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933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9330U
CN210569330U CN201921756039.0U CN201921756039U CN210569330U CN 210569330 U CN210569330 U CN 210569330U CN 201921756039 U CN201921756039 U CN 201921756039U CN 210569330 U CN210569330 U CN 210569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pressure
port
control valv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60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60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9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9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9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压缩机,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之间,压缩机设置有补气口;闪蒸器,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能够与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闪蒸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补气回路,设置于补气口与闪蒸器之间,包括设置于闪蒸器的第三端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一流路,设置于第四端口与补气口之间设置第二流路,以及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包括相互配合并能相对移动的阀体与阀针。通过执行该方案,减小第一电磁阀由于阀体与阀针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概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补气增焓流路,以采用补气増焓的方式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性能,但是由于増焓系统只在空调制热状态下启动运行,因此需要在补气増焓流路中设置电磁阀控制补气增焓流路的通断,在需要补气增焓流路导通时,电磁阀动作会产生异常噪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压缩机,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之间,压缩机设置有补气口;闪蒸器,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能够与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闪蒸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补气回路,设置于补气口与闪蒸器之间,包括设置于闪蒸器的第三端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一流路,设置于第四端口与补气口之间设置第二流路,以及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包括相互配合并能相对移动的阀体与阀针。
具体地,第一控制阀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与阀针,通过控制阀体与阀针之间相对移动,使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导通,气态冷媒分别通过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进入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闪蒸器与压缩机补气口之间设置第一流路的基础上,增加并行的第二流路,结合由阀体与阀针等部件构成的第一控制阀,构造形成补气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的通断,在第一流路中脉动压力较大时通过第二流路导通实现对流经第一流路的气态冷媒的分流,从而通过降低脉动压力来减小第一电磁阀由于阀体与阀针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概率。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控制阀可以为单个控制阀,也可以为一组控制阀,具体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可以汇集于一个总流路,第一控制阀设置于该总流路上,此时只设置一个控制阀即可。
其中,第一控制阀具体可以为电磁阀,正常工况下,通过控制对电磁阀上电或断电,实现电磁阀的导通与截止,而如果第一流路的冲击压力过大,则会机械顶起阀针,并进一步导致阀针与阀体之间的不断碰撞而发出哒哒噪声,通过设置第二流路,对气态冷媒进行分流,以减小压力的脉动峰值,从而减少碰撞异响。
另外,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也可以为两个在压缩机与闪蒸器之间完全并行的流路,此时第一控制阀为分别控制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通断的至少两个控制阀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流路,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三流路上,第三流路的一端连接至补气口;第一流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端口,第一流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流路的另一端;第二流路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端口,第二流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流路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流路,以在闪蒸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构造出Y形的补气回路,在第三流路上设置单个的第一控制阀,以同时控制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的通断,在能够降低碰撞异相概率的同时,有利于简化补气回路的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设置于补气回路上,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流路的流路压力,并在检测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流路导通。
具体地,若第一流路导通,第二流路截止,压力控制装置能够检测第一流路的流路压力,若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时,则控制第二流路导通。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为气态冷媒平均流速的瞬时最大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补气回路上设置压力控制装置,以在只控制第一流路导通时,检测第一流路的流路压力,并且能够在检测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流路导通,以通过降低脉动峰值,并且通过增设压力控制装置,提升补气回路压力控制的精确性,以进一步降低第一控制阀内部的阀针与阀体之间由于脉动压力冲击产生碰撞噪声的概率。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压力控制装置可以为同时具有压力检测与流路控制的单一的控制元件,也可以为由独立的压力检测装置与流路控制装置组合形成的控制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流路上,压力控制阀用于检测流路压力,并根据流路压力控制第二流路导通。
具体地,若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则压力控制阀开启,第二流路导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顶起压力阈值小于或等于阀针的顶起压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力控制阀设置于第二流路与第四端口的连接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案,采用压力控制阀作为压力控制装置并设置在第二流路上,在需要执行补气增焓时,首先控制第一流路导通,如果检测到第一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顶起压力阈值时,压力控制阀开启,第二流路分流,降低压力脉动,第一流路系统压力脉动峰值低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端压力,电磁阀异音消除。
其中,通过限定顶起压力阈值小于阀针的顶起压力,以防止由于闪蒸器流出的气态冷媒对第一控制阀的冲击造成第一控制阀出现异常噪声。
具体地,在第二流路与闪蒸器的连接处设置压力控制阀,当压缩机第一流路运行时,第一流路压力脉动峰值大于顶起压力阈值时,压力控制阀开启,第二流路分流,降低系统压力脉动,第一流路压力脉动峰值低于顶起压力阈值,以使第一控制阀的噪声消除。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流路与第四端口的连接处设置压力控制阀,能够有效提升压力控制阀的响应速度,以进一步提升噪音的消除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流路、闪蒸器的内部流路以及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处,用于检测脉动峰值;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流路上,用于在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顶起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流路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可替代的设置方案,压力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组合构造形成,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脉动峰值,通过联动的第二控制阀进行第二流路的通断控制,同样能够达到减少第一控制阀异响的目的。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无论是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压力控制阀与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在需要执行喷气增焓时,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一控制阀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或压力控制阀自身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控制第二控制阀或压力控制阀导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节流装置,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与第三控制阀,其中,毛细管与第三控制阀中的一个设置在室内换热器与第一端口之间,另一个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二端口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换向组件,与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压缩机的排气口以及吸气口之间连通。
其中,换向组件具体为四通阀。
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具体可以为电子膨胀阀或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102与室外换热器104;压缩机106,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2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4的一端之间,压缩机106设置有补气口106A;闪蒸器108,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能够与室内换热器102的另一端连通,闪蒸器108的第二端口能够与室外换热器104的另一端连通;补气回路,设置于补气口106A与闪蒸器108之间,包括设置于闪蒸器108的第三端口与补气口106A之间的第一流路110,设置于第四端口与补气口106A之间设置第二流路112,以及第一控制阀114,第一控制阀114包括相互配合并能相对移动的阀体与阀针。
通过控制阀体与阀针之间相对移动,使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导通,气态冷媒分别通过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进入压缩机106。
在该实施例中,在闪蒸器108与压缩机106补气口106A之间设置第一流路110的基础上,增加并行的第二流路112,结合由阀体与阀针等部件构成的第一控制阀114,构造形成补气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114控制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的通断,在第一流路110中脉动压力较大时通过第二流路112导通实现对流经第一流路110的气态冷媒的分流,从而通过降低脉动压力来减小第一电磁阀由于阀体与阀针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概率。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控制阀114可以为单个控制阀,也可以为一组控制阀,具体的,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可以汇集于一个总流路,第一控制阀114设置于该总流路上,此时只设置一个控制阀即可。
其中,第一控制阀114具体可以为电磁阀,正常工况下,通过控制对电磁阀上电或断电,实现电磁阀的导通与截止,而如果第一流路110的冲击压力过大,则会机械顶起阀针,并进一步导致阀针与阀体之间的不断碰撞而发出哒哒噪声,通过设置第二流路112,对气态冷媒进行分流,以减小压力的脉动峰值,从而减少碰撞异响。
另外,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也可以为两个在压缩机106与闪蒸器108之间完全并行的流路,此时第一控制阀114为分别控制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通断的至少两个控制阀轭。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流路116,第一控制阀114设置在第三流路116上,第三流路116的一端连接至补气口106A;第一流路110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端口,第一流路11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流路116的另一端;第二流路112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端口,第二流路11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流路116的另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流路116,以在闪蒸器108与压缩机106的回气口之间构造出Y形的补气回路,在第三流路116上设置单个的第一控制阀114,以同时控制第一流路110与第二流路112的通断,在能够降低碰撞异相概率的同时,有利于简化补气回路的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设置于补气回路上,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流路110的流路压力,并在检测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114的顶起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流路112导通。
具体地,若第一流路110导通,第二流路112截止,压力控制装置能够检测第一流路110的流路压力,若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114的顶起压力阈值时,则控制第二流路112导通。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为气态冷媒平均流速的瞬时最大值。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补气回路上设置压力控制装置,以在只控制第一流路110导通时,检测第一流路110的流路压力,并且能够在检测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114的顶起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流路112导通,以通过降低脉动峰值,并且通过增设压力控制装置,提升补气回路压力控制的精确性,以进一步降低第一控制阀114内部的阀针与阀体之间由于脉动压力冲击产生碰撞噪声的概率。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压力控制装置可以为同时具有压力检测与流路控制的单一的控制元件,也可以为由独立的压力检测装置与流路控制装置组合形成的控制组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控制阀118,压力控制阀118设置在第二流路112上,压力控制阀118用于检测流路压力,并根据流路压力控制第二流路112导通。
压力控制阀118既可以检测流路压力又可以控制第二流路112的导通,若检测到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114的顶起压力阈值,则压力控制阀118开启,第二流路112导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压力控制阀118设置于第二流路112与第四端口的连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案,采用压力控制阀118作为压力控制装置并设置在第二流路112上,在需要执行补气增焓时,首先控制第一流路110导通,如果检测到第一流路110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顶起压力阈值时,压力控制阀118开启,第二流路112分流,降低压力脉动,第一流路110系统压力脉动峰值低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108端压力,电磁阀异音消除。
其中,通过限定顶起压力阈值小于阀针的顶起压力,以防止由于闪蒸器108流出的气态冷媒对第一控制阀114的冲击造成第一控制阀114出现异常噪声。
具体地,在第二流路112与闪蒸器108的连接处设置压力控制阀118,当压缩机106第一流路110运行时,第一流路110压力脉动峰值大于顶起压力阈值时,压力控制阀118开启,第二流路112分流,降低系统压力脉动,第一流路110压力脉动峰值低于顶起压力阈值,以使第一控制阀114的噪声消除。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流路112与第四端口的连接处设置压力控制阀118,能够有效提升压力控制阀118的响应速度,以进一步提升噪音的消除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120与第二控制阀122,压力传感器120设置在第一流路110、闪蒸器108的内部流路与第二流路112中的至少一处,用于检测脉动峰值;第二控制阀122设置在第二流路112上,用于在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顶起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流路112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替代的设置方案,压力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120与第二控制阀122组合构造形成,通过压力传感器120检测脉动峰值,通过联动的第二控制阀122进行第二流路112的通断控制,同样能够达到减少第一控制阀114异响的目的。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无论是第一控制阀114、第二控制阀122、压力控制阀118与压力传感器120,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在需要执行喷气增焓时,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一控制阀114导通,进一步地,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120或压力控制阀118自身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控制第二控制阀122或压力控制阀118导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节流装置,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2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4的另一端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124与第三控制阀126,其中,毛细管124与第三控制阀126中的一个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2与第一端口之间,另一个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04与第二端口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换向组件128,与室内换热器102的一端、室外换热器104的一端、压缩机106的排气口以及吸气口之间连通。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2,空调器根据制热模式运行,控制开启第一流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以使第一流路导通,第一流路设置于闪蒸器与压缩机的补气口之间,闪蒸器中的气态冷媒通过补气口喷入压缩机。
步骤304,检测到第一流路中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控制第二流路导通,第二流路设置于闪蒸器与补气口之间。
对于不同的回路设置方式,控制第二流路导通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作为第一种实现方式,步骤304具体包括: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到第一流路中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控制第二流路导通,具体包括:第二流路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获取压力控制阀检测到的脉动峰值;若检测到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顶起压力阈值,则控制开启压力控制阀。
作为第二种实现方式,步骤304具体包括:在第一流路、闪蒸器与第二流路上的至少一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脉动峰值,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若检测到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顶起压力阈值,则控制开启第二控制阀。
在该实施例中,在闪蒸器与压缩机补气口之间设置第一流路的基础上,增加并行的第二流路,结合由阀体与阀针等部件构成的第一控制阀,构造形成补气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的通断,在第一流路中脉动压力较大时通过第二流路导通实现对流经第一流路的气态冷媒的分流,从而通过降低脉动压力来减小第一电磁阀由于阀体与阀针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概率。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在补气回路上设置压力控制装置,以在只控制第一流路导通时,检测第一流路的流路压力,并且能够在检测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流路导通,以通过降低脉动峰值,并且通过增设压力控制装置,提升补气回路压力控制的精确性,以进一步降低第一控制阀内部的阀针与阀体之间由于脉动压力冲击产生碰撞噪声的概率。
具体地,采用压力控制阀作为压力控制装置并设置在第二流路上,在需要执行补气增焓时,首先控制第一流路导通,如果检测到第一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顶起压力阈值时,压力控制阀开启,第二流路分流,降低压力脉动,第一流路系统压力脉动峰值低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端压力,电磁阀异音消除。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压力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组合构造形成,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脉动峰值,通过联动的第二控制阀进行第二流路的通断控制,同样能够达到减少第一控制阀异响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与阀针通过控制阀体与阀针之间相对移动,使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通断。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压缩机106増焓降噪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6、四通阀、室内换热器102、室外换热器104、补气流路组件、节流装置组成,各零部件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补气流路组件包括具有四个进出入口的闪蒸器108,一个电子膨胀阀(即第一控制阀114),一个压力控制阀118,压缩机106本体上设置有补气口106A,毛细管124一端为第一出入口,第三控制阀126一端为第二出入口,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与闪蒸器108连接,闪蒸器108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流路110和辅助流路,第一流路110与辅助流路另一端汇合成一个流路116与第一控制阀114连接,第一控制阀114与压缩机106补气口106A连接,在闪蒸器108与压缩机106补气口106A连接的第一流路110之间设置有一个辅助流路,辅助流路与闪蒸器108连接处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18,
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控制阀114关闭,压缩机106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压缩机106旋转运行压缩制冷剂,由排气口排出制冷剂气体,进入室内室内换热器102,冷却后制冷剂通过第三控制阀126进入闪蒸器108内,由于第一控制阀114关闭,闪蒸器108相当于储液罐,对制冷剂进行储存,对系统起到一定的稳定调节作用,闪蒸器108内制冷剂通过毛细管124节流降压,进入到室外机室外换热器104蒸发,然后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106的储液罐,储液罐内的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106本体进行压缩,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冷循环。
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控制阀114打开,系统补气回路开启,压缩机106具有喷射増焓的功能,压缩机106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排气口进入室内室外换热器104换热,换热后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毛细管124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进入到闪蒸器108内部,气液混合物在闪蒸器108内上下分层,上部气体通过第一流路110中的第一控制阀114和补气口106A进入到压缩机106,如果补气回路压力脉动峰值低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108端压力时,压力控制阀118不开启,系统压力脉动峰值小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108端压力,电磁阀内部滑块稳定,无异音产生,当补气回路压力脉动峰值大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108端压力时,压力控制阀118开启,辅助流路分流,降低系统压力脉动,补气回路系统压力脉动峰值低于电磁阀连接闪蒸器108端压力,电磁阀内部滑块不会被顶起,电磁阀异音消除,闪蒸器108下部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进入到室内换热器102,然后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106的储液罐,储液罐内的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106本体进行压缩,形成一个稳定的制热循环。
在图1中的空调器结构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结合具体场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检测到空调器根据制热模式运行,控制开启第一膨胀阀,以使补气口与闪蒸器之间的第一流路导通,以对压缩机补气;
步骤404,检测第一流路中压力脉动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顶起压力阈值,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406,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402;
步骤406,控制开启压力控制阀,以使第二流路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
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之间,所述压缩机设置有补气口;
闪蒸器,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能够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补气回路,设置于所述补气口与所述闪蒸器之间,包括设置于所述闪蒸器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补气口之间的第一流路,设置于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补气口之间设置第二流路,以及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相互配合并能相对移动的阀体与阀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流路,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路上,所述第三流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补气口;
所述第一流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所述第一流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流路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流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二流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流路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气回路上,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流路的流路压力,并在检测到所述流路压力的脉动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顶起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流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压力控制阀,所述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所述压力控制阀用于检测所述流路压力,并根据所述流路压力控制所述第二流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四端口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所述闪蒸器的内部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处,用于检测所述脉动峰值;
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流路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与第三控制阀,
其中,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向组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以及吸气口之间连通。
CN201921756039.0U 2019-10-18 2019-10-18 空调器 Active CN210569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6039.0U CN210569330U (zh) 2019-10-18 2019-10-18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6039.0U CN210569330U (zh) 2019-10-18 2019-10-18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9330U true CN210569330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6039.0U Active CN210569330U (zh) 2019-10-18 2019-10-18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93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432A (zh) * 2019-10-18 2020-0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28343A (zh) * 2020-07-03 2020-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432A (zh) * 2019-10-18 2020-0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28343A (zh) * 2020-07-03 2020-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2635B (zh) 一种双级压缩多补气制冷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US20130042640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method
JPH0232546B2 (zh)
JP200111637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4296245A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69330U (zh) 空调器
CN110848845B (zh) 一种补气增焓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749116A (zh) 低温热泵系统增焓辅路控制方法、低温热泵系统及其增焓辅路结构
EP3455563B1 (en) One method to mitigate vibration and sound level in heat pump chiller with evi function
CN210320448U (zh) 一种双级压缩多补气制冷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106871470B (zh) 空调系统的压力调节方法
CN109386989B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08116186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167184B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广域自适应系统
CN112229095A (zh) 热泵机组
CN215571358U (zh) 一种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复合型制冷系统
US6892548B2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nt cycl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1148660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686432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8116187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116190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21032979U (zh) 压缩机装置和制冷剂系统
CN216845126U (zh) 一种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过热度调节装置
CN216897630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
CN218763660U (zh) 热泵型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