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0312U - 一种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0312U
CN210510312U CN201921562112.0U CN201921562112U CN210510312U CN 210510312 U CN210510312 U CN 210510312U CN 201921562112 U CN201921562112 U CN 201921562112U CN 210510312 U CN210510312 U CN 210510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groove
valve rod
cylindrical part
mai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21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兴旺
沈文中
姜振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21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0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0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03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蝶阀。本实用新型的蝶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蝶板、上阀杆以及下阀杆,主阀体的主阀体筒状部设置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副阀体的副阀体筒状部设置上阀杆限位部和下阀杆限位部,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连接于蝶板的顶部和底部,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连接于蝶板的顶端和底端,主阀体的主阀体筒状部与副阀体的副阀体筒状部相对连接,上阀杆限位部伸入第一槽体内部,下阀杆限位部伸入第二槽体内部,上阀杆位于上阀杆限位部与第一槽体之间,下阀杆位于下阀杆限位部与第二槽体之间,通过上阀杆带动蝶板转动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上阀杆和下阀杆无需穿过蝶板,使得蝶板的整体厚度可以设置得更薄,蝶板转动到九十度时对流体的阻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
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其组成部分也比较少,通常包括阀体、蝶板,以及阀杆。蝶板呈圆盘状,且设置于阀体内部,阀杆从阀体顶部穿过并伸入蝶板,并从蝶板底部穿出至阀体底部。蝶阀开启的时候也非常方便,只需要把蝶板转动到九十度即可,蝶阀对流体的控制非常好,可以随时增加流量或者减少流量。
然而,阀门在运输任何流体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阻力,而蝶阀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蝶板的厚度,上述现有的蝶阀结构中,由于阀杆需要穿过蝶板,导致蝶板的中部需要设置得较厚以容纳阀杆,使得蝶板转动到九十度时对流体的阻力也相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蝶阀,以解决现有蝶阀的蝶板的中部较厚,蝶板转动到九十度时对流体的阻力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蝶板、上阀杆以及下阀杆;
所述主阀体包括主阀体筒状部和主阀体法兰盘,所述主阀体法兰盘连接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边缘,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槽体相对的第二槽体,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外周面顶部设置有阀杆筒,所述阀杆筒位于所述第一槽体上方,所述阀杆筒内部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
所述副阀体包括副阀体筒状部和副阀体法兰盘,所述副阀体法兰盘连接于所述副阀体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边缘,所述副阀体筒状部远离所述副阀体法兰盘一侧的端面的上方设置有上阀杆限位部,下方设置有下阀杆限位部,所述上阀杆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槽体相适配,所述下阀杆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槽体相适配;
所述蝶板呈圆盘状,所述上阀杆和所述下阀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蝶板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主阀体的主阀体筒状部与所述副阀体的副阀体筒状部相对连接,所述上阀杆限位部伸入所述第一槽体内部,所述下阀杆限位部伸入所述第二槽体内部,所述上阀杆位于所述上阀杆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槽体之间,所述下阀杆位于所述下阀杆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
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副阀体筒状部的内径相等,所述蝶板的外径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内径相适配,所述上阀杆向上伸出于所述阀杆筒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顶部区域的内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槽体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远离所述主阀体法兰盘一侧的端面;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底部区域的内周面,并且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副阀体筒状部远离所述副阀体法兰盘一侧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位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内部的一端呈半圆柱状,所述第二槽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槽体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主阀体筒状部的端面设置有数个螺纹孔,所述主阀体法兰盘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副阀体筒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阶梯孔,所述副阀体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阀体连接螺栓,所述阀体连接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阀杆限位部和所述下阀杆限位部的端面呈与所述半圆柱状相对称的半圆柱凹陷。
可选的,所述上阀杆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槽,所述下阀杆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槽,所述蝶板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凸起部,所述蝶板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凸起部,所述上连接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槽内,所述下连接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通过设置主阀体、副阀体、蝶板、上阀杆以及下阀杆,在主阀体的主阀体筒状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在副阀体的副阀体筒状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上阀杆限位部和下阀杆限位部,并将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连接于蝶板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时,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连接于蝶板的顶端和底端,主阀体的主阀体筒状部与副阀体的副阀体筒状部相对连接,上阀杆限位部伸入第一槽体内部,下阀杆限位部伸入第二槽体内部,上阀杆位于上阀杆限位部与第一槽体之间,下阀杆位于下阀杆限位部与第二槽体之间,从而可以通过上阀杆带动蝶板转动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并且上阀杆和下阀杆无需穿过蝶板,使得蝶板的整体厚度可以设置得更薄,使得蝶板转动到九十度时对流体的阻力得到明显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的主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的副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的副阀体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蝶阀的蝶板、上阀杆以及下阀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示说明:1-主阀体;2-副阀体;3-蝶板;4-上阀杆;5-下阀杆;11-主阀体筒状部;12-主阀体法兰盘;112-第一槽体;114-第二槽体;111-阀杆筒;21-副阀体筒状部;22-副阀体法兰盘;211-上阀杆限位部;212-下阀杆限位部;113-螺纹孔;121-第一安装孔;213-阶梯孔;221-第二安装孔;6-阀体连接螺栓;41-上连接槽;51-下连接槽;31-上连接凸起部;32-下连接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蝶阀,包括:主阀体1、副阀体2、蝶板3、上阀杆4以及下阀杆5。
其中,主阀体1包括主阀体筒状部11和主阀体法兰盘12,主阀体法兰盘12连接于主阀体筒状部11的外周面的边缘,主阀体筒状部11和主阀体法兰盘12一体成型。主阀体筒状部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槽体112,主阀体筒状部1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槽体112相对的第二槽体114,主阀体筒状部11的外周面顶部设置有阀杆筒111,阀杆筒111位于第一槽体112上方,阀杆筒111内部与第一槽体112连通,阀杆筒111与主阀体筒状部1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副阀体2包括副阀体筒状部21和副阀体法兰盘22,副阀体法兰盘22连接于副阀体筒状部21的外周面的边缘,副阀体筒状部21和副阀体法兰盘22一体成型。副阀体筒状部21远离副阀体法兰盘22一侧的端面的上方设置有上阀杆限位部211,下方设置有下阀杆限位部212,上阀杆限位部211与第一槽体112相适配,下阀杆限位部212与第二槽体114相适配。
具体地,蝶板3呈圆盘状,上阀杆4和下阀杆5分别连接于蝶板3的顶端和底端,主阀体1的主阀体筒状部11与副阀体2的副阀体筒状部21相对连接,上阀杆限位部211伸入第一槽体112内部,下阀杆限位部212伸入第二槽体114内部,上阀杆4位于上阀杆限位部211与第一槽体112之间,下阀杆5位于下阀杆限位部212与第二槽体114之间。主阀体筒状部11的内径与副阀体筒状部21的内径相等,蝶板3的外径与主阀体筒状部11的内径相适配,上阀杆4向上伸出于阀杆筒111的外部,从而可以通过上阀杆4带动蝶板3转动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并且上阀杆4和下阀杆5无需穿过蝶板3,使得蝶板3的整体厚度可以设置得更薄,使得蝶板3转动到九十度时对流体的阻力得到明显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12贯穿主阀体筒状部11的顶部区域的内外周面,并且第一槽体112贯穿主阀体筒状部11远离主阀体法兰盘12一侧的端面;第二槽体114贯穿主阀体筒状部11的底部区域的内周面,并且第二槽体114贯穿副阀体筒状部21远离副阀体法兰盘22一侧的端面。第一槽体112位于主阀体筒状部11内部的一端呈半圆柱状,第二槽体114的形状与第一槽体112相适配。
具体地,主阀体筒状部11的端面设置有数个螺纹孔113,主阀体法兰盘12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安装孔121,副阀体筒状部21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13相对应的阶梯孔213,副阀体法兰盘22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2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1,阶梯孔213内设置有阀体连接螺栓6,阀体连接螺栓6与螺纹孔113螺纹连接,第一安装孔121和第二安装孔221可以用于将蝶阀外部管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上阀杆限位部211和下阀杆限位部212的端面呈与半圆柱状相对称的半圆柱凹陷,上阀杆限位部211与第一槽体112围成的空间形状与上阀杆4的外部形状适配,下阀杆限位部212与第二槽体114围成的空间形状与下阀杆5的外部形状适配,且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结合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上阀杆4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槽41,下阀杆5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槽51,蝶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凸起部31,蝶板3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凸起部32,上连接凸起部31连接于上连接槽41内,下连接凸起部32连接于下连接槽51内。上连接凸起部31和下连接凸起部32可以一体成型,上连接凸起部31和下连接凸起部32与上阀杆4以及下阀杆5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实现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副阀体(2)、蝶板(3)、上阀杆(4)以及下阀杆(5);
所述主阀体(1)包括主阀体筒状部(11)和主阀体法兰盘(12),所述主阀体法兰盘(12)连接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外周面的边缘,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槽体(112),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槽体(112)相对的第二槽体(114),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外周面顶部设置有阀杆筒(111),所述阀杆筒(111)位于所述第一槽体(112)上方,所述阀杆筒(111)内部与所述第一槽体(112)连通;
所述副阀体(2)包括副阀体筒状部(21)和副阀体法兰盘(22),所述副阀体法兰盘(22)连接于所述副阀体筒状部(21)的外周面的边缘,所述副阀体筒状部(21)远离所述副阀体法兰盘(22)一侧的端面的上方设置有上阀杆限位部(211),下方设置有下阀杆限位部(212),所述上阀杆限位部(211)与所述第一槽体(112)相适配,所述下阀杆限位部(212)与所述第二槽体(114)相适配;
所述蝶板(3)呈圆盘状,所述上阀杆(4)和所述下阀杆(5)分别连接于所述蝶板(3)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主阀体(1)的主阀体筒状部(11)与所述副阀体(2)的副阀体筒状部(21)相对连接,所述上阀杆限位部(211)伸入所述第一槽体(112)内部,所述下阀杆限位部(212)伸入所述第二槽体(114)内部,所述上阀杆(4)位于所述上阀杆限位部(211)与所述第一槽体(112)之间,所述下阀杆(5)位于所述下阀杆限位部(212)与所述第二槽体(114)之间;
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内径与所述副阀体筒状部(21)的内径相等,所述蝶板(3)的外径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内径相适配,所述上阀杆(4)向上伸出于所述阀杆筒(11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2)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顶部区域的内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槽体(112)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远离所述主阀体法兰盘(12)一侧的端面;所述第二槽体(114)贯穿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底部区域的内周面,并且所述第二槽体(114)贯穿所述副阀体筒状部(21)远离所述副阀体法兰盘(22)一侧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2)位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内部的一端呈半圆柱状,所述第二槽体(114)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槽体(11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筒状部(11)的端面设置有数个螺纹孔(113),所述主阀体法兰盘(12)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安装孔(121),所述副阀体筒状部(2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113)相对应的阶梯孔(213),所述副阀体法兰盘(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1),所述阶梯孔(213)内设置有阀体连接螺栓(6),所述阀体连接螺栓(6)与所述螺纹孔(11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杆限位部(211)和所述下阀杆限位部(212)的端面呈与所述半圆柱状相对称的半圆柱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杆(4)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槽(41),所述下阀杆(5)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槽(51),所述蝶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凸起部(31),所述蝶板(3)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凸起部(32),所述上连接凸起部(31)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槽(41)内,所述下连接凸起部(32)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槽(51)内。
CN201921562112.0U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蝶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0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2112.0U CN210510312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2112.0U CN210510312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0312U true CN21051031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211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0312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0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82755A (en) 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 in flow devices
US5441080A (en) Eccentrically rotatable sleeve type 3-way valve
EP2480805A1 (en) Flow control hemispherical wedge valve
CN208503504U (zh) 蝶阀
CN210510312U (zh) 一种蝶阀
US10302203B2 (en) Tandem conical valve
CN212226026U (zh) 一种蝶阀
CN207864697U (zh) 一种法兰硬密封蝶阀
CN217481988U (zh)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蝶阀
CN206943500U (zh) 一种三通蝶阀
CN109578636A (zh) 一种可调式止回阀
CN211371315U (zh) 一种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CN209229052U (zh) 一种pvc球阀
CN107956903A (zh) 一种法兰硬密封蝶阀
US3033235A (en) Valves for the control of fluid flow
CN109373008A (zh) 一种流体输送球阀
CN205479385U (zh) 一种蝶阀
CN219975393U (zh) 一种蝶阀的密封结构
CN110375084A (zh) 一种pe全通型截止阀
CN208703141U (zh) 一种双向承压蝶阀的复合型密封结构
CN208185504U (zh) 一体式球阀
CN210890161U (zh) 一种多层次硬密封蝶阀
CN108895167A (zh) 一种双偏心蝶阀
CN211423434U (zh) 一种筒状全通径三偏心高压耐磨球阀
CN210265917U (zh) 一种无阀杆及手轮的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