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2299U -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2299U
CN210542299U CN201920685476.1U CN201920685476U CN210542299U CN 210542299 U CN210542299 U CN 210542299U CN 201920685476 U CN201920685476 U CN 201920685476U CN 210542299 U CN210542299 U CN 210542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djusting
base
movable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54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博
刘三
鲍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54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2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2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2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调节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第三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以及第二活动板和第三活动板之间均为转动连接,第三活动板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三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式支撑架结构调节方便快捷,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不同手术体位等各种支撑需求;结构稳定,调节架的固定方式简单,实用性和经济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背景技术
四肢手术在骨创伤类手术中占据较大比例,为了方便医生手术操作,会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设计一些专用器械,节省手术时间,帮助医生更好的完成手术。
骨科医疗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患者先天生长情况不一,需要采用特殊装置达到支撑的要求,在四肢手术时,需对肢体进行位置调整操作,以往器械操作不便,浪费手术时间。这就需要一种快捷方便的调节装置,同时操作简单,不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架结构调节不便,结构复杂,浪费手术时间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调节单元和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第三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以及第二活动板和第三活动板之间均为转动连接,第三活动板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三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座杆和第二底座杆,第一底座杆和第二底座杆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且三者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底座杆和第二底座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套设于第一调节杆外部的第一调节套筒、以及将第一调节杆和第一调节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调节杆;
所述第一调节杆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
所述第一调节套筒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一固定调节杆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一调节杆上的活动槽或固定槽后伸出第一调节套筒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调节杆两端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杆、套设于第二调节杆外部的第二调节套筒、以及将第二调节杆和第二调节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调节杆;
所述第二调节杆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
所述第二调节套筒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调节杆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二调节杆上的活动槽或固定槽后伸出第二调节套筒外。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二固定调节杆两端的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
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以及与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均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盘和第一固定盘与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第一活动板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固定于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的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分别设置用于将第一活动板固定于两者之间的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套设于第二固定杆上,且第一调节套筒与第一底座杆之间的第二固定杆上套设第二固定套筒,第一调节套筒与第二底座杆之间的第二固定杆上套设第一固定套筒。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套筒套设于第三固定杆上,且第二调节套筒与第一底座杆之间的第三固定杆上套设第四固定套筒,第二调节套筒与第二底座杆之间的第三固定杆上套设第三固定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改善了调节方式及调节适用范围,更加方便快捷;实现方便地调节装置角度以及两杆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不同手术体位等各种支撑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结构稳定,支架的固定方式简单,所需结构少;装置中调节杆与调节套筒之间的连接形式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和经济性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设置有活动板,相对于支架结构,更便于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图1顺时针旋转180°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Ⅰ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1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的左视图;
图6是图4中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图8是图4中沿A-A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4中沿B-B向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Ⅲ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沿C-C向的剖面图;
图12是图4中沿D-D向的剖面图;
图13是图4中沿E-E向的剖面图。
其中:
1 第一滑动杆 2 第一固定螺杆
3 第一活动板 4 第二活动板
5 第一连接杆 6 第二固定螺杆
7 第二滑动杆 8 第一固定盘
9 第二连接杆 10 第二固定盘
11 第三连接杆 12 第三活动板
13 第一调节杆 14 第一螺母
15 第一固定调节杆 16 第二螺母
17 第一调节套筒 18 第二调节杆
19 第三螺母 20 第二固定调节杆
21 第四螺母 22 第二调节套筒
23 第一固定杆 24 第一底座杆
25 第二底座杆 26 第二固定杆
27 第一固定套筒 28 第二固定套筒
29 第三固定杆 30 第三固定套筒
31 第四固定套筒 32 第一碟形螺母
33 第二碟形螺母 34 活动槽
35 固定槽 36 侧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13所示,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调节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板3、第二活动板4和第三活动板12;第一活动板3和第二活动板4之间,第二活动板4和第三活动板12之间均为转动连接,第三活动板12转动连接与底座上;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三活动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6和第三固定杆29,且三者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6设置于第一固定杆23和第三固定杆29之间。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13、套设于第一调节杆13外部的第一调节套筒17、以及将第一调节杆13和第一调节套筒17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调节杆15;
所述第一调节杆13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34,活动槽34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35;
所述第一调节套筒17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一固定调节杆15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一调节杆13上的活动槽34或固定槽35后伸出第一调节套筒17外。
活动槽34的尺寸(槽宽)不小于第一固定调节杆15的尺寸(直径)。固定槽35用于将第一固定调节杆15固定于固定槽35中。
所述通孔的长度不小于活动槽34的宽度与固定槽35的直径之和,第一固定调节杆15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固定调节杆15能够自第一调节杆13的活动槽34中移动至固定槽35中,所述通孔能够保证第一固定调节杆15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不会从固定槽35中滑至滑动槽34。所述通孔的形状可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等,也可为中间带有弹性机构的通孔。
第一固定调节杆穿过所述通孔将第一调节杆设置于第一调节套筒中;第一固定调节杆通过在通孔的中的移动,实现其在第一调节杆上滑动槽和固定槽的切换,达到第一调节杆在第一调节套筒中滑动和固定的作用,同时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杆18、套设于第二调节杆18外部的第二调节套筒22、以及将第二调节杆18和第二调节套筒22固连的第二固定调节杆20;
所述第二调节杆18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34,活动槽34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35;
所述第二调节套筒22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调节杆18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二调节杆18上的活动槽34或固定槽35后伸出第二调节套筒22外。
活动槽34的尺寸槽宽不小于第二固定调节杆20的尺寸直径。固定槽35用于将第二固定调节杆20固定于固定槽35中。
所述通孔的长度不小于活动槽34的宽度与固定槽35的直径之和,第二固定调节杆20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固定调节杆20能够自第二调节杆18的活动槽34中移动至固定槽35中,所述通孔能够保证第二固定调节杆20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不会从固定槽35中滑至滑动槽34。所述通孔的形状可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等,也可为中间带有弹性机构的通孔。
第二固定调节杆穿过所述通孔将第二调节杆设置于第二调节套筒中;第二固定调节杆通过在通孔的中的移动,实现其在第二调节杆上活动槽和固定槽的切换,达到第二调节杆在第二调节套筒中滑动和固定的作用,同时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分别通过第二固定盘10和第一固定盘8与第二连接杆9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第一活动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于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的卡槽中,能够沿卡槽滑动,且第一滑动杆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杆2,第二滑动杆上7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杆6,第一固定螺杆2和第二固定螺杆6能够将第一活动板3固定在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之间;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二连接杆9固定连接;
第三活动板12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杆23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套筒17套设于第二固定杆26上,且第一调节套筒17与第一底座杆24之间的第二固定杆26上套设第二固定套筒28,第一调节套筒17与第二底座杆25之间的第二固定杆26上套设第一固定套筒27;第一固定套筒27和第二固定套筒28防止第一调节套筒17在第二固定杆26上左右移动。
所述第二调节套筒22套设于第三固定杆29上,且第二调节套筒22与第一底座杆24之间的第三固定杆29上套设第四固定套筒31,第二调节套筒22与第二底座杆25之间的第三固定杆29上套设第三固定套筒30;第三固定套筒30和第四固定套筒31防止第二调节套筒22在第三固定杆29上左右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进行改进,未提及部分结构相同。
第一活动板3与第二活动板4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碟形螺母32和第二碟形螺母33,使得第一活动板3与第二活动板4既可转动又可固定连接;
第二活动板4与第三活动板12通过第三连接杆11转动连接;具体连接可为:第二活动板4或第三活动板12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凸起、第三活动板和第二凸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进行改进,未提及部分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调节杆15两端第一螺母14和第二螺母16,第一螺母14和第二螺母16防止第一固定调节杆15从第一调节套筒17上脱落。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螺母19和第四螺母21,所述第三螺母19和第四螺母21固定第二固定调节杆20两端,防止第二固定调节杆20从第二调节套筒22上脱落。
第二活动板4与第三活动板12通过第三连接杆11转动连接;具体连接可为:第二活动板4或第三活动板12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凸起、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凸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支撑架的使用方法包括:
(1)调节第二调节杆18在第二调节套筒22中的位置,将第二固定调节杆20从第二调节杆18的活动槽中切换到固定槽中如图4所示进行固定,达到第二连接杆9的上下距离可调的效果;
(2)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在第一活动板3上滑动,将第一固定螺杆2、第二固定螺杆6固定在第一活动板3两侧的侧开槽中,同时起到防掉落的效果,最终实现第二连接杆9与第一连接杆5之间的距离可调;
(3)调节第一调节杆13在第一调节套筒17中的位置,带动第三连接杆11的移动,第二活动板4、第三活动板12和第三连接杆11之间可以相互转动,进而调节第二活动板4和第三活动板12之间的角度;
(4)以上步骤调节后,通过固定第一碟形螺母32、第二碟形螺母33,进而固定第一活动板3和第二活动板4之间的转动;
(5)通过以上四步共同调节作用,可以使该装置有不同角度、不同长度的多方向调节范围,并且稳定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支撑架,改善了调节方式及调节适用范围,更加方便快捷;实现方便地调节装置角度以及两杆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群、不同手术体位等各种支撑需求;结构稳定,支架的固定方式简单,所需结构少;装置中调节杆与调节套筒之间的连接形式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和经济性好;装置设置有活动板,相对于支架结构,更便于支撑。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调节单元和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板(3)、第二活动板(4)和第三活动板(12);第一活动板(3)和第二活动板(4)之间以及第二活动板(4)和第三活动板(12)之间均为转动连接,第三活动板(12)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第一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三活动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6)和第三固定杆(29),且三者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底座杆(24)和第二底座杆(2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13)、套设于第一调节杆(13)外部的第一调节套筒(17)、以及将第一调节杆(13)和第一调节套筒(17)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调节杆(15);
所述第一调节杆(13)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34),活动槽(34)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35);
所述第一调节套筒(17)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一固定调节杆(15)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一调节杆(13)上的活动槽(34)或固定槽(35)后伸出第一调节套筒(17)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调节杆(15)两端的第一螺母(14)和第二螺母(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杆(18)、套设于第二调节杆(18)外部的第二调节套筒(22)、以及将第二调节杆(18)和第二调节套筒(22)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调节杆(20);
所述第二调节杆(18)上沿轴向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一侧槽壁上设置多个固定槽;
所述第二调节套筒(22)上端外壁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调节杆(20)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二调节杆(18)上的活动槽或固定槽后伸出第二调节套筒(22)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二固定调节杆(20)两端的第三螺母(19)和第四螺母(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以及与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均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第一活动板(3)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固定于第一滑动杆(1)和第二滑动杆(7)的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套筒(17)套设于第二固定杆(26)上,且第一调节套筒(17)与第一底座杆(24)之间的第二固定杆(26)上套设第二固定套筒(28),第一调节套筒(17)与第二底座杆(25)之间的第二固定杆(26)上套设第一固定套筒(2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套筒(22)套设于第三固定杆(29)上,且第二调节套筒(22)与第一底座杆(24)之间的第三固定杆(29)上套设第四固定套筒(31),第二调节套筒(22)与第二底座杆(25)之间的第三固定杆(29)上套设第三固定套筒(30)。
CN201920685476.1U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Active CN210542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5476.1U CN210542299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5476.1U CN210542299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2299U true CN21054229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5476.1U Active CN210542299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2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478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laparoscopic device
CN108742738B (zh) 一种胸外科手术扩张装置
CN111870291A (zh) 一种拉钩机构和剖宫产腹部拉钩装置
CN21054229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CN113749894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夹持装置
CN108567399B (zh) 口腔支撑架
CN116672008A (zh) 一种医用开睑器
CN215960318U (zh)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托盘
CN209032944U (zh) 一种病床用引流瓶承载装置
CN20897401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器
CN210077744U (zh) 颈椎撑开装置
CN214285021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拉钩
CN110101536A (zh) 一种可调节式支撑架
CN210330706U (zh) 足踝关节矫正可调式外固定架
CN110680493A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创伤骨科复位固定钳
CN213606789U (zh) 一种可多平面调整方向的单臂延长架
CN214104583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钢板定型装置
CN215228599U (zh) 一种支撑式便携口腔钳
CN215779552U (zh) 一种可移动式幕帘架
CN111920373A (zh) 腹腔镜扶镜器
CN214104779U (zh) 一种骨科矫正装置
CN213076156U (zh) 一种骨科医生用骨折复位定位器
CN117860183B (zh) 一种口腔辅助撑开机构及局部给药装置
CN214971213U (zh) 一种新型医用温控护理烤灯
CN219681264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用防脱落管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