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209U -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209U
CN210573209U CN201921954786.5U CN201921954786U CN210573209U CN 210573209 U CN210573209 U CN 210573209U CN 201921954786 U CN201921954786 U CN 201921954786U CN 210573209 U CN210573209 U CN 210573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aft
display
contro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47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547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Unknown Time Interv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钟表结构,涉及机械钟表技术领域,包括显示系统、走时控制系统、上条快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提供力矩,完成制定动作;所述走时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走时精度和显示时轴转动周期;一档顺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两个发条上条存储力矩、二档逆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快速调整时间;有益效果在于:克服机械钟表无法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的机械钟表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钟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钟表一般为指针式,无法直接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组合成数字直接读取时间的机械钟表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包括柄轴、拉档、第一拉档钉、第二拉档钉、定档簧、离合杆、离合杆簧、离合轮、立轮、显示杆、止逆杆、第一控制杆、第二控制杆、上条轮、第一大钢轮、上条过轮、第二大钢轮、第二条盒、棘爪、第一显示过轮、第二显示过轮、显示立轮 、第一显示轴、第二显示轴、第三显示轴、第四显示轴、拨片、转动横轴、转动竖轴、拨头、异形凸轮、凸轮压簧、第一条盒、中心齿轴、中心轮片、三轮齿轴、三轮轮片、秒齿轴、秒轮片、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控制立论、立轮杆、控制叉、第一控制过轮、第二控制过轮齿轴、第二控制过轮轮片、凸轮齿轴、凸轮、第一拨针分轮、第二拨针分轮和拨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杆簧、所述立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上条过轮、所述第二大钢轮、所述第二条盒、所述棘爪、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显示立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拨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和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构成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提供力矩,完成制定动作;所述柄轴、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立轮、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棘爪、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控制立论、所述立轮杆、所述控制叉、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所述凸轮齿轴和所述凸轮构成走时控制系统,所述走时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走时精度和显示时轴转动周期;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第二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条盒、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控制立论、所述控制叉、所述凸轮、所述第一拨针分轮、所述第二拨针分轮和所述拨针轮构成上条快拨系统,一档顺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两个发条上条存储力矩、二档逆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快速调整时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条盒包括第一条盒轮、第一条轴和第一发条,所述第二条盒包括第二条盒轮、第二条轴和第二发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和所述第四显示轴上分别设置有与之配合的7个所述拨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四个轴的的传动比为1:10:60:600。
有益效果在于:克服机械钟表无法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的机械钟表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一档位置表盘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一档位置表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拨片、转动轴及附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拨片、转动轴及附件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拨片、转动轴及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轴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二档位置表盘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控制机构主要零件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钟表结构的控制机构主要零件的轴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柄轴;2、拉档;3、第一拉档钉;4、第二拉档钉;5、定档簧;6、离合杆;7、离合杆簧;8、离合轮;9、立轮;10、显示杆;11、止逆杆;12、第一控制杆;13、第二控制杆;14、上条轮;15、第一大钢轮;16、上条过轮;17、第二大钢轮;18、第二条盒(第二条盒轮、第二条轴、第二发条);19、棘爪;20、第一显示过轮;21、第二显示过轮;22、显示立轮 23、第一显示轴;24、第二显示轴;25、第三显示轴;26、第四显示轴;27、拨片;28、转动横轴;29、转动竖轴;30、拨头;31、异形凸轮;32、凸轮压簧;33、第一条盒(第一条盒轮、第一条轴、第一发条);34、中心齿轴;35、中心轮片;36、三轮齿轴;37、三轮轮片;38、秒齿轴;39、秒轮片;40、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41、控制立论;42、立轮杆;43、控制叉;44、第一控制过轮;45、第二控制过轮齿轴;46、第二控制过轮轮片;47、凸轮齿轴;48、凸轮;49、第一拨针分轮;50、第二拨针分轮;51、拨针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9所示,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包括柄轴、拉档、第一拉档钉、第二拉档钉、定档簧、离合杆、离合杆簧、离合轮、立轮、显示杆、止逆杆、第一控制杆、第二控制杆、上条轮、第一大钢轮、上条过轮、第二大钢轮、第二条盒、棘爪、第一显示过轮、第二显示过轮、显示立轮 、第一显示轴、第二显示轴、第三显示轴、第四显示轴、拨片、转动横轴、转动竖轴、拨头、异形凸轮、凸轮压簧、第一条盒、中心齿轴、中心轮片、三轮齿轴、三轮轮片、秒齿轴、秒轮片、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控制立论、立轮杆、控制叉、第一控制过轮、第二控制过轮齿轴、第二控制过轮轮片、凸轮齿轴、凸轮、第一拨针分轮、第二拨针分轮和拨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杆簧、所述立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上条过轮、所述第二大钢轮、所述第二条盒、所述棘爪、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显示立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拨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和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构成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提供力矩,完成制定动作;所述柄轴、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立轮、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棘爪、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控制立论、所述立轮杆、所述控制叉、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所述凸轮齿轴和所述凸轮构成走时控制系统,所述走时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走时精度和显示时轴转动周期;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第二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条盒、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控制立论、所述控制叉、所述凸轮、所述第一拨针分轮、所述第二拨针分轮和所述拨针轮构成上条快拨系统,一档顺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两个发条上条存储力矩、二档逆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快速调整时间;所述第一条盒包括第一条盒轮、第一条轴和第一发条,所述第二条盒包括第二条盒轮、第二条轴和第二发条;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和所述第四显示轴上分别设置有与之配合的7个所述拨头;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四个轴的的传动比为1:10:60:600。
一、显示系统
显示系统提供力矩,完成制定动作。
动作说明:
上条:上条时第一拉档钉3处在定档簧5一档位置,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顺时针转动柄轴1,力矩经柄轴1、立轮9、上条轮14、第一大钢轮15、上条过轮16、第二大钢轮17、带动第二条盒18中的第二条轴转动,第二条轴与第二条盒内的第二发条相连接,从而使第二发条卷紧,第一大钢轮15与棘爪19相配合防止第二条轴逆向转动。
工作:工作时,第二条盒轮18顺时针转动,止逆杆11处在如图1的位置,第二发条力矩经由第二条盒轮、第一显示过轮20、第二显示过轮21传递至显示立轮22,显示立轮22与第一显示轴23上的方隼过度配合,从而带动第一显示轴23转动;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轴23上有与之配合的拨头27(每个轴上7片),拨片27分别拨动与之配合的转动横轴28和转动竖轴29上的拨头30,异形凸轮31随转动横轴28和转动竖轴29转动,凸轮压簧32与异形凸轮31相配合,当异形凸轮31转过最高点时凸轮压簧32由于弹性迫使异形凸轮31向最低点位置处转动,从而使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随之转动相应角度并固定至相应位置;第二显示轴24、第三显示轴25、第四显示轴26三轴的动作同第一显示轴23的动作;第一显示轴23、第二显示轴24、第三显示轴25、第四显示轴26四个轴的的传动比为1:10:60:600,四个显示轴分别带动与其同轴的拨片27分别拨动四组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改变各显示面之间的组合,组成指定的数字,从而达到显示时间的目的。
四组字块组合显示的数字分别为:0、1;0、1、2;0、1、2、3、4、5;0、1、2、3、4、5、6、7、8、9。
二、走时控制系统
走时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走时精度和显示时轴转动周期
动作说明:
上条:上条时柄轴未被拉出为此位置为一档,第一拉档钉3处在定档簧5的a位置,如图1,顺时针转动柄轴1,力矩经由立轮9、上条轮14、第一大钢轮15、第一条盒33中的条轴1转动,条轴1与条盒1内的发条1相连接,从而使发条1卷紧,第一大钢轮15与棘爪19相配合防止第一条轴逆向转动。(显示系统与走时控制系统同时上条)
工作:工作时,第一发条中的力矩不断地输出,力矩经由第一条盒轮、中心齿轴34、中心轮片35、三轮齿轴36、三轮轮片37、秒齿轴38、秒轮片39、再经由秒轮片39传递至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40,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40有稳定的振动周期,因此控制系统也得以有规律的运行,从而保证了走势控制轮系的走时精度。
当显示系统工作时,第二发条上的力矩经显示轮系传递至第四显示轴26上,第四显示轴26上有与之间隙配合的控制立轮41,控制立轮41与第四显示轴26方隼配合,但控制叉43叉头g与立轮杆42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显示系统不能随意转动,并由走时控制系统控制第四显示轴26的转动轴周期。
工作时,拉档2处于如图1的一档位置,控制立轮41上的立轮杆42与控制叉43叉头g相配合,角位移经由中心轮片35、第一控制过轮44、第二控制过轮齿轴45、第二控制过轮轮片46传递至凸轮齿轴47,凸轮齿轴47每两分钟转动一圈,带动其上与之过盈配合的控制凸轮48转动。
走时控制系统控制显示系统的过程:从上一次控制凸轮48高点与控制叉43尾分h离开始每经过一分钟,控制凸轮48会随凸轮齿轴47转动1/2圈,每转1/2圈控制凸轮48就会拨动控制叉43尾分h一次,此过程中,控制叉43其中一个叉头g从与过立轮杆42中的一个杆相互接触到分开,而另外一个控制叉43叉头g则由与立轮杆42分开到接触,此过程中控制叉43让过一个立轮杆42,由于第四显示轴26有由显示轮系传递过来的力矩,为此控制立轮41随轴转动1/10圈,此过程中走时控制系统起到了控制时轴的转动周期同时也控制了走时精度、走时周期。
三、上条快拨系统
一档,顺时针转动柄轴1为两个发条上条,发条存储力矩;二档,逆时针转动柄轴1为快速调整时间。
一档时各零件的位置如图4所示,柄轴1未被拉出,第一拉档钉3固定于定档簧5上a位置,第二拉档钉4与第一控制杆12、显示摆杆10直接连接,当一档时,止逆杆11处于如图2所示位置,止逆杆11上可以随杆摆动的第一显示过轮20与第二条盒轮18、第二显示过轮21相配合,因此由第二发条为显示轮系提供转动力矩,第一控制杆12、第二控制杆13相互配合,可分别绕轴A轴B摆动,一档位置时第一控制杆12、第二控制杆13的位置如图1所示,使得控制立轮41与控制凸轮48相互配合,从而让走时控制系统起到控制显示系统数字变化的周期的作用。
柄轴1向机芯外拉动一定距离此位置为二档,二档各位置如图5、图6、图7所示,柄轴1向机芯外拉一定距离,柄轴1由其上方凹槽带动拉档2绕轴C逆时针转动,第一拉档钉3由定档簧5的a位置转动至b位置,此过程中,第二拉档钉4带动显示摆杆10和走时第一控制摆杆12分别绕轴D轴A转动;显示摆杆10与止逆杆11上c配合,显示摆杆10在转动过程中拨动止逆杆11绕轴E逆时针转动,第一显示过轮20与第二条盒轮分离,止逆杆11上的止动拨头d与第二条盒轮相配合,使第二条盒轮不能转动,如图5所示,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第一控制杆12绕轴A逆时针转动拨动第二控制杆13绕轴B顺时针转动,第二控制杆13拨头f与控制立轮41上的凹槽配合,带动控制立轮41沿第四显示轴26上的方隼移动,使得控制立轮41与控制叉43相分离且与拨针轮50相互啮合,同时,拉档2逆时针转动时,拉档2头头部e就会推动离合杆6绕轴F逆时针转动,与离合杆6配合的离合轮8迫使沿柄轴1上的方隼移动(离合轮8与柄轴1间隙配合),最终离合轮8与第一拨针分轮49相啮合。
在二档位置时逆时针转动柄轴1,力矩经由柄轴1的方隼将力矩传递给离合轮8,离合轮8与第一拨针分轮49相配合,第一拨针分轮49、第二拨针分轮50为单向转动配合,第二拨针分轮50上方有压簧,压在其上方,转动力矩再经由拨针轮50传递至控制立轮41,使控制立轮41随之顺时针转动,控制立轮41带动第四显示轴26同轴转动,且由于第四显示轴26上的拨片27会拨动与之配合的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上的拨头30,每当第四显示轴26转动过1/10圈,转动横轴28与转动竖轴29所组成的数字指示的时间增加一分钟;而且由于凸轮压簧32的原因会将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准确的固定在指定的位置,由于凸轮压簧32的弹力,当异形凸轮31随轴(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转动过与凸轮压簧32配合的最高点之后,迫于压簧的压力会快速的转动至异形凸轮31的最低点,此过程称之为瞬跳,此过程中,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由一显示面转换至另一显示面。第一显示轴23、第二显示轴24、第三显示轴25、第四显示轴26由定传动比轮系相链接,第一显示轴23、第二显示轴24、第三显示轴25会随着第四显示轴26的转动而转动,各显示轴分别拨动与之配合的显示转动横轴28、转动竖轴29,改变各显示面之间的组合,组成指定的数字,从而达到快速调节时间的目的,又因为有瞬跳过程,所以快拨的时候有停顿动作,因此在快拨时使用者也会有较好的手感同时也便观察防止调错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包括柄轴、拉档、第一拉档钉、第二拉档钉、定档簧、离合杆、离合杆簧、离合轮、立轮、显示杆、止逆杆、第一控制杆、第二控制杆、上条轮、第一大钢轮、上条过轮、第二大钢轮、第二条盒、棘爪、第一显示过轮、第二显示过轮、显示立轮、第一显示轴、第二显示轴、第三显示轴、第四显示轴、拨片、转动横轴、转动竖轴、拨头、异形凸轮、凸轮压簧、第一条盒、中心齿轴、中心轮片、三轮齿轴、三轮轮片、秒齿轴、秒轮片、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控制立论、立轮杆、控制叉、第一控制过轮、第二控制过轮齿轴、第二控制过轮轮片、凸轮齿轴、凸轮、第一拨针分轮、第二拨针分轮和拨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杆簧、所述立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上条过轮、所述第二大钢轮、所述第二条盒、所述棘爪、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显示立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拨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和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构成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提供力矩,完成制定动作;所述柄轴、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立轮、所述上条轮、所述第一大钢轮、所述棘爪、所述第四显示轴、所述第一条盒、所述中心齿轴、所述中心轮片、所述三轮齿轴、所述三轮轮片、所述秒齿轴、所述秒轮片、所述摆轮游丝及擒纵系统、所述控制立论、所述立轮杆、所述控制叉、所述第一控制过轮、所述第二控制过轮齿轴、所述第二控制过轮轮片、所述凸轮齿轴和所述凸轮构成走时控制系统,所述走时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走时精度和显示时轴转动周期;所述柄轴、所述拉档、所述第一拉档钉、所述第二拉档钉、所述定档簧、所述离合杆、所述离合轮、所述显示杆、所述止逆杆、所述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条盒、所述第一显示过轮、所述第二显示过轮、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拨片、所述转动横轴、所述转动竖轴、所述异形凸轮、所述凸轮压簧、所述控制立论、所述控制叉、所述凸轮、所述第一拨针分轮、所述第二拨针分轮和所述拨针轮构成上条快拨系统,一档顺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两个发条上条存储力矩、二档逆时针转动所述柄轴为快速调整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盒包括第一条盒轮、第一条轴和第一发条,所述第二条盒包括第二条盒轮、第二条轴和第二发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和所述第四显示轴上分别设置有与之配合的7个所述拨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钟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轴、所述第二显示轴、所述第三显示轴、所述第四显示轴四个轴的传动比为1:10:60:600。
CN201921954786.5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Active CN210573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786.5U CN21057320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786.5U CN21057320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209U true CN21057320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4786.5U Active CN21057320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0063B2 (ja) トルク調整装置、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US8342740B2 (en) Oscillating weight for an automatic winding watch, including a power reserve indicator device integrated in said oscillating weight
CN102955416B (zh) 使用压力或牵引的钟表机构的控制装置
US20130194900A1 (en) Mechanism for advancing a karussel cage or tourbillon cage by periodic jumps
JP5415898B2 (ja) カルーセルを備えた時計ムーブメント
JP2014525574A (ja) 2つのタイムゾーンを表示できる時計
US6428201B1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and lever device for timepiece
JP5479492B2 (ja) 自転と公転が両方とも可能なトゥールビヨン付き機械式腕時計
CN101206453A (zh) 计时器的按需显示装置
US6406176B1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CN103797426A (zh) 防止由重力作用于摆轮游丝调节装置上而导致速率变化的机构以及结合该改进的钟表
US7780342B2 (en) Spring device and timepiece
CN210573209U (zh) 一种机械钟表结构
JP2022027564A (ja) シンパティック計時器アセンブリ
JP2001221867A (ja) 時計ムーブメント用の駆動装置
CN105404130B (zh) 恒力机构、机芯以及钟表
US20040208087A1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containing chronogeaph train wheel disposed in chronograph unit
JP2011169799A (ja) ゼンマイトルク補正機構付き時計
CN201181397Y (zh) 机械手表上条指示机构
CN202837825U (zh) 陀飞轮座钟
JP2010204100A (ja) 時計機構の切離し装置とこの切離し装置を有する時計
US6805482B2 (en) Operation level indicator device
CN201289584Y (zh) 手表的日历显示机构
CN211236576U (zh) 一种组装式机械玩具钟
CN219065992U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双向自动上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22 Beihai lane, Shanzhuang Road, Guangdong, Hedo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Zhang Yongsheng

Address before: 300171 No.22, Beihai Li, Guandong Shanzhuang Road, Hedo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Zhang Yo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