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4377U -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4377U
CN210534377U CN201921600418.0U CN201921600418U CN210534377U CN 210534377 U CN210534377 U CN 210534377U CN 201921600418 U CN201921600418 U CN 201921600418U CN 210534377 U CN210534377 U CN 210534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block
base
fiber cor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04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亚
丁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ahua Wei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link Op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link Op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Vlink Op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6004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4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4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4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穿设于连接块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底座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纤前端通过单个底座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定位精确稳定,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加工良品率高;实现了波导耦合,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阵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通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通信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人们对通信中带宽容量不断增大,传输的速度要求更高,因此速率和能耗是两大非常关键的因素。人们期望在更小的空间、更低的能耗条件下提供更大的带宽。由此并行光学收发模块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应用不断升级。在通信发射端,普遍采用LD、VCSEL等常用通信激光器发射,其中发现VCSEL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阈值等优点,其功耗比其他种类的激光器更小,同时VCSEL激光器是面发射方式,易于实现阵列,体积小巧,非常适合应用在并行光传输以及并行光互连等领域。因而,如何减小光纤阵列体积以及降低能量损耗,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节省占用空间,降低能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包括纤芯和包覆在纤芯外的包层,连接块设置有与所述光纤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每根光纤的纤芯的前端均超出包层,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所述的纤芯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一一对应的V型槽,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的凹槽,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的包层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所述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件连接、焊接等。
优选的,所述的各纤芯位于V型槽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由于光纤在封装过程中属于裸露工艺,在研磨工艺时保护剂层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光纤剥离和崩缺。
加工时,先固定底座,把低温石英粉均匀涂在V型槽里面,将连接块固定在凹槽后,纤芯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然后采用临时盖板压住纤芯,采用局部加热,使得玻璃粉由固体变为熔融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纤芯可以入槽,保证光纤的位置精度。
保护剂层的设置可在纤芯固定在V型槽后,在纤芯的表面涂抹保护剂,然后局部加热纤芯,紫外固化保护剂形成保护剂层。保护剂层设置后可在保护盖板压覆下进行研磨,完成研磨后去除保护盖板。保护剂可选的为紫外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小模块的空间设计问题,光纤前端通过单个底座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光纤由两个线接触部确定位置,定位精确稳固,只要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则装配环节不易产生位置偏移;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保护剂层的设置,避免了对纤芯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良品率,并对成品的纤芯起到保护作用;纤芯裸露的结构使得光路实现了波导耦合,也节省了光路带来的光轴位移,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1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2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3,每根光纤3均包括纤芯31和包覆在纤芯31外的包层32,连接块2设置有与所述光纤3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3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3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3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2固定连接,每根光纤3的纤芯31的前端均超出包层32,各纤芯31超出包层32的部分用于与底座1连接,所述的底座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11和连接块连接部12,所述的纤芯连接部11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31一一对应的V型槽211,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12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2的凹槽,连接块2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31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211内,各纤芯31与对应的V型槽211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31与对应的V型槽211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31的前端面与底座1的前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3的包层3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光纤3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2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所述的纤芯连接部11和连接块连接部12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连接块2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件连接、焊接等。
优选的,所述的各纤芯31位于V型槽211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由于光纤3在封装过程中属于裸露工艺,在研磨工艺时保护剂层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光纤3剥离和崩缺。
加工时,先固定底座1,把低温石英粉均匀涂在V型槽211里面,将连接块2固定在凹槽后,纤芯31置于对应的V型槽211内,然后采用临时盖板压住纤芯31,采用局部加热,使得玻璃粉由固体变为熔融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纤芯31可以入槽,保证光纤3的位置精度。
保护剂层的设置可在纤芯31固定在V型槽211后,在纤芯31的表面涂抹保护剂,然后局部加热纤芯31,紫外固化保护剂形成保护剂层。保护剂层设置后可在保护盖板压覆下进行研磨,完成研磨后去除保护盖板。保护剂可选的为紫外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小模块的空间设计问题,光纤3前端通过单个底座1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光纤3由两个线接触部确定位置,定位精确稳固,只要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则装配环节不易产生位置偏移;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保护剂层的设置,避免了对纤芯31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良品率,并对成品的纤芯31起到保护作用;纤芯31裸露的结构使得光路实现了波导耦合,也节省了光路带来的光轴位移,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Claims (7)

1.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包括纤芯和包覆在纤芯外的包层,连接块设置有与所述光纤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每根光纤的纤芯的前端均超出包层,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所述的纤芯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一一对应的V型槽,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的凹槽,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的包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通过胶粘、一体烧结或镀膜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通过胶粘、连接件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纤芯位于V型槽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
CN201921600418.0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Active CN210534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0418.0U CN2105343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0418.0U CN2105343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4377U true CN210534377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0418.0U Active CN2105343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4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1792U (zh) 用于在光学连接器与光电基板之间提供接口的光子适配器及用于安装到载体基板的光电组件
CN210072134U (zh) 半导体器件和电子系统
CN204028413U (zh) 一种新型的光纤侧面耦合光纤阵列
US2014007935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or
CN111474641A (zh) 一种多芯光纤的扇出接头组件
CN107589496A (zh) 一种单层双排的光纤阵列
CN210534377U (zh)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CN107526138A (zh) 一种双端面光纤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08609A (zh) 一种双盖板的光纤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50223A (zh) 聚合物波导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连接器组
CN1252499C (zh) 并行光纤阵列耦合组件
CN211454037U (zh) 一种带尾纤的光电收发用连接设备
CN114325954B (zh)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352219U (zh) 一种单层双排的光纤阵列
Palen Low cost optical interconnects
CN108983372A (zh) 一种用于将电转换为光的光学器件
CN210270270U (zh) 反射端波分复用器
CN108873179A (zh) 一种硅基粗波分复用器组件的调试方法
CN210534375U (zh) 一种单向准直阵列组件
CN211402829U (zh) 一种2xn准直器阵列
CN209842127U (zh) 一种弯曲光纤阵列结构
CN208125954U (zh) 一种带有透镜的光纤阵列-光波导阵列平行耦合适配器
CN102122028B (zh) 基于啁啾闪耀光纤光栅的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加工方法
CN202771050U (zh) 可光滤波的sc型阴阳式光纤适配器
CN208569098U (zh) 一种硅基粗波分复用器组件及其调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80, 5th Floor, Building 1, No. 399 Chuangxin Third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Jiahua Weiji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floor 2, block B, building F2, Changfe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Third Road, district 68,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ahua Weiji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