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2311U -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 Google Patents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2311U
CN210562311U CN201921504413.8U CN201921504413U CN210562311U CN 210562311 U CN210562311 U CN 210562311U CN 201921504413 U CN201921504413 U CN 201921504413U CN 210562311 U CN210562311 U CN 210562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well
layer
arc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44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044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2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2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2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包括,包括井口,所述井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井壁,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套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轴,所述蜗杆轴啮合有齿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蜗杆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在远离所述蜗杆轴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安装底座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架,通过第一弧形板的移动调节对井口内的支撑大小,可对不同大小的监测井使用,同时在安装底座的底部铰接的井盖可防止杂物进入到监测井内,会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正常取样、监测或因杂物对水质的污染也会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准确。

Description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背景技术
地下水监测是指通过向地下岩层钻井,从井中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的工作。单管多层监测井是最常规和施工数量最多的地下水多层监测井,它是在一个钻孔内安装一根井管,管外经分层填砾、止水所成的井,井中的水位为混合水位,水样也为混合水样,因此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很可能受到其他层污染,影响对该层地下水的检测准确性,主要用于查明目标区域的地质情况,了解地层岩性、含水层数目、厚度等,单层监测井由于井内并没有进行分层,不能进行分层监测和采样,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勘探资源的浪费,且现大部分监测井对井口的防护不到位,经常会有杂物进入到监测井内,或井口坍塌,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正常对监测井内的取样或监测,为此,提出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包括井口,所述井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井壁,所述井壁内设置有止水组件和监测组件,所述井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套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轴,所述蜗杆轴啮合有齿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蜗杆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在远离所述蜗杆轴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安装底座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所述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监测管、第二监测管、第三监测管,第一监测层、第二监测层和第三监测层,所述第一监测管、第二监测管和第三监测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监测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监测层、第二监测层和第三监测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监测管、第二监测管和第三监测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止水组件包括第一止水层和第二止水层,所述第一监测层与第二监测层之间由第一止水层分隔,所述第二监测层与第三止水层之间由第二止水层分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监测管、第二监测管、第三监测管均延伸至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支架延伸至安装底座的内部,所述转轴的顶部焊接有手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固定钉,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铰接有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止水层将井体内部分为多个监测层,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查明监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地底多层的含水层数目,在井口处安装的在固定座内部的安装底座,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井口内进行支撑加固,因监测井的大小不一,可打开井盖转动手轮,带动转轴底部套接的齿轮,传动至蜗杆轴,通过蜗杆轴的转动使支撑杆在套杆内左右移动,支撑杆在移动时会推动第二弧形板向第一弧形板相反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弧形板移动至与井壁接触后,可达到对井壁的支撑,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井口的内侧壁进行支撑固定,防止井口坍塌,增加监测井的使用寿命,第二弧形板与第一弧形板相互对称,且第二弧形板的外侧壁与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贴合,通过第一弧形板的移动调节对井口内的支撑大小,可对不同大小的监测井使用,同时在安装底座的底部铰接的井盖可防止杂物进入到监测井内,会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正常取样、监测或因杂物对水质的污染也会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安装底座;3、第一弧形板;4、套杆;5、支撑杆;6、蜗杆轴;7、齿轮;8、第二弧形板;9、支架;10、转轴;11、井口;12、井壁;13、固定钉;14、井盖;15、手轮;20、止水组件;21、第一止水层;22、第二止水层;30、监测组件;31、第一监测管;32、第二监测管;33、第三监测管;34、第一监测层;35、第二监测层;36、第三监测层;37、监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包括井口11,所述井口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井壁12,由井口11和井壁12组合成监测井,所述井壁12内设置有止水组件20和监测组件30,所述井口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通过固定座1对井体内部进行密封,防止异物或其他杂物进入到井体内,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2,通过安装底座2在操作人打开井盖14后即可对监测井内进行取样或测量,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弧形板3,用于支撑井口1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套杆4用于引导和限制支撑杆5在套杆4内部的行程,所述套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轴6,所述蜗杆轴6啮合有齿轮7,通过蜗杆轴6可在转动齿轮7带动蜗杆轴6同时转动,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蜗杆轴6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蜗杆轴6从而使支撑杆5能在套杆4的内部移动,所述支撑杆5在远离所述蜗杆轴6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8,第二弧形板8与第一弧形板3相互对称,且第二弧形板8的外侧壁与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架9,用于支撑转轴10,所述支架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壁套接有所述齿轮7,在转动转轴10时可带动齿轮7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监测组件30包括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第三监测管33,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所述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和第三监测管3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监测头37,通过监测头37内监测井内部进行监测,同时通过监测管对监测井内部进行取样。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和第三监测管33,通过将监测层分为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对监测井内部进行分层监测,每个监测管分别监测不同的监测层。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止水组件20包括第一止水层21和第二止水层22,所述第一监测层34与第二监测层35之间由第一止水层21分隔,所述第二监测层35与第三监测层36之间由第二止水层22分隔,通过止水层将监测层分为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可防止不同水层的水会混合,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准确。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第三监测管33均延伸至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所述转轴10贯穿所述支架9延伸至安装底座2的内部,所述转轴10的顶部焊接有手轮15,可打开井盖14即可对监测井内部的水源进行取样,同时也可通过转动手轮15调节对井壁12的支撑宽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固定钉13,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铰接有井盖14,通过固定钉13固定和限制固定座1在井口11顶部的位置,防止固定座1发生位移,井盖14用于对安装底座2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也可防止杂物进入到监测井内。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安装底座2安装至固定座1内部,对准安装底座2与井口11的位置,将固定座1通过固定钉13安装于井口11的顶部,之后打开井盖14,转动手轮15带动转轴10底部的齿轮7同步转动,使与齿轮7啮合的蜗杆轴6转动,当蜗杆轴6转动时,支撑杆5会在套杆4的内部沿着蜗杆轴6表面的螺纹进行移动,支撑杆5在移动时带动第二弧形板8移动,当井口11较小时,转动手轮15,使第一弧形板3向第二弧形板8移动时,当井口11较大时,反向转动手轮15,使第一弧形板3远离第二弧形板8,第二弧形板8与第一弧形板3相互对称,且第二弧形板8的外侧壁与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壁贴合,通过第一弧形板3的移动调节大小,可对不同大小的监测井使用,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和第三监测管33延伸至安装底座2内,在需要采用时,打开井盖14,通过对应的监测管分别对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进行取样监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包括井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井壁(12),所述井壁(12)内设置有止水组件(20)和监测组件(30),所述井口(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弧形板(3),所述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套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轴(6),所述蜗杆轴(6)啮合有齿轮(7),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蜗杆轴(6)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5)在远离所述蜗杆轴(6)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8),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壁套接有所述齿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30)包括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第三监测管(33),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所述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和第三监测管(3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监测头(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层(34)、第二监测层(35)和第三监测层(3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和第三监测管(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组件(20)包括第一止水层(21)和第二止水层(22),所述第一监测层(34)与第二监测层(35)之间由第一止水层(21)分隔,所述第二监测层(35)与第三监测层(36)之间由第二止水层(22)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管(31)、第二监测管(32)、第三监测管(33)均延伸至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所述转轴(10)贯穿所述支架(9)延伸至安装底座(2)的内部,所述转轴(10)的顶部焊接有手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固定钉(13),所述安装底座(2)的顶部铰接有井盖(14)。
CN201921504413.8U 2019-09-10 2019-09-10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Active CN210562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4413.8U CN21056231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4413.8U CN21056231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2311U true CN210562311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4413.8U Active CN21056231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23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417A (zh) * 2023-02-17 2023-03-14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臭氧氧化修复挥发酚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417A (zh) * 2023-02-17 2023-03-14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臭氧氧化修复挥发酚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9110B (zh) 一种具有土壤取样功能的地质勘测仪器
CN214621802U (zh) 一种地质找矿勘探用取样装置
CN210562311U (zh) 一孔多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CN112067353A (zh) 一种水文地质探测装置
CN215448544U (zh) 一种地质勘测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12642580U (zh) 一种地质勘测用钻探机
CN216277672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设备
CN109975065A (zh) 一种土木工程钻孔土质检测装置
CN206330928U (zh) 电容式岩土层深部土层含水率探头装置
CN113484074A (zh) 一种岩土勘察用便于调节的取样装置
CN211206502U (zh) 一种原位检测土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
CN218601282U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CN217359081U (zh) 一种农业环境信息采集装置
CN115014849A (zh) 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岩芯取样装置
CN217059412U (zh)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取土器
CN210603985U (zh) 地质勘探土样钻取套管
CN211623317U (zh) 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11950355U (zh) 一种地质工程钻孔用固定架
CN210863203U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器
CN212201985U (zh) 一种水文地质钻孔分层抽水的止水器
CN211717827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探用钻孔取样装置
CN211598582U (zh) 新型工程钻探土层岩芯取出装置
CN218542167U (zh) 一种便于挖掘的分体式钻机
CN219528916U (zh) 一种具备土壤回填结构的地质勘探装置
CN220929303U (zh) 一种地质矿产勘查钻探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