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9241U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69241U CN210569241U CN201921132376.2U CN201921132376U CN210569241U CN 210569241 U CN210569241 U CN 210569241U CN 201921132376 U CN201921132376 U CN 201921132376U CN 210569241 U CN210569241 U CN 210569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furnace
- heating
- fixed mounting
- apron
- installation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底部左侧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采暖出水管、生活用水出水管、燃气管、自来水进水管和采暖回水管。该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可方便将卡接块插接入卡接槽的内部,方便对盖板的顶部进行固定,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杆,使得卡块与加热炉分离,此时即可将盖板卸下,通过设置滑轨和伸缩杆,可对推动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在对推动弹簧进行调节时推动弹簧会出现偏移、弯曲和倾倒的现象,该结构达到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盖板的效果,可避免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时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地热供暖系统是指利用地热能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地热能为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地热供热系统按照地热流进入供热系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直接供热即把地热流直接引入供热系统,间接供热即地热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地热流不直接进入供热系统,在制订地热的供热方案时,既要考虑综合利用地热能,又要考虑梯级利用地热能。
目前市场上现有地热供暖设备都有供暖效果好和节能的优点,但是现有的供暖设备在安装和拆卸时都不方便,大多都是通过螺栓和螺钉进行连接,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时必须要用专业的工具进行维护和维修,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故而提出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具备方便维护和维修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供暖设备在安装和拆卸时都不方便,大多都是通过螺栓和螺钉进行连接,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时必须要用专业的工具进行维护和维修,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维护和维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底部左侧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采暖出水管、生活用水出水管、燃气管、自来水进水管和采暖回水管,所述加热炉的内部前侧活动安装有盖板,所述加热炉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位于盖板上方的卡接槽,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均延伸至卡接槽槽内的卡接块,所述盖板的内侧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推动弹簧,推动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推动弹簧内部且与安装腔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伸缩杆,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且延伸至盖板左右两侧的调节杆,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且延伸至加热炉内部的卡块,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推动弹簧相对的一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滑轨内部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滚轮由U形块、转轴和滚动轮组成,且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块,U形块的内部通过转轴与滚动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由套管和内管组成,且套管的顶部与安装腔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套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套杆底部的内管,内管的底部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高度小于推动弹簧的伸缩距离。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且通孔的宽度与调节杆的直径相适配,且通孔的高度与套管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的内部且位于盖板的下方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小于推动弹簧的伸缩距离。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滑轨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高度大于内管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通过设置卡接块和卡接槽,可方便将卡接块插接入卡接槽的内部,方便对盖板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推动弹簧、卡块和调节杆,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杆,使得卡块与加热炉分离,此时即可将盖板卸下,通过设置滑轨和伸缩杆,可对推动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在对推动弹簧进行调节时推动弹簧会出现偏移、弯曲和倾倒的现象,该结构达到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盖板的效果,可避免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时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加热炉、2采暖出水管、3生活用水出水管、4燃气管、5自来水进水管、6采暖回水管、7盖板、8卡接槽、9卡接块、10安装腔、11推动弹簧、12调节板、13伸缩杆、14调节杆、15卡块、16滑轨、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包括加热炉1,加热炉1的底部左侧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采暖出水管2、生活用水出水管3、燃气管4、自来水进水管5和采暖回水管6,加热炉1的内部前侧活动安装有盖板7,加热炉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位于盖板7上方的卡接槽8,盖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均延伸至卡接槽8槽内的卡接块9,盖板7的内侧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腔10,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推动弹簧11,推动弹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2,调节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推动弹簧11内部且与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3,伸缩杆13由套管和内管组成,且套管的顶部与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套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套杆底部的内管,内管的底部与调节板12固定连接,套管的高度小于推动弹簧11的伸缩距离,左右两侧调节板1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10且延伸至盖板7左右两侧的调节杆14,盖板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腔10连通的通孔,且通孔的宽度与调节杆14的直径相适配,且通孔的高度与套管的高度相等,左右两侧调节板1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10且延伸至加热炉1内部的卡块15,加热炉1的内部且位于盖板7的下方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卡块15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小于推动弹簧11的伸缩距离,安装腔10的内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推动弹簧11相对的一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6,左右两侧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滑轨16内部的滚轮17,滚轮17由U形块、转轴和滚动轮组成,且左右两侧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块,U形块的内部通过转轴与滚动轮活动连接,左右两侧滑轨16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17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高度大于内管的高度,通过设置卡接块9和卡接槽8,可方便将卡接块9插接入卡接槽8的内部,方便对盖板7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推动弹簧11、卡块15和调节杆14,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杆14,使得卡块15与加热炉1分离,此时即可将盖板7卸下,通过设置滑轨16和伸缩杆13,可对推动弹簧11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在对推动弹簧11进行调节时推动弹簧11会出现偏移、弯曲和倾倒的现象,该结构达到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盖板7的效果,可避免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时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使用者使用。
综上所述,该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通过设置卡接块9和卡接槽8,可方便将卡接块9插接入卡接槽8的内部,方便对盖板7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推动弹簧11、卡块15和调节杆14,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杆14,使得卡块15与加热炉1分离,此时即可将盖板7卸下,通过设置滑轨16和伸缩杆13,可对推动弹簧11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在对推动弹簧11进行调节时推动弹簧11会出现偏移、弯曲和倾倒的现象,该结构达到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盖板7的效果,可避免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时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使用者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供暖设备在安装和拆卸时都不方便,大多都是通过螺栓和螺钉进行连接,在对供暖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时必须要用专业的工具进行维护和维修,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包括加热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的底部左侧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采暖出水管(2)、生活用水出水管(3)、燃气管(4)、自来水进水管(5)和采暖回水管(6),所述加热炉(1)的内部前侧活动安装有盖板(7),所述加热炉(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位于盖板(7)上方的卡接槽(8),盖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均延伸至卡接槽(8)槽内的卡接块(9),所述盖板(7)的内侧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腔(10),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推动弹簧(11),推动弹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2),调节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推动弹簧(11)内部且与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3),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1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10)且延伸至盖板(7)左右两侧的调节杆(14),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1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腔(10)且延伸至加热炉(1)内部的卡块(15),所述安装腔(10)的内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推动弹簧(11)相对的一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6),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滑轨(16)内部的滚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7)由U形块、转轴和滚动轮组成,且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块,U形块的内部通过转轴与滚动轮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3)由套管和内管组成,且套管的顶部与安装腔(10)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套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套杆底部的内管,内管的底部与调节板(12)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高度小于推动弹簧(11)的伸缩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腔(10)连通的通孔,且通孔的宽度与调节杆(14)的直径相适配,且通孔的高度与套管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的内部且位于盖板(7)的下方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卡块(15)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小于推动弹簧(11)的伸缩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滑轨(16)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17)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高度大于内管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2376.2U CN210569241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2376.2U CN210569241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69241U true CN210569241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5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32376.2U Active CN210569241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69241U (zh) |
-
2019
- 2019-07-18 CN CN201921132376.2U patent/CN2105692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69241U (zh)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
CN205860185U (zh) | 多级临时供暖系统 | |
CN203080985U (zh) | 风光电互补型一体化通信塔 | |
CN116412410A (zh) | 矿山瓦斯发电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方法及装置 | |
CN209995001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增温设备 | |
CN206362210U (zh) | 一种低温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
CN2358423Y (zh) | 垫板式废热水余热回收器 | |
CN207685049U (zh) | 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追踪型太阳能净水器 | |
CN112902465A (zh) | 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太阳能热利用和地下建筑通风系统 | |
CN208764762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稳态太阳模拟器 | |
CN212057808U (zh) | 用于地热发电的玻璃钢引风筒 | |
CN215570944U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热泵空调机 | |
CN221324564U (zh) | 低温余热回收型集成采暖系统 | |
CN221172292U (zh) | 一种蒸汽系统烟气深度利用系统 | |
CN219222633U (zh) | 一种用于多能互补的太阳能供暖装置 | |
CN210980399U (zh) | 一种方便更换的壁挂式太阳能板 | |
CN215675784U (zh) | 新型智能电锅炉 | |
CN219200122U (zh) | 一种热网疏水用水质回收优化装置 | |
CN212339669U (zh) | 分体承压式太阳能新型热水器系统 | |
CN210179893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移动安装的储罐太阳能集群供热加温装置 | |
CN216897494U (zh) |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 | |
CN115875725B (zh) | 一种多能互补零碳供热系统 | |
CN217785272U (zh) | 一种基于集中供暖用循环辅助加热装置 | |
CN204478552U (zh) | 一种双换热系统内胆储水箱 | |
CN219840711U (zh) | 玻璃窑余热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8 Address after: 450000 No. 601, block B, Financial Plaza, No. 180, Huaxia Avenue,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jia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8, 12 / F, Yizhong building, 75 qilihan Road, Zhengzhou area, He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before: HENAN ZHONGNENG LIANJIAN GEOTHERMAL ENGINEER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