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2692U - 双蒸发器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双蒸发器热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32692U CN210532692U CN201921553444.2U CN201921553444U CN210532692U CN 210532692 U CN210532692 U CN 210532692U CN 201921553444 U CN201921553444 U CN 201921553444U CN 210532692 U CN210532692 U CN 2105326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or
- communicated
- output
- conduit
- conden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包括储水水箱,储水水箱的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有热水出口、循环出管和循环入管,循环出管的输入端连通有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一号蒸发器和二号蒸发器,冷凝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中间经济器,中间经济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储液罐,储液罐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膨胀阀,二号蒸发器上输入连通有洗浴废水入管,洗浴废水入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两台蒸发器进行联合工作,解决热水器运行不稳定的特性以及能量的回收利用,更加适宜多变的环境气候,确保能够实现24h提供生活热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
背景技术
对目前市场上的多数热水器而言,实质上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把电能、化学能或太阳能等转换为热能,其系统效率不可能达到100%。而热泵不是热能的转换设备,是热量的搬运设备,因此,热泵的制热效率不受转换效率(100%为极限)的制约,对于热泵热水器而言,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及储液罐等部件组成,通过压缩机做功,使气态工质温度及压力升高,气态工质与冷水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目前市场上使用蒸发器作为换热附件的热水器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空气能热水器及太阳能蒸发式热水器。
此种技术形式均采用单蒸发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能热水器容易在雨雪阴天等气候环境下产生结霜或凝水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并且在多台空气能热水器联合运行时产生局部“冷岛效应”,影响环境,不利于生态保护;太阳能蒸发式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在非晴朗天气以及环境相对湿度偏大环境下,蒸发器也会结霜结冰,制热效果远不及空气能热水器,能效比偏低,无法满足用户的正常需求,故以上两种热水器的运行效果并不十分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两台蒸发器进行联合工作,解决热水器运行不稳定的特性以及能量的回收利用,更加适宜多变的环境气候,确保能够实现24h提供生活热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包括储水水箱、冷凝器、压缩机、一号蒸发器、二号蒸发器、中间经济器、储液罐、过滤器、膨胀阀,所述储水水箱的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有热水出口、循环出管和循环入管,所述循环出管的输入端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循环入管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冷凝器上连通有冷水入口,所述冷凝器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一号蒸发器和二号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一号蒸发器和二号蒸发器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三通阀,所述冷凝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中间经济器,且中间经济器通过导管与压缩机输出连通,所述中间经济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通过导管与一号蒸发器和二号蒸发器输出连通,所述膨胀阀与一号蒸发器和二号蒸发器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三通阀,所述二号蒸发器上输入连通有洗浴废水入管,所述洗浴废水入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伸入洗浴废水入管的内腔,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有处理器,且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电动三通阀和第二电动三通阀电性输出连接。
优选地,上述用于双蒸发器热水器中,所述一号蒸发器为风冷式蒸发器,便于制取热水。
优选地,上述用于双蒸发器热水器中,所述二号蒸发器为水冷式蒸发器,便于对洗浴废水进行余热回收。
优选地,上述用于双蒸发器热水器中,所述二号蒸发器上输出连通有市政污水出管,便于将被吸收了热量后的洗浴废水由市政污水出管排出。
优选地,上述用于双蒸发器热水器中,所述中间经济器与压缩机输出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节流阀,便于将进入中间经济器中的制冷剂工质使其一部分制冷剂经过节流阀汽化并与未汽化的制冷剂进行换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第一:通过压缩机做功,把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成为液体,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冷水吸收其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并成为热水,液体制冷剂通过中间经济器、储液罐、过滤器、膨胀阀的配合,进入一号蒸发器中参与下一个制冷循环,便于制取热水;
第二: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洗浴废水温度并在满足回水使用温度要求时,通过处理器调节第一电动三通阀和第二电动三通阀,控制制冷剂经过二号蒸发器,进行余热回收,从而解决热水器运行不稳定的特性以及能量的回收利用,便于更加适宜多变的环境气候,确保能够实现24h提供生活热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通过双蒸发器及热水回收技术的联合使用既满足多变天气的热水器使用又保证了系统的节能环保性,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和第二电动三通阀之间的阀门切换,实现风冷式蒸发器和水冷式蒸发器的自由切换,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降低能量损失。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二;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储水水箱,2-冷凝器,3-压缩机,4-一号蒸发器,5-二号蒸发器,6-中间经济器,7-储液罐,8-过滤器,9-膨胀阀,10-冷水入口,11-循环出管,12-热水出口,13-循环入管,14-第一电动三通阀,15-第二电动三通阀,16-洗浴废水入管,17-温度传感器,18-处理器,19-市政污水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包括储水水箱1、冷凝器2、压缩机3、一号蒸发器4、二号蒸发器5、中间经济器6、储液罐7、过滤器8、膨胀阀9,储水水箱1的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有热水出口12、循环出管11和循环入管13,循环出管11的输入端连通有冷凝器2,循环入管13的输出端与冷凝器2相连通,冷凝器2上连通有冷水入口10,冷凝器2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压缩机3,压缩机3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一号蒸发器4为风冷式蒸发器,便于制取热水,二号蒸发器5为水冷式蒸发器,便于对洗浴废水进行余热回收,压缩机3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三通阀15,冷凝器2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中间经济器6,且中间经济器6通过导管与压缩机3输出连通,中间经济器6与压缩机3输出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节流阀,便于将进入中间经济器6中的制冷剂工质使其一部分制冷剂经过节流阀汽化并与未汽化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中间经济器6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储液罐7,储液罐7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过滤器8,过滤器8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膨胀阀9,膨胀阀9通过导管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输出连通,膨胀阀9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三通阀14,二号蒸发器5上输入连通有洗浴废水入管16,洗浴废水入管16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且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端伸入洗浴废水入管16的内腔,温度传感器17电性输出连接有处理器18,且处理器18分别与第一电动三通阀14和第二电动三通阀15电性输出连接,述二号蒸发器5上输出连通有市政污水出管19,便于将被吸收了热量后的洗浴废水由市政污水出管19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运行时宏观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风冷式蒸发器运行模式,第二部分为水冷式蒸发器运行模式,第一部分利用的原理仍为逆卡诺循环原理,热水器开启时首先启用一号蒸发器4,通过压缩机3做功,把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进入冷凝器2被冷却成为液体,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由冷水入口10接通外部自来水系统输入冷水,冷水在冷凝器2中吸收其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并成为热水,热水由循环出管11输送到储水水箱1储存供用户洗浴使用,制冷剂工质通过冷凝器2后,进入中间经济器6,一部分制冷剂由节流阀汽化并与未汽化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气体制冷剂直接进入压缩机3参与循环,液体制冷剂则依次进入储液罐7、过滤器8、膨胀阀9,然后进入一号蒸发器4中参与下一个制冷循环,同时在一号蒸发器4工作时,若用户长时间不使用热水,导致储水水箱1内的水温由于自然原因降低时,储水水箱1内的水由循环出管11和循环入管13配合重复压缩机3的工作进行自动循环加热,确保用户使用时水温满足要求,运行第二部分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7感应洗浴废水入管16中的温度,当用户的洗浴废水温度满足回水使用温度要求时,启用二号蒸发器5,温度传感器17将信号传输给处理器18,处理器18控制第一电动三通阀14使膨胀阀9与二号蒸发器5之间连通,膨胀阀9与一号蒸发器4之间不连通,和控制第二电动三通阀15使压缩机3与二号蒸发器5之间连通,压缩机3与一号蒸发器4之间不连通,从而使经过膨胀阀9后的制冷剂进入二号蒸发器5中,与洗浴废热水进行换热,由液态相变为气态,进行余热回收,吸收了热水中的热量后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3进行循环工作,被吸收了热量后的洗浴废水由二号蒸发器5上的市政污水出管19排出,通过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这两组蒸发器及热水回收技术的联合使用既满足多变天气的热水器使用又保证了系统的节能环保性,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14和第二电动三通阀15之间的阀门切换,实现风冷式蒸发器和水冷式蒸发器的自由切换,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降低能量损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包括储水水箱(1)、冷凝器(2)、压缩机(3)、一号蒸发器(4)、二号蒸发器(5)、中间经济器(6)、储液罐(7)、过滤器(8)、膨胀阀(9),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水箱(1)的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有热水出口(12)、循环出管(11)和循环入管(13),所述循环出管(11)的输入端连通有冷凝器(2),所述循环入管(13)的输出端与冷凝器(2)相连通,所述冷凝器(2)上连通有冷水入口(10),所述冷凝器(2)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压缩机(3),所述压缩机(3)通过导管输入连通有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所述压缩机(3)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三通阀(15),所述冷凝器(2)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中间经济器(6),且中间经济器(6)通过导管与压缩机(3)输出连通,所述中间经济器(6)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储液罐(7),所述储液罐(7)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通过导管输出连通有膨胀阀(9),所述膨胀阀(9)通过导管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输出连通,所述膨胀阀(9)与一号蒸发器(4)和二号蒸发器(5)相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三通阀(14),所述二号蒸发器(5)上输入连通有洗浴废水入管(16),所述洗浴废水入管(16)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且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端伸入洗浴废水入管(16)的内腔,所述温度传感器(17)电性输出连接有处理器(18),且处理器(18)分别与第一电动三通阀(14)和第二电动三通阀(15)电性输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蒸发器(4)为风冷式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蒸发器(5)为水冷式蒸发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蒸发器(5)上输出连通有市政污水出管(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经济器(6)与压缩机(3)输出连通的导管上设置有节流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3444.2U CN210532692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双蒸发器热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3444.2U CN210532692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双蒸发器热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32692U true CN210532692U (zh) | 2020-05-15 |
Family
ID=7060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53444.2U Active CN210532692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双蒸发器热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32692U (zh) |
-
2019
- 2019-09-18 CN CN201921553444.2U patent/CN2105326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4058B (zh) | 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
CN102645055B (zh) | 自适应匹配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201476406U (zh) | 低温准双级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101403521B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110056936B (zh) | 一种低谷电蓄热复叠式热泵供热方法 | |
CN109882910B (zh) | 一种实现电力调峰的耦合热泵型热力站 | |
CN103175324A (zh) | 带热回收的平行流蒸发式冷凝制冷机组 | |
CN201440013U (zh) | 一种空调机组 | |
CN101876496B (zh) | 一种双蒸发器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 |
CN202254480U (zh) | 多功能热水空调系统 | |
CN210663011U (zh) | 一种适用于办公楼学校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 | |
CN111140899A (zh) | 一种可梯级蓄热供热除霜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 |
CN205090664U (zh)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 | |
CN109028269B (zh) |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 |
CN118031457A (zh) | 电驱动蓄热式开式热泵机组及其供热系统 | |
CN211739245U (zh) | 一种可梯级蓄热供热除霜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 |
CN101988729A (zh) | 空调器系统 | |
CN210532692U (zh) | 双蒸发器热水器 | |
CN208901669U (zh) | 蒸发冷热泵机组 | |
CN110671841A (zh) | 多末端低温热能高效利用的co2跨临界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02660808U (zh) | 一种新型的热管热泵组合型制冷装置 | |
CN202470417U (zh) | 一种功率分档可调的商用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 |
CN102494439A (zh) | 一种光伏光热蓄能热泵系统 | |
CN201787767U (zh) | 双系统螺杆式全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 | |
CN201074907Y (zh) | 高效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