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6522U -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6522U
CN210536522U CN201922063732.6U CN201922063732U CN210536522U CN 210536522 U CN210536522 U CN 210536522U CN 201922063732 U CN201922063732 U CN 201922063732U CN 210536522 U CN210536522 U CN 210536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p
input
bipolar transistor
insulated gate
gate bip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37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虎
刘建成
贺志平
罗剑
熊炜
袁旭峰
邹晓松
陈明洋
邵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ower Grid Materials Co ltd
Guizhou University
Tongr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ower Grid Materials Co ltd
Guizhou University
Tongr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ower Grid Materials Co ltd, Guizhou University, Tongr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ower Gri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37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6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6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65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SOP系统,涉及供电技术领域。该模块化SOP系统包括: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和SOP子系统;SOP子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SOP子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SOP子系统包括SOP工作装置和SOP冗余装置。该模块化SOP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采用并联连接,当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只断开与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同时将SOP冗余装置投入工作,即可对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进行检修或更换,不会影响输入交流电网和输出交流电网的连接状态,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交流380V供电多采用单辐射供电模式,难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即使采用不间断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也会由于机械开关的投切导致短时停电,这会给敏感负荷带来损失。对于部分重要负荷,通常采用传统的两回单相低压供电线路自动切换开关(AutomaticTransfer Switch,ATS),但由于ATS的频繁切换,将造成机械开关触头变形,影响ATS的使用寿命,影响供电可靠性。智能软开关(Soft OpenPoints,SOP)技术旨在以可控电力电子变换器代替传统基于断路器的馈线联络开关,从而实现馈线间常态化柔性“软连接”,能够提供灵活、快速、精确的功率交换控制与潮流优化能力。与基于联络开关的常规网络连接方式相比,SOP实现了馈线间常态化柔性互联,避免了开关频繁变位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配电网控制的灵活性和快速性,使配电网同时具备了开环运行与闭环运行的优势。
一般来说,SOP结构两侧连接的变流器在结构上完全对称,通过实施适当的控制策略,可按照调度指令实现功率的双向灵活流动与精确控制。但现有的SOP结构通常为传统的背靠背电压源型换流器组成,其结构固定,若换流器发生故障则只能选择断开SOP结构两侧连接的断路器来进行检修或者更换,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现有的SOP结构存在检修或更换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SOP系统,以解决现有SOP结构检修或更换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包括: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和SOP子系统;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输入断路器组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数量相同;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均与输入交流电网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均与输出交流电网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包括:SOP工作装置和SOP冗余装置;
所述SOP工作装置的数量为x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为y个;
所述SOP工作装置和所述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之和小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数量;
每个所述SOP工作装置的输入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SOP工作装置的输出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工作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输入交流电网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与所述SOP工作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输入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输出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冗余装置用于所述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实现所述输入交流电网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所述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与所述SOP冗余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
可选的,所述SOP子系统还包括:SOP预留装置;所述SOP预留装置的数量为z个;
所述SOP工作装置、所述SOP冗余装置和所述SOP预留装置的数量之和等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数量;
所述SOP预留装置用于对所述模块化SOP系统进行扩容;扩容时,将所述SOP预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至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将所述SOP预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或所述SOP预留装置;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或所述SOP预留装置。
可选的,所述SOP工作装置、所述SOP冗余装置和所述SOP预留装置均包括:第一换流器、第二换流器和电容;
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SOP子系统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可选的,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
可选的,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时,所述第一换流器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和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A相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B相分别与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C相分别与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N相分别与所述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换流器包括: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和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A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B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C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N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SOP系统,该模块化SOP系统包括: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和SOP子系统;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入端与输入交流电网的输出端电连接;SOP子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SOP子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出端与输出交流电网的输入端电连接;SOP子系统包括:SOP工作装置和SOP冗余装置;SOP工作装置和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之和小于输入断路器组的数量;SOP工作装置用于实现输入交流电网与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与SOP工作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SOP冗余装置用于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实现输入交流电网与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与SOP冗余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每个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或SOP冗余装置;每个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或SOP冗余装置。该模块化SOP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采用并联连接,当单个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只断开与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同时将SOP冗余装置投入工作,即可将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隔离,对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进行检修或更换,所以单个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并不会影响输入交流电网和输出交流电网的连接状态,也不会影响SOP子系统的整体容量,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SOP子系统还包括SOP预留装置,在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将SOP预留装置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连接,方便扩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SOP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SOP子系统的电路图。
其中,1、输入交流电网;2、输入断路器组;3、SOP工作装置;4、SOP冗余装置;5、SOP预留装置;6、输出断路器组;7、输出交流电网;8、第一换流器;9、第二换流器;10、电容;11、第一IGBT模块;12、第二IGBT模块;13、第三IGBT模块;14、第四IGBT模块;15、第五IGBT模块;16、第六IGBT模块;17、第七IGBT模块;18、第八IGBT模块;21、第十一IGBT模块;22、第十二IGBT模块;23、第十三IGBT模块;24、第十四IGBT模块;25、第十五IGBT模块;26、第十六IGBT模块;27、第十七IGBT模块;28、第十八IGBT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SOP系统的结构图。参见图1,该模块化SOP系统包括: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包括:输入断路器组2、输出断路器组6和SOP子系统。
输入断路器组2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数量均为多个,且输入断路器组2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数量相同,输入断路器组2的结构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结构相同。
每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入端均与输入交流电网1的输出端电连接。
SOP子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
SOP子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
每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出端均与输出交流电网7的输入端电连接。
SOP子系统包括:SOP工作装置3和SOP冗余装置4。
SOP工作装置3的数量为x个,SOP冗余装置4的数量为y个。
SOP工作装置3和SOP冗余装置4的数量之和小于输入断路器组2的数量。
每个SOP工作装置3的输入端均与一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SOP工作装置3的输出端均与一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
SOP工作装置3用于实现输入交流电网1与输出交流电网7之间的柔性互联,与SOP工作装置3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2和输出断路器组6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SOP冗余装置4的输入端均与一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
每个SOP冗余装置4的输出端均与一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
SOP冗余装置4用于SOP工作装置3发生故障时,实现输入交流电网1与输出交流电网7之间的柔性互联;SOP工作装置3发生故障时,与SOP冗余装置4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2和输出断路器组6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3或SOP冗余装置4。
每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3或SOP冗余装置4。
SOP子系统还包括:SOP预留装置5;SOP预留装置5的数量为z个。本实用新型中x和z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y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SOP工作装置3、SOP冗余装置4和SOP预留装置5的数量之和等于输入断路器组2的数量。
SOP预留装置5用于对模块化SOP系统进行扩容;扩容时,将SOP预留装置5的输入端连接至一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将SOP预留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
每个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3或SOP冗余装置4或SOP预留装置5。
每个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SOP工作装置3或SOP冗余装置4或SOP预留装置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SOP子系统的电路图,参见图2,SOP工作装置3、SOP冗余装置4和SOP预留装置5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均由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换流器采用背靠背结构组成,具体的SOP工作装置3、SOP冗余装置4和SOP预留装置5均包括:第一换流器8、第二换流器9和电容10。
第一换流器8的输入端与输入断路器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换流器8的输出端负极与电容1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换流器8的输出端正极与电容10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换流器9的输入端负极与电容1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换流器9的输入端正极与电容1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换流器9的输出端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
输入交流电网1的带电导体系统与输出交流电网7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输入断路器组2的带电导体系统与输入交流电网1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输入断路器组2的带电导体系统与输出断路器组6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输入断路器组2的带电导体系统与SOP子系统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将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的柔性互联低压交流线路,输入交流电网、输出交流电网、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输入断路器组输入端的A相与输入交流电网输出端的A相连接,输入断路器组输入端的B相与输入交流电网输出端的B相连接,输入断路器组输入端的C相与输入交流电网输出端的C相连接,输入断路器组输入端的N相与输入交流电网输出端的N相连接。SOP子系统输入端的A相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A相连接,SOP子系统输入端的B相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B相连接,SOP子系统输入端的C相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C相连接,SOP子系统输入端的N相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N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A相与SOP子系统输出端的A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B相与SOP子系统输出端的B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C相与SOP子系统输出端的C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N相与SOP子系统输出端的N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出端的A相与输出交流电网输入端的A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出端的B相与输出交流电网输入端的B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出端的C相与输出交流电网输入端的C相连接,输出断路器组输出端的N相与输出交流电网输入端的N相连接。
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时,SOP工作装置、SOP冗余装置和SOP预留装置中的两个换流器采用三相四桥臂换流器,具体为第一换流器8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Transistor,IGBT)模块11、第二IGBT模块12、第三IGBT模块13、第四IGBT模块14、第五IGBT模块15、第六IGBT模块16、第七IGBT模块17和第八IGBT模块18。
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A相分别与第一IGBT模块11的发射极、第二IGBT模块12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B相分别与第三IGBT模块13的发射极、第四IGBT模块14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C相分别与第五IGBT模块15的发射极、第六IGBT模块16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N相分别与第七IGBT模块17的发射极、第八IGBT模块18的集电极电连接。
第一IGBT模块11的集电极、第三IGBT模块13的集电极、第五IGBT模块15的集电极和第七IGBT模块17的集电极均与电容10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IGBT模块12的发射极、第四IGBT模块14的发射极、第六IGBT模块16的发射极和第八IGBT模块18的发射极均与电容10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换流器9包括:第十一IGBT模块21、第十二IGBT模块22、第十三IGBT模块23、第十四IGBT模块24、第十五IGBT模块25、第十六IGBT模块26、第十七IGBT模块27和第十八IGBT模块28。
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A相分别与第十一IGBT模块21的发射极、第十二IGBT模块22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B相分别与第十三IGBT模块23的发射极、第十四IGBT模块24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C相分别与第十五IGBT模块25的发射极、第十六IGBT模块26的集电极电连接。
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N相分别与第十七IGBT模块27的发射极、第十八IGBT模块28的集电极电连接。
第十一IGBT模块21的集电极、第十三IGBT模块23的集电极、第十五IGBT模块25的集电极和第十七IGBT模块27的集电极均与电容10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十二IGBT模块22的发射极、第十四IGBT模块24的发射极、第十六IGBT模块26的发射极和第十八IGBT模块28的发射极均与电容10的第二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有x个SOP工作装置工作,与x个SOP工作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SOP子系统的容量为x个SOP工作装置的总容量,且SOP工作装置的第一换流器的控制结构相同,第二换流器的控制结构相同,可以确保子模块容量均衡。
正常工作状态下,y个SOP冗余装置不工作,与y个SOP冗余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断开状态。正常工作状态下,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断开与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相连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并闭合与SOP冗余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SOP冗余装置进入工作状态。工作的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与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的数量相同。
对模块化SOP系统进行扩容时,根据需要扩充的容量将SOP预留装置与没有连接SOP工作装置或SOP冗余装置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电连接,并闭合与SOP预留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即可完成对模块化SOP系统的扩容。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SOP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采用并联连接,当单个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只断开与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同时将SOP冗余装置投入工作,即可将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隔离,对发生故障的SOP工作装置进行检修或更换,所以单个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并不会影响输入交流电网和输出交流电网的连接状态,也不会影响SOP子系统的整体容量,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SOP子系统还包括SOP预留装置,在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将SOP预留装置与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连接,方便扩容。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断路器组、输出断路器组和SOP子系统;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输入断路器组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数量相同;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均与输入交流电网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均与输出交流电网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子系统包括:SOP工作装置和SOP冗余装置;
所述SOP工作装置的数量为x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为y个;
所述SOP工作装置和所述SOP冗余装置的数量之和小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数量;
每个所述SOP工作装置的输入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SOP工作装置的输出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工作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输入交流电网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与所述SOP工作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输入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每个所述SOP冗余装置的输出端均与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OP冗余装置用于所述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实现所述输入交流电网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所述SOP工作装置发生故障时,与所述SOP冗余装置对应连接的输入断路器组和输出断路器组处于闭合状态;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OP子系统还包括:SOP预留装置;所述SOP预留装置的数量为z个;
所述SOP工作装置、所述SOP冗余装置和所述SOP预留装置的数量之和等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数量;
所述SOP预留装置用于对所述模块化SOP系统进行扩容;扩容时,将所述SOP预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至一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将所述SOP预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
每个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或所述SOP预留装置;
每个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OP工作装置或所述SOP冗余装置或所述SOP预留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OP工作装置、所述SOP冗余装置和所述SOP预留装置均包括:第一换流器、第二换流器和电容;
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出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输出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的带电导体系统与所述SOP子系统的带电导体系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SO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流电网的带电导体系统为三线四相制时,所述第一换流器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和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A相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B相分别与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C相分别与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入断路器组输出端的N相分别与所述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换流器包括: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和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A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B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C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输出断路器组输入端的N相分别与所述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十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十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发射极均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CN201922063732.6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6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3732.6U CN2105365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3732.6U CN2105365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6522U true CN210536522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373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65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6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549A (zh) * 2020-11-17 2021-03-02 青岛大学 一种双并网接口中压光伏发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549A (zh) * 2020-11-17 2021-03-02 青岛大学 一种双并网接口中压光伏发电系统
CN112436549B (zh) * 2020-11-17 2022-07-05 青岛大学 一种双并网接口中压光伏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708B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的线间潮流控制器
CN102593866A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CN102983577A (zh) 一种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的可转换式静止补偿器
CN109286182A (zh)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清除的直流电压钳位器
US11431190B2 (en)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EP4075625A1 (en) Sea isl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1277132A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组件及包括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US20230046346A1 (en) Power System
CN211089207U (zh) 一种并联充电模块及其应用的双混合型直流屏系统
CN112886594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交直流供电结构
CN102904420A (zh) 多端口变流器
CN115693907A (zh) 无切换不间断铁路信号电源电路
CN211089218U (zh) 大容量高可靠快速电源切换装置
CN210536522U (zh) 一种模块化sop系统
CN203039365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的线间潮流控制器
EP3944447A1 (en) Flexible access sub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7060566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CN111463892A (zh) 一种新型交直流混供式不间断电源结构、装置及方法
US20220200290A1 (en) Power System
CN215343934U (zh) 基于柔性直流风光储的交直流综合能源配电网系统
CN113572189A (zh) 海上风电用双极柔性直流系统及其变压器故障切换方法
CN102420456A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供电系统
CN201830161U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中的功率模块的工作电源
CN219918401U (zh) 过欠压保护器及储能系统
CN216625350U (zh) 一种微型储能变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