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6961U -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6961U
CN210516961U CN201920655441.3U CN201920655441U CN210516961U CN 210516961 U CN210516961 U CN 210516961U CN 201920655441 U CN201920655441 U CN 201920655441U CN 210516961 U CN210516961 U CN 210516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ignal processing
antenna
phased arra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54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倩婷
赵学文
吴祖兵
李超
伍泓屹
石鹏
曾新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 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 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 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 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54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6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6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6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通过设置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主架,并在主架的同一表面上设置接收天线安装腔和发射天线安装腔,并在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设置信号处理腔,同时还在所述信号处理腔的邻近位置设置信号走线腔,在所述主架的侧面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位置设置对外连接器安装腔。实现将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各功能部件安装在所述承载机构上,从而减小整个相控阵天线系统体积,无需采用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整体重量较现有的卫星通讯抛物面天线系统轻便,应用成本更低廉。因此具有降低卫星通讯设备成本,提高通信质量、提升可移动性和用户感受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毫米波频段天线安装结构集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通讯能力弱,基站未能覆盖的区域,卫星通讯是不错的通信方式选择。而传统的卫星地面终端主要采用抛物面天线,抛物面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整体剖面尺寸太高、重量体积大,而且使用时天线朝向必须对准卫星,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抛物面天线要么只能处于固定位置,要么需使用伺服转台根据移动情况而不断调整天线朝向,并且在调整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扫描以确定卫星所在方位,由此需用到专门的可定位天线伺服转台。而天线伺服转台不仅体积庞大,而且整体笨重,在使用时会花费极高昂的成本,而且工作时损耗大、气动效果差。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采用卫星通讯的收发天线由于需要使用可定位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由此造成整个卫星通讯设备系统体积庞大、质量笨重,且成本高昂、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采用卫星通讯的收发天线由于需要使用可定位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由此造成整个卫星通讯设备系统体积庞大、质量笨重,且成本高昂、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应用于一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所述主架为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
接收天线安装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一侧,用以安装接收天线阵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所述主架的最大外表面;
发射天线安装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另一侧且相对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长度方向,用以安装发射天线阵面;
信号处理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二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用以安装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的高度,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
信号走线腔,包括第一走线腔、第二走线腔、第三走线腔,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邻近于所述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一走线腔、所述第二走线腔、所述第三走线腔的深度互不相同;
对外连接器安装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三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用以安装对外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不同,且所述对外连接器安装腔与所述信号走线腔垂直互通。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的天线安装腔还包括:
传热凸台,设置在所述天线安装腔的腔底,以与安装在所述天线安装腔内的天线单元的信号处理芯片接触。
可选地,所述传热凸台还包括:
导热胶垫,设置在所述传热凸台的顶部以与所述信号处理芯片接触。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ACU信号处理模块;和/或,
第二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变频组件模块;和/或,
第三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导航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互通,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GPS天线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GPS导航天线。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天线隔离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及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所述天线隔离模块用以隔离电磁信号辐射。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散热齿,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位于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所述散热齿包括针状鳍片区及平板型鳍片区。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至少两个风扇,设置在所述主架内,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且处于所述针状鳍片区内。
可选地,所述信号走线腔还包括:
风扇供电孔,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侧壁上,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连接的供电电路通过所述风扇供电孔与所述至少两个风扇连接。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密封件容纳槽,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各腔体的边壁上,所述密封件容纳槽内填充有密封材料。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后盖板,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上,所述后盖板与所述散热齿接触以形成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天线罩,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所述天线罩采用透波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信号处理腔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处理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处理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和/或,
信号走线腔盖板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承载机构;
接收天线阵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内;
发射天线阵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发射天线安装腔内;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处理腔内;
对外连接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对外连接器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接收天线阵面与所述发射天线阵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内的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预设电路匹配互联,所述预设电路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走线腔内。
可选地,所述发射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高于所述接收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
可选地,在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第一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二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三信号处理腔时,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包括:
ACU信号处理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变频组件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导航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互通,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
可选地,在所述承载机构包括GPS天线腔时,所述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GPS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GPS天线腔内,且与所述导航模块和/或所述ACU信号处理模块互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主架,并在主架的同一表面上设置用以分别安装两个独立天线阵面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和发射天线安装腔,并在这些天线安装腔的背部、所述主架的内部、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设置信号处理腔,同时还在所述信号处理腔的邻近位置设置包括第一走线腔和第二走线腔的信号走线腔,在所述主架的侧面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位置设置对外连接器安装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将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各基础功能部件安装设置在所述平板式承载机构上,从而减小整个相控阵天线系统体积,并且由于相控阵天线系统无需采用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因此其整体重量也较现有的卫星通讯抛物面天线系统轻便许多,应用成本也更加低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降低卫星通讯设备应用成本,提高卫星通讯设备的通信质量、提升卫星通讯设备的可移动性和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的第一外表面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的第二外表面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天线阵面所在侧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天线阵面背部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采用卫星通讯的收发天线由于需要使用可定位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由此造成整个卫星通讯设备系统体积庞大、质量笨重,且成本高昂、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主架,并在主架的同一表面上设置用以分别安装两个独立天线阵面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和发射天线安装腔,并在这些天线安装腔的背部、所述主架的内部、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设置信号处理腔,同时还在所述信号处理腔的邻近位置设置包括第一走线腔和第二走线腔的信号走线腔,在所述主架的侧面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位置设置对外连接器安装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将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各基础功能部件安装设置在所述平板式承载机构上,从而减小整个相控阵天线系统体积,并且由于相控阵天线系统无需采用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因此其整体重量也较现有的卫星通讯抛物面天线系统轻便许多,应用成本也更加低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降低卫星通讯设备应用成本,提高卫星通讯设备的通信质量、提升卫星通讯设备的可移动性和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应用于一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主架10,所述主架为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
接收天线安装腔101,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一侧,用以安装接收天线阵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所述主架的最大外表面;
发射天线安装腔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另一侧且相对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长度方向,用以安装发射天线阵面;
信号处理腔103,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二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用以安装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的高度,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可以视为所述主架上两个相对的最大面积的外表面
信号走线腔104,包括第一走线腔、第二走线腔、第三走线腔,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邻近于所述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一走线腔、所述第二走线腔、所述第三走线腔的深度互不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走线腔,一方面可以方便于信号走线腔与对外连接器安装腔在空间中的垂直互联布局,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散热风道的布局留出空间;
对外连接器安装腔105,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三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用以安装对外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不同,且所述对外连接器安装腔与所述信号走线腔垂直互通;所述第三外表面可以为所述主架上第二大面积的外表面,通过将对外连接器安装腔设置在所述第三外表面上,一方面可以减少安装后的对外连接器对天线阵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的实现外部设备通过对外连接器与主架内的各功能模块互联。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和发射天线安装腔可以统称为天线安装腔,所述天线安装腔的腔体深度较浅,由此可以使得安装后的接收天线阵面与发射天线阵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该平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平行。
另一方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所述信号处理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由此可以使得这些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可以采用最短距离分别与发射天线单元和接收天线单元连接从而进行信号处理;
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为多种,例如:供电模块、放大模块、数模转换模块等等,只要是可用以服务于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功能模块都可以作为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作任何限定,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
而具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可以包括:ACU信号处理模块、变频组件模块、导航模块,相对应的,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第一信号处理腔、第二信号处理腔、第三信号处理腔,这三个信号处理腔可分别用以安放所述ACU信号处理模块、变频组件模块、导航模块,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第二信号处理腔、第三信号处理腔之间可以在腔壁上设孔而实现这些功能模块之间的走线互联。再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由此可以减少整个承载机构的纵向尺寸。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天线安装腔内还包括传热凸台,所述传热凸台设置在所述天线安装腔的腔底,以与安装在所述天线安装腔内的天线单元的信号处理芯片接触。也就是说,所述传热凸台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数量可以为与具体安装的天线阵面上的信号处理芯片数量匹配。而所述传热凸台的顶部还设置有导热胶垫,该导热胶垫可与所述信号处理芯片接触,提高热量传输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对信号处理芯片进行缓冲,避免信号处理芯片与主架材料的硬接触,对信号处理芯片起到保护作用。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GPS天线腔106,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GPS导航天线。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GPS导航天线可以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附近的导航模块连接,由导航模块为所述GPS导航天线供电及互传信号。同时由于导航模块可以集成到ACU信号处理模块内,因此通过将所述GPS天线腔设置在接近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处,可实现安装后的GPS导航天线与ACU信号处理模块相接近,使GPS导航天线与ACU信号处理模块之间实现最近布线,方便ACU信号处理模块与GPS导航天线之间的供电及信号互传,并进一步通过集成后的导航模块配合实现卫星扫描和定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承载机构还包括天线隔离模块107,该天线隔离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及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所述天线隔离模块用以隔离电磁信号辐射。具体地,该天线隔离模块可以为具一定高度的金属壁,还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的金属罩,只要是可实现提高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信号隔离度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所述天线隔离模块。
再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散热齿,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位于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所述散热齿包括针状鳍片区1081及平板型鳍片区1082。同时,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上的后盖板与所述散热齿接触以形成散热风道。
进一步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至少两个风扇109,设置在所述主架内,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且处于所述针状鳍片区内。所述均匀分布可以是指接收天线安装腔的腔底背面和发射天线安装腔的腔底背面设置同样数量的风扇。相对应地,所述信号走线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侧壁上的风扇供电孔,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连接的供电电路可通过所述风扇供电孔与所述至少两个风扇连接。同时,所述风扇供电孔在布线后还可使用胶水封住小孔空隙,实现密封处理。
所述针状鳍片散热片具有减轻重量、增加体积效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针状鳍片流道具有等方向性,从而使得水平安装的风扇在工作时可减少流体的阻力,使流体分化途经各个平板型鳍片的风道,起到降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承载机构的重量和生产成本,并提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承载机构的散热效率的作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密封件容纳槽111,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各腔体的边壁上,所述密封件容纳槽内填充有密封材料。所述密封材料可以为防水垫圈、橡胶圈、胶黏剂、胶质材料等材料,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各腔体的密封作用,配合后盖板的使用可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承载机构达到防淋雨级别的水密效果。
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天线罩110,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所述天线罩采用透波材料制成。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承载机构不仅依然能够实现较佳的信号收发功能,同时还具有防尘、防水、及美观的效果。
再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信号处理腔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处理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处理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和/或,
信号走线腔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图4,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承载机构;
接收天线阵面201,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内;
发射天线阵面202,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发射天线安装腔内;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处理腔内;
对外连接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对外连接器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接收天线阵面与所述发射天线阵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内的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预设电路匹配互联,所述预设电路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走线腔内。
同时,所述发射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高于所述接收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
并且,在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第一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二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三信号处理腔时,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包括:
ACU信号处理模块203,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变频组件模块204,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导航模块205,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互通,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载机构包括GPS天线腔时,所述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GPS导航天线206,设置在所述GPS天线腔内,且与所述导航模块和/或所述ACU信号处理模块互联。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阵面和信号处理功能模块通过线缆互联以实现信号传输和供电功能。
前述图1、图2实施例中的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其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通过前述对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主架,并在主架的同一表面上设置用以分别安装两个独立天线阵面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和发射天线安装腔,并在这些天线安装腔的背部、所述主架的内部、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设置信号处理腔,同时还在所述信号处理腔的邻近位置设置包括第一走线腔和第二走线腔的信号走线腔,在所述主架的侧面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位置设置对外连接器安装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将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各基础功能部件安装设置在所述平板式承载机构上,从而减小整个相控阵天线系统体积,并且由于相控阵天线系统无需采用天线伺服转台以调整天线朝向,因此其整体重量也较现有的卫星通讯抛物面天线系统轻便许多,应用成本也更加低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降低卫星通讯设备应用成本,提高卫星通讯设备的通信质量、提升卫星通讯设备的可移动性和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颠倒,变换先后顺序而依然落入本申请所涵盖的实用新型范围中。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应用于一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所述主架为平板式长方体腔体结构;
接收天线安装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一侧,用以安装接收天线阵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所述主架的最大外表面;
发射天线安装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另一侧且相对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长度方向,用以安装发射天线阵面;
信号处理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二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和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用以安装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的高度,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
信号走线腔,包括第一走线腔、第二走线腔、第三走线腔,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邻近于所述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一走线腔、所述第二走线腔、所述第三走线腔的深度互不相同;
对外连接器安装腔,设置在所述主架的第三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信号走线腔,用以安装对外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不同,且所述对外连接器安装腔与所述信号走线腔垂直互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的天线安装腔还包括:
传热凸台,设置在所述天线安装腔的腔底,以与安装在所述天线安装腔内的天线单元的信号处理芯片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凸台还包括:
导热胶垫,设置在所述传热凸台的顶部以与所述信号处理芯片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ACU信号处理模块;和/或,
第二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变频组件模块;和/或,
第三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导航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互通,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GPS天线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邻近于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用以安装GPS导航天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天线隔离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且处于所述接收天线安装腔及所述发射天线安装腔之间,所述天线隔离模块用以隔离电磁信号辐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散热齿,设置在所述主架内,且位于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所述散热齿包括针状鳍片区及平板型鳍片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至少两个风扇,设置在所述主架内,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天线安装腔底背面上且处于所述针状鳍片区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腔还包括:
风扇供电孔,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的侧壁上,与所述信号处理功能连接的供电电路通过所述风扇供电孔与所述至少两个风扇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密封件容纳槽,位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包设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各腔体的边壁上,所述密封件容纳槽内填充有密封材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后盖板,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上,所述后盖板与所述散热齿接触以形成散热风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天线罩,盖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所述天线罩采用透波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信号处理腔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处理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处理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和/或,
信号走线腔盖板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腔上,且位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信号走线腔的密封件容纳槽之间,用以封装所述信号处理腔及对应的密封件容纳槽。
14.一种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承载机构;
接收天线阵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接收天线安装腔内;
发射天线阵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发射天线安装腔内;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处理腔内;
对外连接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对外连接器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接收天线阵面与所述发射天线阵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板式相控阵天线系统内的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预设电路匹配互联,所述预设电路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信号走线腔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高于所述接收天线阵面的工作信号频段范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处理腔包括第一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二信号处理腔、和/或第三信号处理腔时,所述信号处理功能模块包括:
ACU信号处理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变频组件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内;和/或,
导航模块,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腔、所述第三信号处理腔互通,且并排分布在所述主架的宽度方向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机构包括GPS天线腔时,所述相控阵天线系统包括:
GPS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GPS天线腔内,且与所述导航模块和/或所述ACU信号处理模块互联。
CN201920655441.3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Active CN210516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5441.3U CN21051696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5441.3U CN21051696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6961U true CN210516961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42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5441.3U Active CN21051696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696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9349A (zh) * 2020-08-18 2020-10-13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阵面天线散热装置
CN112103634A (zh) * 2020-11-19 2020-12-18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相控阵天线
CN112103612A (zh) * 2020-11-02 2020-12-18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动中通天线
CN115016600A (zh) * 2022-03-15 2022-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CN116387791A (zh) * 2023-03-17 2023-07-04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及应用其的相控阵天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9349A (zh) * 2020-08-18 2020-10-13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阵面天线散热装置
CN112103612A (zh) * 2020-11-02 2020-12-18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动中通天线
CN112103612B (zh) * 2020-11-02 2021-02-26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动中通天线
CN112103634A (zh) * 2020-11-19 2020-12-18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相控阵天线
CN115016600A (zh) * 2022-03-15 2022-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CN116387791A (zh) * 2023-03-17 2023-07-04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及应用其的相控阵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16961U (zh) 一种平板相控阵天线承载机构及相控阵天线系统
CN112352348A (zh) 多输入输出天线装置
CN110380231A (zh) 一种平板有源相控阵天线
CN111106421B (zh) 一种轻小型相控阵天线
CN109149070B (zh) 表面贴装器件及移动终端
EP3073564A1 (en) Antenna device of base station
JP2022542411A (ja) 通信基地局
CN207201170U (zh) 侦听机
CN112072270B (zh) 一体化快速部署监测测向设备
WO2023165404A1 (zh) 一种无人机基站
US5969943A (en) Device having an efficient heat radiation casing
CN215972082U (zh) 一种便携式雷达干扰机和无人机
CN109921159A (zh) 一种上变频器模块结构
CN211088510U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相控阵天线
CN21038117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铁塔poi
CN113423253A (zh) 散热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7740763U (zh) 一种相控阵天线结构
CN219068730U (zh) 电子设备散热外壳及电子设备
CN219802895U (zh) 一种双功放无人机无线图传模块的散热外壳
CN215816348U (zh) 一种车载相控阵卫星天线装置
CN209949732U (zh) 无线数据链接电台的散热装置
CN215582422U (zh) 散热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6852918U (zh) 一种大功率收发组件自然散热装置
CN212785361U (zh) 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壳体结构
CN218633964U (zh) 一种一体式手机信号屏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