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4329U -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94329U CN210494329U CN201920415284.9U CN201920415284U CN210494329U CN 210494329 U CN210494329 U CN 210494329U CN 201920415284 U CN201920415284 U CN 201920415284U CN 210494329 U CN210494329 U CN 2104943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bearing structure
- lower limb
- bearing
- position mana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下肢的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承托结构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第三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承托结构上还设有绑紧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长、脚长,患者的下肢能够与下肢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病况调整各个承托结构之间的弯曲程度,避免患者下肢关节僵硬而导致恢复速度缓慢;该下肢体位管理器上还设置有绑紧装置,能够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背景技术
如今运动医学飞速发展,不同的术者、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体位的要求不尽相同,若体位管理不好,会加大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疾病的恢复速度下降。随着病区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患者的舒适度要求以及护理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临床大多使用单一、特殊形状的体位垫来进行体位管理,体位垫结构固定,医护人员调整患者体位时需更换不同的体位垫,会增加临床科室的成本,也会降低体位管理的有效性。现有的一些体位管理器,虽然能够承托患者的腿部、足部,但由于其长度固定,部分患者的腿长、脚长与体位管理器不符,导致患者下肢与体位管理器之间存在间隙,患者易感到不适;体位管理器上没有固定下肢的结构,患者的下肢容易发生移位,从而导致出现关节畸形、下垂等现象;体位管理器没有能够调节患者髋部、足部弯曲程度的装置,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长、脚长,患者的下肢能够与下肢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病况调整各个承托结构之间的弯曲程度,避免患者下肢关节僵硬而导致恢复速度缓慢;该下肢体位管理器上还设置有绑紧装置,能够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设置有用于承托下肢的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且各承托结构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腿长、脚长,各承托结构能够与患者的下肢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第一铰接处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使第一承托结构和第二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患者膝部的弯曲程度;第二铰接处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使第二承托结构和第三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患者踝部的弯曲程度。绑紧装置的设置能够保证患者下肢体位在各承托结构上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下肢移位而出现关节畸形、下垂等现象。
为了使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能够通过下肢体位管理器调节,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的底部铰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撑装置。
为了使绑紧装置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下肢,所述绑紧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的第一固定带、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二固定带和用于在足背固定的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设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分别装于第二承托结构的两侧。
为了使第一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大腿,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杆的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杆套设在所述第一杆的两个自由端,使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
为了使第二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小腿,所述第二承托结构包括第三杆、第四杆和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三杆套设在所述第四杆上,使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第四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四杆固定连接。
为了使第三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足部,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包括第五杆、第六杆和第三承托板,所述第六杆套设在所述第五杆上,使所述第六杆与所述第五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承托板与所述第六杆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第一承托结构对患者下肢造成压力性损伤,所述第一杆上设有用于防止大腿根部损伤的第一垫体。
为了防止第二承托结构对患者下肢造成压力性损伤,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用于防止足跟损伤的第二垫体。
为了使第二垫体能够与足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垫体的结构为C形结构。
为了使第三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足部,所述第六杆上设有用于与固定带的自由端连接的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上分别设置的长度调节机构,即每个承托结构均有两个杆套接构成,实现两个杆相互滑动改变承托结构的长度,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腿长、脚长,承托结构能够与患者的下肢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第一承托结构与第二承托结构之间、第二承托结构与第三承托结构之间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膝部、足部的弯曲程度;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底部设置的可调支撑装置,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各部位弯曲程度的调节能够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病况需求,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体位调整需求。
(3)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的设置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根据患者下肢的胖瘦调整固定带的固定松紧程度,使患者下肢与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承托结构,11-第一杆,12-第二杆,13-第一承托板,2-第二承托结构,21-第三杆,22-第四杆,23-第二承托板,3-第三承托结构,31-第五杆,32-第六杆,33-第三承托板,4-角度调节机构,5-绑紧装置,51-第一固定带,52-第二固定带,53-第三固定带,6-可调支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1、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2、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3;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第三承托结构3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第一承托结构1与第二承托结构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第二承托结构2与第三承托结构3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5。
各承托结构的长度可调节的设置,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腿长、脚长,各承托结构能够与患者的下肢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4能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况需求来调整患者膝部、踝部的弯曲程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避免患者关节僵硬。绑紧装置5的设置能够保证患者下肢体位在各承托结构上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下肢移位而出现关节畸形、下垂等现象。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刻度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刻度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用于与需要角度调节的两个结构连接,刻度盘用于查看调节的角度值。刻度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转轴连接;刻度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若干通孔。在转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同时观察刻度盘上的对应度数,当转动至所需度数时,利用锁止件穿过刻度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通孔,使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不易发生偏差。
另外,第一承托结构1和第二承托结构2的底部铰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撑装置6。可调支撑装置6的设置使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能够通过下肢体位管理器调节。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支撑装置6包括四根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底部均设有支撑脚,伸缩支撑杆与支撑脚可滑动连接;伸缩支撑杆、支撑脚上均设有通孔,两者通过锁止件穿过通孔实现锁紧,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其中两根伸缩支撑杆与第一承托结构1铰接,另外两根伸缩支撑杆与第二承托结构铰接。各伸缩支撑杆与各承托结构的铰接点还设置有用于将铰接点锁紧的锁紧件,使各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不易发生偏差。
另外,绑紧装置5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的第一固定带51、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二固定带52和用于在足背固定的第三固定带53,第一固定带51设于第一承托结构1的两侧,第二固定带52、第三固定带53分别装于第二承托结构2的两侧。第一固定带51、第二固定带52和第三固定带53的设置使绑紧装置5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下肢。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根第一固定带51之间、两根第二固定带52之间通过魔术贴或按扣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带53的自由端上贴有魔术贴或按扣,用于与第三承托结构3连接。使用时,将第三固定带53交叉设置后再与第三承托结构连接,使患者部能够与第三承托结构紧密贴合。
另外,第一承托结构1包括第一杆11、第二杆12和第一承托板13,第一杆11的结构为U形结构,第二杆12套设第一杆11的两个自由端,第二杆12与第一杆11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一承托结构1的长度调节机构,第一承托板13与第二杆12固定连接。第一杆11、第二杆12和第一承托板13的设置使第一承托结构1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大腿,第一杆11的U形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医护人员携带下肢体位管理器。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杆11的两个直边插设在两根第二杆12的内部;第一杆11的两个直边和第二杆12上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杆11、第二杆12能够通过锁止件穿过两杆的通孔实现锁紧,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第一承托板13位于两根第二杆12之间,且与第二杆12固定连接。第一承托板13的外表面包裹有柔软层,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两根伸缩支撑杆分别与两根第二杆12铰接,铰接点靠近第一铰接处,能够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两根第一固定带51分别与两根第二杆12连接。
另外,第二承托结构2包括第三杆21、第四杆22和第二承托板23,第三杆21套设第四杆22,第三杆21与第四杆22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二承托结构2的长度调节机构,第二承托板23与第四杆22固定连接。第三杆21、第四杆22和第二承托板23的设置使第二承托结构2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小腿。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根第三杆21、两根第四杆22,第三杆21、第四杆22上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三杆21、第四杆22能够通过锁止件穿过两杆的通孔实现锁紧,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第二承托板23位于两根第四杆22之间,且与第四杆22固定连接。第二承托板23的外表面包裹有柔软层,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另外两根伸缩支撑杆分别与两根第四杆22铰接,铰接点靠近第二铰接处,能够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两根第二固定带52分别连接于两根第四杆22的中部;两根第三固定带53分别连接于两根第四杆22上靠近第二铰接处的位置。靠近第二铰接处的设置能够减少用材,节省成本,且便于第三固定带53与第三承托结构3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杆21与第二杆1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设置在第一铰接处的角度调节机构4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杆12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三杆21连接。
另外,第三承托结构3包括第五杆31、第六杆32和第三承托板33,第六杆32套设第五杆31,第六杆32与第五杆31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三承托结构3的长度调节机构,第三承托板33与第六杆32固定连接。第五杆31、第六杆32和第三承托板33的设置使第三承托结构3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足部。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根第五杆31和两根第六杆32,第六杆32插设在第五杆31的内部;第五杆31、第六杆32上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五杆31、第六杆32能够通过锁止件穿过两杆的通孔实现锁紧,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第三承托板33位于两根第六杆32之间,且与第六杆32固定连接。第三承托板33的外表面包裹有柔软层,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第四杆22与第五杆31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设置在第二铰接处的角度调节机构4的第一连接杆与第四杆22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五杆31连接。
其中,第一杆11上设有用于防止大腿根部损伤的第一垫体。第一垫体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杆11对患者大腿根部造成压力性损伤。第二承托板23上设有用于防止足跟损伤的第二垫体。第二垫体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二承托结构2对患者足部造成压力性损伤。第二垫体的结构为C形结构。C形结构的第二垫体的设置使第二垫体与人体足跟处相匹配,能够防止第二承托板23对患者足部造成压力性损伤。第六杆32上设有用于与固定带的自由端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设置使第三固定带53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足部。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为与第三固定带53匹配的魔术贴或按扣,便于第三固定带53的自由端与第三承托结构3的连接。第二垫体设于靠近第二铰接处的位置,使之能够与患者足跟位置匹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垫体选用记忆棉垫,第二垫体选用C形凝胶体位垫,能够减少承托结构对患者下肢的不良刺激。
使用时,将患者的腿部放置于下肢体位管理器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腿长、脚长拉出或收缩第一杆11、第四杆22、第六杆32,并通过锁止件锁紧;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况需要,通过角度调节机构4调节第一承托结构1与第二承托结构2之间、第二承托结构2与第三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来调整患者下肢膝部、踝部的弯曲程度,如图2所示;根据患者下肢的胖瘦调整第一固定带51、第二固定带52、第三固定带53的松紧程度,使患者下肢与下肢体位管理器相对固定;医护人员再根据患者病况需要,通过调节可调支撑装置6的伸缩支撑杆,来调整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再通过锁紧件锁紧,辅助提高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可调支撑装置6包括一根第一伸缩支撑杆和一根第二伸缩支撑杆,第一伸缩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承托板13底部铰接,另一端插接支撑脚;第二伸缩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承托板23底部铰接,另一端插接支撑脚。一根第一伸缩支撑杆和第二伸缩支撑杆的设置能够节省用材,降低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1)、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2)、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第三承托结构(3)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3)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的底部铰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撑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紧装置(5)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的第一固定带(51)、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二固定带(52)和用于在足背固定的第三固定带(53),所述第一固定带(51)装于第一承托结构(1)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52)、第三固定带(53)分别装于第二承托结构(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包括第一杆(11)、第二杆(12)和第一承托板(13),所述第一杆(11)的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杆(12)套设所述第一杆(11)的两个自由端,所述第二杆(12)与所述第一杆(11)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一承托结构(1)的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板(13)与所述第二杆(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包括第三杆(21)、第四杆(22)和第二承托板(23),所述第三杆(21)套设所述第四杆(22),所述第三杆(21)与所述第四杆(22)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二承托结构(2)的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承托板(23)与所述第四杆(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3)包括第五杆(31)、第六杆(32)和第三承托板(33),所述第六杆(32)套设所述第五杆(31),所述第六杆(32)与所述第五杆(31)可滑动连接组成第三承托结构(3)的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承托板(33)与所述第六杆(3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11)上设有用于防止大腿根部损伤的第一垫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板(23)上设有用于防止足跟损伤的第二垫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体的结构为C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杆(32)上设有用于与固定带的自由端连接的连接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5284.9U CN210494329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5284.9U CN210494329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94329U true CN210494329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4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15284.9U Active CN210494329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94329U (zh) |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20415284.9U patent/CN2104943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82785A (en) | Knee brace | |
US5840050A (en) | Post-operative hip brace | |
US8322343B2 (en) | Lower extremity exerciser and positioning device | |
US5817041A (en) | Rigid lower-limb orthotic | |
PT1293188E (pt) | Dispositivo de suporte para o corpo | |
CA2409256C (en) | Semi-rigid pelvic compression splint for trauma | |
CN110167490B (zh) | 矫形器、相关部件和使用的方法 | |
EP3108859B1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upper extremity braces | |
JP2001517126A (ja) | 過伸展膝補装具 | |
CN109646234A (zh) | 一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固定装置 | |
CN210494329U (zh) |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 |
CN215132760U (zh) | 一种基于粗大运动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辅助器具 | |
CN209790116U (zh) | 一种可伸缩丁字鞋 | |
US11752024B2 (en) | Eccentric and polycentric articulated tensioning joint for orthopedic braces | |
US7364560B2 (en) | Ambulatory hip fixation-traction splint frame | |
CN110200731B (zh) | 一种婴幼儿下肢矫正工具 | |
US6740057B2 (en) | External device diminishing odds of patient disengaging hip replacement | |
JP2913187B2 (ja) | 肩関節装具 | |
CN216603227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术后固定的膝关节保护装置 | |
CN215875125U (zh) | 一种膝踝足矫形支具 | |
CN220089725U (zh) |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外展支具垫 | |
CN215689346U (zh) | 一种腿部固定枕 | |
GB2253565A (en) | A limb support | |
CN215307986U (zh) | 用于膝关节术后锻炼且具有多角度调节组件的矫形装置 | |
CN218010083U (zh) | 一种可拆卸的膝踝足矫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