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6793U - 电池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6793U
CN210516793U CN201921684108.1U CN201921684108U CN210516793U CN 210516793 U CN210516793 U CN 210516793U CN 201921684108 U CN201921684108 U CN 201921684108U CN 210516793 U CN210516793 U CN 21051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ilm
main body
groov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41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高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41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端部;保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板和柔性电路板,主体板连接于第一侧面且与电芯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能够与外接元件进行电性连接;塑胶件,塑胶件与第一侧面密封对接,且塑胶件密封包裹主体板。通过塑胶件与第一侧面密封对接以及密封包裹主体板,使得主体板能够隔绝外部的水汽,防止短路;塑胶件的致密度高,使得电池的防水性能好;塑胶件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制得,能够简化物料,成型工艺简单;塑胶件包裹保护板的主体板且与电芯紧密结合,能够增加电池的结构强度,使得电池的抗冲击能力好。

Description

电池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的保护板通过多层胶带包绕固定,组装工艺复杂,防水性能差,且保护板收到冲击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上述胶带固定的保护板防水性能差且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端部;
保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主体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与外接元件进行电性连接;
塑胶件,所述塑胶件与所述第一侧面密封对接,且所述塑胶件密封包裹所述主体板。
上述电池,通过塑胶件与第一侧面密封对接以及密封包裹主体板,使得主体板能够隔绝外部的水汽,防止短路;塑胶件的致密度高,使得电池的防水性能好;塑胶件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制得,能够简化物料,成型工艺简单;塑胶件包裹保护板的主体板且与电芯紧密结合,能够增加电池的结构强度,使得电池的抗冲击能力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包括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密封对接;所述塑胶件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对接面,所述主体板位于所述第一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连通,并延伸至所述塑胶件的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设所述第二槽并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槽的槽壁密封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为长方体结构,包括端面,以及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对接面相背设置,所述顶面连接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底面连接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槽延伸至所述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为通过对保护板进行低压注塑得到的注塑制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电芯,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并排固定,所述主体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塑胶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电芯的第一侧面密封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包括第二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另一端;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第一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包绕所述第三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包绕所述第四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贴膜,所述贴膜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贴膜包绕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并延伸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手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包绕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包绕部贴合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拉手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包绕部和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包绕部贴合于所述第四侧面,所述第二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所述贴膜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包绕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包绕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裹所述第二侧面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胶带固定的保护板防水性能差且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电池,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能够安装于所述电池仓且能够从所述电池仓内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电池的部分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电池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电池的塑胶件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电池的贴膜的主视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电池的贴膜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电池10,电池10能够安装于手机、手表、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池10仓内。电池10包括电芯100、贴膜200、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保护板600和塑胶件500。保护板600包括电路板,电池10能够通过保护板600与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从而能够对电芯100进行充电或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对电芯100进行充电时,保护板600具有过充保护功能,即电芯100被充满电后,保护板600能够启动保护功能,防止电源继续对电芯100进行充电。保护板600还能够防止电芯100被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塑胶件500包裹保护板600,且密封对接电芯100,对保护板600起到固定和绝缘的作用。塑胶件500使得电池10具有防水和减震的功能。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芯1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图未示),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130、第四侧面140。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均为方形结构,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的四端。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电芯10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之间形成电芯100的长度方向即X方向,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之间形成电芯100的宽度方向即Y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电池10的长度、宽度、厚度方向分别与电芯100的长度、宽度、厚度方向相同。在本申请中,以保护板600连接于第一侧面110为例进行介绍。保护板600固定于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的其中之一。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芯100也可以为圆饼状等结构,设计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芯100,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保护板6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板610和柔性电路板620,主体板610连接于电芯100,柔性电路板620能够与外接元件进行电性连接。主体板610包括PCB板和电流保险器等电子元器件。主体板610与电芯100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且主体板610能够与电芯100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620与主体板610电性连接,主体板610通过柔性电路板620与外接元件进行电性连接,使得电芯100能够对外接元件供电,或者外接元件能够为电芯100进行充电。因柔性电路板620材质较软,能够弯曲,使得电池10能够方便的连接外接元件。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塑胶件500为长方体结构,且沿电池10的宽度方向设置。塑胶件500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501和底面502,以及相背设置的端面504和对接面503。对接面503与第一侧面110密封对接,且塑胶件500与电芯100固定为一体。使得外界的水汽或灰尘无法通过对接面503与第一侧面110进入电芯100或接触保护板600。顶面501连接于端面504和对接面503之间,且位于第一表面101的一侧,底面502连接于端面504和对接面503之间,且位于第二表面的一侧。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塑胶件500的厚度小于电芯100的厚度,顶面501与第一表面101之间存在高度差,底面502与第二表面存在高度差。在另一实施例中,塑胶件500的厚度可以与电芯100的厚度相同,即顶面501与第一表面101平齐,底面502与第二表面平齐。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塑胶件500的厚度也可以设计为大于电芯100的厚度,在此不做限定。塑胶件500的形状也可以根据电芯100或保护板600的形状进行相应的改变。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塑胶件500开设有第一槽510和第二槽520。第一槽510延伸至对接面503,主体板610位于第一槽510内,且主体板610与第一槽510的槽壁密封接触,即主体板610的表面与第一槽510的槽壁之间密封贴合,外界的水汽或灰尘无法进入。第二槽520与第一槽510连通,且第二槽520延伸至顶面501。柔性电路板620穿设第二槽520外露于塑胶件500,外接元件能够通过柔性电路板620与电池10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620的表面与第二槽520的槽壁密封贴合,使得外界的水汽或灰尘无法进入。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槽520也可以延伸至底面502或端面50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接面503与第一侧面110密封对接、第一槽510的槽壁与主体板610密封贴合、第二槽520的槽壁与柔性电路板620密封贴合,使得塑胶件500能够全方位的防护保护板600以及第一侧面110,防止外界的水汽或灰尘接触保护板600,同时能够防止水汽或灰尘从第一侧面110进入电芯100。
在一实施例中,将保护板600与电芯100焊接,将焊接后的保护板600和电芯100放入注塑模具中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低压注塑,使得高分子材料包裹主体板610和部分柔性电路板620并与电芯100的第一侧面110连接,制得包裹保护板600并与电芯100的第一侧面110结合紧密而呈现一体结构的塑胶件500。主体板610所处的位置形成第一槽510,柔性电路板620被包裹的部分结构处形成第二槽520,主体板610与第一槽510的槽壁之间密封接触,柔性电路板620与第二槽520的槽壁之间密封接触。塑胶件500能够使得保护板600防水防尘,并使得电芯100在第一侧面110处能够防水防尘。塑胶件500能够固定保护件,避免保护件晃动,且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电芯100或保护板600在非电性连接位置处漏电。塑胶件500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具有减震作用,在电池1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弱电池10受到的震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注塑方式或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尺寸符合要求的塑胶件500,塑胶件500上开设有第一槽510和第二槽520。将主体板610放置在第一槽510内,并将柔性电路板620的端部穿设于第二槽520并外露于塑胶件500。然后通过向第一槽510和第二槽520没注入密封胶,使得外界的水汽或灰尘无法进入第一槽510和第二槽520。随后将主体板610焊接于电芯100,并将对接面503与第一侧面110之间粘接固定,通过设置较厚的胶层,使得对接面503和第一侧面110之间能够具有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首先将主体板610焊接于电芯100,然后将保护板600与塑胶件500组装并密封第一槽510和第二槽520,最后密封粘接对接面503和第一侧面110。
可以理解的是,电芯1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或多个,电芯100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保护板600焊接于两个或多个电芯100的第一侧面110并排形成的面上,塑胶件500密封对接于两个或多个第一侧面110处,能够增强双电芯电池10或多电芯电池10的结构强度,提升电池10的可拆性。
传统方法采用多层胶带固定保护板600,所需材料较多,且需模切成型;多层胶带的组装工艺复杂,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胶带的尺寸控制能力弱,尺寸公差范围较大;胶带的防水性能差,电池10浸水即短路;胶带为软连接,强度低,电池10的保护板600强度较弱,受到冲击容易产生变形,特别是双电芯或多电芯电池10,拆卸时保护板600容易弯曲变形,影响使用。而本申请通过将焊接后的电芯100和保护板600放入注塑模具内,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制得塑胶件500,能够简化物料,成型工艺简单,注塑成型工艺的设备自动化成本高,人工成本低;注塑成型的塑胶件500的尺寸控制能力强,尺寸公差范围较小,精度可提升至0.4mm以内;塑胶件500的致密度高,使得电池10的防水性能好;塑胶件500包裹保护板600的主体板610且与电芯100紧密结合,使得电池10的抗冲击能力好;针对双电芯或多电芯电池10,能够增加电池10的结构强度,提升可拆性。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池10包括保护膜800,保护膜800包裹第二侧面120并固定于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使得第二侧面120被保护膜800所包裹,使得电芯100在第二侧面120具有绝缘效果,防止漏电。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拉手300包括第一固定部310、第一包绕部320和第一提拉部330,第一包绕部320连接于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一提拉部3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拉手300为一体结构。第一固定部310固定于第二表面,固定方式可以为粘结或焊接等。第一包绕部320贴合于第三侧面130,可以粘结固定,也可以仅仅是接触贴合,而没有粘结固定。第一提拉部330外露于电芯100的第一表面101的一侧。第二拉手400包括第二固定部410、第二包绕部420和第二提拉部430,第二包绕部420连接于第二固定部410和第二提拉部4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拉手400为一体结构。第二固定部410固定于第二表面,固定方式可以为粘结或焊接等。第二包绕部420贴合于第四侧面140,可以粘结固定,也可以仅仅是接触贴合,而没有粘结固定。第二提拉部430外露于电芯100的第一表面101的一侧。
电池10安装于电池10仓内时,第二表面位于电池10仓的底部,第一表面101位于电池10仓的开口处,即第一表面101外露于电池10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提拉部330和第二提拉部430外露于电池10仓,用户需要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出时,可同时提拉第一提拉部330和第二提拉部430,即可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拉出,且不会使电池10倾斜而造成电芯100卷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330粘结于第一表面101,第二提拉部430粘结于第一表面101。用户需要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时,首先将第一提拉部330剥离于第一表面101,并将第二提拉部430剥离于第二表面,然后提拉第一提拉部330和第二提拉部430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330与第一表面101之间没有粘接固定,第二提拉部430与第一表面101之间也没有粘接固定。用户需要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时,可直接提拉第一提拉部330和第二提拉部430,即可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贴膜200粘接于第二表面,且贴膜200的至少部分边缘粘接于第一表面101,使得贴膜200至少包裹第二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构,且包裹电芯100的至少一个侧面的部分或全部结构,使得电芯100的背向电池10仓的一侧的至少部分结构被贴膜200包裹固定,防止电芯100与贴膜200脱离。可以理解的是,贴膜200可以完全覆盖第二表面,也可以仅覆盖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但贴膜200的至少部分结构粘结于第一表面101,以便贴膜200至少包裹电芯100的部分结构,对电芯100起到一个朝向电池10仓内的拉力,防止电芯100从电池10仓内掉出。
贴膜200的朝向第二表面的一侧可以与第二表面全部粘结,也可以部分粘结,即贴膜200的朝向第二表面的一侧的部分区域与第二表面之间粘结,而部分区域与第二表面之间仅仅是贴合,并没有粘结力。同样的,贴膜200的边缘粘结于第一表面101,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之间可以全部粘结,也可以部分粘结,在此不做限定。贴膜200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101部分粘结的状态下,在电池10拆卸维修时,电芯100的第二表面和第一表面101残留的胶黏剂较少,使得电芯100的第二表面较为干净。
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设有胶黏剂,使得贴膜200能够粘结固定于电池10仓。贴膜200的这种设计方法,使得电芯100能够被贴膜200固定并安装于电池10仓内,防止电芯100从电池10仓内脱落。可以理解的是,胶黏剂可以布满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也可以仅覆盖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的部分区域,在此不做限定,但需满足贴膜200与电池10仓之间的粘结力。
在一实施例中,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的胶黏剂的粘结力大于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即贴膜200与电池10仓之间的粘结力大于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且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之间的粘结力大于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可以理解的是,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之间的粘结力较大,使得贴膜200能够牢固低包裹电芯100,使得电芯100不容易与贴膜200分离;贴膜200与电池10仓之间的粘结力较大,使得贴膜200牢固地粘接于电池10仓内,即使得电芯100被牢固地固定于电池10仓内。电池10维修或更换时,需将贴膜200与电芯100分离,而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较小,使得贴膜200与电芯100的分离较为容易,且电芯100的表面不容易残留胶,使得电芯100的表面较为干净。
在另一实施例中,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的胶黏剂的粘结力与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相等,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之间的粘结力与贴膜20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粘结力相等。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和贴膜200为分体结构。贴膜20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第一通孔210部分位于第二表面,部分位于第三侧面130,且贴膜200的边缘粘结于第一表面101。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一包绕部320位于第一通孔210内,第一提拉部330与贴膜200的边缘重叠。第二固定部410和第二包绕部420位于第二通孔220内,第二提拉部430与贴膜200的边缘重叠。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一包绕部320位于第一通孔210内,防止第一固定部310、第一包绕部320与贴膜200在厚度上重合,避免增加电池10在第二表面以及第三侧面130处的厚度,使得电池10能够较容易的安装在电池10仓内;第二固定部410和第二包绕部420位于第二通孔220内,防止第二固定部410、第二包绕部420与贴膜200在厚度上重合,避免增加电池10在第二表面以及第四侧面140处的厚度,使得电池10能够较容易的安装在电池10仓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的其中之一与贴膜200为分体结构,其中之另一与贴膜200为一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0延伸至贴膜200的边缘,第二通孔220延伸至贴膜200的边缘,且第一通孔210的开口的朝向和第二通孔220的开口的朝向相反。第一拉手300位于第一通孔210内,第二拉手400位于第二通孔22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拉手300的全部结构均位于第一通孔210内,第二拉手400的全部结构均位于第二通孔220内,即第一拉手300与贴膜200不重合,第二拉手400与贴膜200不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贴膜200能够将电芯100与电池10仓隔离开,贴膜200粘结固定于电池10仓,且贴膜200能够包裹并粘结固定电芯100,从而使得电芯100能够被固定于电池10仓。需拆卸或维修电池10时,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分离,然后再将贴膜200与电芯100分离,拆卸方便。且可以设计为贴膜200与电池10仓的粘结力较大,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的粘结力较大,贴膜200与第二表面的粘结力较小,使得电芯100既能够被牢固包裹并固定于电池10仓内,拆卸电池10且将贴膜200与电芯100分离后,电芯100表面残留胶较少,使得电芯100表面较为干净。
在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的过程中,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需要承受较大的力,贴膜200受到的力较小。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与贴膜200为分体结构,可以选择能够承受较大的撕拉力的材质来制作第一拉手300和第二拉手400,贴膜200的材质可选择普通的PET膜,也可以为贴纸等,可在满足使用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与贴膜20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拉手300和第二拉手400分别由贴膜200的相背的两侧沿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出。贴膜200包裹电芯100时,第一提拉部330位于电芯100的第一表面101的一侧,可以粘结于第一表面101,也可相对于第一表面101翘起;第二提拉部430位于电芯100的第一表面101的一侧,可粘结于第一表面101,也可相对于第一表面101翘起。如图8所示的电池10安装于电池10仓内时,因贴膜200的背向电芯100的一侧与电池10仓粘结力较强,且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之间的粘结力较强。用户需要将的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时,需首先将贴膜200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01撕离,然后提拉第一提拉部330、第二提拉部430,将电芯100连同贴膜200一起从电池10仓内拆离。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与贴膜200为一体成型结构,但第一拉手300与贴膜200之间设有第一易撕线230,第二拉手400与贴膜200之间设有第二易撕线240,使得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能够容易地与贴膜200之间撕离。需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时,将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与第一表面101撕离,然后提拉第一拉手300和第二拉手400,将电芯100连带或不连带贴膜200从电池10仓内提出。电芯100不连带贴膜200时,因为第一易撕线230和第二易撕线240的存在,使得第一拉手300、第二拉手400容易与贴膜200撕离。
在一实施例中,电芯100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电芯100与保护板600焊接后进行低压注塑形成塑胶件500,然后通过贴膜200将两个或多个电芯100进行包裹固定,然后粘接固定于电池10仓内。需将电池10从电池10仓内拆卸时,提拉第一拉手300和第二拉手400,使得电芯100不容易倾斜,避免电芯100发生卷边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电芯100可以为聚合物锂离子电芯100、锂金属电芯100等,注塑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A(Polyamide,尼龙)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端部;
保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主体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与外接元件进行电性连接;
塑胶件,所述塑胶件与所述第一侧面密封对接,且所述塑胶件密封包裹所述主体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密封对接;所述塑胶件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对接面,所述主体板位于所述第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连通,并延伸至所述塑胶件的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设所述第二槽并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槽的槽壁密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为长方体结构,包括端面,以及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对接面相背设置,所述顶面连接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底面连接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槽延伸至所述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为通过对保护板进行低压注塑得到的注塑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芯,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并排固定,所述主体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塑胶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电芯的第一侧面密封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第二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另一端;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第一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包绕所述第三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拉手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包绕所述第四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膜,所述贴膜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贴膜包绕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并延伸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手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包绕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包绕部贴合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拉手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包绕部和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包绕部贴合于所述第四侧面,所述第二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所述贴膜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包绕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包绕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裹所述第二侧面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能够安装于所述电池仓且能够从所述电池仓内拆卸。
CN201921684108.1U 2019-10-09 2019-10-09 电池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51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108.1U CN210516793U (zh) 2019-10-09 2019-10-09 电池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108.1U CN210516793U (zh) 2019-10-09 2019-10-09 电池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6793U true CN21051679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4108.1U Active CN210516793U (zh) 2019-10-09 2019-10-09 电池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67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6602A (zh) * 2020-08-05 2020-11-1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28178A (zh) * 2021-05-27 2021-08-3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3690538A (zh) * 2021-07-30 2021-11-2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6602A (zh) * 2020-08-05 2020-11-1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28178A (zh) * 2021-05-27 2021-08-3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3690538A (zh) * 2021-07-30 2021-11-2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7729B2 (en) Battery pack
CN210516793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KR100392340B1 (ko) 전지팩
US7887949B2 (en) Polymer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338733B2 (en) Battery pack
US8852791B2 (en) Pouch 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ith sleev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US8398726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936860B2 (en) Battery pack with reinforcing member
US9178187B2 (en) Thin battery
KR101308217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3086159A (ja) 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KR100846972B1 (ko) 이차전지의 외장케이스 및 그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JP6743664B2 (ja)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305774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WO2013080755A1 (ja) 薄型電池及び薄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H09283103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KR20090042683A (ko) 팩 케이스를 사용하지 않은 전지팩
JP2001319633A (ja) 電池パック
KR100964216B1 (ko) 파우치 전지팩
JP3762757B2 (ja) 電池パック
US9257688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an inner frame and an outer frame
JP5100116B2 (ja) パック電池
KR101313323B1 (ko) 전지 캡과 전지 셀 케이스의 결합구조가 개선된 전지 팩
JP2009193794A (ja) パック電池
KR100914908B1 (ko) 배터리 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