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3601U -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3601U
CN210593601U CN201921374489.3U CN201921374489U CN210593601U CN 210593601 U CN210593601 U CN 210593601U CN 201921374489 U CN201921374489 U CN 201921374489U CN 210593601 U CN210593601 U CN 210593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module
identification module
box
garbage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44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44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3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3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3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垃圾分类控制箱、有害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干垃圾箱和湿垃圾箱;垃圾分类控制箱正面有显示屏、刷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和条形码识别模块,还包括垃圾分类控制箱内部的控制模块以及每个垃圾箱盖上设有的电磁锁;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显示屏、刷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条形码识别模块和电磁锁。本实用新型在识别用户信息和垃圾种类信息之后对每个垃圾箱对应的电磁锁进行控制,规范用户垃圾投放行为。用户身份认证分类投放垃圾,可以有效的激励用户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可以不断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熟悉垃圾分类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垃圾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垃圾分类处理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因此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应运而生。
虽然早已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但是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不强,甚至对垃圾如何进行分类不了解。用户在扔垃圾的时候也是随意丢弃,给垃圾分类处理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解决了用户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不了解,随意丢弃垃圾造成垃圾分类处理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包括:垃圾分类控制箱、有害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干垃圾箱、湿垃圾箱;
还包括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正面的显示屏、刷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条形码识别模块以及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内部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显示屏、刷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和条形码识别模块;
还包括设置于各垃圾箱与垃圾箱盖之间的电磁锁;
所述电磁锁连接与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刷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读卡器,读取用户IC卡信息;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采用光学指纹采集模块,读取用户指纹信息;
所述面部识别模块采用具有AI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读取用户面部信息;
所述刷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面部识别模块均用于识别用户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垃圾带上的垃圾分类条形码,包括识别有害垃圾条形码、可回收垃圾条形码、干垃圾条形码和湿垃圾条形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采用LCD触摸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微处理器芯片,通过电磁锁控制电路与所述电磁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线圈RELAY,继电器线圈RELAY并联一个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端,NPN三极管发射极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NPN三极管基极端依次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光电隔离器发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电源Voc,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控制模块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P2_7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垃圾分类控制箱通过刷卡模块或者指纹识别模块或者面部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信息,通过条形码识别模块识别垃圾袋所装垃圾种类,开启相应垃圾箱盖的电磁锁供用户投放垃圾,记录用户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并根据用户分类投放垃圾的量和正确率进行积分奖罚制度,积分累计可以兑换相应补贴,可以通过显示屏查询积分情况;用户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情况下可通过显示屏查询垃圾分类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垃圾分类控制箱,四个分类垃圾箱,在识别用户信息和垃圾种类信息之后通过垃圾分类控制箱对每个垃圾箱与垃圾箱盖之间的电磁锁分别进行控制,开启相应的垃圾箱供用户投放垃圾,以规范用户垃圾投放行为。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用户识别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使得用户在投放垃圾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身份识别并投放垃圾,提升用户垃圾分类投放效率和操作体验。
3.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显示屏方便用户进行人机交互,可以查询用户积分信息和垃圾分类方法,不断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熟悉垃圾分类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锁控制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条形码识别模块识别条形码示意图;
图中标记:1-垃圾分类控制箱,2-有害垃圾箱,3-可回收垃圾箱,4-干垃圾箱,5-湿垃圾箱,6-垃圾箱盖,7-显示屏,8-刷卡模块,9-指纹识别模块,10-面部识别模块,11-条形码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分类控制箱1、有害垃圾箱2、可回收垃圾箱3、干垃圾箱4、湿垃圾箱5;
还包括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1正面的显示屏7、刷卡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面部识别模块10、条形码识别模块11以及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1内部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显示屏7、刷卡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面部识别模块10和条形码识别模块11;
还包括设置于各垃圾箱与垃圾箱盖6之间的电磁锁;
所述电磁锁连接与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具体地,垃圾分类控制箱1主要用于读取用户的IC卡信息、识别垃圾袋上条形码类型,将用户信息和垃圾袋信息一一对应存储于控制模块的存储单元中,然后控制垃圾箱盖6上的电磁锁的开启状态,并且对用户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积分或者分类错误进行扣分。
可以理解的是,垃圾分类控制箱1通过刷卡模块8读取用户IC卡信息,所述刷卡模块8采用非接触式读卡器,用户只需将IC卡放置在刷卡模块8的刷卡区域即可。通过刷卡后,可以在显示屏7上查看用户的积分统计信息。
优选方案,读取用户信息可以采用具有AI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作为面部识别模块10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或者采用指纹识别模块9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可以省去用户带IC卡的麻烦,更加方便。
具体地,所述面部识别模块采用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型号为FAM300的人脸识别模块,该模块集可见光、近红外人脸采集于一体,拥有130万像素摄像头,采用高速280MHz处理器使它拥有非常强大的性能。可无缝对接人证合一人脸比对系统(IDCardReader Face)使用,结合中控智慧ZKFace SDK开发包,可完成人脸采集、人脸比对等功能。支持标准的USB通讯方式,体积小巧,主板与灯板分离式设计,使它能灵活运用嵌入至各类终端设备,支持Windows、Android二次开发集成。广泛应用于考勤、门禁、医院、银行、智能锁等领域。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9采用型号为ZAZ-010-B的光学指纹采集模块。尺寸小,易集成:拥有世界最小的光学尺寸,能够为终端厂商提供更加自由的设计空间;蓝宝石玻璃表面:表面为整块蓝宝石玻璃表面,触感优良,具有手指探测功能;IP67的防护级别:从主板到传感器全方位防尘、防水;满足二代居民身份证指纹采集设备标准:满足《GA/T 1011-2012居民身份证指纹采集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条形码识别模块11用于识别垃圾袋上的垃圾分类条形码,所述垃圾袋的条形码为随机生成,采用贴纸的形式粘贴于垃圾袋上,这样可以省去用户专门去购买印有识别条形码的垃圾袋,方便使用。此类条形码可以去垃圾分类收集运营方领取。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码包括:有害垃圾条形码、可回收垃圾条形码、干垃圾条形码和湿垃圾条形码。
如图4所示的是一种可回收条形码的示意图,条形码前半段编码作为垃圾分类条形码种类的识别编码,后半段编码作为对应于用户的识别编码。比如,图2中的条形码前半段编码:6925303754112,识别为“可回收垃圾”的垃圾分类种类;后半段编码:6914068012254,作为当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的唯一识别编码,对应于用户信息,存储在控制模块的存储单元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垃圾箱盖6上的电磁锁,在控制模块识别条形码后,收到控制模块的控制进行开启或关闭,如控制模块通过条形码识别模块9扫描如图4所示的条形码,识别用户所扔垃圾为可回收垃圾,则控制可回收垃圾箱3的垃圾箱盖6的电磁锁断开,从而用户可以打开可回收垃圾箱3的垃圾箱盖6进行垃圾投放。
优选方案,垃圾箱和垃圾箱盖6之间设置驱动装置,在垃圾分类控制箱中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自动打开和关闭垃圾箱盖6,方便用户直接投放垃圾。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微处理器芯片,通过电磁锁控制电路与所述电磁锁连接。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89F5162的微处理器芯片,结合外围控制电力路对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
所述电磁锁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线圈RELAY,继电器线圈RELAY并联一个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端,NPN三极管发射极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NPN三极管基极端依次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光电隔离器发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电源Voc,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控制模块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P2_7端。
其中,所述电阻R1阻值为1千欧,电阻R2阻值为2千欧,电阻R3阻值为4.7千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屏7作为垃圾分类收集装置与用户之间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LCD触摸显示屏,用户可以在显示屏7查询自己的积分统计情况,包括:积分明细、积分兑换情况。当用户不清楚垃圾分类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显示屏7查询垃圾分类方法,包括:根据图片查询垃圾种类、搜索垃圾名称查询垃圾种类和搜索垃圾领域检索垃圾种类。
具体地,用户积分实施方法为:
在垃圾分类处理的时候,根据用户信息和对应于用户信息的分类垃圾投放量计算用户积分;
在垃圾分类处理的时候,若发现用户所对应的分类垃圾分类投放错误,则按照错误投放量计算用户扣分;
用户可根据积分情况去垃圾分类收集装置运营中心进行积分兑换,领取相应的补贴。
通过积分制的实施可以促进用户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分类控制箱(1)、有害垃圾箱(2)、可回收垃圾箱(3)、干垃圾箱(4)、湿垃圾箱(5);
还包括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1)正面的显示屏(7)、刷卡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面部识别模块(10)、条形码识别模块(11)以及安装在垃圾分类控制箱(1)内部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显示屏(7)、刷卡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面部识别模块(10)和条形码识别模块(11);
还包括设置于各垃圾箱与垃圾箱盖(6)之间的电磁锁;
所述电磁锁连接于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卡模块(8)采用非接触式读卡器,读取用户IC卡信息;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9)采用光学指纹采集模块,读取用户指纹信息;
所述面部识别模块(10)采用具有AI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读取用户面部信息;
所述刷卡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和面部识别模块(10)均用于识别用户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垃圾带上的垃圾分类条形码,包括识别有害垃圾条形码、可回收垃圾条形码、干垃圾条形码和湿垃圾条形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7)采用LCD触摸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微处理器芯片,通过电磁锁控制电路与所述电磁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线圈RELAY,继电器线圈RELAY并联一个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端,NPN三极管发射极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NPN三极管基极端依次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连接光电隔离器中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光电隔离器发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电源Voc,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控制模块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P2_7端。
CN201921374489.3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Active CN210593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4489.3U CN210593601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4489.3U CN210593601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3601U true CN210593601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4489.3U Active CN210593601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360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57A (zh) * 2020-07-14 2020-11-13 深圳市绿源物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2046961A (zh) * 2020-08-02 2020-12-08 江苏彩虹智能公共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智能积分制垃圾回收站及其回收方法
CN112550987A (zh) * 2020-11-29 2021-03-26 江苏盐西高新科技园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导功能的垃圾分类装置
CN112849818A (zh) * 2020-11-03 2021-05-28 北京智盛环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垃圾回收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3148481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深圳市开尔瑞智控有限公司 医疗废物组合云中转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57A (zh) * 2020-07-14 2020-11-13 深圳市绿源物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2046961A (zh) * 2020-08-02 2020-12-08 江苏彩虹智能公共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智能积分制垃圾回收站及其回收方法
CN112849818A (zh) * 2020-11-03 2021-05-28 北京智盛环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垃圾回收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2550987A (zh) * 2020-11-29 2021-03-26 江苏盐西高新科技园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导功能的垃圾分类装置
CN113148481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深圳市开尔瑞智控有限公司 医疗废物组合云中转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3601U (zh)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CN204384172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CN203186930U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的系统
CN103171836B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9410425A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及分类方法及分类方法
CN206097165U (zh) 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垃圾分类终端机
CN104386388A (zh) 一种废弃物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CN105059782A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135368B (zh) 一种智能垃圾前端分类系统和方法
CN205668736U (zh) 基于互联网的废品分类回收系统
CN108328154B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3044429A (zh) 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1685560A (zh) 废弃物收集设备、点数提供系统及点数提供方法
CN205899671U (zh) 一种自动废旧瓶回收机
CN203903222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移动终端
CN210823777U (zh) 一种能够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收集装置
CN203186942U (zh) 垃圾称量系统
CN111178471A (zh) 一种智能采集重量传输溯源系统
CN107042230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溯源回收方法
CN212291435U (zh) 废旧电池回收装置
CN211443691U (zh) 可再生资源回收箱
CN115321044A (zh) 一种无废社区垃圾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02594215U (zh) 一种智能回收箱
CN210324209U (zh) 一种智能工牌收发设备
CN211520542U (zh) 一种便于快速分类投放垃圾的垃圾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