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6594U -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6594U
CN210536594U CN201921450950.9U CN201921450950U CN210536594U CN 210536594 U CN210536594 U CN 210536594U CN 201921450950 U CN201921450950 U CN 201921450950U CN 210536594 U CN210536594 U CN 210536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istor
radio frequency
protection
pro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09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g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gj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09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6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6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65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所述射频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功率放大器和反射保护电路;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向所述控制电路持续发送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保护信号时,将减小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在接收到所述恢复信号时,将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射频电路中的各个器件进行反射保护,在反射保护过程中功率损耗较低,还能够避免发生过热现象,提升了射频电路反射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电路能够广泛地应用到雷达、电子对抗、微波通信、卫星通讯以及等电子系统中。大功率的功放器件作为射频电路中的关键器件,十分容易因反射功率过大造成损坏,为了防止射频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反射功率过大而损坏,通常设置保护电路来对射频电路的功放器件进行保护。目前通常采用设置环形器的方式来对功放器件进行保护,但由于电子系统还包括频带宽、功率大和体积小等要求,采用环形器进行保护不仅会占据较大体积,还将会产生大量的功率损耗,从而严重影响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同时环形器产生的大量功率损耗会转化为热能,因此环形器还容易因长时间工作而过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环形器保护电路功率损耗大,易发生过热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保护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连接,以接收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发出的射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反射保护电路,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控制端还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向所述控制电路持续发送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保护信号时,将减小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在接收到所述恢复信号时,将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可选地,所述反射保护电路包括定向耦合器、检波电路、保护电路;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直通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所述检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定向耦合器,用于将根据所述射频信号耦合得到的反射信号发送至所述检波电路;
所述检波电路,用于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检测以得到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并将所述信号电压发送至所述保护电路;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电压输出相应的恢复信号或保护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检波电路包括检波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检波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
可选地,所述检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第三电容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连接,通过第四电容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接收所述检波电路发送的信号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负极输入端接第一参考电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信号电压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信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源,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电源还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正极输入端连接,以将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作为第二参考电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以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作为保护检测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信号电压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信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还用于将所述保护检测电压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保护检测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保护检测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还分别通过所述第六电容和所述第七电容接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射频保护装置,所述射频保护装置包括射频保护电路,所述射频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如上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射保护电路,可以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在反射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时,可以通过反射保护电路对控制电路发出保护信号,以使控制电路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的射频信号减小;在反射信号的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可以通过反射保护电路对控制电路发出恢复信号,以使控制电路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的射频信号增大,从而避免在反射功率过大时损坏功率放大器等器件。反射保护电路能够用于大功率射频电路的反射保护,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在反射保护过程中功率损耗较低,因此还能够避免发生过热现象,提升了射频电路反射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射频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射频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保护电路一实施例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保护电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射频信号输入接口;C2、第二电容;20、控制电路;43、保护电路; R4、第四电阻;U1、第一运算放大器;D1、第一二极管;Q1、第一三极管; C3、第三电容;VCC、第一电源;C4、第四电容;R5、第五电阻;R9、第九电阻;R6、第六电阻;C6、第六电容;R7、第七电阻;C7、第七电容;R8、第八电阻;30、功率放大器;R10、第十电阻;40、反射保护电路;R11、第十一电阻;41、定向耦合器;C5、第五电容;42、检波电路;C8、第八电容; D、检波二极管;Ra、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电阻;Rb、第二分压电阻; R3、第三电阻;R1、第一电阻;C1、第一电容;50、射频信号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保护电路,应用于射频保护装置中,该射频保护装置可以用于保护射频电路,避免反射功率过大时对电路器件产生损坏。
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射频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20、功率放大器 30和反射保护电路40。控制电路20的第一端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连接,以接收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发出的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器30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20的第二端连接,反射保护电路40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30的输出端连接,反射保护电路40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50连接,以将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发出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射频信号输出接口50。反射保护电路40的控制端还与控制电路20的受控端连接。
反射保护电路40可以对电路中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以得出反射信号对应的信号电压,并根据信号电压的大小确定向控制电路20持续发送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在信号电压较大时,可以向控制电路20持续发送保护信号,在信号电压较小时,可以向控制电路20持续发送恢复信号。
控制电路20可以接收反射保护电路40发出的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在接收到保护信号时,将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减小后输出至功率放大器30;在接收到恢复信号时,将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30。其中,输出至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不高于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接收到的射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发出射频信号,控制电路20在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功率放大器30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反射保护电路40,反射保护电路40对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得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并根据信号电压的大小选择向控制电路20持续发送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控制电路20在接收到保护信号时,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减小;在接收到恢复信号时,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增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反射保护电路40,可以对功率放大器30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在反射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时,可以通过反射保护电路40对控制电路20 发出保护信号,以使控制电路20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减小;在反射信号的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可以通过反射保护电路40对控制电路20发出恢复信号,以使控制电路20将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增大,从而避免在反射功率过大时损坏功率放大器30等器件。反射保护电路40 能够用于大功率射频电路的反射保护,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在反射保护过程中功率损耗较低,因此还能够避免发生过热现象,提升了射频电路反射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上述反射保护电路40可以包括定向耦合器41、检波电路42、保护电路43和第一电阻R1。定向耦合器41包括输入端、直通端、耦合端以及隔离端,定向耦合器41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 30的输出端连接,直通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50连接,耦合端与检波电路 42的输入端连接,隔离端则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检波电路42的输出端与保护电路43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4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0的受控端连接。
该定向耦合器41为反向定向耦合器,在射频信号从定向耦合器41的输入端输入时,定向耦合器41可以对射频信号进行耦合,射频信号中的反射信号在经过耦合之后通过耦合端输出,其他信号则通过直通端输出至射频信号输出接口50。即,定向耦合器41可以将射频信号中的反射信号进行分离并发送至检波电路42。检波电路42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可以对反射信号进行整流,以得到反射信号对应的直流电压信号,即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并将该信号电压发送至保护电路43。保护电路43在接收到信号电压后,可以根据该信号电压确定反射信号的强弱,以输出相应的恢复信号或保护信号至控制电路20。在反射信号较强时,输出保护信号至控制电路20,以使控制电路20 减少进入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在反射信号较弱时,输出恢复信号至控制电路20,以使控制电路20增大进入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从而在保证射频电路正常运行的同时对射频电路内的功率放大器30等器件进行反射保护,避免反射功率过大而损坏电路器件。
在图2的基础上结合图3,上述检波电路42可以包括检波二极管D、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检波二极管D的正极与定向耦合器 41的耦合端连接,检波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保护电路43的输入端连接。检波二极管D可以对定向耦合器41发出的反射信号进行整流,以得到反射信号中的直流电压信号,并将直流电压信号作为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发送至保护电路43的输入端。检波二极管D的负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三电阻R3接地,以对检波二极管D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进行过滤,以消除高频信号的噪声干扰。
进一步地,上述检波电路42还可包括第二电容C2。保护电路43的输入端可以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以提高检波电路42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可以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保护电路43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 的负极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第三电容C3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10连接以及通过第四电容C4与功率放大器30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 43输出的保护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恢复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其中,高电平信号大于第一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低电平信号小于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可以对该射频电路中的直流信号进行滤波,以避免直流噪音信号对射频信号的传输造成干扰。
在保护电路43发出保护信号时,给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添加一偏置电压,使第一二极管D1导通,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发出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射频信号通过第一二极管D1流入地,使得输入到功率放大器30中的射频信号减小,避免功率放大器30因大功率的反射信号而产生损坏;在保护电路43发出恢复信号时,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的偏置电压低于导通电压,第一二极管 D1截止,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发出的射频信号将全部被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0 中,使得输入到功率放大器30中的射频信号增大,射频电路此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二极管D1可以为PIN二极管。
一并参照图2和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保护电路43可以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正极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以接收检波电路42发送的信号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负极输入端接第一参考电平,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出端与控制电路 20的受控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平为预先设置的电压阈值,电源电压通过两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a和第二分压电阻Rb接地,第一参考电平即为两个分压电阻的串联点上的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在接收到信号电压和第一参考电平后,将信号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信号电压大于第一参考电平的电压值时,表示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高于预设的功率阈值,此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在信号电压小于第一参考电平的电压值时,表示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低于预设的功率阈值,此时第一运算放大器 U1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低电平。通过将反射信号对应的信号电压与预设功率阈值对应的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可以准确地确定反射信号的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阈值,从而使得保护电路43能够发出对应的信号控制流入功率放大器30的射频信号的信号功率,以避免功率放大器30流过大功率的反射信号而发生损坏。
参照图2和图4,在与上述优选实施例不相同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保护电路43还可以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源VCC,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正极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以接收检波电路42发送的信号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负极输入端接第一参考电平,第一运算放大器U1 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参考电平为预先设置的电压阈值,电源电压通过两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a和第二分压电阻Rb接地,第一参考电平即为两个分压电阻的串联点上的电压。第一电源VCC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 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出端还可以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并且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以提高保护电路43的安全性。具体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可以为LM158型双路运算放大器。
第一电源VCC还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正极输入端连接,以将第六电阻R6第二端的电压作为第二参考电平。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负极输入端还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以将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作为保护检测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0的受控端连接。
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可以将信号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信号电压大于第一参考电平时,向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在信号电压小于第一参考电平时,向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低电平。
第一运算放大器U1还可以将保护检测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保护检测电压小于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控制电路20输出高电平;在保护检测电压大于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控制电路20输出低电平。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大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对应的信号电压大于第一参考电平,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出端向第一三极管 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由于第二参考电平恒定,保护检测电压为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在第一三极管Q1导通时,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降低,从而使得保护检测电压低于第二参考电平,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向控制电路20输出高电平。同样地,在反射信号的反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时,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三极管Q1上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二参考电平,使得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向控制电路20输出低电平。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U1中的两个比较电路生成输出至控制电路20的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能够将检波电路42与控制电路20进行有效隔离,从而提升反射保护电路40的使用寿命,增强反射保护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正极输入端还可以通过第八电容C5接地,以对第二参考电平的电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上述保护电路43中还可以包括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组成RC滤波电路,以对第一电源VCC输出的电源电压中的高频噪音进行过滤,防止噪声信号产生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还可以包括有第九电阻R9、第六电容C6 和第七电容C7。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还可以分别通过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 接地。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容与电阻并联后接地可以构成滤波电路,以对噪声信号进行过滤。同时,通过设置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能够有效消除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出端的干扰信号,使得偏置电压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可以由两个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并联组成。例如,两个并联电容可以分别设置为微法级电容和皮法级电容,以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噪声进行过滤。例如,两个电容的电容值可以分别为100pF和0.1uF,以提高对输出的偏置电压中不同类型噪声的过滤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射频保护装置,该射频保护装置包括射频保护电路,该射频保护电路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射频保护装置采用了上述射频保护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射频保护装置具有上述射频保护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连接,以接收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发出的射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反射保护电路,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的控制端还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射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向所述控制电路持续发送保护信号或恢复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保护信号时,将减小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在接收到所述恢复信号时,将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保护电路包括定向耦合器、检波电路、保护电路;
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直通端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所述检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定向耦合器,用于将根据所述射频信号耦合得到的反射信号发送至所述检波电路;
所述检波电路,用于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检测以得到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电压,并将所述信号电压发送至所述保护电路;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电压输出相应的恢复信号或保护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电路包括检波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检波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第三电容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连接,通过第四电容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以接收所述检波电路发送的信号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负极输入端接第一参考电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信号电压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信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源,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电源还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正极输入端连接,以将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作为第二参考电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以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作为保护检测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信号电压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信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平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还用于将所述保护检测电压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在所述保护检测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保护检测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平时,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还分别通过所述第六电容和所述第七电容接地。
10.一种射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保护装置包括射频保护电路,所述射频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射频保护电路。
CN201921450950.9U 2019-09-02 2019-09-02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36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950.9U CN210536594U (zh) 2019-09-02 2019-09-02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950.9U CN210536594U (zh) 2019-09-02 2019-09-02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6594U true CN210536594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095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36594U (zh) 2019-09-02 2019-09-02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65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854A (zh) * 2019-09-02 2019-11-22 深圳市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13162703A (zh) * 2021-04-27 2021-07-23 无锡宇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功率监控电路及具有无线通信电路的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854A (zh) * 2019-09-02 2019-11-22 深圳市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10492854B (zh) * 2019-09-02 2024-05-28 深圳市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13162703A (zh) * 2021-04-27 2021-07-23 无锡宇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功率监控电路及具有无线通信电路的移动终端
CN113162703B (zh) * 2021-04-27 2023-02-28 无锡宇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功率监控电路及具有无线通信电路的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6594U (zh)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10492854B (zh) 射频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03384962A (zh) 天线切换电路和无线终端设备
US8027648B2 (en) Radio frequency power monitor
US8622313B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4979232A (en) Self-biasing solid-state T/R switch
CN109217830B (zh) 射频功率放大器开关控制电路、射频前端发射链路及接收链路
CN103873021A (zh) 射频限幅保护电路
CN109194344B (zh) 一种射频发射机精细化驻波保护电路及方法
CN103501204A (zh) 一种x波段输出功率遥测采集装置
CN214591335U (zh) 射频保护装置和终端
CN214544245U (zh) 功率可变的限幅器及限幅电路
CN212989475U (zh) 掉电检测电路及用电设备
CN107733379B (zh) 射频放大器输出端失配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204859121U (zh) 一种s波段40w固态脉冲功率放大器
CN113114279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JP2008219497A (ja) リミッタ回路
CN114637717A (zh) 一种检测电路及差分接收器
US10038477B2 (en) Combined active and passive high-power RF protection circuit
CN209168087U (zh) 终端设备
CN114930721A (zh) 信号检测电路
CN111277257A (zh) 带esd防护的射频开关
CN208158591U (zh) 一种hd-sdi多业务高清视频光端机
CN107688131B (zh) Mimo天线系统
CN216248124U (zh) 具有隔离功能的电压检测电路、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