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6319U -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6319U
CN210536319U CN201921713800.2U CN201921713800U CN210536319U CN 210536319 U CN210536319 U CN 210536319U CN 201921713800 U CN201921713800 U CN 201921713800U CN 210536319 U CN210536319 U CN 210536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tructure
left clamping
control module
polar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38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Taten Electric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Taten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Taten Electric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Taten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38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6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6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为了解决存在放电装置放电时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需要根据蓄电池接线端的形状匹配连接头以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有源逆变放电且设有通用连接头以及操作方便的蓄电池放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包括外壳和电网,还包括:充电系统、放电系统、通信系统、通用连接线、切换开关、测试系统、控制模块和手持终端;所述的手持终端与通信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与通信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测试系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的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力变电站、通信基站、电信机房等运行的蓄电池组,一般由几十只至一百多只单体蓄电池串联而成,串联状态下的蓄电池组在充电和放电时,所有蓄电池的电流是一致的,但由于电池的参数、外部环境及单体自放电的差异,使得蓄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实际并不均衡,有些电压过高、有些则过低,造成蓄电池组中某些单体蓄电池出现过充电或过放电,过充的蓄电池水分蒸发、内阻增大造成容量减小,欠充的蓄电池涂层老化、活性物质减少、同样造成容量减少,而且这一过程一旦开始,容量的减小是随着时间增加而不断加速的,这将进一步加深蓄电池参数的不一致,正是这种恶性循环极大的缩短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虽然现在有在线巡检系统,但是依然先要人工对蓄电池进行定时的核容和活化的操作;而核容和活化操作需要用到放电装置,而一般的放电装置的放电原理采用的是电阻放电,不同的蓄电池的接线端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放电装置尽可能的与蓄电池的接线端匹配,放置出现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工作人人员在使用放电装置时需要去观测数据,虽然一般的放电装置都设有显示屏,都是由于需要设计规格问题,工作人员需要蹲下作业,长时间下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放电装置放电时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需要根据蓄电池接线端的形状匹配连接头以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有源逆变放电且设有通用连接头以及操作方便的蓄电池放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包括外壳和电网,还包括:充电系统、放电系统、通信系统、通用连接线、切换开关、测试系统、控制模块和手持终端;所述的手持终端与通信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与通信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测试系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充电系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通用转接头与切换开关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于充电系统和放电系统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内设有逆变器,用于将蓄电池内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反馈到电网,实现有源逆变;所述的充电系统中设有整流器,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作为优选,所述的测试系统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安装与切换开关并联安装,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系统采用蓝牙通信。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持终端设有蓝牙通信模块、触摸屏和USB接口;所述的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和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的触摸屏用于检测员进行操作;所述的USB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硬盘考录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用连接线设有通用连接头,所述的通用连接头包括:左卡接结构、右卡接结构、转动轴、固定杆、动力杆、扭簧和绝缘结构;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左卡接结构与右卡接结构相对应;所述的左卡接结构的尾端和右卡接结构的尾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的扭簧套在转动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相抵;所述的固定杆与右卡接结构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的尾端固定连接,通过拨动动力杆能使得左卡接结构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的半圆形结构体上均开有孔槽;所述的绝缘结构设置在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之间,使得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位于绝缘结构两侧;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上均设有夹块结构;所述的夹块结构包括:夹块、齿轮和调节螺杆;所述的夹块安装在孔槽内,与左卡接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的夹块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的齿轮安装在左卡接结构内,与夹块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安装在左卡接结构内,另一端位于左卡接结构外;所述的位于左卡接结构内的调节螺杆的一端与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系统的电路包括型号为RT9193的稳压芯片U1,所述的电路为: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U1的VIN引脚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U1的CE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U1的GND引脚连接;U1的NC引脚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与U1的OUT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天线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放电采用有源逆变模式,将放出的电反馈到电网,减少了电力损耗;(2)本申请提到的放电装置设有通用连接头,可以适用于市场上极大多数的蓄电池,避免出现接触面积过小而导致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3)本申请的放电装置配有手持终端,手持终端与放电装置采用蓝牙通信连接,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终端读取收据,收集数据以及操控放电装置的工作模式,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放电装置整体原理示意图
图2:通用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通信系统电路图
图中:3、左卡接结构,4、夹块,5、调节螺杆,6、绝缘结构,7、动力杆,8、固定杆,9、转动轴,10、右卡接结构,11、放电系统,12、切换开关,13、充电系统,14、通用连接线,15、测试系统,16、控制模块,17、手持终端,18、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包括外壳和电网,还包括:充电系统13、放电系统11、通信系统18、通用连接线14、切换开关12、测试系统15、控制模块16和手持终端17;所述的手持终端17与通信系统18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16与通信系统18电连接;所述的测试系统15与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11和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的充电系统13与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的通用转接头与切换开关12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12与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12的两端分别于充电系统13和放电系统11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11内设有逆变器,用于将蓄电池内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反馈到电网,实现有源逆变;所述的充电系统13中设有整流器,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
所述的测试系统15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安装与切换开关12并联安装,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与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的通信系统18采用蓝牙通信。所述的手持终端17设有蓝牙通信模块、触摸屏和USB接口;所述的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和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的触摸屏用于检测员进行操作;所述的USB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硬盘考录数据。
所述的通用连接线14设有通用连接头,所述的通用连接头包括:左卡接结构3、右卡接机构10、转动轴9、固定杆8、动力杆7、扭簧和绝缘结构6;所述的左卡接结构3和右卡接机构10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左卡接结构3与右卡接机构10相对应;所述的左卡接结构3的尾端和右卡接机构10的尾端通过转动轴9转动连接;所述的扭簧套在转动轴9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卡接结构3和右卡接机构10相抵;所述的固定杆8与右卡接机构10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杆7与左卡接结构3的尾端固定连接,通过拨动动力杆7能使得左卡接结构3以转动轴9为圆心转动;所述的左卡接结构3和右卡接机构10的半圆形结构体上均开有孔槽;所述的绝缘结构6设置在动力杆7与左卡接结构3之间,使得动力杆7与左卡接结构3和右卡接机构10位于绝缘结构6两侧;所述的左卡接结构3和右卡接机构10上均设有夹块4结构;所述的夹块4结构包括:夹块4、齿轮和调节螺杆5;所述的夹块4安装在孔槽内,与左卡接结构3滑动连接;所述的夹块4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的齿轮安装在左卡接结构3内,与夹块4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的调节螺杆5的一端安装在左卡接结构3内,另一端位于左卡接结构3外;所述的位于左卡接结构3内的调节螺杆5的一端与齿轮啮合。
所述的通信系统18的电路包括型号为RT9193的稳压芯片U1,所述的电路为: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U1的VIN引脚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控制模块16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U1的CE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U1的GND引脚连接;U1的NC引脚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与U1的OUT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天线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接地。
本申请放电采用有源逆变模式,将放出的电反馈到电网,减少了电力损耗;本申请提到的放电装置设有通用连接头,可以适用于市场上极大多数的蓄电池,避免出现接触面积过小而导致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的放电装置配有手持终端17,手持终端17与放电装置采用蓝牙通信连接,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终端17读取收据,收集数据以及操控放电装置的工作模式,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使用时,将蓄电池脱电,然后用通用连接头与放电装置连接,然后在将放电装置连接到电网上;通过手持终端17控制放电装置开始放电,并读取变化的电压值;然后得出其内容,为蓄电池核容,然后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完成蓄电池的激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包括外壳和电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系统、放电系统、通信系统、通用连接线、切换开关、测试系统、控制模块和手持终端;所述的手持终端与通信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与通信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测试系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充电系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通用转接头与切换开关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于充电系统和放电系统连接;所述的放电系统内设有逆变器,用于将蓄电池内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反馈到电网,实现有源逆变;所述的充电系统中设有整流器,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系统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安装与切换开关并联安装,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系统采用蓝牙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终端设有蓝牙通信模块、触摸屏和USB接口;所述的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和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的触摸屏用于检测员进行操作;所述的USB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硬盘考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连接线设有通用连接头,所述的通用连接头包括:左卡接结构、右卡接结构、转动轴、固定杆、动力杆、扭簧和绝缘结构;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左卡接结构与右卡接结构相对应;所述的左卡接结构的尾端和右卡接结构的尾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的扭簧套在转动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相抵;所述的固定杆与右卡接结构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的尾端固定连接,通过拨动动力杆能使得左卡接结构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的半圆形结构体上均开有孔槽;所述的绝缘结构设置在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之间,使得动力杆与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位于绝缘结构两侧;所述的左卡接结构和右卡接结构上均设有夹块结构;所述的夹块结构包括:夹块、齿轮和调节螺杆;所述的夹块安装在孔槽内,与左卡接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的夹块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的齿轮安装在左卡接结构内,与夹块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安装在左卡接结构内,另一端位于左卡接结构外;所述的位于左卡接结构内的调节螺杆的一端与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系统的电路包括型号为RT9193的稳压芯片U1,所述的电路为: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U1的VIN引脚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U1的CE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U1的GND引脚连接;U1的NC引脚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与U1的OUT引脚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天线连接,极性电容C4的负极接地。
CN201921713800.2U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Active CN21053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3800.2U CN2105363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3800.2U CN2105363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6319U true CN210536319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3800.2U Active CN2105363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6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5945B (zh) 机械扫描式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3553980U (zh) 可穿戴式电力带
CN105098225A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10536319U (zh)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放电装置
US10797495B2 (en) Power bank with a plurality of pluggable battery modules
JPH0574492A (ja) 電池の検査方法
CN107300636B (zh) 一种阻性电流带电测量手持设备
CN205829266U (zh) 多口无线充电器
CN201489093U (zh) 一种电池检测系统
CN111653719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组、多电芯切换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3475062A (zh) 可穿戴式电力带
CN202749874U (zh) 一种蓄电池快速充电装置
CN112697573A (zh)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强度的检测设备
CN202261826U (zh) 具有多面充电功能的无线定位终端
CN201063448Y (zh) 太阳能充电器
CN215526082U (zh) 一种干电池盒接插件的检测装置
CN206041581U (zh) 一种usb充电恒压输出9v电池
CN218350411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
CN219843444U (zh) 一种可智能充放电的动力电池
CN219659458U (zh) 一种电池快速电压均衡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4720512U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11046530U (zh) 一种易于电极稳定导电的可充电电池
CN211453892U (zh) 一种单点独立控制快充快放移动电源负载的测试设备
CN219143052U (zh) 基于快速巡查的蓄电池电性能传感器
CN202649437U (zh) 一种电池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