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662U -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662U
CN210511662U CN201920975499.6U CN201920975499U CN210511662U CN 210511662 U CN210511662 U CN 210511662U CN 201920975499 U CN201920975499 U CN 201920975499U CN 210511662 U CN210511662 U CN 210511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
air
section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54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行
王高月
宋少鹏
赵景
丁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54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包括燃气管、空气管道和设置于空气管道外围的环形燃气管道;空气管道中心设置有旋流盘,燃气管包括贯穿于旋流盘中心的稳燃燃气管、设置于旋流盘与空气管道之间的一级燃气管,和设置于环形燃气管道上的二级燃气管,稳燃燃气管在燃气出口的一端,前端面设置有轴向的稳燃燃气喷嘴,外壁分布有径向的稳燃燃气喷嘴,一级燃气管外壁设置有预混一级燃气喷嘴,二级燃气管前端连接有引射管,引射管管壁设置有引射孔。本实用新型可将空气与燃料提前混合成预混气,燃烧更完全、更稳定通过各级燃气喷嘴的分布及引射管设计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

Description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燃气洁净燃烧设备技术领 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烟气再循环技术是将部分生成的烟气引回到燃烧区域,降低燃烧区域氧浓 度,抑制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目前市场大部分的燃烧器采用烟气外循环和烟 气内循环技术联合降低氧浓度。烟气外循环是通过外部动力从锅炉尾端抽取部 分烟气送到燃烧器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区域;烟气内循环是利用燃烧器的特 殊结构使炉膛内的烟气回流到燃烧区域。
专利CN201510018961X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多火焰低NOx燃气燃烧器,该 燃烧器在燃烧器前端设置火焰筒缩口,部分未燃尽烟气经过缩口回到火焰筒中 心,在中心钝体的的扰流作用下,使烟气在燃烧头部分形成回流区,让烟气回 流到火焰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为了保证较大的燃烧区域,使火焰分散面积大, 避免高温火焰集中,无法将缩口角度设计较大,因此引回的烟气量较少,必须 结合烟气外循环使氮氧化物排放达到30mg/m3以下。烟气外循环技术工程量 大、成本高、易产生振动、冷凝水等现象,若可以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内循环量 较大的燃烧器,可以降低成本,解决振动和冷凝水等问题。
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燃烧器设计中,外循环技术成 本高、且容易产生振动、冷凝水等现象;内循环技术引回的烟气量较少,使用 效率有待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利用部分燃气与空气预混后再与燃气混合的分级燃烧,并结合燃气二级引射形成烟气内循环,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解决振动、冷凝水等问题。
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管、空气管道1 和设置于空气管道外围的环形燃气管道5;所述空气管道1中心设置有旋流盘 4,所述燃气管包括贯穿于旋流盘中心的稳燃燃气管2、设置于旋流盘4与空 气管道1之间的一级燃气管3,和设置于环形燃气管道5上的二级燃气管6, 其中,所述稳燃燃气管在燃气出口的一端,前端面设置有轴向的稳燃燃气喷嘴 2-1,外壁分布有径向的稳燃燃气喷嘴2-2,所述一级燃气管3外壁设置有预混 一级燃气喷嘴3-1,所述二级燃气管6前端连接有引射管7,所述引射管7管壁上设置有引射孔7-1。
优选的,所述环形燃气管道内径与空气管道直径的比例为(1.1-1.3):1。
优选的,预混一级燃气喷嘴与空气管道出口的距离为空气管道长度的 1/2-2/3。
所述旋流盘的外径为空气通道内径的0.5~0.7倍。
优选的,所述稳燃燃气管内燃气量占总燃气量的3%-5%,所述一级燃气 管内燃气量占总燃气量的40-65%,所述二级燃气管内燃气量占总燃气量的 30-57%。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一级燃气管3在燃气出 口一端的端面包括水平端面和偏向空气管道1壁面的侧向端面,所述水平端面 上设置有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在所述侧向端面上设置有侧向一级燃气喷嘴 3-3。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侧向端面与轴线的夹角 为25°-35°。
优选的,预混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2-10%,轴向燃 气喷嘴的燃气量占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45-48%,侧向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 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45-48%。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二级燃气管6沿燃气流 向包括直管段6-3和锥形管段6-2,锥形管段的燃气出口端设置有凹形槽,所 述凹形槽与锥形管段壁面形成环缝6-1。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管7沿燃气流向包 括混合段7-2和扩张段7-3,所述混合段设置有引射孔。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混合段的长度L1为直径 d1的3-5倍。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混合段的直径d1为二级 燃气管锥形管段出口端直径d2的2.5-4倍。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引射管7的扩张段7-3的扩 张角β为5-15°。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离引射管扩张段最近的一排 引射孔与二级燃气管锥形管段出口端的轴向距离为10mm-20mm。
优选的,引射管7进口与环形燃气管道5出口端的距离为20mm~40mm。
优选的,扩张段的长度为混合段直径的2.5~3.5倍。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环缝6-1喷出的燃气流 速为140-180m/s。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烟气循环量为10%~15%。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孔的直径为6-10mm。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一级燃气管的数量为8-12 个,所述二级燃气管的数量为12-16个。
优选的,上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孔位于二级燃气管 锥形管段出口端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稳燃燃气管顶部高出所述旋流盘2~5mm。
优选的,轴向稳燃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稳燃燃气管中燃气总量的20-40%, 径向稳燃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稳燃燃气管中燃气总量的60-8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相对扩散燃烧,空气与部分燃料提前混合成 预混气一可以使燃烧更完全,提高燃烧效率,二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2) 燃气-空气预混气由旋流盘分为两级,结合燃气分级可有效降低热力型氮氧化 物;(3)由一级燃气喷嘴喷出的燃气一部分轴向喷出,一部分与轴向呈一定 角度α向外喷出,一级燃气分布范围大,可以与燃气-空气预混气充分混合, 火焰直径大,充分利用炉膛空间,换热面积大,锅炉热效率高;(4)燃烧器 自身的引射结构实现烟气内循环,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稳燃燃气管的结构图。
图4和图5分别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一级燃气管 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6和图7分别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二级燃气管 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引射管的立体图。
图9为实施例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二级燃气管和引射管连 接后的结构图。
其中,1为空气管道,2为稳燃燃气管,3为一级燃气管,4为旋流盘,5 为环形燃气管道,6为二级燃气管,7为引射管,2-1为轴向稳燃燃气喷嘴,2-2 为径向稳燃燃气喷嘴,3-1为预混一级燃气喷嘴,3-2为轴向一级燃气喷嘴, 3-3为侧向一级燃气喷嘴,α为一级燃气管的侧向端面与轴线的夹角,6-1为环 缝,6-2为二级燃气管锥形管段,6-3为二级燃气管直管段,7-1为引射孔,7-2 为引射管的混合段,7-3为引射管的扩张段,β为扩张角,L1和d1分别为引 射管混合段的长度和直径,d2为二级燃气管锥形管段出口端直径,L2为离引 射管扩张段最近一排引射孔与二级燃气管段出口端的轴向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目前内循环技术中烟气循环量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通过将部分燃气和空气预混,增强混合,提高 燃烧稳定性;综合利用燃气-空气预混气分级、燃气分级来控制燃烧氧化还原 气氛,进而控制燃烧区域温度,达到降低NOx的目的;通过大范围的布置一 级燃气的燃气喷嘴,增大火焰面积,降低高温集中区域,有效降低NOx;另 外,燃料喷嘴的多角度布置也使火焰直径变大,有效利用炉膛的换热面积,提 高炉膛热效率。同时,通过二级引射增加烟气的内循环量,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进而减少热力型NOx生成。本公开结合了分级燃烧、预混、烟气内循 环等技术对燃烧火焰进行控制,可把NOx生成降低到小于20mg/m3(@3.5% O2)的超低排放水平的同时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该燃烧器包括:空气管道、设置在该空气管道内部的旋流盘、设置旋流盘中心 的稳燃燃气管、设置于空气管道与旋流盘之间的一级燃气管、设置于空气管道 外侧且与空气管道同轴布置的环形燃气管道,内部形成燃气腔、设置于燃气腔 上的二级燃气管、设置于二级燃气管前端的引射管。
所述一级燃气管前端具有水平面和倾斜面,所述水平面和所述倾斜面上设 置有一级燃气喷嘴;所述一级燃气管中部位置处设置预混一级燃气喷嘴。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二级燃气管前端安装有二级 燃气喷嘴,所述二级燃气喷嘴为凹形槽和锥形管段壁面形成的环缝。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管由混合段和扩张段组 成,所述混合段设置有引射孔。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倾斜面与空气管道轴线的夹 角为25-35°。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混合段的直径为所述二级燃 气喷嘴的所述环缝外径的2.5~4倍。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混合段的长度为其直径的3~5 倍。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扩张段的扩张角角度为5~15°。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二级燃气管在燃气腔上均匀 分布一圈,数量为12~16个。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由所述的环缝喷出的燃气流速为 140~180m/s;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孔的直径为6~10mm。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孔位于所述环缝出口的 后侧,间距为10mm~20mm。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引射管进口距离所述燃气腔 前端20mm~40mm。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燃气由所述燃气腔进入所述二级 燃气管时,速度突增,在所述引射管进口形成一级引射;
燃气由所述二级燃气管的环缝喷出时,速度突增,在所述引射孔形成二级 引射。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稳燃燃气管前端和侧壁各均 匀分布多个燃气喷嘴,稳燃燃气管顶部高出所述旋流盘2~5mm。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旋流盘的外径为空气管道内 径的0.5~0.7倍。
优选的,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中,所述预混一级燃气喷嘴喷出的燃气 量占一级燃气总量的2%~10%。
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具体如附图1和图2所示,其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环形燃气管道5,内部形成 燃气腔;设置于燃气腔5上的二级燃气管6;设置于二级燃料管6前端的引射 管7;与燃气腔同轴布置的空气管道1;一级燃气管3;旋流盘4;稳燃燃气管 2。
如图3所示,稳燃燃气管2的前端面和外壁分别均匀布有燃气喷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计旋流盘4的外径为空气管道1内径的0.5~0.7 倍,实现燃气-空气预混气的分级。一级燃气-空气预混气由旋流盘4流出,与 由稳燃燃气管2的喷嘴喷出的稳燃燃气充分混合,该混合气在旋流盘4的旋流 作用下形成一个回流区,该回流区促进了火焰的稳定;二级燃气-空气预混气 在旋流盘外侧流通,并与附近的燃气边扩散边燃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一级燃气管3上布置有预混一级燃气 喷嘴3-1、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和侧向一级燃气喷嘴3-3。预混一级燃气喷 嘴3-1位于空气通道1内,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位于一级燃气管3的前端面, 侧向一级燃气喷嘴3-3位于一级燃气管3的前端面偏向空气管道1壁面且倾斜 面与轴线呈3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二级燃气管6的前端的锥形管段 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壁面形成环缝6-1,当二级燃气由环缝6-1喷出时,形成 高速射流,在环缝6-1附近形成低压区域,使周围压力较高的烟气流向该低压 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引射更多的烟气,在燃烧器前端设置有引射管7。 引射管7上设置有引射孔7-1,如图8所示。当二级燃气由燃气腔5进入二级 燃气管6时,燃气的速度增大,二级燃气管6内的压力降低,使周围的烟气通 过引射管7的进口进入引射管;当二级燃气由环缝6-1喷出时,部分烟气由引 射孔7-1进入引射管。循环烟气与燃气在引射管7的混合段进行混合,并经扩 张段减速增压后进入炉膛的燃烧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调整引射管7进口与燃气腔5前端的距离调整 循环烟气量;也可以通过调整环缝6-1与引射孔7-1的距离L2调整循环烟气 量。较佳的,引射孔7-1位于环缝6-1出口的后侧,间距L2为10mm~20mm; 引射管7进口距离燃气腔5前端20mm~40mm。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引射管7的混合段直径、混合段长度、 扩张角度均可以改变烟气循环量。优选的,混合段的直径d1为燃气环缝出口 端外径d2的2.5~4倍,混合段的长度L1为其直径d1的3~5倍,所述扩张段 的扩张角β的角度为5~15°。
另外,引射孔7-1的直径对烟气循环量影响很大。孔径较小,通过引射孔 烟气大大受阻,减小烟气循环量;孔径较大,会减小低压区与周围烟气的压差, 不利于烟气进入引射管。优选的,引射孔的直径为6~10mm。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改变收缩凹形环缝的燃气流速调整烟气 循环量,最佳的,燃气流速为140~180m/s时,烟气循环量为10%~15%。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预混燃气喷嘴3-1、轴向燃气喷嘴3-2、外 侧燃气喷嘴3-3的直径来调整各级燃气比例,实现NOx排放最低的燃气分级。 也可以通过调整各燃气喷嘴的个数来调整燃气流速,加强与空气的混合程度, 进而调节火焰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取消一级燃气管,则中心火焰与外侧火焰完全脱离, 燃烧不稳定或外侧燃气不能被引燃,大量燃气聚集在炉膛内具有爆燃危险;如 果取消二级燃气管,则不能形成烟气内循环,达不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 烧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右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燃烧器包括燃气管、空气管道1和设置于空气管道外 围的环形燃气管道5。所述环形燃气管道内径与空气管道直径的比例为 (1.1-1.3):1。
所述空气管道1中心的空气出口处设置有旋流盘4,旋流盘设置有折弯的 旋流叶片,旋流盘内侧形成一级空气通道,旋流盘外侧与空气管道内侧之间形 成二级空气通道。环形燃气管道5内部形成燃气腔。
燃气管包括稳燃燃气管2、一级燃气管3和二级燃气管6,具体结构如下:
(1)稳燃燃气管:稳燃燃气管轴向贯穿于旋流盘中心,稳燃燃气管的结 构如图3所示,在燃气出口的一端,稳燃燃气管2的前端面均匀分布有轴向的 稳燃燃气喷嘴2-1,外壁均匀分布有径向的稳燃燃气喷嘴2-2。
本实施例中,稳燃燃气管的数量为1个,稳燃燃气管顶部高出所述旋流盘 2mm~5mm。
(2)一级燃气管:一级燃气管3设置于旋流盘4与空气管道1之间的二 级空气通道内,一级燃气管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级 燃气管的外壁的中心设置有预混一级燃气喷嘴3-1,朝向空气管道1中心,在 燃气出口端的端面包括水平端面和偏向空气管道1壁面的侧向端面,在水平端 面设置有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侧向端面设置有侧向一级燃气喷嘴3-3。
本实施例中,一级燃气管的数量为8~12个,侧向端面与轴线的夹角α为 30°,也可以为25-35°,预混一级燃气喷嘴与空气管道出口的距离为空气管 道长度的1/2-2/3。
(3)二级燃气管:二级燃气管6设置于燃气管道5上,二级燃气管6前 端连接有引射管7,二级燃气管6的立体图和主视图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二级燃气管6沿燃气流向包括直管段6-3和锥形管段6-2,锥形管段的前端设 置有凹形槽,凹形槽与锥形管段的壁面形成环缝6-1,即二级燃气喷嘴,环缝 与锥形管段6-2、直管段6-3及燃气管道5相通。
二级燃气管前端连接有引射管,引射管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引射管包括 设置有引射孔7-1的燃气-烟气混合段7-2和燃气-烟气扩张段7-3,引射孔沿混 合段外壁的圆周360°排列,引射孔的排数可以为1-2排,也可以为多排。引 射管与二级燃气管连接后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引射管混合段长度为L1,直 径为d1,引射管扩张段与轴线的夹角(即扩张角)为β,二级燃气管锥形管 段6-2的出口端直径为d2,离引射管扩张段最近的一排引射孔与二级燃气管锥 形管段出口端的轴向距离为L2。
在本实施例中,二级燃气管的数量为12~16个。可以通过调整引射管7 进口与燃气腔5前端的距离调整循环烟气量;也可以通过调整L2调整循环烟 气量。较佳的,引射管7进口距离燃气腔5前端的距离20mm~40mm;L2为 10mm~20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旋流盘4的外径设计为空气管道1内径的0.5~0.7 倍,实现燃气-空气预混气的分级。预混一级燃气喷嘴喷出的燃气在旋流盘底 部与空气管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燃气-空气预混气,分别进入一级空气通道 和二级空气通道,一级空气通道中的燃气-空气预混气与由稳燃燃气管2的喷 嘴喷出的稳燃燃气充分混合,在旋流盘4的旋流作用下形成一个回流区,该回 流区促进了火焰的稳定;二级空气通道中的燃气-空气预混气与一级燃气管喷 出的一级燃气混合,在旋流盘外侧流通,并与二级燃气管喷出的二级燃气边扩 散边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预混一级燃气喷嘴3-1将燃气径向喷至空气管道1内,轴 向一级燃气喷嘴3-2喷出的燃气轴向喷向燃烧器出口,侧向一级燃气喷嘴3-3 将燃气与轴线呈α角度喷向二级空气通道内。采用预混一级燃气喷嘴,使部分 燃气与空气提前预混,增强了混合程度,一利于燃气的完全燃烧,二增强燃烧 稳定性。为了防止预混爆炸,设计预混一级燃料喷嘴3-1喷出的燃气占一级燃 气总量(即一级燃气管的三种喷嘴喷出的燃气总量)的2%~10%。一级燃气管 3前端喷嘴的设计方式,一是使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和侧向燃气喷嘴3-3分 布范围广,与空气混合燃烧形成的火焰直径大,可以扩散到整个炉膛内,充分 利用炉膛的空间,换热面积大,锅炉热效率高,二是侧向燃气燃烧形成的火焰 可以引燃空气管道1外侧的二级燃气。另外,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侧向一 级燃气喷嘴3-3喷出的燃气不会产生“抢风”现象,燃烧区域大,火焰面积大, 不易产生高温集中区域,有效降低热力型NOx。
在本实施例中,在二级燃气管中,二级燃气经过直管段6-3、进入锥形管 段6-2,由凹形槽与锥形管壁面形成的环缝6-1喷出,此时形成高速射流,在 环缝6-1附近形成低压区域,使周围压力较高的烟气流向该低压区域。部分烟 气由引射孔7-1进入引射管。循环烟气与燃气在引射管7的混合段进行混合, 并经扩张段减速增压后进入炉膛的燃烧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引射管7的混合段直径d1、混合段长度L1、扩 张角度β均可以改变烟气循环量。优选的,混合段的直径d1为环缝出口端外 径d2的2.5~4倍,混合段的长度L1为其直径d1的3~5倍,所述扩张段的扩 张角β的角度为5~15°,扩张段长度为d1的2.5~3.5倍。
引射孔7-1的直径对烟气循环量影响很大。孔径较小,通过引射孔烟气大 大受阻,减小烟气循环量;孔径较大,会减小低压区与周围烟气的压差,不利 于烟气进入引射管。优选的,引射孔的直径为6~10mm。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预混燃气喷嘴3-1、轴向燃气喷嘴3-2、外侧燃气 喷嘴3-3的直径来调整各级燃气比例,实现NOx排放最低的燃气分级。也可 以通过调整各燃气喷嘴的个数来调整燃气流速,加强与空气的混合程度,进而 调节火焰的结构。
优选的,稳燃燃气管的燃气量占燃气总量的3-5%,一级燃气管的燃气量 占燃气总量的40-65%,二级燃气管的燃气量占燃气总量的30-57%。
优选的,稳燃燃气管中,轴向稳燃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稳燃燃气管中燃气 总量的20-40%,径向稳燃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稳燃燃气管中燃气总量的 60-80%。
一级燃气管中,预混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2-10%, 轴向燃气喷嘴的燃气量占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45~48%,侧向燃气喷嘴的燃 气量占一级燃气管燃气总量的45-48%。
如果轴向燃气喷嘴的燃气量过大,则导致无法引燃二级燃气燃烧,如果侧 向燃气喷嘴的燃气量过大,则导致外侧火焰集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
本实施例中燃气比例的设定可使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20mg/m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引射孔7-1位于环缝6-1(即二级燃气喷嘴) 出口端的后侧,间距L2为10mm~20mm,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20mg/m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由凹形槽与锥形管壁面形成环缝6-1喷出的燃 气流速调整烟气循环量,最佳的,燃气流速为140~180m/s时,烟气循环量为 10%~15%。
模拟结果显示,实施例3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7mg/m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可提高燃烧效率和 燃烧稳定性,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含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9)

1.一种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管、空气管道(1)和设置于空气管道外围的环形燃气管道(5);所述空气管道(1)中心设置有旋流盘(4),所述燃气管包括贯穿于旋流盘中心的稳燃燃气管(2)、设置于旋流盘(4)与空气管道(1)之间的一级燃气管(3),和设置于环形燃气管道(5)上的二级燃气管(6),其中,所述稳燃燃气管在燃气出口的一端,前端面设置有轴向的稳燃燃气喷嘴(2-1),外壁分布有径向的稳燃燃气喷嘴(2-2),所述一级燃气管(3)外壁设置有预混一级燃气喷嘴(3-1),所述二级燃气管(6)前端连接有引射管(7),所述引射管(7)管壁上设置有引射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一级燃气管(3)在燃气出口一端的端面包括水平端面和偏向空气管道(1)壁面的侧向端面,所述水平端面上设置有轴向一级燃气喷嘴(3-2),在所述侧向端面上设置有侧向一级燃气喷嘴(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侧向端面与轴线的夹角为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二级燃气管(6)沿燃气流向包括直管段(6-3)和锥形管段(6-2),锥形管段的燃气出口端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与锥形管段壁面形成环缝(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引射管(7)沿燃气流向包括混合段(7-2)和扩张段(7-3),所述混合段设置有引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段的长度为直径的3-5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段的直径为二级燃气管锥形管段出口端直径的2.5-4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引射管(7)的扩张段(7-3)的扩张角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其特征是,离引射管扩张段最近的一排引射孔与二级燃气管锥形管段出口端的轴向距离为10mm-20mm。
CN201920975499.6U 2019-06-26 2019-06-26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Active CN210511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5499.6U CN210511662U (zh) 2019-06-26 2019-06-26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5499.6U CN210511662U (zh) 2019-06-26 2019-06-26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662U true CN21051166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5499.6U Active CN210511662U (zh) 2019-06-26 2019-06-26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6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753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四川泷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低热值煤气燃烧器
CN113701156A (zh) * 2021-09-07 2021-11-26 欧保(中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低氮氧化物排放燃气燃烧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753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四川泷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低热值煤气燃烧器
CN112128753B (zh) * 2020-09-27 2023-08-29 四川泷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低热值煤气燃烧器
CN113701156A (zh) * 2021-09-07 2021-11-26 欧保(中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低氮氧化物排放燃气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6044B (zh)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CN105805746A (zh) 一种分级燃烧燃气低氮燃烧器
CN111520717A (zh) 一种基于旋流的分级低氮燃气燃烧器
CN107606613B (zh) 燃气空气精确分级内置烟气再循环的低氮旋流燃气燃烧器
CN205137451U (zh) 一种强制引射烟气回流的低NOx燃气燃烧器
CN104613473B (zh) 一种多孔燃气射流烧嘴
CN111023091B (zh) 一种高温烟气多级回流低氮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CN210511662U (zh)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CN216953044U (zh) 一种全预混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109442398A (zh) 一种多点直喷对切快混径向喷射低氮燃烧器
CN110145737A (zh) 一种旋流稳焰径向喷射低氮燃烧器
CN211902870U (zh) 一种高温烟气多级回流低氮燃烧器
CN109899786A (zh) 无焰低氮燃烧器及无焰低氮燃烧方法
CN212029500U (zh) 燃烧装置及水套加热炉
CN109099425B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超低氮燃烧器
CN116624872A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头
CN204460213U (zh) 一种多孔燃气射流烧嘴
CN115143459A (zh) 一种引射预混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115419893A (zh) 一种利用mild燃烧的多级氨气燃烧器
CN212777339U (zh) 一种稳定燃烧的低NOx燃烧器结构
CN212777340U (zh) 基于旋流的分级低氮燃气燃烧器
CN112178626B (zh) 内循环低氮燃气燃烧器
CN111121005B (zh) 一种解耦燃气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24527U (zh) 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的油气两用低氮燃烧器
CN112856417A (zh) 空心火焰低氮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