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2129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2129U
CN210582129U CN201921024675.4U CN201921024675U CN210582129U CN 210582129 U CN210582129 U CN 210582129U CN 201921024675 U CN201921024675 U CN 201921024675U CN 210582129 U CN210582129 U CN 210582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limit
assembly
pot body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46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木河
王日就
郑杨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46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2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2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2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机座;锅体组件,与机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上,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锅具通常需要在出菜与炒菜位置互换旋转。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旋转锅具旋转过度,设置位移传感器或限位开关等电子元器件。然而,若电子元器件失效,则不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影响旋转锅具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座;锅体组件,与机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上,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本体部,与机座连接,第一本体部可朝向或远离第一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一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滚动部,与第一本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第一本体部的上方;第一限位部,在第一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限位部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锅体组件包括枢转部,锅体组件通过枢转部与机座连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枢转部的同一侧,待枢转部与第一滚动部抵接并继续转动时,第二限位结构可与枢转部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枢转部的两侧,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和/或第四限位结构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二极限状态。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二本体部,与机座连接,第二本体部可朝向或远离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二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滚动部,与第二本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第二本体部的上方,第二滚动部的限位高度高于第一滚动部的限位高度;第二限位部,在锅体组件转动过程中,待锅体组件与第二滚动部接触且继续推压第二滚动部时,第二本体部朝向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二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第二限位部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位于枢转部的同一侧,待枢转部与第二滚动部抵接并继续转动时,第四限位结构可与枢转部限位止挡;其中,第四限位结构的限位高度高于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高度。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第一本体部和/或第二本体部与机座之间。
进一步地,枢转部包括转轴,第一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组件沿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和/或第二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限位组件沿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枢转部包括:转轴;止挡件,设置在转轴上且与转轴连接,转轴带动止挡件同步转动,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止挡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止挡件包括:连接部,与转轴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或焊接,第二限位结构或第四限位结构对连接部进行限位止挡;延伸部,与连接部连接且沿转轴的径向延伸,第一限位结构或第三限位结构对延伸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半环形板,半环形板与转轴同轴设置,以通过将紧固件穿过半环形板后拧紧在转轴上,以使半环形板与转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延伸部为第一板状结构,止挡件还包括:两个止挡部,均设置在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各止挡部为第二板状结构,第一板状结构与第二板状结构呈夹角设置,当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时,一个止挡部朝向第一限位结构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结构贴合;当锅体组件处于第二极限状态时,另一个止挡部朝向第三限位结构的表面与第三限位结构贴合。
进一步地,机座包括:座体本体;支撑座,设置在座体本体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具有供转轴穿过的过孔,止挡件位于支撑座远离锅体组件的一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上,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均能够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这样,在锅体组件相对于机座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锅体组件处于预设位置,进而避免锅体组件转动过度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提升了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设备的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枢转部与第一限位结构限位止挡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枢转部与第二限位结构限位止挡时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枢转部与第三限位结构限位止挡时的侧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枢转部与第四限位结构限位止挡时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座;11、座体本体;12、支撑座;20、锅体组件;21、枢转部;211、转轴;212、止挡件;2121、连接部;2122、延伸部;2123、止挡部;31、第一限位结构;311、第一本体部;312、第一滚动部;32、第二限位结构;33、第三限位结构;331、第二本体部;332、第二滚动部;34、第四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如图1至图5所示,烹饪设备包括机座10、锅体组件20及第一限位组件。其中,锅体组件20与机座1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10上,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第一限位结构31和/或第二限位结构32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20处于第一极限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锅体组件20相对于机座1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31和/或第二限位结构32能够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20处于第一极限状态,锅体组件20处于预设位置,进而避免锅体组件20转动过度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提升了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锅体组件20相对于机座1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31先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若第一限位结构31对锅体组件20限位失效,则第二限位结构32能够对锅体组件20进行再次限位,以使锅体组件20处于预设位置,避免锅体组件20转动过度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
如图1至图5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一限位结构31包括第一本体部311、第一滚动部312及第一限位部。其中,第一本体部311与机座10连接,第一本体部311可朝向或远离第一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一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滚动部312与第一本体部311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第一本体部311的上方。在锅体组件20转动过程中,待锅体组件20与第一滚动部312接触且继续推压第一滚动部312时,第一本体部311朝向第一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一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第一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这样,当第一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限位开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同时,控制模块能够对用户进行提醒,便于用户获取烹饪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模块还可以向枢转部21发送指令,以使枢转部21停止转动。
具体地,第一滚动部312可相对于锅体组件20转动,以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滚动部312和锅体组件20的结构磨损。待锅体组件20转动至与第一滚动部312接触且继续转动时,锅体组件20压动第一滚动部312,以通过第一滚动部312压动第一本体部311朝向第一限位开关运动,进而使得第一限位开关闭合,第一限位开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同时,控制模块指导烹饪设备进行后续的动作,如显示屏显示、或语音提醒。待烹饪设备完成相应的动作后,控制模块控制锅体组件20沿反方向转动,以使锅体组件20与第一滚动部312脱离,则第一本体部311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一限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1至图5所示,锅体组件20包括枢转部21,锅体组件20通过枢转部21与机座10连接,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位于枢转部21的同一侧,待枢转部21与第一滚动部312抵接并继续转动时,第二限位结构32可对枢转部21限位止挡。这样,当第一限位结构31对枢转部21止挡失效时,第二限位结构32能够继续对枢转部21限位止挡,以避免枢转部21带动锅体组件20过度转动,进而提升了第一限位组件的限位可靠性。
可选地,枢转部21包括转轴211,第一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组件沿转轴2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限位组件分别位于转轴211的两端,以分别对转轴211的两端进行限位。
如图1至图5所示,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其中,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机座10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枢转部21的两侧,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结构33和第四限位结构34,第三限位结构33和/或第四限位结构34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20处于第二极限状态。这样,在锅体组件20相对于机座10转动过程中,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均能够对枢转部21限位,以使枢转部21在第一极限状态和第二极限状态之间转动,进而避免锅体组件20发生转动过度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
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第三限位结构33包括第二本体部331、第二滚动部332及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二本体部331与机座10连接,第二本体部331可朝向或远离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二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滚动部332与第二本体部331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第二本体部331的上方,第二滚动部332的限位高度高于第一滚动部312的限位高度。在锅体组件20转动过程中,待锅体组件20与第二滚动部332接触且继续推压第二滚动部332时,第二本体部331朝向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第二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第二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这样,当第二限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限位开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同时,控制模块能够对用户进行提醒,便于用户获取烹饪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模块还可以向枢转部21发送指令,以使枢转部21停止转动。其中,第二滚动部332与第一滚动部312的上述高度位置设置能够避免在翻炒过程中,锅体组件20内的菜品喷溅至锅体组件20外,且能够保证锅体组件20足够翻转角度进行出菜。
具体地,第二滚动部332可相对于枢转部21转动,以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二滚动部332和枢转部21的结构磨损。待枢转部21转动至与第二滚动部332接触且继续转动时,枢转部21压动第二滚动部332,以通过第二滚动部332压动第二本体部331朝向第二限位开关运动,进而使得第二限位开关闭合,第二限位开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限位部对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同时,控制模块指导烹饪设备进行后续的动作,如显示屏显示、或语音提醒。待烹饪设备完成相应的动作后,控制模块控制枢转部21沿反方向转动,以使枢转部21与第二滚动部332脱离,则第二本体部331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限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三限位结构33和第四限位结构34位于枢转部21的同一侧,待枢转部21与第二滚动部332抵接并继续转动时,第四限位结构34可对枢转部21限位止挡。其中,第四限位结构34的限位高度高于第二限位结构32的限位高度。这样,当第三限位结构33对枢转部21止挡失效时,第四限位结构34能够继续对枢转部21限位止挡,以避免枢转部21带动锅体组件20过度转动,进而提升了第二限位组件的限位可靠性。
可选地,枢转部21包括转轴211,第二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限位组件沿转轴2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为两个,且两个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转轴211的两端,以分别对转轴211的两端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个数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设备还包括缓冲件。其中,缓冲件设置在第一本体部311和/或第二本体部331与机座10之间。这样,在枢转部21与第一滚动部312或第二滚动部332接触后,缓冲件能够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避免烹饪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及噪声,一方面提升了烹饪设备的结构强度,延长了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缓冲件为弹簧或海绵垫。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部分第一限位组件具有第一磁性部,部分枢转部21具有与第一限位组件的磁极相反的第二磁性部,当枢转部21与第一限位组件靠近时,二者之间产生排斥力,避免二者发生撞击。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部分第二限位组件具有第三磁性部,部分枢转部21具有与第二限位组件的磁极相反的第四磁性部,当枢转部21与第二限位组件靠近时,二者之间产生排斥力,避免二者发生撞击。
如图1至图5所示,枢转部21还包括止挡件212。其中,止挡件212设置在转轴211上且与转轴211连接,转轴211带动止挡件212同步转动,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止挡件212进行限位。这样,通过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止挡件212进行限位,以实现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锅体组件20的限位,进而使得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锅体组件20的限位更加容易、简便。同时,当止挡件212发生结构损坏时,上述设置使得止挡件212的拆装及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地,止挡件212与转轴211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可选地,止挡件212为一个或多个,当止挡件212为多个时,多个止挡件212与多个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止挡件212为两个,两个止挡件212与两个第一限位组件或两个第二限位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具体地,各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对与其相对应的止挡件212进行限位,以对锅体组件20进行转动限位,避免锅体组件20转动过度。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件212的个数不限于此,只要与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的个数一致即可。可选地,止挡件212为三个或四个或多个。
如图3至图5所示,止挡件212包括连接部2121和延伸部2122。其中,连接部2121与转轴211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限位结构32或第四限位结构34对连接部2121进行限位止挡。延伸部2122与连接部2121连接且沿转轴211的径向延伸,第一限位结构31或第三限位结构33对延伸部2122进行限位。这样,在锅体组件20相对于机座转动过程中,上述设置进一步保证第一限位组件或第二限位组件能够对止挡件212进行限位,提升了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限位可靠性。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烹饪设备的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2121与转轴2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连接部2121与转轴211卡接或焊接。
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部2121为半环形板,半环形板与转轴211同轴设置,以通过将紧固件穿过半环形板后拧紧在转轴211上,以使半环形板与转轴211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连接部2121的加工成本。同时,上述设置提升了止挡件212的结构强度,避免止挡件212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限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2121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连接部2121为四分之一环形板或四分之三环形板或三分之二环形板。
如图3至图5所示,延伸部2122为第一板状结构,止挡件212还包括两个止挡部2123。其中,两个止挡部2123均设置在延伸部2122远离连接部2121的一端,各止挡部2123为第二板状结构,第一板状结构与第二板状结构呈夹角设置,当锅体组件20处于第一极限状态时,一个止挡部2123朝向第一限位结构31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结构31贴合;当锅体组件20处于第二极限状态时,另一个止挡部2123朝向第三限位结构33的表面与第三限位结构33贴合。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增大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三限位结构33与止挡件212的接触面积,保证二者能够平稳地抵接,进一步防止锅体组件20在第一极限状态和第二极限状态发生晃动。
如图1至图5所示,机座10包括座体本体11和支撑座12。其中,支撑座12设置在座体本体11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座12上,支撑座12具有供转轴211穿过的过孔,止挡件212位于支撑座12远离锅体组件20的一侧。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保证止挡件212能够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接触;另一方面避免止挡件212对锅体组件20的正常转动造成干涉,提升了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锅体组件相对于机座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对锅体组件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锅体组件处于预设位置,进而避免锅体组件转动过度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锅具的限位可靠性较差,影响旋转锅具正常使用的问题,提升了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10);
锅体组件(20),与所述机座(10)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和/或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对所述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以使所述锅体组件(20)处于第一极限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包括:
第一本体部(311),与所述机座(10)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部(311)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滚动部(312),与所述第一本体部(311)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311)的上方;
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对所述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20)包括枢转部(21),所述锅体组件(20)通过所述枢转部(21)与所述机座(1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位于所述枢转部(21)的同一侧,待所述枢转部(21)与所述第一滚动部(312)抵接并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可与所述枢转部(21)限位止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枢转部(21)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结构(33)和第四限位结构(34),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和/或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4)对所述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以使所述锅体组件(20)处于第二极限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包括:
第二本体部(331),与所述机座(10)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331)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第二滚动部(332),与所述第二本体部(331)可转动地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331)的上方,所述第二滚动部(332)的限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滚动部(312)的限位高度;
第二限位部,在所述锅体组件(20)转动过程中,待所述锅体组件(20)与所述第二滚动部(332)接触且继续推压所述第二滚动部(332)时,所述第二本体部(331)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部对所述锅体组件(20)进行限位止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和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4)位于所述枢转部(21)的同一侧,待所述枢转部(21)与所述第二滚动部(332)抵接并继续转动时,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4)可与所述枢转部(21)限位止挡;其中,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4)的限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的限位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部(311)和/或所述第二本体部(331)与所述机座(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21)包括转轴(211),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沿所述转轴(2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和/或
第二限位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所述转轴(2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21)包括:
转轴(211);
止挡件(212),设置在所述转轴(211)上且与所述转轴(211)连接,所述转轴(211)带动所述止挡件(21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或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对所述止挡件(212)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12)包括:
连接部(2121),与所述转轴(211)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或焊接,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或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4)对所述连接部(2121)进行限位止挡;
延伸部(2122),与所述连接部(2121)连接且沿所述转轴(211)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或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对所述延伸部(2122)进行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21)为半环形板,所述半环形板与所述转轴(211)同轴设置,以通过将紧固件穿过所述半环形板后拧紧在所述转轴(211)上,以使所述半环形板与所述转轴(211)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22)为第一板状结构,止挡件(212)还包括:
两个止挡部(2123),均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122)远离所述连接部(2121)的一端,各所述止挡部(2123)为第二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与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呈夹角设置,当所述锅体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极限状态时,一个所述止挡部(2123)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贴合;当所述锅体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极限状态时,另一个所述止挡部(2123)朝向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的表面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3)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包括:
座体本体(11);
支撑座(12),设置在所述座体本体(11)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2)上,所述支撑座(12)具有供所述转轴(211)穿过的过孔,所述止挡件(212)位于所述支撑座(12)远离所述锅体组件(20)的一侧。
CN201921024675.4U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Active CN210582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4675.4U CN210582129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4675.4U CN210582129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2129U true CN21058212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4675.4U Active CN210582129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21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48A1 (zh) * 2022-01-17 2023-07-20 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48A1 (zh) * 2022-01-17 2023-07-20 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2129U (zh) 烹饪设备
CN210989629U (zh) 一种炒菜机
CN102313123A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的自动升降设备
CN207702531U (zh) 灶具的锅架及灶具
CN211049077U (zh) 一种炒菜机的锅体驱动结构
CN202188284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的自动升降设备
CN105832134A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06236455B (zh) 一种用于植物病人定时转动固定休息装置
CN104414481A (zh) 一种电饭煲
CN211673711U (zh) 烹饪设备
CN213129162U (zh) 烹饪设备
CN208610625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4712156U (zh) 煎烤机
CN215336480U (zh) 一种灶具底盘及灶具
CN208623730U (zh) 一种吸铁式连接的手机支架头
CN211748922U (zh) 翻转装置及具有其的投料设备
CN217762718U (zh) 一种可旋转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11748750U (zh) 烹饪设备
CN216854467U (zh) 一种炒菜机的工位控制装置及炒菜机
CN209137948U (zh) 触摸屏摇杆装置
CN218651340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10177228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7610579U (zh) 烹饪设备
KR20170002944U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스탠드 거치대
CN220749564U (zh) 一种磁吸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