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961U -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961U
CN210511961U CN201921640417.9U CN201921640417U CN210511961U CN 210511961 U CN210511961 U CN 210511961U CN 201921640417 U CN201921640417 U CN 201921640417U CN 210511961 U CN210511961 U CN 210511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clean
subsystem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04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洪启
李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04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9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包括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全热滤芯,用于将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一空气与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二空气进行热量传递;所述第一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出室外,所述第二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以及盘管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进行换热;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相互独立地流经所述盘管换热器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循环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凝露的产生,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新风机没有空调风处理功能,空调器虽有新风模块,但却是直接将外界空气引入室内,容易影响室内温度,造成不舒适性;进而出现了集成有新风、空调功能的一体机,但是,现有一体机中新风、空调功能同时工作时,由于室内外空气存在较大温差,室外新风和室内空气在一体机内混合会产生大量凝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可以降低凝露的产生,具有可靠性高、空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包括:
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
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处理后送到室内洁净空间;
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所述室内洁净空间的洁净空气处理后循环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全热滤芯,用于将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一空气与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二空气进行热量传递;所述第一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出室外,所述第二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
盘管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进行换热;
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相互独立地流经所述盘管换热器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循环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分隔的隔离装置;在气流方向上,所述隔离装置位于所述盘管换热器的前侧。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装置为第一风阀。
作为优选,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浊气回风口、室外排风机和室外排风口,
其中,所述浊气回风口,用于从所述室内污浊空间引入污浊空气;
所述室外排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热传递空气引到所述室外排风口;
所述室外排风口,用于将所述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到室外。
作为优选,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包括:新风风口、室内排风机和室内排风口;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洁气回风口、所述室内排风机和所述室内排风口;
其中,所述新风风口,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
所述洁气回风口,用于从所述室内洁净空间引入洁净空气;
所述室内排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三热传递空气引至所述室内排风口;
所述室内排风口,用于将所述第三热传递空气送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风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阀,所述第三风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洁气回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排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所述洁净空气和所述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所述排风处理子系统包括第四风阀,所述第四风阀用于控制所述排风处理子系统的打开或者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分别具有过滤网,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空气处理一体机,包括机壳,以及上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所述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机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实现对室内不同空间的分区处理,具有空气处理质量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全热滤芯实现了室外新风与室内浊气的能量传递,可以回收部分排向室外的能量,具有节能的优点;通过设置盘管换热器不但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而且新风流经盘管换热器也可以调节温度使得新风进入室内的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相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室外新风直接引入室内而容易影响室内温度造成不舒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会影响室内舒适性,具有在集成新风和温度调节功能的同时空气处理质量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新风和室内空气两股气流彼此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换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新风和室内空气混合流经盘管换热器而由于两股气流的温差较大所发生的凝露问题,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混合凝露,具有可靠性高、空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新风和空调功能,在实现对室内空气分区处理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回收部分能量;同时,通过盘管换热器实现了新风温度调节,且在新风和室内空气共用盘管换热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气流之间的独立降低了凝露产生的可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管换热器的前侧设置隔离装置,由隔离装置将新风与室内空气隔离,进而实现两股气流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换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风阀作为隔离装置使用,在第一风阀关闭时可以将新风和室内空气隔离;当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不工作时,第一风阀打开又可以实现气流流通面积的增大,以及气流与盘管换热器接触面积的增大,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处理系统混合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处理系统新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制冷/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处理系统旁通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省略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机壳;11、浊气回风口;12、第一过滤网;13、室外排风机;14、室外排风口;21、新风风口;22、第二风阀;23、第二过滤网;31、洁气回风口;32、第三风阀;33、第三过滤网;34、第一风阀;4、全热滤芯;5、盘管换热器;6、室内排风机;7、室内排风口;8、第四风阀;9、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参见图1-4所示,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其中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和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共用一个全热滤芯4。
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例如将室内卫生间、厨房等空间内的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
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处理后循环到室内洁净空间;例如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处理后送到室内空间;
全热滤芯4用于空气和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处理后形成的第一空气与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处理后形成的第二空气经过全热滤芯4进行热量传递,第一空气经过全热滤芯4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出室外,第二空气经过全热滤芯4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
参见图1箭头所示,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中的第一空气从全热滤芯4的右端流动到左端,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中的第二空气从全热滤芯4的上端流动到下端,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在全热滤芯4处进行热量传递,第一空气在经过全热滤芯4热量传递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第二空气在经过全热滤芯4热量传递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
例如,夏季时节室内温度明显低于室外温度,来自室内污浊空间的第一空气温度要低于来自室外第二空气的温度,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在全热滤芯4处进行热量传递,第一热传递空气的温度要高于第一空气,最终排向室外,第二热传递空气的温度要低于第二空气的温度,最终排向室内。
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内洁净空间的洁净空气处理后循环到室内洁净空间。
盘管换热器5,用于将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进行换热。在本室内空气处理系统中,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不工作时,盘管换热器5用于将第二热传递空气换热;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不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时,盘管换热器5用于将洁净空气换热;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均工作时,盘管换热器5用于将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换热。
在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均工作时,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都流经盘管换热器5,如果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在进入盘管换热器5之前混合,当两种气流温差较大时会产生混合凝露,为了避免凝露的产生,本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设置了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相互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5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循环到室内洁净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实现对室内不同空间的分区处理,具有空气处理质量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全热滤芯4实现了室外新风与室内浊气的能量传递,可以回收部分排外室外的能量,具有节能的优点;通过设置盘管换热器5不但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而且新风流经盘管换热器5也可以调节温度使得新风进入室内的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相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室外新风直接引入室内而容易影响室内温度造成不舒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会影响室内舒适性,具有在集成新风和温度调节功能的同时空气处理质量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新风和室内空气两股气流彼此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换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新风和室内空气混合流经盘管换热器5而由于两股气流的温差较大所发生的凝露问题,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混合凝露,具有可靠性高、空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新风和空调功能,在实现对室内空气分区处理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回收部分能量;同时,通过盘管换热器5实现了新风温度调节,且在新风和室内空气共用盘管换热器5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气流之间的独立降低了凝露产生的可能。
基于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在进入盘管换热器5之前,通过隔离装置将两者分隔,从而实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洁净空气相互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管换热器5的前侧设置隔离装置,由隔离装置将新风与室内空气隔离,进而实现两股气流独立地流经盘管换热器5换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在气流流经方向上,隔离装置位于盘管换热器5的前侧,参见图1所示,隔离装置将室内的洁净空气和第二热传递空气分隔,洁净空气经过盘管换热器5的左侧部分换热,第二热传递空气经过盘管换热器5的右侧部分换热,由于隔离装置的存在,洁净空气和第二热传递空气在盘管换热器5的前侧不会发生混合。
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不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时,系统内没有第二热传递空气,而由于隔离装置的存在,室内洁净空气依然只经过盘管换热器5的左侧部分,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进一步地实用新型构思:根据子系统是否工作,选择隔离装置是否起作用,因而将隔离装置设置为第一风阀34,通过第一风阀34的打开或关闭可以实现隔离装置是否起到隔离作用的目的。
也就是说,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均工作时,第一风阀34处于关闭状态,起到隔离气流的作用;当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不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时,第一风阀34处于打开状态,洁净空气可以穿过第一风阀34全面地与盘管换热器5接触。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风阀34作为隔离装置使用,可以将新风和室内空气隔离;当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不工作时,第一风阀打开又可以实现室内空气气流流通面积的增大,以及气流与盘管换热器接触面积的增大,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关于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包括浊气回风口11、室外排风机13和室外排风口14;
其中,浊气回风口11,用于从室内污浊空间引入污浊空气;
室外排风机13,用于将第一热传递空气引到室外排风口14;
室外排风口14,用于将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到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除了上述的换热处理,还包括过滤处理,所以,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网12,第一过滤网12用于对从浊气回风口11引入的污浊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形成第一空气。过滤处理可以防止室内空间的杂物进入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内。
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的处理过程为: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从浊气回风口11进入系统,经过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处理后形成第一空气,第一空气再经过全热滤芯4的换热处理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第一热传递空气在室外排风机13的作用下由室外排风口14排向室外。
具体地,关于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包括:新风风口21、室内排风机6和室内排风口7;
其中,新风风口21,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
室内排风机6,用于将第三热传递空气引至室内排风口7;
室内排风口7,用于将第三热传递空气送到室内洁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除了上述的换热处理,还包括过滤处理,所以,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二滤网23,第二滤网23用于对从新风风口21引入的新风进行过滤处理形成第二空气,过滤处理可以防止室外的杂物进入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内。
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的处理过程为:室外新鲜空气从新风风口21进入系统,经过第二滤网23的过滤处理后形成第二空气,第二空气经过全热滤芯4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第二热传递空气经过盘管换热器5换热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在室内排风机6在作用下从室内排风口7进入室内洁净空间。
进一步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阀22,通过控制第二风阀22的打开和关闭可以实现新风风口21的打开或者关闭,通过控制第二风阀22的打开程度可以实现对新风风量的调节。
关于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包括:洁气回风口31、室内排风机6和室内排风口7;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共用室内排风机6和室内排风口7;其中,洁气回风口31,用于从室内洁净空间引入洁净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除了上述的换热处理,还包括过滤处理,所以,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三过滤网33,第三过滤网33用于对从洁气回风口31引入的洁净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可以防止室内的杂物进入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内。
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的处理过程为:室内洁净空气从洁气回风口31进入系统,经过第三过滤网33的过滤处理后经过盘管换热器5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第三热传递空气在室内排风机6在作用下从室内排风口7循环进入室内洁净空间。
进一步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阀32,通过控制第三风阀32的打开和关闭可以实现洁气回风口31的打开或者关闭,通过控制第三风阀32的打开程度可以实现对室内洁净空气风量的调节。
进一步地,本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排风处理子系统,排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洁净空气和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排风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四风阀8,第四风阀8用于控制排风处理子系统的打开或者关闭。
参见图4所示,排风处理子系统工作时,第四风阀8打开,若第三风阀32打开,则室内洁净空间的洁净空气从洁气回风口31进入系统穿过第四风阀8,由室外排风口14排到室外;同时,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从浊气回风口11进入系统经过全热滤芯4,由室外排风口14排到室外;若第三风阀32关闭,则仅有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从浊气回风口11进入系统经过全热滤芯4,由室外排风口14排到室外。
排风处理子系统可以实现直接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例如,当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更适宜时,可以通过排风处理子系统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再通过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参见图5、图6所示,一种空气处理一体机,包括机壳1和上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连接在机壳1上。机壳1内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进行风道分隔,从而将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集成到机壳1上。
本空气处理一体机结合了新风和空调功能,在实现对室内空气分区处理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回收部分能量;同时,通过盘管换热器5实现了新风温度调节,且在新风和室内空气共用盘管换热器5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气流之间的独立从而降低了凝露产生的可能。
本空气处理一体机可以吊装于天花板内,为了方便吊装安装,机壳1的外侧面设置有吊钩9,通过吊钩9方便一体机的吊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之间的工作与否,至少可以分为新风模式、制冷/制热模式、混合模式和旁通模式,以下对四种模式进行说明:
新风模式下: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不工作;第二风阀22打开,第三风阀32、第四风阀8关闭,第一风阀34可关闭,也可开启,不影响功能;室内排风机6和室外排风机13均打开;参见图2所示,空气流动路径:室外新风——新风风口21——第二风阀22——第二过滤网23——全热滤芯4——盘管换热器5——室内排风机6——室内排风口7;室内污浊空间空气——浊气回风口11——第一过滤网12——全热滤芯4——室外排风机13——室外排风口14。
制冷/制热模式下: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不工作,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工作;第二风阀22、第四风阀8关闭,第一风阀34、第三风阀32打开,室外排风机13关,室内排风机6开;参见图3所示,空气流动路径:室内洁净空间空气——洁气回风口31——第三风阀32——第三过滤网33之后,一部分气流通过第一风阀34——盘管换热器5,一部分气流直接——盘管换热器5,——室内排风机6——室内排风口7。
混合模式下(新风、制冷/制热混合):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均工作;第二风阀22、第三风阀32打开,第一风阀34、第四风阀8关闭,室内排风机6、室外排风机13全开,参见图1所示,空气流动路径:室外新风——新风风口21——第二风阀22——第二过滤网23——全热滤芯4——盘管换热器5——室内排风机6——室内排风口7;室内污浊空间空气——浊气回风口11——第一过滤网12——全热滤芯4——室外排风机13——室外排风口14;室内洁净空间空气——洁气回风口31——第三风阀32——第三过滤网33——盘管换热器5——室内排风机6——室内排风口7。
在混合模式下,第一风阀34关闭,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被第一风阀34隔开,分别流经盘管换热器5,不会产生先混合发生凝露的问题。
旁通模式下:仅排气处理子系统工作,第三风阀32、第四风阀8打开,第二风阀22关闭,第一风阀34可关闭,也可开启,不影响功能;室外排风机13打开,室内排风机6关闭;参见图4所示,空气流动路径:室内洁净空间空气——洁气回风口31——第三风阀32——第三过滤网33——第四风阀8——室外排风机13——室内排风口14;室内洁净空间空气——室内排风口7——室内排风机6——盘管换热器5——第四风阀8——室外排风机13——室内排风口14;污浊空间空气——浊气回风口11——第一过滤网12——全热滤芯4——室外排风机13——室内排风口14。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内污浊空间的污浊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
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处理后送到室内洁净空间;
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所述室内洁净空间的洁净空气处理后循环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全热滤芯,用于将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一空气与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处理过程形成的第二空气进行热量传递;所述第一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出室外,所述第二空气经过所述全热滤芯后形成第二热传递空气;以及
盘管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进行换热;
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相互独立地流经所述盘管换热器后形成第三热传递空气循环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热传递空气和所述洁净空气分隔的隔离装置;在气流方向上,所述隔离装置位于所述盘管换热器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为第一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浊气回风口、室外排风机和室外排风口,
其中,所述浊气回风口,用于从所述室内污浊空间引入污浊空气;
所述室外排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热传递空气引到所述室外排风口;
所述室外排风口,用于将所述第一热传递空气排到室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包括:新风风口、室内排风机和室内排风口;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洁气回风口、所述室内排风机和所述室内排风口;
其中,所述新风风口,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
所述洁气回风口,用于从所述室内洁净空间引入洁净空气;
所述室内排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三热传递空气引至所述室内排风口;
所述室内排风口,用于将所述第三热传递空气送到所述室内洁净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风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阀,所述第三风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洁气回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排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所述洁净空气和所述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所述排风处理子系统包括第四风阀,所述第四风阀用于控制所述排风处理子系统的打开或者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浊气处理子系统、所述室外新风处理子系统和所述室内洁气处理子系统分别具有过滤网,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
10.一种空气处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所述室内空气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机壳上。
CN201921640417.9U 2019-09-27 2019-09-27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11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417.9U CN210511961U (zh) 2019-09-27 2019-09-27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417.9U CN210511961U (zh) 2019-09-27 2019-09-27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961U true CN210511961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041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11961U (zh) 2019-09-27 2019-09-27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9939A (zh) * 2019-09-27 2019-12-0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9939A (zh) * 2019-09-27 2019-12-0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N110529939B (zh) * 2019-09-27 2023-09-26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1074U (zh) 环窗框式室内空调机
EP1693629A2 (en) Ventilating system
CN204574262U (zh) 新风空调
CN205980156U (zh) 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
CN219140955U (zh) 一种洁净室空调系统
CN210511961U (zh)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N111895556A (zh) 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
CN110762605A (zh) 一种多功能的全屋空气处理系统
CN110529939B (zh)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N205747158U (zh) 独立新风型地板嵌入式对流器
CN210602115U (zh) 室内空气处理系统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N20701918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1290285U (zh) 一种多功能的全屋空气处理系统
CN211650507U (zh) 立式新风环境一体机系统
CN213514133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80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861414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601979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601981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861415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7636101U (zh) 环境控制一体机的热回收及旁通结构
CN217329986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10399388U (zh) 一种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219140967U (zh) 厨房空气调节组件及具有其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1822703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