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2102U -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2102U
CN210542102U CN201920921723.3U CN201920921723U CN210542102U CN 210542102 U CN210542102 U CN 210542102U CN 201920921723 U CN201920921723 U CN 201920921723U CN 210542102 U CN210542102 U CN 21054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utt joint
operating room
tail
guide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17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岩
熊昆武
王珊
黄芹
张勇辉
邱宁杰
林海谛
张丽萍
周莉
阮一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217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2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2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包括等高的内车和外车,内车的尾部和外车的尾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接导向机构,以使得内车的尾部和外车的尾部对接在一起,内车和外车的下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内车的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一,外车的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二,导轨二的上部设有床架,床架的下端四角设有与导轨二配合的滚轮;内车的头部和外车的头部均设有锁定机构,床架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与锁定机构配合的锁定部;床架包括上身床板、下身床板和护板,上身床板的上部设有上肢约束带,下身床板的上部设有下肢约束带。本实用新型的床架上设有上肢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方便医护人员转移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

Description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精神压力的增大也导致了精神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有些精神病患者具有暴力倾向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为避免患者伤人,经常需要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
临床上,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将受伤的病人搬移到手术车上,经常会用到手术室对接车,然而,现有的手术室对接车主要是针对精神正常的患者而设计的,一般只设有一条腰部约束带,对于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其行动自由难以限制,转移难度较大;对于一些比较紧急的手术,如果不能及时完成患者的转移,耽误了手术进程,极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能够限制精神病患者行动自由的手术室对接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包括等高的内车和外车,所述内车的尾部和外车的尾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接导向机构,以使得所述内车的尾部和外车的尾部对接在一起,所述内车和外车的下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脚刹;
所述内车的头部设有第一扶手、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一,所述导轨一沿所述内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外车的头部设有第二扶手、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二,所述导轨二沿所述外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二的上部设有床架,所述床架的下端四角设有与所述导轨二配合的滚轮;当所述内车与外车对接在一起时,所述导轨一与导轨二对接在一起;所述内车的头部和外车的头部均设有锁定机构,所述床架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的锁定部;
所述床架的头部设有第三扶手、尾部设有第四扶手,所述床架包括上身床板、下身床板和护板,所述上身床板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所述护板;所述上身床板的上部设有两个上肢约束带,所述下身床板的上部设有两个下肢约束带,所述上肢约束带的两端和下肢约束带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车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一、车架一和车身一;所述外车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二、车架二和车身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上肢约束带分别位于所述上身床板上部的两侧,所述上肢约束带靠近所述上身床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身床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分别位于所述下身床板上部的两侧,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通过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的外侧均设有固定带;所述下身床板的两侧均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滑杆滑动配合,所述滑套的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带配合的日字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导向机构包括设在所述车身一尾部的对接导向槽、设在所述车身二尾部的对接导向板,当所述对接导向板完全插入所述对接导向槽内时,所述内车的尾部与外车的尾部对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导向槽的开口端为向外扩张的斜口,所述对接导向板靠近所述外车的一端与所述斜口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导向板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对接导向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限位槽体、壳体和限位销,所述壳体中空一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限位槽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限位槽体的一端中部设有导向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贯穿所述限位槽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销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孔、复位弹簧和限位孔,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限位槽体外壁之间设有与所述限位销连接的顶板,所述限位销远离所述限位槽体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并连接有一手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床架上设有上肢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医护人员在转移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时,可以使用上肢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将患者的四肢固定起来,转移起来更加方便,转移效率更高,避免了因精神病患者的不配合而耽误手术进程,安全性更佳。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下肢约束带的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精神病患者,使用效果较佳。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上肢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均可拆卸,方便将上肢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拆下来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安全性较佳。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导向板的端部呈弧形设置,可避免对接导向板刮伤或戳伤靠近外车的院内人员,安全性好。
其五、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导向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缓冲垫,避免了在将内车与外车对接时产生较大的碰撞声,舒适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内车;11、底盘一;12、车架一;13、车身一;14、导轨一;15、对接导向槽;16、橡胶缓冲垫;17、第一扶手;2、外车;21、底盘二;22、车架二;23、车身二;24、导轨二;25、第二扶手;26、对接导向板;3、床架;31、上身床板;311、上肢约束带;312、连接板;313、螺栓;314、魔术贴子贴一;315、魔术贴母贴一;32、下身床板;321、下肢约束带;322、魔术贴子贴二;323、魔术贴母贴二;324、连接带;325、固定带;326、滑杆;327、滑套;328、日字扣;33、护板;34、滚轮;35、第三扶手;36、第四扶手;4、万向轮;41、脚刹;5、锁定机构;51、限位槽体;52、壳体;53、限位销;54、导向孔;55、限位孔;56、复位弹簧;57、顶板;58、手持部;6、锁定部;61、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等高的内车1和外车2,内车1的尾部和外车2的尾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接导向机构,以使得内车1的尾部和外车2的尾部对接在一起,内车1和外车2的下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万向轮4上均设有脚刹41;当外车2与内车1对接后锁死脚刹41可避免内车1与外车2分离。
其中,内车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一11、车架一12和车身一13;外车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二21、车架二22和车身二23。所述对接导向机构包括设在车身一13尾部的对接导向槽15、设在车身二23尾部的对接导向板26,当对接导向板26完全插入对接导向槽15内时,内车1的尾部与外车2的尾部对接在一起。
优选地,对接导向槽15的开口端为向外扩张的斜口,对接导向板26靠近外车2的一端与斜口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车1与外车2对接起来更加方便快速。
优选地,对接导向板26的端部呈弧形设置,对接导向槽15的内壁上设有橡胶缓冲垫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对接导向板26刮伤或戳伤靠近外车2的院内人员,安全性好;同时又避免了在将内车1与外车2对接时产生较大的碰撞声,舒适度更佳。
内车1的头部设有第一扶手17、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一14,导轨一14沿内车1的长度方向设置;外车2的头部设有第二扶手25、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二24,导轨二24沿外车2的长度方向设置,导轨二24的上部设有床架3,床架3的下端四角设有与导轨二24配合的滚轮34;当内车1与外车2对接在一起时,导轨一14与导轨二24对接在一起;内车1的头部和外车2的头部均设有锁定机构5,床架3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与锁定机构5配合的锁定部6。
具体地,内车1的头部和外车2的头部各设有一个锁定机构5,床架3头部的锁定部6与外车2头部的锁定机构5配合,可将床架3与外车2形成固定,床架3尾部的锁定部6与内车1头部的锁定机构5配合,可将床架3与内车1形成固定;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限位槽体51、壳体52和限位销53,壳体52中空一端开口,壳体52的开口端与限位槽体51的外壁连接,壳体52远离限位槽体51的一端中部设有导向孔54,沿壳体52的轴向贯穿限位槽体51的侧壁设有与壳体52内部连通的限位孔55,壳体52内设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56,限位销53的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孔54、复位弹簧56和限位孔55,复位弹簧56与限位槽体51外壁之间设有与限位销53连接的顶板57,限位销53远离限位槽体51的一端外露于壳体52并连接有一手持部58;每一锁定部6的下端均设有与锁定机构5配合的锁孔61,外车2上的锁定机构5的限位槽体51的底部与车身二23头部的上端固定连接,内车1上的锁定机构5的限位槽体51的底部与车身一13头部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术对接室外时,床架3头部的锁定部6锁死在外车2上的限位槽体51的凹槽内,在转移患者时,先将外车2与内车1对接,然后用手拉动外车2上的锁定机构5上的手持部58,向内车1一侧推动床架3,解除锁定,当床架3尾部的锁定部6移到内车1上的锁定机构5附近时,用手拉动内车1上的锁定机构5的手持部58,将床架3尾部的锁定部6推到限位槽体51的凹槽内,放开手持部58,将床架3与内车1形成固定,完成患者的转移。
床架3的头部设有第三扶手35、尾部设有第四扶手36,床架3包括上身床板31、下身床板32和护板33,上身床板31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护板33;上身床板31的上部设有两个上肢约束带311,下身床板32的上部设有两个下肢约束带321,上肢约束带311的两端和下肢约束带321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
具体地,上肢约束带311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子贴一314,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魔术贴子贴一314配合的魔术贴母贴一315,以实现上肢约束带311两端的连接。
优选地,两个上肢约束带311分别位于上身床板31上部的两侧,上肢约束带311靠近上身床板3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312,连接板312通过螺栓313与上身床板31连接。上肢约束带311可拆卸,方便对上肢约束带311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两个下肢约束带321分别位于下身床板32上部的两侧,两个下肢约束带321通过连接带324连接在一起,两个下肢约束带321的外侧均设有固定带325;下身床板32的两侧均设有滑杆326,滑杆326上套设有滑套327,滑套327与滑杆326滑动配合,滑套327的上端连接有与固定带325配合的日字扣328。滑动滑套327可调节下肢约束带321的约束位置,下肢约束带321的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具体地,下肢约束带321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子贴二322,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魔术贴子贴二322配合的魔术贴母贴二323,以实现下肢约束带321两端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包括等高的内车(1)和外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1)的尾部和外车(2)的尾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接导向机构,以使得所述内车(1)的尾部和外车(2)的尾部对接在一起,所述内车(1)和外车(2)的下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上均设有脚刹(41);
所述内车(1)的头部设有第一扶手(17)、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一(14),所述导轨一(14)沿所述内车(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外车(2)的头部设有第二扶手(25)、上部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导轨二(24),所述导轨二(24)沿所述外车(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二(24)的上部设有床架(3),所述床架(3)的下端四角设有与所述导轨二(24)配合的滚轮(34);当所述内车(1)与外车(2)对接在一起时,所述导轨一(14)与导轨二(24)对接在一起;所述内车(1)的头部和外车(2)的头部均设有锁定机构(5),所述床架(3)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5)配合的锁定部(6);
所述床架(3)的头部设有第三扶手(35)、尾部设有第四扶手(36),所述床架(3)包括上身床板(31)、下身床板(32)和护板(33),所述上身床板(31)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所述护板(33);所述上身床板(31)的上部设有两个上肢约束带(311),所述下身床板(32)的上部设有两个下肢约束带(321),所述上肢约束带(311)的两端和下肢约束带(321)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一(11)、车架一(12)和车身一(13);所述外车(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盘二(21)、车架二(22)和车身二(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肢约束带(311)分别位于所述上身床板(31)上部的两侧,所述上肢约束带(311)靠近所述上身床板(3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312),所述连接板(312)通过螺栓(313)与所述上身床板(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321)分别位于所述下身床板(32)上部的两侧,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321)通过连接带(324)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下肢约束带(321)的外侧均设有固定带(325);所述下身床板(32)的两侧均设有滑杆(326),所述滑杆(326)上套设有滑套(327),所述滑套(327)与滑杆(326)滑动配合,所述滑套(327)的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带(325)配合的日字扣(3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导向机构包括设在所述车身一(13)尾部的对接导向槽(15)、设在所述车身二(23)尾部的对接导向板(26),当所述对接导向板(26)完全插入所述对接导向槽(15)内时,所述内车(1)的尾部与外车(2)的尾部对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导向槽(15)的开口端为向外扩张的斜口,所述对接导向板(26)靠近所述外车(2)的一端与所述斜口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导向板(26)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对接导向槽(15)的内壁上设有橡胶缓冲垫(16)。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限位槽体(51)、壳体(52)和限位销(53),所述壳体(52)中空一端开口,所述壳体(52)的开口端与所述限位槽体(51)的外壁连接,所述壳体(52)远离所述限位槽体(51)的一端中部设有导向孔(54),沿所述壳体(52)的轴向贯穿所述限位槽体(5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壳体(52)内部连通的限位孔(55),所述壳体(52)内设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56),所述限位销(5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孔(54)、复位弹簧(56)和限位孔(55),所述复位弹簧(56)与所述限位槽体(51)外壁之间设有与所述限位销(53)连接的顶板(57),所述限位销(53)远离所述限位槽体(51)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52)并连接有一手持部(58)。
CN201920921723.3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Active CN210542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1723.3U CN21054210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1723.3U CN21054210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2102U true CN21054210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2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1723.3U Active CN210542102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2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7778B2 (en) Patient transfer system
CA2537919C (en) Device for emergency transport of pediatric patients
US20140150178A1 (en) Patient Rotation Apparatus
CN210542102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用手术室对接车
CN210130897U (zh) 可移动式桡动脉穿刺手臂固定装置
US11723835B2 (en) Patient support system with chest compression system and harness assembly with sensor system
CN211096817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支架
CN209864349U (zh) 一种转运床
CN215875157U (zh) 一种约束装置及约束床
CN210644290U (zh) 精神科约束装置
CN216061174U (zh) 一种小儿骨科用辅助搬动装置
CN216318601U (zh) 一种适于医院使用的新型过床板
CN207755501U (zh) 一种新型肛肠检查床
CN215502183U (zh) 一种新生儿鸟巢式转运装置
CN214908901U (zh) 一种急诊科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19439743U (zh) 便于转运的临床抢救床
CN218552867U (zh) 重症监护无创呼吸面罩固定装置
CN217014399U (zh) 一种新型重症监护约束装置
CN219332239U (zh) 一种新型转运担架
CN214157644U (zh) 一种介入术术后下肢固定及加压辅助装置
CN212788825U (zh) 一种儿童用看护约束装置
CN214049278U (zh) 一种带磁疗功能的医用约束带
CN218279980U (zh) 一种布袋可拆卸的抢救担架
CN215461060U (zh) 一种感染科净化呼吸护理装置
CN211750722U (zh) 用于降低icu管道护理风险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