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9892U -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9892U
CN210519892U CN201921155755.3U CN201921155755U CN210519892U CN 210519892 U CN210519892 U CN 210519892U CN 201921155755 U CN201921155755 U CN 201921155755U CN 210519892 U CN210519892 U CN 210519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shaft
control device
pes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57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源
赵泽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557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9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9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9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控装置,涉及农林虫害防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更换诱集板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诱集装置和支撑结构,诱集装置高度可调地连接到支撑结构上,诱集装置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诱集板更换机构,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和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沿着顶板和底板的边缘分部有多个,诱集板更换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固定轴和回收轴,回收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上,固定轴上设置诱集板卷轴,诱集板卷轴上的诱集板的端部绕过多个连接杆之后固定在回收轴上,支撑结构与顶板和/或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

Description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黄板诱虫是利用害虫成虫对色光趋性,引诱害虫扑向带有粘胶的色板上,将害虫粘在黄板上,达到防治和监测害虫的目的。黄板诱虫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绿色环保型捕杀害虫的高效杀虫技术,也是目前害虫防治和监测的常用手段。
目前黄板的悬挂方法是:将黄板吊挂在蔬菜茎秆或作物树枝上,或用绳索将黄板悬挂在插在地上的木棍上。对于不同的害虫,为了达到最佳监测与防控效果,黄板悬挂高度应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蚜虫最佳悬挂高度为超过作物5~10厘米;对于白粉虱等其他害虫,需适当向下调整黄板悬挂高度,以和作物齐平为佳。
因此,随着作物的生长,可能需要多次调整黄板的悬挂位置,另外悬挂在木棍上的黄板容易随风飘动,甚至降落到地上,或被风撕破,因而降低了害虫的防治效果。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因为随着板子上虫子和其他杂物的增加,粘着性减弱,需要不断更换旧的黄板。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并且,降低了监测害虫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害虫防控装置,至少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防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害虫防控装置包括诱集装置和支撑结构,所述诱集装置高度可调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上,
所述诱集装置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诱集板更换机构,
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边缘分部有多个,
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固定轴和回收轴,所述回收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轴上设置诱集板卷轴,所述诱集板卷轴上的诱集板的端部绕过多个所述连接杆之后固定在所述回收轴上,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顶板和/或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为伸缩杆,包括多个滑杆,多个滑杆依次滑动连接,所述诱集装置固定在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第一端的滑杆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套装到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杆包括沿所述底板轴向均匀分部的转向杆,和,
相互靠近设置的导出杆和导入杆。
优选地,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回收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供电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回收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所述回收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回收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轴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固定轴顶盖,所述固定轴顶盖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内,和/或,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收轴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回收轴顶盖,所述回收轴顶盖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回收轴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内。
优选地,还包括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诱集装置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上。
优选地,还包括遮雨板,所述遮雨板沿所述顶板的边缘向所述顶板的外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诱集装置实现诱集板的自动更换,避免了人工更换带来的高强度的工作量,并且,诱集装置的高度可调使其能够适用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害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害虫防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另一实施例中害虫防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害虫防控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4示出害虫防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00、诱集装置;110、框架;111、顶板;112、底板;113、转向杆;114、导出杆;115、导入杆;116、导向槽;120、诱集板更换机构;121、固定轴;1211、固定轴顶盖;122、回收轴;1221、回收轴顶盖;123、驱动电机;124、供电装置;125、控制装置;126、操作杆;200、支撑结构;210、滑杆;211、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害虫防控装置,用于农林虫害的防控,如图1、图2所示,包括诱集装置100和支撑结构200,所述诱集装置100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并且所述诱集装置100的高度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害虫的使用。
所述诱集装置100包括框架110和诱集板更换机构120,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120设置在所述框架110上,使所述诱集装置100能够实现自动更换诱集板。所述框架110包括顶板111、底板112和连接杆,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之间,并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上。具体地,多个所述连接杆包括转向杆113,所述转向杆113沿所述底板112的边缘设置多个,优选地,多个所述转向杆113沿所述底板112的边缘均匀分部;所述连接杆还包括导出杆114和导入杆115,所述导出杆114和所述导入杆115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向杆113之间,所述导出杆114和所述导入杆115相互靠近设置。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均构造为方形结构,多个所述转向杆113设置在所述底板112的四个角的位置,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2还可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五边形、六边形等,在所述底板112的每个角的位置均设置一个所述转向杆113,或者,所述底板112还可以设置成圆形板,所述转向杆113侧沿着所述底板112的边缘均匀分部地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套装有转筒,即所述转向杆113、导出杆114和导入杆115上均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相对所述连接杆可转动,以减小诱集板移动受到的阻力(下文详细介绍)。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和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滚珠,以减小所述转筒相对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阻力。
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120包括固定轴121和回收轴122,所述固定轴121和所述回收轴122设置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之间,所述固定轴121上设置有诱集板卷轴,所述诱集板卷轴上的诱集板从所述导出杆114和所述导入杆115之间穿出,然后沿顺时针方向绕过所述导出杆114和全部所述转向杆113,最后绕过所述导入杆115并从所述导入杆115和所述导出杆114之间穿过,并缠绕固定到所述回收轴122上,并随着所述回收轴122的转动,所述诱集板被从所述诱集板卷轴上拉出,并缠绕在所述回收轴122上。优选地,所述诱集板为黄板或蓝板,其内侧为光滑面,外侧设置有粘附层,所述粘附层例如可以为粘虫胶,用于粘附害虫,在所述转向杆113上缠绕时,所述诱集板的外侧始终朝外设置。
优选地,为了增大所述诱集板的工作面积,所述导出杆114和所述导入杆115之间的距离较小,例如可以设置为1-2cm。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将所述诱集板连接到所述回收轴122上,所述导入杆115可拆卸地安装,并当所述诱集板连接到所述回收轴122上时再安装所述导入杆115。或者,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上相对地设置导向槽116,所述导入杆11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上的所述导向槽116内,所述导入杆115可在所述导向槽116内滑动,并通过滑动调整所述导入杆115与所述导出杆114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回收轴122上连接诱集板时将所述导入杆115调整至远离所述导出杆114的位置,提供安装空间,方便固定所述诱集板,安装完成后将所述导入杆115调整至靠近所述导出杆114的位置并固定。
所述固定轴121和所述回收轴122均固定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顶板111上与所述固定轴1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以将所述诱集板卷轴安装到所述固定轴121上。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固定轴顶盖1211,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盖合到所述第一通孔上,将所述第一通孔封闭。优选地,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上的限位孔或者设置在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内侧壁上的限位槽。当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盖合到所述第一通孔处时,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内,并能够转动,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使所述固定轴121转动时更加稳定。所述顶板111上与所述回收轴1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以将所述回收轴122上回收的诱集板取出。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回收轴顶盖1221,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盖合到所述第二通孔上,将所述第二通孔封闭。优选地,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优选为设置在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上的限位孔或者设置在所述回收轴1221内侧壁上的限位槽。当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盖合到所述第二通孔处时,所述回收轴122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并能够转动,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上的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回收轴122转动时更加稳定。
所述回收轴122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顶板111和底板112上,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112的下方。所述回收轴122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回收轴122转动,所述转动轴122转动,拉动所述诱集板沿着所述转向杆113和所述导出杆114、导入杆115移动,由于所述转向杆113和所述导出杆114、导入杆115设置套筒,方便所述诱集板移动,减小阻力。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操作杆126,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所述操作杆126带动所述回收轴122转动。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3和供电装置124,所述供电装置124为所述驱动电机123供电,实现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23自动带动所述回收轴122转动的效果,不需要人员手动操作。所述供电装置124优选为蓄电池,或者,还可设置为太阳能电池板,以避免对电池进行更换。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125,所述控制装置125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时间,以及运行时长,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时间实现定时更换所述诱集板,而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运行时长,实现控制诱集板的更换长度。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125可以为定时器,通过所述定时器设定时间。或者,所述控制装置125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设定和控制。
所述支撑结构200优选构造为杆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200为伸缩杆,包括多个滑杆210,多个所述滑杆210依次滑动连接,能够通过滑动改变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整体长度。多个所述滑杆210构造为端面尺寸不同的筒形结构,从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滑杆210的端面尺寸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滑杆210中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一端的所述滑杆210插入到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二端的所述滑杆210内。所述滑杆210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211,通过所述固定装置211可以固定两个相邻的所述滑杆210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211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滑杆210侧壁上的螺栓,螺栓可旋进所述固定滑杆210内并压紧在伸入到其内部的另一个所述滑杆210上,从而实现固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诱集装置100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200第一端的所述滑杆210上,优选地,所述滑杆210穿过所述底板112和所述顶板111并同时与所述底板112和所述顶板111固定连接,以提高连接可靠性。通过调整所述滑杆2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整所述支撑结构200整体高度,从而调整所述诱集装置100的高度。
优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00还可以构造为整体的杆状结构,即所述支撑结构200为长度固定的杆,所述支撑结构200上设置多个固定位,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底板112和顶板111,所述诱集装置100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可以滑动,并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优选地,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卡扣等结构将所述诱集装置100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
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二端可插入到土中以固定所述支撑结构200,或者,还可以在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第二端设置支座,所述支座构造为面积和质量均较大的结构,例如可以构造为水泥墩等,使所述支撑结构200在多种场合均可方便放置。
优选地,所述诱集装置100上还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在所述顶板111的边缘向所述顶板111的外侧延伸形成,用于对所述诱集板进行防护,避免雨水对所述诱集板进行冲刷造成所述诱集板的粘性降低。优选地,所述遮雨板向所述顶板111外侧延伸的长度为10-20cm,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遮雨板遮挡光线,所述遮雨板由透明材质构成,例如,可以是透明塑料材质,或者玻璃材质等。所述遮雨板可以作为单独的结构固定到所述顶板111上,或者,所述顶板111与所述遮雨板一体形成,即通过增大所述顶板111的尺寸形成所述遮雨板,优选地,所述顶板111与所述遮雨板均由透明材料构成。
优选地,所述害虫防控装置上还设置有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诱集装置100上,或者,在所述诱集装置100和所述支撑结构200上均设置所述拍摄装置,以实现多角度的拍摄。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所述诱集板的使用情况,所述拍摄装置还能够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装置上,供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所述诱集板的使用情况,和了解虫害情况。优选地,所述拍摄装置通过4G(5G)网络、WiFi等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供电部,优选地,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共用供电装置124,所述供电装置124优选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顶板111上,优选地,当所述顶板111为透明材质时,所述顶板111还可以设置在所述顶板111下侧,可以通过所述顶板111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害虫防控装置通过诱集装置实现诱集板的自动更新,可以使诱集板的更换更加便捷、及时,提高了害虫防控的效率。所述支撑结构的设置方便了诱集装置的设置,还使诱集装置的高度可以调,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害虫的防控,使害虫防控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集装置(100)和支撑结构(200),所述诱集装置(100)高度可调地连接到所述支撑结构(200)上,
所述诱集装置(100)包括框架(110)和设置在所述框架(110)上的诱集板更换机构(120),
框架(11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板(111)和底板(112),和设置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的边缘分部有多个,
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120)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11)和所述底板(112)之间的固定轴(121)和回收轴(122),所述回收轴(12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固定轴(121)上设置诱集板卷轴,所述诱集板卷轴上的诱集板的端部绕过多个所述连接杆之后固定在所述回收轴(122)上,
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所述顶板(111)和/或底板(1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00)构造为伸缩杆,包括多个滑杆(210),多个滑杆(210)依次滑动连接,所述诱集装置(100)固定在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00)第一端的滑杆(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套装到所述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包括沿所述底板(112)轴向均匀分部的转向杆(113),和,
相互靠近设置的导出杆(114)和导入杆(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板更换机构(120)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回收轴(12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3)和供电装置(124),所述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与所述回收轴(122)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所述回收轴(12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回收轴(12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轴(121)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固定轴顶盖(1211),所述固定轴顶盖(1211)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固定轴(121)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内,和/或,
所述顶板(111)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收轴(122)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回收轴顶盖(1221),所述回收轴顶盖(1221)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回收轴(122)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诱集装置(100)和/或所述支撑结构(2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害虫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雨板,所述遮雨板沿所述顶板(111)的边缘向所述顶板(111)的外侧延伸。
CN201921155755.3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Active CN210519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5755.3U CN21051989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5755.3U CN21051989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9892U true CN210519892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5755.3U Active CN21051989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98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129A (zh) * 2019-07-22 2019-09-20 张泽源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129A (zh) * 2019-07-22 2019-09-20 张泽源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1488U (zh) 一种白天可测运行状态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04682264U (zh) 一种太阳能杀虫灯
CN210519892U (zh)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CN107333594A (zh) 一种可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的园林植物白芨种植棚
CN109964894B (zh) 一种水稻害虫诱捕装置
CN215898685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111657245A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诱捕杀虫装置
CN205409258U (zh) 一种广谱诱捕式太阳能杀虫灯
CN211482574U (zh) 一种节能捕虫器
CN210248088U (zh) 一种有害生物用防治装置
CN211211080U (zh) 一种公园用蚊虫捕捉器
CN216315015U (zh) 一种油茶病虫防治用可防雨水的诱杀器
CN21042492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土建施工用灯
CN205431692U (zh) 粘诱虫器
CN204796550U (zh) 一种太阳能诱虫养殖器
CN213307020U (zh) 一种农业灭虫装置
CN110250129A (zh) 一种害虫防控装置
CN218389541U (zh) 一种椰树种植用驱虫装置
CN214508950U (zh) 一种园林防止蚊虫叮咬的灭蚊装置
CN114766445B (zh)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诱虫装置
CN217657824U (zh)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CN220831553U (zh) 一种具有诱芯装置的杀虫灯
CN215123533U (zh) 一种绿色蔬菜种植用防虫装置
CN216164611U (zh) 一种烟草害虫诱捕防控装置
CN211064816U (zh) 一种降水观测仪器防虫辅助外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