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8745U - 污泥脱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污泥脱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8745U
CN210528745U CN201921057900.4U CN201921057900U CN210528745U CN 210528745 U CN210528745 U CN 210528745U CN 201921057900 U CN201921057900 U CN 201921057900U CN 210528745 U CN210528745 U CN 210528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dewatering
flocculation
mud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79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恒
严斌
张科
胡强
熊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CHANG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Guangc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er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CHANG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Guangc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ervic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CHANG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Guangc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ervic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CHANG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79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8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8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8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构,用于对外界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包括提供絮凝剂的供药组件、与供药组件连接的混凝组件、及与混凝组件连接的脱水组件;混凝组件包括连接供药组件的絮凝反应器、及连接絮凝反应器的浓缩器;絮凝反应器用于将供药设备内的絮凝剂与外界的污泥相混合,浓缩器用于将混合后污泥中的絮凝剂隔离过滤;脱水组件包括脱水机壳、脱水驱动件、与脱水驱动件连接的脱水轴、绞龙、及设置在绞龙外侧的滤网。上述污泥脱水机构,通过设置混凝组件与供药组件,以保证污泥进入脱水组件进行脱水处理前,混凝组件与供药组件先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极大降低污泥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进而防止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污泥脱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城市生活污泥水、工业污泥水尤其是处理难度极大的石化污泥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能尽快处理城镇生活污泥水,工业污泥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的污泥脱水处理设备比较落后,多数污泥脱水主要以带式压滤机为主,可是过滤后的泥饼含水率仍然较高,进而导致脱水效果差,而且由于污泥中仍掺杂大量的污水,所以对脱水处理后的泥饼进行填埋处理仍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污泥脱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脱水机构。
一种污泥脱水机构,用于对外界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
供药组件,所述供药组件提供絮凝剂;
混凝组件,与所述供药组件连接,所述混凝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供药组件的絮凝反应器、及连接所述絮凝反应器的浓缩器;所述絮凝反应器用于将所述供药设备内的絮凝剂与外界的污泥相混合,所述浓缩器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泥进行初步浓缩过滤;及
脱水组件,与所述混凝组件连接,所述脱水组件包括脱水机壳、与所述脱水机壳连接的脱水驱动件、与所述脱水驱动件连接的脱水轴、与所述脱水轴连接的绞龙、及设置在所述绞龙外侧的滤网;所述脱水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浓缩器连接的进泥口。
上述污泥脱水机构,通过设置混凝组件与供药组件,使污泥进入脱水组件进行脱水处理之前,先与絮凝剂混合,并通过设置絮凝反应器进行搅拌,保证絮凝剂与污泥混合充分,絮凝剂对应将污泥中的部分污水析出并聚合,再通过浓缩器将析出污水并相互聚合的絮凝剂自污泥中滤除,以保证污泥进入脱水组件进行脱水处理前,混凝组件与供药组件先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极大降低污泥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进而防止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龙呈螺旋状环绕设置在所述脱水轴的外侧,所述滤网与绞龙对应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内,所述滤网环绕所述绞龙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龙的螺距自靠近所述进泥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泥口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水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水口与出泥口;所述进泥口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的顶部,所述出水口与出泥口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滤网的外侧连通,所述出泥口与所述滤网内侧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反应器包括絮凝机壳、与所述絮凝机壳连接的絮凝驱动件、及与所述絮凝驱动件连接的搅拌件;所述絮凝机壳分别与所述供药组件及浓缩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机壳包括混合部与连接部;所述混合部对应与所述连接部相连通,所述搅拌件对应设置在所述混合部内,所述搅拌件一端与所述絮凝驱动件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混合部内部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中空长条状设置在所述混合部的顶部,所述絮凝机壳上设置有污泥口、压力检测口、冲水口、供药口、絮凝检测口及排料口;所述污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混合部的一端,所述压力检测口、冲水口及供药口呈并列状设置在连接部上,所述絮凝检测口与排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混合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件上设置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呈梯形直板状自搅拌件外侧面向外远离所述搅拌件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器包括浓缩机壳、与所述浓缩机壳连接的浓缩驱动件、与所述浓缩驱动件连接的螺旋推进器、及设置在所述螺旋推进器外侧的筛网;所述浓缩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絮凝反应器连接的浓缩口、排污口、及与所述脱水组件连接的干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口设置在所述浓缩机壳的顶部,所述排污口与干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浓缩机壳的底部,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筛网内侧相连通,所述干燥口与所述筛网外侧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污泥脱水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絮凝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的絮凝反应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浓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浓缩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脱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污泥脱水机构;
10-供药组件、11-配药罐、15-供药泵;
20-混凝组件、30-絮凝反应器、31-絮凝机壳、310-混合部、311-连接部、312-污泥口、313-压力检测口、314-冲水口、315-供药口、316-絮凝检测口、317-排料口、32-絮凝驱动件、33-搅拌件、34-搅拌片、40-浓缩器、41-浓缩机壳、411-浓缩口、412-排污口、413-干燥口、42-浓缩驱动件、43-螺旋推进器、44-筛网;
50-脱水组件、51-脱水机壳、511-进泥口、512-出水口、513-出泥口、52-脱水驱动件、53-脱水轴、54-绞龙、55-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污泥脱水机构100,包括供药组件10、与供药组件10连接的混凝组件20、及与混凝组件20连接的脱水组件50;该污泥脱水机构100用于对外界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该污泥脱水机构100还对应与外界水源连接,进而保证定期定时的可以对污泥脱水机构100的内部进行清洗,防止污泥脱水机构100内部堵塞,提高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可靠性。
该供药组件10用于提工絮凝剂,该絮凝剂对应将污泥中的污水自污泥中析出,并对应聚合在一起,进而方便将污泥与污水分离;可以理解地,该絮凝剂可以包括助凝剂、沉降剂等辅助添加剂;在本实施例中,该供药组件10包括配药罐11及供药泵15;该配药罐11呈中空结构设置,配药罐11的内部用于容置絮凝剂,该供药泵15对应与配药罐11连接,供药泵15对应将絮凝剂输送至混凝组件20,通过供药泵15对应控制絮凝剂输送的流量与流速,进而实现对将絮凝剂加入到污泥中的自动化控制。
该混凝组件20对应与供药组件10的供药泵15连接,该混凝组件20包括连接供药组件10的絮凝反应器30、及连接絮凝反应器30的浓缩器40;该絮凝反应器30用于将供药设备内的絮凝剂与外界的污泥相混合,可以理解地,该絮凝反应器30分别对应与外界的污泥、外界的水源、及供药组件1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絮凝反应器30包括絮凝机壳31、与絮凝机壳31连接的絮凝驱动件32、及与絮凝驱动件32连接的搅拌件33。该絮凝机壳31呈中空结构设置,该絮凝机壳31对应与外界连接固定,该絮凝机壳31分别与供药组件10及浓缩器40连接;该絮凝机壳31包括混合部310与连接部311;该混合部310大致呈圆柱状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混合部310的内部呈中空结构设置用于为絮凝剂与污泥提供混合空间;该连接部311对应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混合部310的顶部,该连接部311对应与混合部310相连通,连接部311分别与外界的污泥、外界的水源、及供药组件10连接。
进一步地,该絮凝机壳31上设置有污泥口312、压力检测口313、冲水口314、供药口315、絮凝检测口316及排料口317;该污泥口312对应设置在连接部311背向混合部310的一端,该污泥口312对应与外界污泥连接,以将污泥通入絮凝反应器30内;该压力检测口313、冲水口314及供药口315呈并列状设置在连接部311上,压力检测口313、冲水口314及供药口315自连接部311远离混合部310一端向靠近混合部310一端的方向依次排列设置,该压力检测口313用于与外界的压力表连接,以检测污泥通入连接部311的压力,该冲水口314对应与外界水源连接,以保证对絮凝反应器30的清洗,该供药口315与供药组件10连接,以将絮凝剂通入连接部311内;该絮凝检测口316与排料口317对应设置在混合部310上,该絮凝检测口316与外界的压力表连接,用于检测混合部310内污泥的压力,该絮凝检测口316设置在混合部310的顶部,该排料口317与浓缩器40连接,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泥排出絮凝反应器30。
该絮凝驱动件32对应设置在絮凝机壳31的顶部,絮凝驱动件32与搅拌件33连接,该絮凝驱动件32用于驱动该搅拌件33转动,以实现将絮凝剂均匀混合在污泥中;该搅拌件33对应设置在絮凝机壳31的混合部310内,该搅拌件33一端与絮凝驱动件32连接,另一端向混合部310内部延伸设置,该搅拌件33对应在混合部310内转动以搅拌混合部310内的污泥;该搅拌件33上设置有搅拌片34,该搅拌片34环绕设置在搅拌件33的外侧,搅拌片34呈直板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搅拌片34呈梯形状自搅拌件33外侧面向外向远离搅拌件33方向延伸设置,该搅拌片34用于提高与污泥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絮凝剂与污泥的混合程度。在本实施例中,该搅拌片34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片34均匀间隔环绕设置在搅拌件33的外侧。
该浓缩器40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泥进行初步浓缩过滤,该初步浓缩过滤是指将混合后污泥中的絮凝剂隔离过滤,进而将污泥中被絮凝剂析出聚合的污水与污泥分离,实现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该浓缩器40对应与絮凝反应器30连接,浓缩器40设置在絮凝反应器30与脱水组件50之间,该浓缩器40用于对絮凝反应器30排出的混合有絮凝剂的污泥进行过滤,进而将析出污水后的絮凝剂自污泥中分离,进行对污泥的脱水预处理,以极大的降低污泥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在本实施例中,该浓缩器40包括浓缩机壳41、与浓缩机壳41连接的浓缩驱动件42、与浓缩驱动件42连接的螺旋推进器43、及设置在螺旋推进器43外侧的筛网44;该浓缩机壳41大致呈中空圆柱状结构设置,该浓缩机壳41内部用于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该浓缩机壳41上设置有浓缩口411、排污口412及干燥口413。该浓缩口411设置在浓缩机壳41的顶部,浓缩口411对应与絮凝反应器30的排料口317连接;该排污口412对应设置在浓缩机壳41的底部,该排污口412对应与外界污水处理单元连接,排污口412与筛网44的内侧相连通,该排污口412用于将隔离的聚合有污水的絮凝剂排出浓缩器40;该干燥口413对应设置在浓缩机壳41底部的外侧曲面上,该干燥口413与脱水组件50连接,干燥口413与筛网44的外侧相连通设置。
该浓缩驱动件42对应设置在浓缩机壳41的顶部,该浓缩驱动件42对应与螺旋推进器43连接,浓缩驱动件42用于驱动螺旋推进器43转动;该螺旋推进器43的一端与浓缩驱动件42连接,另一端向筛网44内部延伸设置,该螺旋推进器43呈螺旋状盘旋延伸设置,该螺旋推进器43用于对污泥施加压力;该筛网44呈中空圆环状套设在螺旋推进器43的外侧,筛网44对应设置在浓缩机壳41的内部,该筛网44对应与浓缩机壳41连接固定,该筛网44用于供污泥通过,并将析出污水的絮凝剂阻隔在筛网44内。更进一步地,该浓缩器40上设置有压力表,用于对浓缩器40内部的压力进行检测。
该脱水组件50对应与混凝组件20的浓缩器40连接,该脱水组件50用于将污泥中的污水脱出,进而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将污泥变为干燥的泥饼再运输至预设位置统一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该脱水组件50包括脱水机壳51、与脱水机壳51连接的脱水驱动件52、与脱水驱动件52连接的脱水轴53、与脱水轴53连接的绞龙54、及设置在绞龙54外侧的滤网55;该脱水机壳51大致呈中空圆柱状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脱水机壳51上设置有与浓缩器40连接的进泥口511、与外界污水处理单元连接的出水口512、及出泥口513;进一步地,该进泥口511设置在脱水机壳51的顶部,该进泥口511用于将经过混凝组件20进行脱水预处理后的污泥通入脱水组件50内;该出水口512设置在脱水机壳51与滤网55的外侧连通,该出水口512设置在脱水机壳51的外侧面,该出水口512用于将自污泥中脱出的污水排出;该出泥口513设置在脱水机壳51的底部,该出泥口513对应与路网内侧连通,出泥口513用于将脱水后的干泥排出脱水组件50,该脱水机壳51的底部对应呈圆锥形向出泥口513的方向收缩状设置。
该脱水驱动件52对应设置在脱水机壳51的顶部,该脱水驱动件52用于驱动脱水轴53转动;该脱水轴53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脱水轴53的一端与脱水驱动件52连接,另一端向脱水机壳51内部延伸设置,该脱水轴53对应设置在脱水机壳51的内部;该绞龙54呈螺旋状设置在脱水轴53的外侧,该绞龙54环绕设置在脱水轴53的外侧,绞龙54对应设置在脱水机壳51内,该绞龙54用于将污泥向下挤压,进而将污泥中的污水排出;该滤网55对应与脱水机壳51连接,该滤网55环绕设置在绞龙54的外侧,该绞龙54将污泥向下挤压的过程中将污水自滤网55的内侧排出至滤网55的外侧,进而保证通过出水口512将污水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绞龙54的螺距自靠近进泥口511的一端向远离进泥口511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进而保证逐渐提高对污泥的压力,使污泥越靠近出泥口513受到的压力越大,由于污泥持续受到绞龙54施加的压力,将污水挤压排出,进而有效降低污泥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
本实施例中的污泥脱水机构100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供药组件10的供药泵15将絮凝剂自动化的输入絮凝反应器30内,同时絮凝反应器30对应与外界的污泥连接,进而在絮凝反应器30的内部通过搅拌件33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搅拌均匀后污泥通过排料口317排出絮凝反应器30,并通过浓缩口411进入浓缩器40内;由于絮凝剂可对应将污泥中的污水析出,使絮凝剂相互聚合进而使得析出污水后的絮凝剂无法通过筛网44,进而使得混合有絮凝剂的污泥在螺旋推进器43施加压力的作用下,使污泥对应通过筛网44,并通过干燥口413进入脱水组件50,因析出污水而聚合的絮凝剂被筛网44隔离在筛网44内,并通过排污口412排入外界的污水处理单元进行统一处理;污泥进入脱水组件50后,通过绞龙54对污泥施加压力,由于污泥向下挤压的过程中外侧设置有滤网55,使污泥中的污水透过滤网55至滤网55外侧,进而通过设置在滤网55外侧的出水口512排出至污水处理单元,将污水压出后的污泥湿度降低成为泥饼,泥饼自出泥口513排出脱水组件50,通过对泥饼统一回收处理,有效防止污泥对环境的破坏,同时由于污泥中含有的污水量低,提高了脱水质量,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效果。
上述污泥脱水机构100,通过设置混凝组件20与供药组件10,使污泥进入脱水组件50进行脱水处理之前,先与絮凝剂混合,并通过设置絮凝反应器30进行搅拌,保证絮凝剂与污泥混合充分,絮凝剂对应将污泥中的部分污水析出并聚合,再通过浓缩器40将析出污水并相互聚合的絮凝剂自污泥中滤除,以保证污泥进入脱水组件50进行脱水处理前,混凝组件20与供药组件10先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极大降低污泥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进而防止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污泥脱水机构,用于对外界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
供药组件,所述供药组件提供絮凝剂;
混凝组件,与所述供药组件连接,所述混凝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供药组件的絮凝反应器、及连接所述絮凝反应器的浓缩器;所述絮凝反应器用于将所述供药设备内的絮凝剂与外界的污泥相混合,所述浓缩器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泥进行初步浓缩过滤;及
脱水组件,与所述混凝组件连接,所述脱水组件包括脱水机壳、与所述脱水机壳连接的脱水驱动件、与所述脱水驱动件连接的脱水轴、与所述脱水轴连接的绞龙、及设置在所述绞龙外侧的滤网;所述脱水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浓缩器连接的进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呈螺旋状环绕设置在所述脱水轴的外侧,所述滤网与绞龙对应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内,所述滤网环绕所述绞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的螺距自靠近所述进泥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泥口的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水口与出泥口;所述进泥口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的顶部,所述出水口与出泥口设置在所述脱水机壳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滤网的外侧连通,所述出泥口与所述滤网内侧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器包括絮凝机壳、与所述絮凝机壳连接的絮凝驱动件、及与所述絮凝驱动件连接的搅拌件;所述絮凝机壳分别与所述供药组件及浓缩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机壳包括混合部与连接部;所述混合部对应与所述连接部相连通,所述搅拌件对应设置在所述混合部内,所述搅拌件一端与所述絮凝驱动件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混合部内部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中空长条状设置在所述混合部的顶部,所述絮凝机壳上设置有污泥口、压力检测口、冲水口、供药口、絮凝检测口及排料口;所述污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混合部的一端,所述压力检测口、冲水口及供药口呈并列状设置在连接部上,所述絮凝检测口与排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混合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上设置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呈梯形直板状自搅拌件外侧面向外远离所述搅拌件的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包括浓缩机壳、与所述浓缩机壳连接的浓缩驱动件、与所述浓缩驱动件连接的螺旋推进器、及设置在所述螺旋推进器外侧的筛网;所述浓缩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絮凝反应器连接的浓缩口、排污口、及与所述脱水组件连接的干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口设置在所述浓缩机壳的顶部,所述排污口与干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浓缩机壳的底部,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筛网内侧相连通,所述干燥口与所述筛网外侧相连通。
CN201921057900.4U 2019-07-08 2019-07-08 污泥脱水机构 Active CN210528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7900.4U CN210528745U (zh) 2019-07-08 2019-07-08 污泥脱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7900.4U CN210528745U (zh) 2019-07-08 2019-07-08 污泥脱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8745U true CN210528745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7900.4U Active CN210528745U (zh) 2019-07-08 2019-07-08 污泥脱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8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2599B (zh) 一种含餐厨垃圾的多物料厌氧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及装置
CN208517114U (zh) 一种化工污水净化设备
CN210528745U (zh) 污泥脱水机构
CN206872603U (zh)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设备
CN213202464U (zh) 一种带离心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1896409U (zh)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净化缸
CN210559813U (zh) 一种无动力搅拌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8604005U (zh) 一种带式脱水机絮凝搅拌装置
CN208603894U (zh) 一种新型工业污水处理加药装置
CN110255848B (zh) 污泥脱水系统
CN216972207U (zh) 一种便于处理污水中残渣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5975306U (zh) 一种工业废水排放处理用净水反应设备
CN210065281U (zh) 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08964679U (zh) 一种海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14524554A (zh) 一种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1713352U (zh) 一种平流式气浮装置
CN108558062A (zh) 羊毛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7651014U (zh) 一种污水净化设备
CN214571374U (zh)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用均匀加药装置
CN215049355U (zh) 一种化水车间强化混凝投药装置
CN215559527U (zh) 一种盾构现场污水处理装置
CN215924746U (zh) 生物制药用生化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CN217895220U (zh) 一种混凝沉淀设备的自动加药装置
CN214360732U (zh) 用于pam混合的推流混凝器
CN218709812U (zh)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