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2120U - 养生壶 - Google Patents

养生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2120U
CN210582120U CN201920887774.9U CN201920887774U CN210582120U CN 210582120 U CN210582120 U CN 210582120U CN 201920887774 U CN201920887774 U CN 201920887774U CN 210582120 U CN210582120 U CN 210582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gear
cover
health preserving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7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7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2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2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2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所述养生壶包括:壶体;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搅拌罩和与所述搅拌罩连接的搅拌件;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以使所述搅拌头相对所述壶体旋转,且使所述搅拌件相对所述搅拌罩旋转。本申请通过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搅拌组件运动,以使搅拌头相对壶体旋转,且使搅拌件相对搅拌罩旋转,解决了现有养生壶在烹煮食材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养生壶的烹煮效果。

Description

养生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基于此,养生壶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蒸炖食材、泡茶的主要器具。
普通的养生壶都没有搅拌功能,烹煮食材时容易使食材受热不均,从而影响食材的口感。如果烹煮了粘性比较大的食材(例如米糊、桃胶和山药等),很容易出现糊底的现象,如此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养生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养生壶,以解决现有养生壶在烹煮食材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养生壶,包括:
壶体;
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搅拌罩和与所述搅拌罩连接的搅拌件;
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以使所述搅拌头相对所述壶体旋转,且使所述搅拌件相对所述搅拌罩旋转。
优选地,所述搅拌头相对所述壶体绕竖直轴线转动,所述搅拌件相对所述搅拌罩绕水平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搅拌件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搅拌罩内,所述搅拌罩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的连接件,以使所述搅拌件相对所述搅拌罩绕水平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所述搅拌罩相对所述第二齿轮绕竖直轴线转动;
所述搅拌件通过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二齿轮旋转,以使所述搅拌件相对所述搅拌罩绕水平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搅拌座;
所述搅拌座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搅拌座与所述搅拌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座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
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罩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座还包括定轮轴,所述定轮轴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的内部;
所述定轮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壶体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
优选地,所述搅拌罩设置有用于所述定轮轴穿过的通孔;
沿高度方向上,所述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第二齿轮放置于所述台阶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一齿轮部和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连接的第二齿轮部;
所述第一齿轮部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驱动机构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部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并与所述搅拌罩啮合。
优选地,所述搅拌罩包括搅拌罩本体和搅拌罩顶盖,所述搅拌罩顶盖盖设于所述搅拌罩本体上;
所述搅拌罩本体和所述搅拌罩顶盖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腔体。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搅拌组件运动,以使搅拌头相对壶体旋转,且使搅拌件相对搅拌罩旋转,解决了现有养生壶在烹煮食材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养生壶的烹煮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养生壶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养生壶在搅拌组件为分解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搅拌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搅拌头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搅拌罩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壶体;
11-壶身;
12-底盖;
121-加热装置;
122-温控器;
123-温度传感器;
124-第一连接器;
13-手柄;
2-搅拌组件;
21-搅拌头;
211-搅拌罩;
211a-通孔;
211b-台阶部;
212-搅拌件;
213-第一齿轮;
214-第二齿轮;
22-搅拌座;
221-第三齿轮;
221a-第一齿轮部;
221b-第二齿轮部;
222-定轮轴;
3-驱动机构;
4-壶盖;
41-第一壶盖;
42-第二壶盖;
5-底座;
51-第二连接器;
52-控制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养生壶至少包括壶体1、搅拌组件2、驱动机构3、壶盖4和底座5,其中:
搅拌组件2(具体是搅拌头21)放置于壶体1的内腔内,驱动机构3与搅拌组件2连接以驱动搅拌组件2转动,壶盖4盖设于壶体1的上方,壶体1放置于底座5上,通过底座5给壶体1内的液体加热。壶体1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含有水的液体,例如牛奶、饮料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壶体1至少包括壶身11、设置于壶身11上的手柄13以及位于壶身11底部的底盖12,底盖12内设有用于加热壶体1内液体的加热装置121,通过手柄13能够方便地将养生壶端起或者放下。其中,加热装置121具体为发热盘,发热盘位于壶身11的底部,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11的侧壁底部密封连接,共同围成可盛装液体并容纳搅拌组件2(具体是搅拌头21)的内腔。为了提高发热盘与壶身11侧壁之间的密封性,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1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密封圈。当然,发热盘也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底壁的外底面上。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加热装置121也可以为发热管或者发热丝,加热装置121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底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壶身11的侧壁上,只要能够对壶体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申请对加热装置121的具体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壶盖4至少包括第一壶盖41和第二壶盖42,第一壶盖41盖设在壶体1的顶部开口上,第二壶盖42盖设在第一壶盖41上,以将壶体1的顶部开口封闭。
具体地,底座5内设有第二连接器51和控制器52,壶体1的底盖12内还设有温控器122、温度传感器123和第一连接器124。其中,第一连接器124分别与第二连接器51和加热装置121电连接,第二连接器51与电源连接,如此可实现对加热装置121输送电能,从而实现对壶身11内的液体的加热。温度传感器123安装在加热装置121上,并与壶身11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实时监测液体的加热温度;此外,温度传感器123还与温控器122连接,温控器122用于控制液体加热温度,即当液体温度加热到预设温度(例如95℃-100℃)后,温控器122控制加热装置121与电源断开连接,从而实现温控的效果。进一步地,控制器52与第二连接器51电连接,用于控制壶体1的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
具体地,壶身11具体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比如透明玻璃(例如高强度和耐高温的硼化硅玻璃)材料,这样使得用户能够从壶身11的外部清楚地看到放置于壶体1内的食材状态,做到放心安全的饮用,且提高了养生壶的可观赏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食材可以是红茶、绿茶、黑茶、普洱等茶叶,也可以是枸杞、黄芪和当归等药材,还可以是生活中任何能烹煮的食物(例如薯类、肉类等)。
请参阅图3,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头21,搅拌头21包括搅拌罩211和与搅拌罩211连接的搅拌件212,驱动机构3与搅拌组件2连接,以使搅拌头21相对壶体1旋转,且使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旋转。本申请通过利用驱动机构3驱动搅拌组件2运动,以使搅拌头21相对壶体1旋转,且使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旋转,解决了现有养生壶在烹煮食材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养生壶的烹煮效果。
进一步地,搅拌头21相对壶体1绕竖直轴线转动,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也就是说,搅拌头21相对壶体1绕竖直轴线转动实现了“公转”的运动,而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则实现了“自转”的运动,即搅拌头21采用“公转结合自转”的运动方式,增加了搅拌的可靠性,解决了传统搅拌组件不能自转翻动食物的问题。
进一步地,搅拌件212的一端插接于搅拌罩211内,搅拌罩211内设置有与搅拌件212连接的连接件,以使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也就是说,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搅拌罩211和搅拌件212同时做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运动,而搅拌件212通过连接件又能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如此实现了搅拌头21的“公转结合自转”的运动方式。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上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均为锥形齿轮;搅拌罩211相对第二齿轮214绕竖直轴线转动,搅拌件212通过第一齿轮213沿第二齿轮214旋转,以使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锥形齿轮,实现了搅拌件212相对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如此使得搅拌头21在壶体1内的搅拌范围增大,从而保证了搅拌更加均匀充分,进而使食物受热均匀,不致于发生糊底。
进一步地,壶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21,搅拌组件2还包括搅拌座22;搅拌座22设置于加热装置121上,驱动机构3通过搅拌座22与搅拌头21连接。通过设置搅拌座22,使得搅拌头21可在每次使用时方便拆装以及清洗。而将搅拌座22固定在加热装置121上,则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具体地,为防止液体会通过搅拌座22与加热装置121之间的缝隙进入底盖12内,可在二者之间增设密封圈,从而保证了一定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搅拌座22包括第三齿轮221,第三齿轮221转动地设置于加热装置121上;第三齿轮22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连接,另一端与搅拌罩211连接。也就是说,驱动机构3与搅拌座22为齿轮传动,搅拌座22与搅拌头21也为齿轮传动,从而保证了传动更加平稳和迅速。具体地,驱动机构3优选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第三齿轮221的一端啮合,如此实现了驱动机构3对第三齿轮221的驱动。
具体地,第三齿轮221包括第一齿轮部221a和与第一齿轮部221a连接的第二齿轮部221b;第一齿轮部221a设置于加热装置121的下方并与驱动机构3啮合,第二齿轮部221b设置于加热装置121的上方并与搅拌罩211啮合。优选地,第一齿轮部221a和与第一齿轮部221a为分体结构,如此当在加热装置121上打孔时,为方便第三齿轮221的安装,二者应当为分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固定的部位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或其它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搅拌座22还包括定轮轴222,定轮轴222贯穿设置于第三齿轮221的内部;定轮轴222的一端固定于壶体1内,另一端与第二齿轮214固定。通过设置定轮轴222使得第二齿轮214不会发生转动,如此当搅拌罩211和搅拌件212绕竖直轴线转动时,搅拌件212同时通过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的配合关系,来实现搅拌件212绕水平轴线转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定轮轴222可以固定在底盖12内,还可以从加热装置121上延伸出一支架,用于固定定轮轴222。只要保证定轮轴222为固定状态即可,具体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搅拌罩211设置有用于定轮轴222穿过的通孔211a;沿高度方向上,通孔211a的上方设置有台阶部211b,第二齿轮214放置于台阶部211b上。台阶部211b能起到对第二齿轮214限位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小搅拌罩211用于容纳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的腔体空间,增加空间使用率。
进一步地,搅拌罩211包括搅拌罩本体和搅拌罩顶盖(图中均为示出),搅拌罩顶盖盖设于搅拌罩本体上;搅拌罩本体和搅拌罩顶盖围成用于容纳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的腔体。具体实现时,先将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放置于腔体内,再将搅拌罩顶盖盖设在搅拌罩本体上。其中,搅拌罩本体和搅拌罩顶盖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接或其它配合方式,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1);
搅拌组件(2),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头(21),所述搅拌头(21)包括搅拌罩(211)和与所述搅拌罩(211)连接的搅拌件(212);
驱动机构(3),与所述搅拌组件(2)连接,以使所述搅拌头(21)相对所述壶体(1)旋转,且使所述搅拌件(212)相对所述搅拌罩(211)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21)相对所述壶体(1)绕竖直轴线转动,所述搅拌件(212)相对所述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1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搅拌罩(211)内,所述搅拌罩(211)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件(212)连接的连接件,以使所述搅拌件(212)相对所述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4),所述第一齿轮(213)和所述第二齿轮(214)均为锥形齿轮;
所述搅拌罩(211)相对所述第二齿轮(214)绕竖直轴线转动;
所述搅拌件(212)通过所述第一齿轮(213)沿所述第二齿轮(214)旋转,以使所述搅拌件(212)相对所述搅拌罩(211)绕水平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21),所述搅拌组件(2)还包括搅拌座(22);
所述搅拌座(22)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21)上,所述驱动机构(3)通过所述搅拌座(22)与所述搅拌头(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座(22)包括第三齿轮(221),所述第三齿轮(22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21)上;
所述第三齿轮(2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罩(2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座(22)还包括定轮轴(222),所述定轮轴(222)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221)的内部;
所述定轮轴(2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壶体(1)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214)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罩(211)设置有用于所述定轮轴(222)穿过的通孔(211a);
沿高度方向上,所述通孔(211a)的上方设置有台阶部(211b),所述第二齿轮(214)放置于所述台阶部(211b)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221)包括第一齿轮部(221a)和与所述第一齿轮部(221a)连接的第二齿轮部(221b);
所述第一齿轮部(221a)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21)的下方并与所述驱动机构(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部(221b)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21)的上方并与所述搅拌罩(211)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罩(211)包括搅拌罩本体和搅拌罩顶盖,所述搅拌罩顶盖盖设于所述搅拌罩本体上;
所述搅拌罩本体和所述搅拌罩顶盖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齿轮(213)和所述第二齿轮(214)的腔体。
CN201920887774.9U 2019-06-13 2019-06-13 养生壶 Active CN210582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774.9U CN210582120U (zh) 2019-06-13 2019-06-13 养生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774.9U CN210582120U (zh) 2019-06-13 2019-06-13 养生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2120U true CN21058212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7774.9U Active CN210582120U (zh) 2019-06-13 2019-06-13 养生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2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0060U (zh) 一种可倾斜多功能电饭煲
CN201349984Y (zh) 一种多功能烤锅
CN102058327A (zh) 多功能组合器具
CN201641697U (zh) 一种多功能烤锅
CN105640297B (zh) 全自动烹饪装置
CN207112904U (zh) 一种嵌入式烹饪灶
CN110025223A (zh) 电饭煲
CN210582120U (zh) 养生壶
CN204786657U (zh) 多功能炒菜机
CN109744847B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CN209121911U (zh) 一种压滤式咖啡冲泡装置
CN102102056A (zh) 三用酿酒机
CN114343434B (zh) 烹饪设备及锅铲组件
CN201814372U (zh) 一种自动蒸炒锅
CN204931439U (zh) 一种炸锅
CN202015054U (zh) 多功能组合器具
CN211022267U (zh) 多功能自动炒锅
CN112704406A (zh) 一种电烤烹饪器具
CN208425934U (zh) 养生壶
CN215738348U (zh)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的加热容器
CN208551200U (zh) 电压力锅
CN110074656A (zh) 可以煮饭时米水分离的电饭煲
CN111407134A (zh) 智能保温杯
CN216534956U (zh)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CN214382357U (zh) 一种磁力驱动的奶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