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4297U - 充电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4297U
CN210554297U CN201921497688.3U CN201921497688U CN210554297U CN 210554297 U CN210554297 U CN 210554297U CN 201921497688 U CN201921497688 U CN 201921497688U CN 210554297 U CN210554297 U CN 210554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triode
diode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76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76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4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4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4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包括主机、监控装置、数据服务器、以太网模块、主控制器、5G通信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数据服务器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分别与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连接,主控制器通过5G通信模块连接若干个充电桩;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电压输入端的一端与熔断器的一端连接,熔断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5G方式实现对充电桩的管理、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充电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充电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电池技术的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成伟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公共充电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公共充电装置主要是充电桩。目前有些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可以实现充电桩现场无人管理充电,全程充电监测,直接在主机中展示充电桩的充电监测信息,同时可利用人机交互装置操控主控单元,进而操控各个充电桩,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实现监控智能充电桩的运行。然而,传统充电桩管理系统中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且目前没有通过5G方式对充电桩进行管理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过5G方式实现对充电桩的管理、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充电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包括主机、监控装置、数据服务器、以太网模块、主控制器、5G通信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监控装置和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网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连接若干个充电桩;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线圈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变压器的反馈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2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352T。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35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主机、监控装置、数据服务器、以太网模块、主控制器、5G通信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主控制器通过5G方式对充电桩进行控制,另外,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第四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通过5G方式实现对充电桩的管理、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充电管理系统实施例中,该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图1中,该充电管理系统包括主机1、监控装置2、数据服务器3、以太网模块4、主控制器5、5G通信模块6、人机交互装置7和供电模块8,其中,主机1分别与监控装置2和数据服务器3连接,数据服务器3通过以太网模块4 与主控制器5连接,主控制器5分别与人机交互装置7和供电模块8连接,主控制器5通过5G通信模块6连接若干个充电桩,主控制器5通过5G方式对充电桩进行控制。
主机1控制监控装置2和数据服务器3,监控装置2用于后台监控及充电监控,数据服务器3用于存储数据,主控制器5用于信息管理和充电管理,人机交互装置7可操控主控制器5工作。5G通信模块6负责与各充电桩进行信息通讯,负责接收和传输充电桩中供电控制器的信息,供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无线充电、身份信息采集以及收费。
图2为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该供电模块8包括电压输入端Vin、熔断器FU、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变压器 T、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和电压输出端Vo,其中,电压输入端Vin的一端与熔断器FU的一端连接,熔断器FU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 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 C2的一端连接。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变压器T的反馈线圈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 的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Vin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电阻 R1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的反馈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Vo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Vo的另一端连接。
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四电阻R4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四电阻R4可以降低第四电阻R4 所在支路的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42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增大或减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也可以均为PNP 型三极管,但这时电路的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该供电模块8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为限流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二二极管D2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二二极管D2可以降低第二二极管D2所在支路的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以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二极管D2的型号为S-352T。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二极管D2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该供电模块8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为限流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限流保护的原理如下:当第二二极管D2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时,通过该第二二极管D2可以降低第二二极管D2所在支路的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因电流太大导致烧坏电路中的元器件,以更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五电阻R5的阻值为35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增大或减小。
总之,本实施例中,由于设有主机1、监控装置2、数据服务器3、以太网模块4、主控制器5、5G通信模块6、人机交互装置7和供电模块8,主控制器 5通过5G方式对充电桩进行控制,通过5G方式实现对充电桩的管理,另外,供电模块中设有限流电阻,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监控装置、数据服务器、以太网模块、主控制器、5G通信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监控装置和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网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和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连接若干个充电桩;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线圈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变压器的反馈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2k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352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35k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CN201921497688.3U 2019-09-09 2019-09-09 充电管理系统 Active CN210554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688.3U CN210554297U (zh) 2019-09-09 2019-09-09 充电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688.3U CN210554297U (zh) 2019-09-09 2019-09-09 充电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4297U true CN21055429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7688.3U Active CN210554297U (zh) 2019-09-09 2019-09-09 充电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42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47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的充电桩组网通信系统及双向通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47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的充电桩组网通信系统及双向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6416B (zh) 嵌制电源热插拔所造成电压突波的电路及相关芯片
US20120153747A1 (en) Usb charger, its switch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a usb interface charger for a laptop
CN210554297U (zh) 充电管理系统
CN205768487U (zh) 一种车辆空调的远程控制系统
CN213358045U (zh) 一种洗衣机控制电路
CN220273515U (zh) 车辆触发唤醒的电源管理电路
CN219477621U (zh) 并联式工作小型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
CN103683396A (zh) 一种具有翻转保护功能的自适应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及方法
US11967906B2 (en) Hybri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CN203929855U (zh) 一种伺服机构电池电压测试电路
CN210112027U (zh) 网络通信系统
CN109391277A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152443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cc唤醒电路
CN210640719U (zh) 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
CN2115266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空调
CN101192796A (zh) 升压电源电路
CN210792873U (zh)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主动均衡矩阵开关的供电及驱动电路
CN209929946U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
CN113370845B (zh) Bms主动均衡系统的电流换向控制装置、方法和汽车
CN110588438A (zh)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主动均衡矩阵开关的供电及驱动电路
CN214624883U (zh) 一种宽压输入双压输出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10838971U (zh) Bms主动均衡驱动电路
CN217115707U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电路
CN204481920U (zh) 一种音频转红外遥控装置、主控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8939935U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