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7936U -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7936U
CN210577936U CN201921774015.8U CN201921774015U CN210577936U CN 210577936 U CN210577936 U CN 210577936U CN 201921774015 U CN201921774015 U CN 201921774015U CN 210577936 U CN210577936 U CN 210577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battery
power supply
control element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40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波
于贻鹏
曹进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40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7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7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7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主电源、电池、处理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合闸控制元件及负载端;其中,主电源与负载端、分合闸控制元件电连接,电池通过分合闸控制元件与负载端、主电源电连接,当主电源失效、断路器合闸,电池还可以给负载端进行供电;处理单元与分合闸控制元件、电压检测单元电连接,且电压检测单元与电池电连接;当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且由电池进行供电时,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电池的电压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在该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电池不再进行供电,避免电池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将断路器接入供电系统中,可以根据供电系统中电网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分闸、合闸操作,可用于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具有保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作用。
现有的供电系统为了保证在主电源失效时,仍可以不间断地给所接入的电网设备进行供电,供电系统一般还会包括备用电池,当主电源失效后,则采用备用电池给电网设备进行供电。
但现有的供电系统存在当采用备用电池长时间进行供电时,备用电池会存在电池馈电而损坏的情况,备用电池的使用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可以解决现有供电系统中采用备用电池长时间进行供电时,备用电池的使用寿命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包括:主电源、电池、处理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合闸控制元件及负载端;其中,主电源与负载端、分合闸控制元件电连接,电池通过分合闸控制元件与负载端、主电源电连接;处理单元与分合闸控制元件、电压检测单元电连接,且电压检测单元与电池电连接;当分合闸控制元件控制断路器合闸、且由电池进行供电时,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在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预设保护条件为预设电压值。
可选地,上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整流组件、第二整流组件及DC/DC电源转换单元;主电源与第一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整流组件的负极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电池与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的负极及分合闸控制元件均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且DC/DC电源转换单元与处理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断路器还包括机械按钮;机械按钮的一端与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机械按钮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DC/DC电源转换单元及处理单元连接;当断路器分闸,机械按钮导通时,电池与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的负极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导通信号,并根据导通信号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或者,当断路器合闸、机械按钮断开时,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断开信号,并根据断开信号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
可选地,上述第一整流组件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小于第二整流组件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
可选地,上述断路器还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与处理单元电连接;处理单元,用于在由主电源进行供电时,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或合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或合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或合闸;或者,在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且由电池进行供电时,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
可选地,上述断路器还包括分压元件,分压元件的一端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机械按钮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断路器和负载;负载通过负载端与断路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主电源、电池、处理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合闸控制元件及负载端,其中,主电源与负载端、分合闸控制元件电连接,电池通过分合闸控制元件与负载端、主电源电连接,主电源失效、断路器合闸时,电池可以给负载端进行无间断供电;处理单元与分合闸控制元件、电压检测单元电连接,且电压检测单元与电池电连接;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在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及时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电池不再进行供电,可以避免电池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10-主电源;120-电池;130-处理单元;140-电压检测单元;150-分合闸控制元件;151-负载端;160-第一整流组件;170-第二整流组件;180-机械按钮;190-通信单元;210-DC/DC电源转换单元;220-分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断路器包括:主电源110、电池120、处理单元130、电压检测单元140、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及负载端151。
其中,主电源110与负载端151、分合闸控制元件150电连接,电池120通过分合闸控制元件150与负载端151、主电源110电连接,负载端151为负载侧的连接端口,使得主电源110正常供电、断路器合闸时,主电源110可以给负载端151供电,给电池120进行充电,当主电源110断电失效、断路器合闸时,电池120可以给负载端151进行供电,实现负载侧的无间断供电;处理单元130与分合闸控制元件150、电压检测单元140电连接,且电压检测单元140与电池120电连接;当分合闸控制元件150控制断路器合闸、且由电池120进行供电时,电压检测单元140,用于检测获取电池120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130;处理单元130,用于在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通过分闸操作,电池120不再进行供电,可以避免电池120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120的使用寿命,其中,预设保护条件为预设电压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单元130可以基于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实现,也可以基于其他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的设备实现;电压检测单元140可以是通过预设的电压检测电路、电压传感器等实现,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自行选择,本申请在此均不作限定。预设保护条件为电池120的预设电压保护条件,可以对应一预设电压值,通过将电压检测单元140检测的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值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而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则对应的断路器为分闸,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合闸,则对应的断路器为合闸。可选地,若电压信号满足预设电压保护条件时,处理单元130可以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分闸后电池120不再给负载端151进行供电,此时电池120无任何放电回路(除自身内阻放电),可以避免电池120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120的使用寿命。
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对上述负载端151所接入的负载进行限定,可以是照明灯、电网设备等,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对应相应的负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中,该断路器包括:主电源、电池、处理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合闸控制元件及负载端,其中,主电源与负载端、分合闸控制元件电连接,电池通过分合闸控制元件与负载端、主电源电连接,使得主电源正常、断路器合闸时,主电源可以给负载端供电,给电池进行充电,主电源失效、断路器合闸时,电池可以给负载端进行无间断供电;处理单元与分合闸控制元件、电压检测单元电连接,且电压检测单元与电池电连接;当分合闸控制元件控制断路器合闸、且由电池进行供电时,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在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及时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电池不再进行供电,可以避免电池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整流组件160、第二整流组件170及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主电源110与第一整流组件160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整流组件160的负极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电连接;电池120与第二整流组件170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整流组件170的负极及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均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电连接,且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与处理单元130电连接。
其中,第一整流组件160和第二整流组件170分别用于对主电源110的输出电压和电池120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可选地,经整流后,第一整流组件160负极处的电压与第二整流组件170负极处的电压可以存在电压差,根据该电压差可以判断主电源110是否有效,当主电源110有效时,优先使用主电源110给处理单元130进行供电,避免电池120的功率流失,而当主电源110失效时,则使用电池120给处理单元130进行供电。
可选地,第一整流组件160和第二整流组件170的整流元件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地,若整流元件的类型相同时,第一整流组件160和第二整流组件170所包括的整流元件的数量可以不同,本申请在此也并不限定具体的数量值,只要使得第一整流组件160负极处的电压与第二整流组件170负极处的电压存在电压差即可,即主电源110和电池120同时供电情况下,优先使用主电源110进行供电,其中,该整流元件可以是整流桥(比如,交流-整流桥)、整流二极管(比如,直流-整流二极管)等,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自行选择。
例如,第一整流组件160为一个直流-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组件170为两个串联的直流-整流二极管,可选地,当第一整流组件160负极处的电压大于第二整流组件170负极处的电压,可以认为主电源110正常工作,优先采用主电源110进行供电;当第一整流组件160负极处的电压小于第二整流组件170负极处的电压,可以认为主电源110失效,可采用电池120进行供电。
其中,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可以在直流电路中将一个电压值的电能变为另一个电压值的电能,通过设置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使得主电源110或电池120的电压经第一整流组件160或第二整流组件170后通过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进行电压的转换,经转换后,可以给处理单元130进行供电,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主电源110正常供电时,优先使用主电源110给处理单元130进行供电。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单元130也可包括其专门的供电电源,当主电源110和电池120无法为处理单元130供电时,处理单元130也可采用其专门的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工作,保证处理单元130的正常工作。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断路器还包括机械按钮180;机械按钮180的一端与电池120、电压检测单元140连接,机械按钮180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170的正极、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及处理单元130均连接;当断路器分闸,机械按钮180导通时,电池120与第二整流组件170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整流组件170的负极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电连接,处理单元130用于获取导通信号,并根据导通信号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合闸,即当主电源110掉电失效、断路器分闸时,可以手动操作机械按钮180导通,通过电池120进行供电,而处理单元130检测到该导通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或者,当断路器合闸、机械按钮180断开时,处理单元130用于获取断开信号,并根据断开信号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即当断路器合闸、且由电池120进行供电时,可以手动操作机械按钮180断开,处理单元130检测到该断开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实现断路器分、合闸的手动操作。
可选地,上述第一整流组件160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可以小于第二整流组件170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
其中,若第一整流组件160和第二整流组件170所包括的整流元件的类型相同时,第一整流组件160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可以小于第二整流组件170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如图4所示,整流元件为直流-整流二极管,第一整流组件160中整流元件数量为1,第二整流组件170中整流元件数量为2,使得第一整流组件160负极处的电压与第二整流组件170负极处的电压存在电压差,可以在主电源110正常工作,优先采用主电源110给处理单元130进行供电;而在主电源110断电失效、断路器分闸时,若操作机械按钮180导通,可以通过电池120进行供电,处理单元130检测到该导通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实现负载侧的无间断供电。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断路器还包括通信单元190,通信单元190与处理单元130电连接;处理单元130,用于在由主电源110进行供电时,通过通信单元190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或合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或合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或合闸,也即若由主电源110进行供电时,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90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或合闸指令,以控制断路器可以从分闸状态切换合闸状态,或由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实现对断路器的远程分、合闸操作;或者,在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合闸、且由电池120进行供电时,通过通信单元190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分闸,断路器可以从当前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使得在分合闸控制元件150合闸、且由电池120进行供电时,可以实现对断路器的远程分闸操作。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通信单元190的供电方式,可选地,经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转换后的电源可以给处理单元130和通信单元190进行供电,或者,也可通过专门的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如图4中的电源VCC所示。
其中,上述通信单元190用于处理单元130与外设终端之间的数据、命令的传输等,可以基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自行选择。
可选地,上述外设终端可以是与处理单元130进行数据交互的外设机柜终端、外设移动终端等,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外设终端为外设移动终端时,处理单元130可以将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发送给外设移动终端,其中,该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例如,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分合闸次数、电池的电池状态、使用时间及使用频率、机械按钮180的操作状态和操作次数等,其中,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可以包括分闸状态和合闸状态;电池120的电池状态可以包括满电状态、充电状态、电量不足等状态,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根据实际的应用也可包括其他参数。
可选地,相关参数包括电池120的电池状态、使用时间及使用频率等参数时,外设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电池120的历史相关参数与使用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测该电池120的使用寿命和健康度指标等,便于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所预测的使用寿命对电池120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使得在主电源110断电失效后,可以采用电池120进行供电,保证负载侧的无间断供电。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断路器还包括分压元件220,分压元件220的一端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电连接,另一端与机械按钮180电连接,将分压元件220电连接在机械按钮180与DC/DC电源转换单元210之间,使得可以起到分压的作用,保护电路,可选地,如图4所示,该分压元件220可以是分压电阻,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分压元件220,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处理单元,可选地,如图5所示,当分合闸控制元件控制断路器合闸、且由电池进行供电时,上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电压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信号。
其中,电压检测单元可以动态检测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可以将该电压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以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是否可以继续采用电池进行供电。
S102、判断当前电压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保护条件,若满足,则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
预设保护条件为电池的预设电压保护条件,可以对应一预设的电压值,可选地,可以将获取的当前电压信号与该预设的电压值进行比较,若当前电压信号小于该预设的电压值,则可以认为电池供电时间过长,若再继续进行供电可能会严重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电池不再进行供电。
例如,预设分闸电压值为V1,所获取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V,则若V<V1,则可以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电池不再进行供电,可以避免电池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的电压值为V1可以根据主电源电压值V0设定,例如,V1与V0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1=V0*X%,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V0和V1的具体值,也不限定X%的取值,可以是60%~70%之间的任意值,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自行选择或设置以适合不同的供电系统。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整流组件、第二整流组件、DC/DC电源转换单元及机械按钮时;机械按钮的一端与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机械按钮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DC/DC电源转换单元及处理单元连接,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包括:
S201、监测机械按钮的操作信号,操作信号包括导通信号和断开信号。
S202、根据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或分闸。
其中,根据主电源是否正常供电,断路器的状态可以分为以下状态:当由主电源进行供电、断路器合闸时,若处理单元检测到断开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当主电源正常供电、断路器分闸时,若处理单元检测到导通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而当主电源掉电失效由电池进行供电、断路器合闸时,若处理单元检测到该断开信号时,可以自动控制断路器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当主电源掉电失效、断路器分闸时,若操作机械按钮导通,通过电池进行供电,处理单元检测到该导通信号时,可以控制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从而实现无论是主电源还是电池进行供电时,通过机械按钮可以实现断路器分、合闸状态的切换。
可选地,上述断路器还包括通信单元时,在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时,上述方法包括: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也即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无论当前是由主电源供电还是电池供电,可以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指令,将断路器从合闸状态切换到分闸状态;或者,在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时,且主电源满足预设供电条件时,上述方法包括: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合闸指令,并根据分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也即,若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主电源可以正常供电时,可以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合闸指令,将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而当主电源无法正常供电时,可选地,可以禁止断路器从分闸状态切换到合闸状态,禁止使用电池进行供电,可以有效到达保护电池的作用。
可选地,上述获取电压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信号包括:判断当前电压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告警条件,若满足,则发送告警信息给外设终端。
预设告警条件为电池的预设电压告警条件,可以对应一预设的电压值,可选地,可以将获取的当前电压信号与该预设的电压值进行比较,若当前电压信号小于该预设的电压值,则可认为若再继续使用电池进行供电可能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发送告警信息给外设终端,维护人员通过外设终端接收到该告警信息后,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可以通过外设终端发送分闸指令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又或者,可以采用其他外设电源给电池充电,避免电池电压继续降低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延长电池辅的使用寿命。
例如,预设报警电压值为V2,所获取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为V,则若V<V2,则处理单元可提前报警,并记录报警日志,将该报警信息和报警日志发送给外设终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的电压值为V2可以根据主电源电压值V0设定,例如,V2与V0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2=V0*y%,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V0和V2的具体值,也不限定y%的取值,可以是70%~80%之间的任意值,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自行选择或设置以适合不同的供电系统,但需要说明的是,若同时存在预设分闸电压值V1和预设报警电压值V2时,可以设置V2>V1,使得当V1<V<V2时,可以先进行报警,而当V<V1时,则控制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避免电池馈电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断路器和负载,其中,负载通过负载端与断路器连接,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与上述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电池、处理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合闸控制元件及负载端;其中,所述主电源与所述负载端、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电连接,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与所述负载端、所述主电源电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当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控制断路器合闸、且由所述电池进行供电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所述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压信号满足预设保护条件时,控制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所述预设保护条件为预设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整流组件、第二整流组件及DC/DC电源转换单元;
所述主电源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组件的负极与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的负极及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均与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且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按钮;
所述机械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机械按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及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当所述断路器分闸,所述机械按钮导通时,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的负极与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导通信号,并根据所述导通信号控制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或者,当所述断路器合闸、所述机械按钮断开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断开信号,并根据所述断开信号控制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包含的整流元件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由所述主电源进行供电时,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或合闸指令,并根据所述分闸或合闸指令控制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或合闸;或者,在分合闸控制元件合闸、且由所述电池进行供电时,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外设终端发送的分闸指令,并根据所述分闸指令控制所述分合闸控制元件分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压元件,所述分压元件的一端与所述DC/DC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按钮电连接。
7.一种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和负载;所述负载通过所述负载端与所述断路器连接。
CN201921774015.8U 2019-10-21 2019-10-21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Active CN210577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4015.8U CN210577936U (zh) 2019-10-21 2019-10-21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4015.8U CN210577936U (zh) 2019-10-21 2019-10-21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7936U true CN21057793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0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4015.8U Active CN210577936U (zh) 2019-10-21 2019-10-21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7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99598A1 (en) Cabinet and Batter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use with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
CN116094143B (zh) 一种电力电压检测系统
WO2018113704A1 (en) A switching arrangement for switching between two inputs, equip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US20110074358A1 (en)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Utilizes Light Current to Control Heavy Current
CN210577936U (zh)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
CN105552942A (zh) 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
JP2009118054A (ja) 端末網制御装置用電源装置
KR20090037554A (ko) 무정전 부하 순차 제어형 무정전 전원공급장치
CN112769217A (zh) 基于电池备用电供电系统的断路器及断路器控制方法
TW201801440A (zh)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40957B (zh) 一种供电电路切换装置、供电系统及方法
KR102529846B1 (ko) 배전선로 정전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758240B2 (ja) 給電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CN211744131U (zh) 一种可超长待机的智能型不间断电源
KR20190093405A (ko) 리튬 이온 배터리 호환 배터리 컨트롤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092411B (zh) 一种单火智能开关及其漏电保护方法
CN210111686U (zh) 备用供电装置及系统
US10998763B2 (en) Power supply with programmable restriction
CN107516934B (zh) 电源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33133U (zh) 双电源智能管理系统
CN104701872A (zh) 一种电力控制系统
CN214543780U (zh) 一种5g通讯用嵌入式开关电源
KR102498623B1 (ko) 장애 상황에서도 원격제어가 가능한 전력설비 제어시스템
CN213754079U (zh) 电子价签的供电系统及电子价签
CN217642166U (zh) 低压开关柜状态指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