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9117U -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9117U
CN210579117U CN201921493625.0U CN201921493625U CN210579117U CN 210579117 U CN210579117 U CN 210579117U CN 201921493625 U CN201921493625 U CN 201921493625U CN 210579117 U CN210579117 U CN 210579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hannel
earphone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36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辉
韩涛
方韧
喻新平
杨维
吴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d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d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d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d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36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9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9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9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抗噪耳机,耳机包括降噪式耳机子模块、控制模块和音频连接线缆,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二音频输入通道和第二音频输出通道,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三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至第六端口,第四端口电连接第二音频输入通道,第五端口电连接第二音频输出通道,第六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从而可以实现耳机进行双收单反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更换音频连接线的形式使得该耳机既兼顾了单信道电台,又能够与双信道电台进行适配。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装备集成度的提高,电台也进行了整合,每个电台都能够同时收到来自不同单位的话音信息,如果继续使用目前列装的单音频输入耳机,则会引起话音信息的丢失,和传达不畅。如何能够同时接收到两路话音,并有指向性的进行话音发送。
然而,现有的只有单音频耳机输入输出这种模式下的耳机,其使用大环境为可以满足只有一路的话音音频输入和输出,只有一根音频线缆与电台的音频口连接,借助不同的管脚定义对话音接收和发送。该模式的耳机可以满足单信道额电台使用,但是如果该耳机运用到拥有两路音频输出口德双信道电台,那么该耳机只能连接双信道电台的其中一路音频口,必然会失去对另一路话音的监控,则直接引起话音信息的缺失。由于只有单路音频输入输出这一种模式,该模式下无法对双路话音进行监控和获取,不能进行指向性的应答和话音发送,因而,其无法实现双路电台话音的通信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其通过设置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音频输入输出通道与控制模块的不同端口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耳机进行双收单反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更换音频连接线的形式使得该耳机既兼顾了单信道电台,又能够与双信道电台进行适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抗噪耳机,耳机包括降噪式耳机子模块、控制模块和音频连接线缆,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二音频输入通道和第二音频输出通道,其中,
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三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
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四端口电连接第二音频输入通道,第五端口电连接第二音频输出通道,第六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音频连接线缆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10芯转接头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包括误差传声器、参考传声器、次级声源、前置放大器和滤波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模块包括三种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
第三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模块设置有外壳,外壳设置有工作模式切换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音频连接线缆为单信道连接线缆,单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单信道电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音频连接线缆为双信道连接线缆,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三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一信道电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六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二信道电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头戴式,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颈环组、头带组、左右耳罩、送话器和受话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入耳式,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颈环组、头带组、送话器和受话器。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通过设置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音频输入输出通道与控制模块的不同端口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耳机进行双收单反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更换音频连接线的形式使得该耳机既兼顾了单信道电台,又能够与双信道电台进行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通过设置控制模块与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端口连接方式,从而使得电台可以正常接收到两路话音并通过控制模块外壳的按键进行有指向性的回复,同时也能够与单信道电台连接,满足单信道电台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可采用有源降噪技术为主的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其前馈系统可以减弱参考传声器检测到的与初级噪声相关的噪声,反馈系统则对窄带噪声十分有效,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增强有源降噪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比使用单一结构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抗噪耳机,该耳机包括降噪式耳机子模块、控制模块和音频连接线缆,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二音频输入通道和第二音频输出通道,其中,
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电连接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二端口电连接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三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
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四端口电连接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二音频输入通道,第五端口电连接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二音频输出通道,第六端口电连接音频连接线缆;
控制模块包括三种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下,即正常模式下,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第二工作模式下,可通过控制模块的PTTA按钮进行切换,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六端口既不与第四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五端口电连接;
第三工作模式下,可通过控制模块的PTTB按钮进行切换,第一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三端口既不与第一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音频连接线缆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10芯转接头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控制模块设置有外壳,外壳设置有工作模式切换按钮。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音频连接线缆为单信道连接线缆或双信道连接线缆,音频连接线缆为单信道连接线缆时,通过单信道连接线缆连接单信道电台,控制模块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具体为:
正常模式下,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别通过音频连接线缆与单信道电台连接,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入通道和第二音频输入通道均可接受来自单信道电台的音频信号;
第二模式下,切换控制模块至PTTA送话模式,即按下控制模块的PTTA控制按钮,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六端口既不与第四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五端口电连接,此时第二端口通过音频连接线缆与单信道电台连接,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出通道可输出音频信号给单信道电台;
第三模式下,切换控制模块至PTTB送话模式,即按下控制开关的PTTB控制按钮,第一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三端口既不与第一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此时第五端口通过音频连接线缆与单信道电台连接,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二音频输出通道可输出音频信号给单信道电台;
因而,在使用单信道电台或者与混音/天通口匹配时该耳机需配套一根单信道电台转接线使用。在该配置下,无论使用者按压控制盒上的PTTA或PTTB,均可实现送话功能,且在该情况下电台输出的话音通过两个耳机共同发出,实现双耳立体声送话。
音频连接线缆为双信道连接线缆时,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三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一信道电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六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二信道电台,控制模块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具体为:
第一工作模式下,即正常工作模式下,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第三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连接第一电台,第六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连接第一电台,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入通道接收接受来自第一信道电台的音频信号,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二音频输入通道接收接受来自第二信道电台的音频信号;
第二工作模式下,切换控制模块至PTTA送话模式,即按下控制模块的PTTA控制按钮,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六端口既不与第四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五端口电连接,此时第二端口通过音频连接线缆与第一信道电台连接,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一音频输出通道可输出音频信号给第一信道电台;
第三工作模式下,切换控制模块至PTTB送话模式,即按下控制模块的PTTB控制按钮,第一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即第三端口既不与第一端口连接也不与第二端口电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此时第五端口通过音频连接线缆与第二信道电台连接,因此,降噪式耳机子模块的第二音频输出通道可输出音频信号给第二信道电台;
因而,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可实现两信道话音叠加送话:来自于A/B音频口的两路话音通过PTT控制盒进行叠加一起送入使用者的左右耳,使用者在两路话音同时输出时不能够清晰的听到来自不同信道的语音信息,在听到话音后需进行单向二次询问确认话音消息。但是在长期只有一路通话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很正常的使用耳机。并且在一路耳机受损的情况下不会丢失来任何一个信道的话音信息,可靠性增强。其受话习惯与使用混音口一致。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头戴式,其包括颈环组、头带组、左右耳罩、送话器和受话器;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入耳式,其包括颈环组、头带组、送话器和受话器。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可采用有源降噪技术为主的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包括误差传声器、参考传声器、次级声源、前置放大器和滤波控制器。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结合了前馈和反馈两种控制的特点,次级声源发出的信号将由参考传声器和误差传声器共同决定。前馈系统可以减弱参考传声器检测到的与初级噪声相关的噪声,反馈系统则对窄带噪声十分有效,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增强有源降噪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比使用单一结构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降噪式耳机子模块、控制模块和音频连接线缆,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第一音频输入通道、第一音频输出通道、第二音频输入通道和第二音频输出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音频输入通道,所述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音频输出通道,所述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音频连接线缆;
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通道,所述第五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通道,所述第六端口电连接所述音频连接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线缆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10芯转接头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所述复合式主动降噪系统包括误差传声器、参考传声器、次级声源、前置放大器和滤波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种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
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为置空状态,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工作模式切换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线缆为单信道连接线缆,所述单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单信道电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线缆为双信道连接线缆,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三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一信道电台,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六端口通过双信道连接线缆电连接第二信道电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头戴式,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颈环组、头带组、左右耳罩、送话器和受话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为入耳式,所述降噪式耳机子模块包括颈环组、头带组、送话器和受话器。
CN201921493625.0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Active CN210579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3625.0U CN210579117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3625.0U CN210579117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9117U true CN21057911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3625.0U Active CN210579117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9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8617B2 (en) Bluetooth earphone
US20080076489A1 (en) Physically and electrically-separated, data-synchronized data sinks for wireless systems
US8222641B2 (en) Intercom headset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responses
CN202602769U (zh) 具有回音抑制功能的通话类电子产品
US201301719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uplex wireless audio link over broadcast channels
CN108012039B (zh) 一种便携式集成语音通信设备
CN104023293A (zh) 兼具无线通讯功能的有线耳机
CN105917670A (zh) 无线立体声听力辅助系统
US20190007771A1 (en) Dual Communications Headset Controller
CN115278440A (zh) 一拖多双模蓝牙级联话务耳机系统
JP2004120313A (ja)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セットシステム
CN112738676A (zh) 耳机系统
CN210579117U (zh) 一种智能抗噪耳机
CN217770320U (zh) 一种具备音频切换功能的tws耳机充电仓
TWI640183B (zh) 通訊裝置、通訊配置結構以及通訊方法
CN201066905Y (zh) 具有语音切换电路的双模手机
CN205283527U (zh) 半双工无线机搭配蓝牙的送受话系统
EP373154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566027B (zh) 一种中继电台
CN215499493U (zh) 一种可共用通话的耳机及耳机系统
CN212064327U (zh) 头戴蓝牙耳机
CN213990749U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对讲音频电路及装置
CN220108215U (zh) 一种无线耳机
KR102396123B1 (ko) 이어플러그 이어폰
CN111628796B (zh) 一种集成对讲机通讯以及异频中继功能的肩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