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1820U - 一种多功能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1820U
CN210581820U CN201921506281.2U CN201921506281U CN210581820U CN 210581820 U CN210581820 U CN 210581820U CN 201921506281 U CN201921506281 U CN 201921506281U CN 210581820 U CN210581820 U CN 210581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ischium
region
ischi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62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062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1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1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1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本体包括上层坐垫和下层坐垫,上层坐垫设置有坐骨区,坐骨区有两片区域且分别位于上层坐垫左右两侧,坐骨区由第一种筋组成,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由第二种筋组成,通过将第二种筋设计比第一种筋粗,将坐骨区的第一种筋的密度设计的更大,将坐骨区的第一种筋的高度设计的较低,使得坐骨区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通过将上层坐垫坐骨区设置为第一类孔,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下层坐垫由第三类孔构成,其中坐骨区下方的下层坐垫上的第三类孔与坐骨区区域内第一类孔相通,第一类孔和第二类孔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使支撑力更加的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坐垫。
背景技术
一个好的坐垫除了需要一定的透气性能外,还需要符合人体力学来设计。比如坐垫,坐骨处承受力大,就需要更强的支撑力。
目前的凝胶坐垫行业中,坐垫只针对坐骨处的高度进行设计,坐骨处设计低一点的舒适性能较差,设计高一点的稳定性能较差,越高坐着越不稳,无法实现对坐骨区提供更强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力学,设计出一种多功能坐垫来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坐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上层坐垫和下层坐垫,上层坐垫设置有坐骨区,坐骨区有两片区域且分别位于上层坐垫左右两侧,坐骨区由第一种筋组成,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由第二种筋组成,第二种筋比第一种筋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骨区的第一种筋的排列密度比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的第二种筋的排列密度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骨区的高度比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的高度低,坐骨区的形状与屁股的形状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坐垫和下层坐垫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坐垫由第一类孔和第二类孔结合构成,其中坐骨区设置为第一类孔,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下层坐垫由第三类孔构成,第一类孔、第二类孔和第三类孔的孔径依次增大,坐骨区下方的第三类孔与第一类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本体通过注塑或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类孔、第二类孔和第三类孔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本体包括空出区,空出区位于两片坐骨区中间靠后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层坐垫内的坐骨区的第一种筋设计的较细,将坐骨区的第一种筋的密度设计的更大,将坐骨区的第一种筋的高度设计的较低,使得坐骨区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通过将上层坐垫坐骨区设置为第一类孔,上层坐垫除坐骨区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下层坐垫由第三类孔构成,第一类孔、第二类孔和第三类孔的孔径依次增大,其中坐骨区下方的下层坐垫上的第三类孔与坐骨区区域内第一类孔相通设计,解决了坐垫的透气性;第一类孔和第二类孔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使得产品更软,更加具有动感,减轻产品的质量,使支撑力更加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坐垫的前视图。
图3为多功能坐垫的后视图。
图4为多功能坐垫A处放大图。
图5为多功能坐垫B处放大图。
图中:1-上层坐垫、2-下层坐垫、3-坐骨区、4-第一种筋、5-第二种筋、6-第一类孔、7-第二类孔、8-第三类孔、9-坐垫本体、10-空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9,所述坐垫本体9包括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上层坐垫1设置有坐骨区3,坐骨区3有两片区域且分别位于上层坐垫1左右两侧,坐骨区3由第一种筋4组成,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由第二种筋5组成,第二种筋5比第一种筋4粗;通过将上层坐垫1内坐骨区3区域构成的第一种筋4设计的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第二种筋5更细,使得坐骨区3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上层坐垫1的第一种筋4较细坐着比较舒适,下层坐垫2的第二种筋5较粗且较硬,身体较胖的人可以将坐垫翻过来坐。
所述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的排列密度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第二种筋5的排列密度大;通过将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的排列密度设计的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第二种筋5的密度大,使得屁股与坐骨区3的接触面增加,从而坐骨区3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
所述坐骨区3的高度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高度低,坐骨区3的形状与屁股的形状相对应;通过将坐骨区3的高度设计的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高度低,使得屁股与坐骨区3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使得坐骨区3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
所述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的具体材料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通过将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TPR、TPE、PUGEL和硅胶等材料与普通海绵相比更具有韧性且强度更大,它们不仅比其它塑料要软而且弹性也更好,由于它们的抗拉力更强,韧性更好,从而提供一种更舒适性的坐垫,消费者坐上去会感觉柔软舒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5,为了使多功能坐垫具有更多的舒适感,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层坐垫1由第一类孔6和第二类孔7结合构成,其中坐骨区3设置为第一类孔6,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7,下层坐垫2由第三类孔8构成,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孔径依次增大,坐骨区3下方的第三类孔8与第一类孔6相通;通过将上层坐垫1坐骨区3设置为第一类孔6,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7,下层坐垫2由第三类孔8构成,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孔径依次增大,其中坐骨区3下方的下层坐垫2上的第三类孔8与坐骨区3区域内第一类孔6相通设计,通过第三类孔8与第一类孔6之间相通设计,解决了坐垫的透气性.
所述坐垫本体9通过注塑或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好处在于,牢度更好且更加耐用。
所述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均为镂空设计,镂空处理的好处在于使产品更软,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动感,减轻产品的质量;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均为正六边形,通过将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均设计成正六边形的形状,对支撑力更加的均匀,未镂空的凸出的部分,能起到很好的按摩增加一定的血液流动,有效延迟麻的到来,人坐着久了,有效的避免了腰、肩、颈部、脚和腿的僵化。
所述坐垫本体9包括空出区10,空出区10位于两片坐骨区3中间靠后的位置;通过将坐垫本体9上设置有空出区10,空出区10位于两片坐骨区3中间靠后的位置,当人坐下时对人的尾骨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上层坐垫1内的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设计的较细,将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的密度设计的更大,将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的高度设计的较低,使得坐骨区3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通过将上层坐垫1坐骨区3设置为第一类孔6,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7,下层坐垫2由第三类孔8构成,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孔径依次增大,其中坐骨区3下方的下层坐垫2上的第三类孔8与坐骨区3区域内第一类孔6相通设计,解决了坐垫的透气性;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使得产品更软,更加具有动感,减轻产品的质量,使支撑力更加的均匀。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9)包括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上层坐垫(1)设置有坐骨区(3),坐骨区(3)有两片区域且分别位于上层坐垫(1)左右两侧,坐骨区(3)由第一种筋(4)组成,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由第二种筋(5)组成,第二种筋(5)比第一种筋(4)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骨区(3)的第一种筋(4)的排列密度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第二种筋(5)的排列密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骨区(3)的高度比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的高度低,坐骨区(3)的形状与屁股的形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坐垫(1)和下层坐垫(2)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坐垫(1)由第一类孔(6)和第二类孔(7)结合构成,其中坐骨区(3)设置为第一类孔(6),上层坐垫(1)除坐骨区(3)的其他区域设置为第二类孔(7),下层坐垫(2)由第三类孔(8)构成,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孔径依次增大,坐骨区(3)下方的第三类孔(8)与第一类孔(6)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9)通过注塑或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孔(6)、第二类孔(7)和第三类孔(8)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功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9)包括空出区(10),空出区(10)位于两片坐骨区(3)中间靠后的位置。
CN201921506281.2U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多功能坐垫 Active CN210581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6281.2U CN21058182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多功能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6281.2U CN21058182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多功能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1820U true CN21058182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2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6281.2U Active CN21058182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多功能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1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70669U (zh) 一种透气坐垫
US20140077573A1 (en) Seat shell for seating furniture
US20060152061A1 (en) Structure of a seat of a chair
CN210581820U (zh) 一种多功能坐垫
CN210581830U (zh) 一种多功能腰靠
TWM467393U (zh) 坐墊構造之改良
US6904632B1 (en) Elastic cushion
CN213188898U (zh) 一种新型气囊床垫
KR200351308Y1 (ko) 척추교정용 방석
CN210446359U (zh) 一种可折叠坐垫
CN214179854U (zh) 内芯及坐垫
CN215959136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硅胶坐垫
CN217243374U (zh) 一种人体工学的椅子
CN212307446U (zh) 一种蝶形枕头
CN207190409U (zh) 一种应用于椅背座垫的透气除菌型面料
CN110558793A (zh)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CN218515455U (zh) 一种镂空凝胶腰靠
CN215502302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孔阵与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
CN220713573U (zh) 一种透气性水滴形弓形枕芯
CN213640313U (zh) 透气坐垫及其内芯
CN210276516U (zh) 一种无支脚靠背椅
CN212580041U (zh) 一种透气型自行车鞍座
CN211065850U (zh) 一种体压分散坐垫
KR200405813Y1 (ko) 좌식의자
CN211252312U (zh) 一种汽车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