,利用弧形孔22与限位螺钉的配合,能够限制天线转动的角度范围;弧形孔22的外侧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刻度23,第一锁紧螺钉的尾端设有突出的指针,指针指在刻度23上,刻度23的设置能够清楚标明天线转动的角度。
优选地,第二固定耳3上设有第二通孔31,便于第二锁紧螺钉穿过第二通孔31将第二固定耳3锁紧在微波源的底座上,第二通孔31的正下方设有第一螺纹孔32,第二螺钉上穿设有第二限位螺钉,利用第二限位螺钉锁紧在第一螺纹孔32内,将第二锁紧螺钉锁紧在第二固定耳3上。
优选地,下环边12上还均匀分设有四个第三固定耳5,四个第三固定耳5以一对第二固定耳3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下环边12上,第三固定耳5上设有第二螺纹孔51。第三固定耳5的设置能够在第二固定耳3调整好角度后进一步固定伺服支架,具体固定方式为:利用钢丝绳,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耳5上,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外部的微波源底座上,加强固定,能够实现抗震性能。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通过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的设置,能够完美衔接微波源的固定座和天线,能够增加微波源的活动性,利用一对第一固定耳的连线与一对第二固定耳的连线垂直,能够实现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实现全方位调节;由于伺服支架为中间转接环节,需要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因此环体外部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伺服支架的抗弯折能力,提高了伺服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其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一对第一固定耳以及一对第二固定耳;所述环体包括相对的上环边和下环边,所述环体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围在所述环体的外侧并与所述环体一体连接;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耳以所述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上环边上,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以所述环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环边上,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耳之间的连线以及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第二固定耳均为椭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耳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耳均与所述环体一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相同,所述弧形孔的外侧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刻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正下方设有第一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伺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边上还均匀分设有四个第三固定耳,所述四个第三固定耳以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耳的连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环边上,所述第三固定耳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CN201920714294.2U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Active CN210602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4294.2U CN210602999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4294.2U CN210602999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2999U true CN21060299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4294.2U Active CN210602999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2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50094U (zh) 无人机用云台减震机构
CN110282144B (zh)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CN210602999U (zh) 一种改进的伺服支架
CN105857628A (zh) 一种自平衡防撞飞行器
CN105466425A (zh) 一种球形惯性稳定平台
WO2019041263A1 (zh) 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无人机
CN205186542U (zh) 一种无人机飞控减震结构
CN105730211B (zh) 一种悬置装置
ATE408801T1 (de) Flugzeugbombe mit einer nasenumhüllung
CN108945418A (zh) 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及其壳体
CN113916489A (zh) 一种释放风洞试验模型五个刚体自由度的模型支撑装置
CN208630863U (zh) 多功能通用悬挂装置
US5136951A (en) Nosecone/fairing for M130 chaff and flare dispenser
CN209700949U (zh) 具有口盖的多功能通用悬挂装置
CN210602997U (zh) 一种用于无人靶机微波源系统的伺服支架
CN209993717U (zh) 一种结构简单稳固的天线支架
US11884419B2 (en) Exterior aircraft light and aircraft comprising an exterior aircraft light
CN111059967B (zh) 一种编队舰空导弹舰艇编成方法
CN209814279U (zh) 具有外置式火控系统的飞机
CN204216226U (zh) 利用转轴改变辐射场型的两段式天线及其无线装置
CN106379510A (zh) 一种载荷结构一体化传感器飞行器
CN210602998U (zh) 一种无人靶机微波源系统用底座
CN109149112B (zh) 天线调整装置及其系统
CN205345313U (zh) 无人飞行器
CN208344532U (zh) 一种伞降型无人机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