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3298U - 鼻炎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鼻炎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3298U
CN210583298U CN201822247423.XU CN201822247423U CN210583298U CN 210583298 U CN210583298 U CN 210583298U CN 201822247423 U CN201822247423 U CN 201822247423U CN 210583298 U CN210583298 U CN 210583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nitis
nursing
human body
hous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74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n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n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74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3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3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3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炎护理装置,鼻炎护理装置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该鼻炎护理装置包括:壳体,内设有护理腔,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设有与所述护理腔连通的下通气孔,所述壳体的上侧表面设有与人体鼻孔相对应设置的两上通气孔,两所述上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护理腔连通;挥发载体,设于所述护理腔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对人体的鼻炎症状产生缓解效果。

Description

鼻炎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护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剧加重,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人们发生鼻炎等病症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应对空气环境较差的普遍做法是佩戴口罩,从而实现对人体口鼻处的呼吸空气进行过滤,然而,佩戴口罩虽然能对呼吸空气进行过滤,但是对于已经患有鼻炎的患者而言,并不能对鼻炎症状产生缓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鼻炎护理装置,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旨在用于对人体的鼻炎症状产生缓解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鼻炎护理装置包括:
壳体,内设有护理腔,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设有与所述护理腔连通的下通气孔,所述壳体的上侧表面设有与人体鼻孔相对应设置的两上通气孔,两所述上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护理腔连通;以及
挥发载体,设于所述护理腔内。
优选地,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呈朝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下呈凸弧面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通气孔包括多个下开口,多个所述下开口沿左右方向呈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下开口的设置个数为5~15。
优选地,多个所述下开口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第一下开口、及位于最右端的第二下开口;
所述第一下开口距所述第二下开口的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大于两所述上通气孔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
优选地,所述挥发载体包括吸水棉。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上呈凹弧面设置。
优选地,两所述上通气孔间隔形成有用以与人体鼻小柱相接触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侧表面呈朝下凹设的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硅胶材质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鼻炎护理装置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人体在吸气时,空气从下通气孔进入护理腔,经过挥发载体后,再通过上通气孔进入鼻孔。挥发载体上可设置有水或鼻炎治药物,从而在人体吸气时,对吸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或者药物处理,从而达到预防鼻炎、缓解鼻炎和治疗鼻炎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炎护理装置一实施例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鼻炎护理装置在第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928549770000021
Figure BDA000192854977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鼻炎护理装置,旨在对人体鼻炎症状起到减轻、缓解效果,并且可对人体鼻炎症状起到预防治疗等功效。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以鼻炎护理装置的使用姿态为基准建立空间坐标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7,鼻炎护理装置1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该鼻炎护理装置1包括:
壳体10,内设有护理腔110,所述壳体10的下侧表面设有与所述护理腔110连通的下通气孔150,所述壳体10的上侧表面设有与人体鼻孔相对应设置的两上通气孔130,两所述上通气孔130分别与所述护理腔110连通;以及挥发载体,设于所述护理腔110内。
具体的,该鼻炎护理装置1位于人体的鼻部下方,鼻炎护理装置1并非将人体的整个鼻部包裹,进而该鼻炎护理装置1对人体产生的不适感较小。当鼻炎护理装置1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时,人体在吸气时,空气从下通气孔150进入护理腔110,经过挥发载体后,再通过上通气孔130进入鼻孔。挥发载体上可设置有水或鼻炎治药物,从而在人体吸气时,对吸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或者药物处理,从而达到预防鼻炎、缓解鼻炎和治疗鼻炎等效果。
该挥发载体可以是吸水棉或者其他多孔吸水材料所制成,挥发载体具有较佳的吸水效果,可以保障挥发载体上可附着有充足的水分或者鼻炎治疗药物,从而确保鼻炎护理装置1具有较佳的预防、缓解和治疗鼻炎的效果。
为了保证鼻炎护理装置1能够有效地对吸入人体鼻腔的空气进行上述加湿处理或者药物处理,壳体10上的两个上通气孔130应当与人体的两个鼻孔相对应设置,从而保证护理腔110内的空气能顺利地吸入到人体鼻腔内。其中,该上通气孔130在左右方向上(即人脸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使得上通气孔130始终可覆盖人体的鼻孔位置,从而以保证本鼻炎护理装置1可适用于不同人群,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对于上述壳体10而言,其后侧表面会与人体肌肤相贴合,为了提高壳体10的贴合舒适度,本壳体10优选为硅胶材质所制成。且为了便于壳体10的制造,该壳体10优选为一体成型而成的硅胶件。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下通气孔150,在人体吸气时,空气从下通气孔150进入护理腔110内,空气在护理腔110内自下而上的流动,同时挥发载体对空气进入加湿和/或药物处理,如此一来,经过加湿和/或药物处理后的空气可相对顺畅地从上通气孔130流向人体鼻腔,从而达到预防鼻炎、缓解鼻炎和治疗鼻炎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挥发载体除了对鼻炎症状进行预防、缓解和治疗外,还具有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例如对PM2.5固体颗粒物进行过滤,改善人体的吸入空气质量,从而具有对人体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效果。
在人体进行呼气时,由于本鼻炎护理装置1并未将人体的鼻部覆盖,人体鼻孔和上通气孔13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人体呼出的废气绝大多数可以从上述间隙流走。如此一来,人体呼吸产生的废气可以轻易的排出,从而避免了废气残留在护理腔110内的缺陷。
进一步地,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壳体10的下侧表面呈朝上倾斜设置。其中,在护理腔110内经过加湿和药物处理的部分空气,由于含有水分和/或药物成分,其比重较大,可能会再次通过下通气孔150流出,此时,为了保证对水分和药物成分的有效利用,该从下通气孔150流出的空气受到康达效应的影响,空气会沿着壳体10的下侧表面向上流动,从而使得含有水分和/或药物成分的空气通过壳体10的后侧表面与人体肌肤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向人体鼻腔。
进一步地,壳体10的下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下呈凸弧面状设置。如此一来,从下通气孔150流出的空气受到康达效应的影响,空气会沿着壳体10的下侧表面朝左右两端处向上流动,从而利于空气被吸入人体鼻腔,保证对水分和药物成分的有效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通气孔150优选包括多个下开口151,多个下开口151沿左右方向呈间隔排布。如此一来,可增大下通气孔150的吸气量,更利于人体能够顺畅地吸气,减轻佩戴鼻炎护理装置1而导致的呼吸不畅的不适感。
上述多个下开口151优选呈间隔均匀排布,从而保证下通气口的吸气效果更佳均匀,使得空气能够均匀地通过挥发载体。此外,下开口151的数量不宜过少,从而以保证下通气孔150具有足够的吸气量;下开口151的数量也不宜过多,,从而以避免壳体10的结构复杂度,降低壳体10制造难度。本实施例中,为了兼顾吸气量和壳体10的结构复杂程度,上开口的设置个数优选为5~15。
本实施例中,多个下开口151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第一下开口151、及位于最右端的第二下开口151;第一下开口151距第二下开口151的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大于两上通气孔130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如此一来,可以使得第一下开口151和第二下开口151在壳体10的下侧表面形成较大的吸气区域,该吸气区域覆盖了人体鼻孔的位置,从而保证人体鼻部下方的空气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本鼻炎护理装置1的作用后再被吸入人体内。
进一步地,为了人体的鼻孔位置与壳体10的接触舒适度,壳体10的上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上呈凹弧面设置。两上通气孔130沿左右方向间隔地设于壳体10的上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如此一来,壳体10的上侧表面的轮廓与人体鼻孔处的轮廓大致相同,从而使得壳体10的上侧表面在设计上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改善了人体鼻孔处的佩戴舒适度。
由于人体鼻部的构造原因,人体的两个鼻孔之间的位置为鼻小柱,鼻小柱相对凸出与人体的鼻孔。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在佩戴鼻炎护理装置1时壳体10的上侧表面对鼻小柱的压迫作用,两上通气孔130间隔形成有用以与人体鼻小柱相接触的支撑部120,支撑部120的上侧表面呈朝下凹设的弧面设置。如此一来,鼻小柱可以和支撑部120的弧面相互贴合,从而减轻支撑部120对鼻小柱的压力,较大程度上缓解了鼻小柱的不适感。
进一步地,前通气孔140包括第一前开口141,第一前开口141位于两上通气孔130的下方,且第一前开口141设于壳体10的前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前开口141位于两上通气孔130的下方,此时第一前开口141相对两上通气孔130的距离较近,从而便于人体吸气时,能够在第一前开口141处产生较大的负压,利于空气的轻易、顺畅地吸入。
本实施例中,上述前通气孔140还优选包括两第二前开口142,两第二前开口142沿左右方向呈间隔设置,第一前开口141位于两第二前开口142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前开口142,可以增大吸气时的吸气量,从而更利于人体的呼吸顺畅。
进一步地,第二前开口142位于与之临近的上通气孔130的下方,此时第二前开口142相对两上通气孔130的距离较近,从而便于人体吸气时,能够在第二前开口142处产生较大的负压,利于空气的轻易、顺畅地吸入。两第二前开口142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大于两上通气孔130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如此一来,可以使得两个第二前开口142在壳体10的前侧表面形成较大的吸气区域,该吸气区域覆盖了人体鼻孔的位置,从而保证人体鼻部下方的空气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本鼻炎护理装置1的作用后再被吸入人体内。
进一步地,该第一前开口141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前开口142的开口面积。如此一来,可更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一前开口141对挥发载体的含水量、药物附着量以及脏堵程度等进行观察。此外,本挥发载体优选采用可拆卸地安装于护理腔110内,其中,挥发载体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以弹性形变地方式从第一前开口141进行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鼻炎护理装置,佩戴于人体鼻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炎护理装置包括:
壳体,内设有护理腔,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设有与所述护理腔连通的下通气孔,所述壳体的上侧表面设有与人体鼻孔相对应设置的两上通气孔,两所述上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护理腔连通;以及
挥发载体,设于所述护理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呈朝上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下呈凸弧面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气孔包括多个下开口,多个所述下开口沿左右方向呈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的设置个数为5~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下开口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第一下开口、及位于最右端的第二下开口;
所述第一下开口距所述第二下开口的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大于两所述上通气孔沿左右方向的最大跨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载体包括吸水棉。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侧表面自中部朝左右两端向上呈凹弧面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上通气孔间隔形成有用以与人体鼻小柱相接触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侧表面呈朝下凹设的弧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硅胶材质所制成。
CN201822247423.XU 2018-12-28 2018-12-28 鼻炎护理装置 Active CN210583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7423.XU CN210583298U (zh) 2018-12-28 2018-12-28 鼻炎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7423.XU CN210583298U (zh) 2018-12-28 2018-12-28 鼻炎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3298U true CN210583298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7423.XU Active CN210583298U (zh) 2018-12-28 2018-12-28 鼻炎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3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6995B2 (en) Patient interface with movable frame
EP3600509B1 (en) Patient interface
EP3840810B1 (en) Headgear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AU2017358062B2 (en) Gas washout vent for patient interface
EP3976151B1 (en) Patient interface with a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WO2021081595A1 (en) Textile conduit with windows
EP3927407B1 (en)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US20220395657A1 (en) Positioning and stabilising structure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CN109464733B (zh) 鼻炎护理装置
CN210583298U (zh) 鼻炎护理装置
EP3773846B1 (en) Conduit with magnetic connector
CN210583297U (zh) 鼻炎护理装置
CN210583299U (zh) 鼻炎护理装置
US20220355055A1 (en) Seal-forming structure for patient interface including textile seal member
CN218073629U (zh) 一种新型保健口罩
US11998696B2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20220168535A1 (en) Breathing guide apparatus and mask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066256A1 (en)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device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CN208130234U (zh) 一种面罩前额护垫
EP4137187A1 (en) A vent structure for a respiratory therapy system
TWM611899U (zh) 氫氣鼻吸罩
WO2022016223A1 (en) Standalone patient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CN201519355U (zh) 一次性吸氧鼻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