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6623U -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6623U
CN210486623U CN201921027217.6U CN201921027217U CN210486623U CN 210486623 U CN210486623 U CN 210486623U CN 201921027217 U CN201921027217 U CN 201921027217U CN 210486623 U CN210486623 U CN 210486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 coil
heat exchange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7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学志
徐德厚
徐玉杰
汪翔
陈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Large-Scale Phys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ijie) R&d Cent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Large-Scale Phys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ijie) R&d Cent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Large-Scale Phys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ijie) R&d Cent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Large-Scale Phys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iji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1027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6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6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6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集热单元、储热单元、制冷单元、储冷单元、释热单元和释冷单元,其特征在于:储热单元的第三换热盘管(4c)置于相变储热器(7a)里,相变储热器(7a)埋于地面(14)以下,第一地埋管(12a)布置在相变储热器(7a)四周;制冷单元的第四换热盘管(4d)置于热化学反应器(8)内,冷凝器(9)冷侧入口接第一地埋管(12a);储冷单元的第五换热盘管(4e)置于相变储冷器(7b)里,相变储冷器(7b)埋于地面(14)以下,第二地埋管(12b)布置在相变储冷器(7b)四周。本实用新型的储能方式灵活多变、储能密度大、冷热联供、系统效率高,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占地面积,降低建筑物能耗,扩大跨季节储热的地域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5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而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来自采暖、通风、空调及相关系统,这部分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加重了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在我国能源供求形势日趋紧张,环境保护持续高压态势的背景下,暖通空调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刻不容缓。在建筑行业,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地热能等已被广泛应用。然而,我国暖通空调供需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夏季太阳能和余热资源丰富,但往往不能被有效利用,冬季则相反,太阳能和余热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人们对热能的大量需求。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将太阳能、工业余热等热量由夏季或过渡季向冬季转移,克服了短期储热不稳定的缺点,扩大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目前,跨季节储热系统主要有显热型储热系统、相变材料潜热储热系统和热化学储热系统,显热储热安全无污染、换热系数高、成本低、设备维修容易,但储热密度低、不能保持恒温、储热体积大、热损耗大,其中最有前途的为地埋管储热;潜热型的相变材料储热的储热密度较大、相变过程温度恒定、储热体积较小、热损耗较小,但换热系数较低、有腐蚀设备风险、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热化学储热系统紧凑、储热密度最高,但成本高、系统复杂、传热传质能力差、设备维修难。另外,传统跨季节储热主要是储存夏季的热量,满足冬季取暖需要,而忽略了夏季的制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储能方式灵活多变、储能密度大、冷热联供、系统效率高,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占地面积,降低建筑物能耗,扩大跨季节储热的地域适用范围的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集热单元、储热单元、制冷单元、储冷单元、释热单元和释冷单元,其中:
集热单元包括集热器、第一换热盘管、缓冲罐、第一阀门、第一泵,集热器、第一换热盘管、缓冲罐、第一阀门、第一泵和集热器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一换热盘管置于缓冲罐里;
储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盘管、第二阀门、第二泵、第一三通阀、第三换热盘管、相变储热器、第十六阀门、第二三通阀、第六阀门、第三阀门、第一地埋管、第七阀门、第五阀门。第二换热盘管置于缓冲罐里,第二换热盘管、第二阀门、第二泵、第一三通阀、第三换热盘管、第十六阀门、第二三通阀和第二换热盘管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三换热盘管置于相变储热器里。第一三通阀的另一接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六阀门、第三阀门、第一地埋管、第七阀门、第五阀门,然后连接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接口;
制冷单元包括第十七阀门、第七泵、第十八阀门、第六泵、第三三通阀、第四换热盘管、第四三通阀、热化学反应器、第九阀门、冷凝器、储液罐、蒸发器、第十阀门、第三泵、第八阀门。第十八阀门和第六泵串联为一线,第十七阀门和第七泵串联为一线,两线并联,一端置于第一三通阀和第六阀门之间,另一端接第三三通阀,然后接第四换热盘管一侧,第四换热盘管另一侧接第四三通阀,再接到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的管道上。第四换热盘管置于热化学反应器内。冷凝器冷侧出口通过管道依次接第三泵和第八阀门,然后接到第六阀门和第三阀门之间的管道上,冷凝器冷侧入口接第一地埋管。热化学反应器顶端出口管道分为两支,一支通过第九阀门接冷凝器热侧入口,冷凝器热侧出口接储液罐,储液罐出口接蒸发器冷侧入口,蒸发器冷侧出口经第十阀门接热化学反应器顶端出口管道的另一支;
储冷单元包括相变储冷器、第五换热盘管、第十一阀门、第八泵,蒸发器热侧出口通过管道接第五换热盘管,然后依次接第十一阀门和第八泵后进入蒸发器热侧入口完成循环,第五换热盘管置于相变储冷器里;
释热单元包括用户、第四阀门、第十五阀门、第五泵,第三三通阀通过管道接第十五阀门、第五泵,然后接用户采暖进口,用户采暖出口接第四三通阀。第四阀门一端接在第二三通阀和第五阀门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接在第三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的管道上;
释冷单元包括第六换热盘管、第十二阀门、第四泵、第十三阀门、第二地埋管、第十四阀门,第六换热盘管一侧依次接第十二阀门、第四泵进入用户供冷进口,用户供冷出口分两支,一支经第十四阀门回到第六换热盘管另一侧,另一支绕过第十四阀门,经第十三阀门进入第二地埋管,然后进入第六换热盘管形成旁路。第六换热盘管置于相变储冷器内;
所述相变储热器埋于地面以下,第一地埋管布置于相变储热器四周;
所述相变储冷器埋于地面以下,第二地埋管布置于相变储冷器四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地埋管,可以吸收相变储热器的散热损失,形成热屏障,也可以吸收来自冷凝器制冷时的冷凝热。相变储热器可以减少保温层厚度,甚至不采取保温措施。第一地埋管和所述相变储热器形成地下复合储热系统,两种储热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第二地埋管,用以吸收相变储冷器的散冷损失,形成冷屏障。相变储冷器可以减少保温层厚度,甚至不采取保温措施。释热单元在供暖期间,当太阳能不足时,可根据需要由相变储热器或第一地埋管单独供热,也可由第一地埋管串联相变储热器供热。释冷单元在供冷期间,可根据需要由相变储冷器单独供冷,也可由第二地埋管串联相变储冷器供冷,串联时,第二地埋管起到一个预冷的作用。制冷单元在工作中,蒸发过程和冷凝过程交替进行,工质流动的动力源来自压力差,可降低对泵的要求。热化学反应器,在太阳能不足,又有制冷需求时,可利用来自储热单元的热量。可通过阀门调节储热所需热量和制冷所需热量分配,也可协调分配第一地埋管和相变储热器之间负荷、第二地埋管和相变储冷器之间负荷,还可以协调配置系统的集热、储热、制冷、储冷、释热和释冷运行模式。
本实用新型将相变储热/冷、热化学储热和地埋管显热储热方式相结合,组成多种储能方式相耦合的冷热联供复合储能系统,各储能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具有储能方式灵活多变、储能密度大、冷热联供、系统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占地面积,降低建筑物能耗,扩大跨季节储热的地域适用范围,可用以收集太阳能热、工业余热、废热等,应用前景良好。本实用新型制冷过程所产生的废热予以回收利用,系统效率高,整个系统冷热联供,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可降低建筑物总能耗,非常适宜既有供暖需求,又有制冷需求的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集热器;2a、第一泵;2b、第二泵;2c、第三泵;2d、第四泵;2e、第五泵;2f、第六泵;2g、第七泵;2h、第八泵;3a、第一阀门;3b、第二阀门;3c、第三阀门;3d、第四阀门;3e、第五阀门;3f、第六阀门;3g、第七阀门;3h、第八阀门;3i、第九阀门;3j、第十阀门;3k、第十一阀门;3l、第十二阀门;3m、第十三阀门;3n、第十四阀门;3o、第十五阀门;3p、第十六阀门;3q、第十七阀门;3r第十八阀门;4a、第一换热盘管;4b、第二换热盘管;4c、第三换热盘管;4d、第四换热盘管;4e、第五换热盘管;4f、第六换热盘管;5、缓冲罐;6a、第一三通阀;6b、第二三通阀;6c、第三三通阀;6d、第四三通阀;7a、相变储热器;7b、相变储冷器;8、热化学反应器;9、冷凝器;10、蒸发器;11、储液罐;12a、第一地埋管;12b、第二地埋管;13、用户;1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集热单元、储热单元、制冷单元、储冷单元、释热单元和释冷单元,其中:
集热单元包括集热器1、第一换热盘管4a、缓冲罐5、第一阀门3a、第一泵2a,集热器1、第一换热盘管4a、缓冲罐5、第一阀门3a、第一泵2a和集热器1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一换热盘管4a置于缓冲罐5里;
储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盘管4b、第二阀门3b、第二泵2b、第一三通阀6a、第三换热盘管4c、相变储热器7a、第十六阀门3p、第二三通阀6b、第六阀门3f、第三阀门3c、第一地埋管12a、第七阀门3g、第五阀门3e,第二换热盘管4b置于缓冲罐5里,第二换热盘管4b、第二阀门3b、第二泵2b、第一三通阀6a、第三换热盘管4c、第十六阀门3p、第二三通阀6b和第二换热盘管4b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三换热盘4c管置于相变储热器7a里。第一三通阀6a的另一接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六阀门3f、第三阀门3c、第一地埋管12a、第七阀门3g、第五阀门3e,然后连接到第二三通阀6b的另一接口;
制冷单元包括第十七阀门3q、第七泵2g、第十八阀门3r、第六泵2f、第三三通阀6c、第四换热盘管4d、第四三通阀6d、热化学反应器8、第九阀门3i、冷凝器9、储液罐11、蒸发器10、第十阀门3j、第三泵2c、第八阀门3h,第十八阀门3r和第六泵2f串联为一线,第十七阀门3q和第七泵2g串联为一线,两线并联,一端置于第一三通阀6a和第六阀门3f之间,另一端接第三三通阀6c,然后接第四换热盘管4d一侧,第四换热盘管4d另一侧接第四三通阀6d,再接到第五阀门3e和第七阀门3g之间的管道上。第四换热盘管置4d于热化学反应器8内。冷凝器9冷侧出口通过管道依次接第三泵3c和第八阀门3h,然后接到第六阀门3e和第三阀门3c之间的管道上,冷凝器9冷侧入口接第一地埋管12a。热化学反应器8顶端出口管道分为两支,一支通过第九阀门3i接冷凝器9热侧入口,冷凝器9热侧出口接储液罐11入口,储液罐11出口接蒸发器10冷侧入口,蒸发器10冷侧出口经第十阀门3j接热化学反应器8顶端出口管道的另一支;
储冷单元包括相变储冷器7b、第五换热盘管4e、第十一阀门3k、第八泵2h,蒸发器10热侧出口通过管道接第五换热盘管4e,然后依次接第十一阀门3k和第八泵2h后进入蒸发器10热侧入口完成循环,第五换热盘管4e置于相变储冷器7b里;
释热单元包括用户13、第四阀门3d、第十五阀门3o、第五泵2e,第三三通阀6c通过管道接第十五阀门3o、第五泵2e,然后接用户13采暖进口,用户13采暖出口接第四三通阀6d。第四阀门3d一端接在第二三通阀6b和第五阀门3e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接在第三阀门3c和第六阀门3f之间的管道上;
释冷单元包括第六换热盘管4f、第十二阀门3l、第四泵2d、第十三阀门3m、第二地埋管12b、第十四阀门3n,第六换热盘管4f一侧依次接第十二阀门3l、第四泵2d进入用户13供冷进口,用户13供冷出口分两支,一支经第十四阀门3n回到第六换热盘管4f另一侧,另一支绕过第十四阀门3n,经第十三阀门3m进入第二地埋管12b,然后进入第六换热盘管4f形成旁路。第六换热盘管4f置于相变储冷器7b内;
所述相变储热器7a埋于地面14以下,第一地埋管12a布置于相变储热器7a四周,形成热屏障,可以吸收相变储热器7a的散热损失,也可以吸收来自冷凝器9制冷时的冷凝热。
所述相变储热器7a可以减少保温层厚度,甚至不采取保温措施。
所述第一地埋管12a和所述相变储热器7a形成地下复合储热系统,两种储热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
所述相变储冷器7b埋于地面14以下,第二地埋管12b布置于相变储冷器7b四周,形成冷屏障,用以吸收相变储冷器7b的散冷损失。
所述相变储冷器7b可以减少保温层厚度,甚至不采取保温措施。
所述释热单元在供暖期间,当太阳能不足时,可根据需要由相变储热器7a或第一地埋管12a单独供热,也可由第一地埋管12a串联相变储热器7a供热。
所述释冷单元在供冷期间,可根据需要由相变储冷器7b单独供冷,也可由第二地埋管12b串联相变储冷器7b供冷,串联时,第二地埋管12b起到一个预冷的作用。
所述制冷单元制冷时,含有制冷工质对的热化学反应器8,在吸收来自所述集热单元的热量之后,工质对中的制冷剂脱吸附挥发,经第九阀门3i之后进入冷凝器9冷凝为液态储存到储液罐中11,冷凝热被依次流经冷凝器9、第三泵2c、第八阀门3h、第三阀门3c的工质带走并存储到第一地埋管12a中;储液罐11中设有液位计,液态制冷剂装满时,热化学反应器8开启放热吸收制冷剂,制冷剂从储液罐11出来,进入蒸发器10蒸发吸热,然后经第十阀门3j之后回到热化学反应器8被吸收剂吸收,热化学反应器8吸收所放热量被依次流经第四换热盘管4d、第三三通阀6c、第六泵2f、第十八阀门3r、第六阀门3f、第三阀门3c的工质带走并存储存到第一地埋管12a中。
所述制冷过程中,蒸发过程和冷凝过程交替进行,工质流动的动力源来自压力差,可降低对泵的要求。
所述热化学反应器8,在太阳能不足,又有制冷需求时,可利用来自储热单元的热量。
所述集热器1、相变储热器7a、第一地埋管12a、热化学反应器8、相变储冷器7b和第二地埋管12b可通过阀门调节储热所需热量和制冷所需热量分配,也可协调分配第一地埋管12a和相变储热器7a之间负荷、第二地埋管12b和相变储冷器7b之间负荷,还可以协调配置系统的集热、储热、制冷、储冷、释热和释冷运行模式。
工作原理:
系统收集热能并储存的过程为:
(1)集热器1内工质收集太阳能热、和/或工业余热、和/或废热升温,然后进入第一换热盘管4a,将热量交换给缓冲罐5,后经第一阀门3a和第一泵2a回到集热器1。
(2)缓冲罐5另一侧,工质在第二换热盘管4b里吸收缓冲罐5的热量后,经第二阀门3b和第二泵2b,在第一三通阀6a处分为两支,一支进入第三换热盘管4c将热量传送到相变储热罐7a内,然后经阀门第十六3p和第二三通阀6b回到第二换热盘管4b形成回路;另一支进入经第六阀门3f和第三阀门3c后进入第一地埋管12a将热量交换给周围土壤,之后再通过第七阀门3g、第五阀门3e和第二三通阀6b回到第二换热盘管4b形成回路。
(3)可通过阀门协调分配进到相变储热器7a和第一地埋管12a中的热量。
集热器1直接供热,制冷剂再生过程为:
(1)集热器1内工质收集太阳能热、和/或工业余热、和/或废热升温,然后进入第一换热盘管4a,将热量交换给缓冲罐5,后经第一阀门3a和第一泵2a回到集热器。
(2)缓冲罐5另一侧,工质在第二换热盘管4b里吸收缓冲罐5的热量后,经第二阀门3b、第二泵2b、第一三通阀6a、第十七阀门3q、第七泵2g和第三三通阀6c后,进入第四换热盘管4d将热量传送给热化学反应器8,然后经第四三通阀6d、第五阀门3e和第二三通阀6b回到第二换热盘管4b形成回路。
(3)热化学反应器8中的制冷工质对吸热后制冷剂挥发,经第九阀门3i后进入冷凝器9冷凝成液态进入储液罐11。
(4)冷凝器9释放的热量被来自第一地埋管12a的工质带走,经第三泵2c、第八阀门3h和第三阀门3c后储存在第一地埋管12a周围的土壤中。
太阳能不足时,相变储热器7a供热,制冷剂再生过程为:
(1)工质在第三换热盘管4c中吸收相变储热器7a中储存的热量后,经第一三通阀6a、第十七阀门3q、第七泵2g和第三三通阀6c,进入第四换热盘管4d将热量传送给热化学反应器8,然后经第四三通阀6d、第五阀门3e、第二三通阀6b和第十六阀门3p回到第三换热盘管4c形成回路。
(2)热化学反应器8中的工质对吸热后制冷剂挥发,经第九阀门3i后进入冷凝器9冷凝成液态进入储液罐11。
(3)冷凝器9释放的热量被来自第一地埋管12a的工质带走,经第三泵2c、第八阀门3h和第三阀门3c后储存在第一地埋管12a周围的土壤中。
制冷剂蒸发制冷,储冷过程为:
(1)热化学反应器8发生吸附反应,释放的热量被从第一地埋管12a出发,经第七阀门3g和第四三通阀6d来的工质在第四换热盘管4d里带走,然后经第三三通阀6c、第六泵2f、第十八阀门3r、第六阀门3f和第三阀门3c后储存在第一地埋管12a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回路。
(2)储液罐11中的液态制冷剂,因热化学反应器8发生吸附反应产生压降而进入到蒸发器10蒸发吸热,然后经第十阀门3j回到热化学反应器8与吸收剂发生吸附反应。
(3)蒸发器10蒸发吸热所制冷量被从第五换热盘管4e出发,经第十一阀门3k和第八泵2h打入蒸发器10的工质带走并储存在相变储冷器7b中。
冬季释热供暖过程为:
(1)工质从第一地埋管12a出发,吸收四周土壤热量之后,经第三阀门3c、第四阀门3d、第二三通阀6b和第十六阀门3p进入第三换热盘管4c进一步吸收相变储热器7a的热量,然后经第一三通阀6a、第十七阀门3q、第七泵2g、第三三通阀6c、第十五阀门3o和第五泵2e之后到达用户13。在用户13放热供暖之后经第四三通阀6d、第七阀门3g到达第一地埋管12a形成回路。
(2)释热供暖期间,可根据用户端负荷需要由相变储热器7a或第一地埋管12a单独供热,也可由第一地埋管12a串联相变储热器7a供热,(1)所述为串联供热过程。
夏季释冷供冷过程为:
(1)工质从第二地埋管12b出发,吸收周围土壤冷量之后,进入第六换热盘管4f进一步吸收相变储冷器7b的冷量,然后经第十二阀门3l和第四泵2d之后到达用户13。在用户13释冷后经第十三阀门3m到达第二地埋管12b形成回路。
(2)释冷期间,可根据需要由相变储冷器7b单独供冷,也可由第二地埋管12b串联相变储冷器7b供冷。串联时,第二地埋管12b起到一个预冷的作用。(1)所述为串联供冷过程。
所述储热过程在春季、夏季或秋季开启,所述制冷、储冷和释冷过程在夏季用冷高峰时开启,所述释热过程在冬季用热高峰时开启。
以上所述工作原理中的各过程,并不完全相对独立,存在几个过程同时进行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集热单元、储热单元、制冷单元、储冷单元、释热单元和释冷单元,其特征在于:集热单元包括集热器(1)、第一换热盘管(4a)、缓冲罐(5)、第一阀门(3a)、第一泵(2a),集热器(1)、第一换热盘管(4a)、缓冲罐(5)、第一阀门(3a)、第一泵(2a)和集热器(1)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一换热盘管(4a)置于缓冲罐(5)里;
储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盘管(4b)、第二阀门(3b)、第二泵(2b)、第一三通阀(6a)、第三换热盘管(4c)、相变储热器(7a)、第十六阀门(3p)、第二三通阀(6b)、第六阀门(3f)、第三阀门(3c)、第一地埋管(12a)、第七阀门(3g)、第五阀门(3e),第二换热盘管(4b)置于缓冲罐(5)里,第二换热盘管(4b)、第二阀门(3b)、第二泵(2b)、第一三通阀(6a)、第三换热盘管(4c)、第十六阀门(3p)、第二三通阀(6b)和第二换热盘管(4b)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完成循环,第三换热盘管(4c)置于相变储热器(7a)里;第一三通阀(6a)的另一接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六阀门(3f)、第三阀门(3c)、第一地埋管(12a)、第七阀门(3g)、第五阀门(3e),然后连接到第二三通阀(6b)的另一接口;
制冷单元包括第十七阀门(3q)、第七泵(2g)、第十八阀门(3r)、第六泵(2f)、第三三通阀(6c)、第四换热盘管(4d)、第四三通阀(6d)、热化学反应器(8)、第九阀门(3i)、冷凝器(9)、储液罐(11)、蒸发器(10)、第十阀门(3j)、第三泵(2c)、第八阀门(3h),第十八阀门(3r)和第六泵(2f)串联为一线,第十七阀门(3q)和第七泵(2g)串联为一线,两线并联,一端置于第一三通阀(6a)和第六阀门(3f)之间,另一端接第三三通阀(6c),然后接第四换热盘管(4d)一侧,第四换热盘管(4d)另一侧接第四三通阀(6d),再接到第五阀门(3e)和第七阀门(3g)之间的管道上;第四换热盘管(4d)置于热化学反应器(8)内;冷凝器(9)冷侧出口通过管道依次接第三泵(2c)和第八阀门(3h),然后接到第六阀门(3f)和第三阀门(3c)之间的管道上,冷凝器(9)冷侧入口接第一地埋管(12a);热化学反应器(8)顶端出口管道分为两支,一支通过第九阀门(3i)接冷凝器(9)热侧入口,冷凝器(9)热侧出口接储液罐(11)入口,储液罐(11)出口接蒸发器(10)冷侧入口,蒸发器(10)冷侧出口经第十阀门(3j)接热化学反应器(8)顶端出口管道的另一支;
储冷单元包括相变储冷器(7b)、第五换热盘管(4e)、第十一阀门(3k)、第八泵(2h),蒸发器(10)热侧出口通过管道接第五换热盘管(4e),然后依次接第十一阀门(3k)和第八泵(2h)后进入蒸发器(10)热侧入口完成循环,第五换热盘管(4e)置于相变储冷器(7b)里;
释热单元包括用户(13)、第四阀门(3d)、第十五阀门(3o)、第五泵(2e),第三三通阀(6c)通过管道接第十五阀门(3o)、第五泵(2e),然后接用户(13)采暖进口,用户(13)采暖出口接第四三通阀(6d);第四阀门(3d)一端接在第二三通阀(6b)和第五阀门(3e)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接在第三阀门(3c)和第六阀门(3f)之间的管道上;
释冷单元包括第六换热盘管(4f)、第十二阀门(3l)、第四泵(2d)、第十三阀门(3m)、第二地埋管(12b)、第十四阀门(3n),第六换热盘管(4f)一侧依次接第十二阀门(3l)、第四泵(2d)进入用户(13)供冷进口,用户(13)供冷出口分两支,一支经第十四阀门(3n)回到第六换热盘管(4f)另一侧,另一支绕过第十四阀门(3n),经第十三阀门(3m)进入第二地埋管(12b),然后进入第六换热盘管(4f)形成旁路;第六换热盘管(4f)置于相变储冷器(7b)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器(7a)埋于地面(14)以下,第一地埋管(12a)布置于相变储热器(7a)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冷器(7b)埋于地面(14)以下,第二地埋管(12b)布置于相变储冷器(7b)四周。
CN201921027217.6U 2019-07-03 2019-07-03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Active CN210486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7217.6U CN210486623U (zh) 2019-07-03 2019-07-03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7217.6U CN210486623U (zh) 2019-07-03 2019-07-03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6623U true CN21048662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7217.6U Active CN210486623U (zh) 2019-07-03 2019-07-03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66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991A (zh) * 2019-07-03 2019-09-03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N115962508A (zh) * 2021-12-28 2023-04-1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利用的房屋温度调控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991A (zh) * 2019-07-03 2019-09-03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N110195991B (zh) * 2019-07-03 2024-05-24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N115962508A (zh) * 2021-12-28 2023-04-1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利用的房屋温度调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5991B (zh)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N102679624B (zh) 一种太阳能与热源塔热泵复合式三联供空调系统
CN201764752U (zh) 太阳能空调和地源热泵耦合冷热联供系统
CN100498128C (zh) 低品位能驱动与机械功驱动复合热泵、制冷系统
CN100394115C (zh) 热管蓄冷空调装置
CN101858669B (zh) 一种水冷式空调、热水系统
CN106642789A (zh) 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土壤跨季节储能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1893299A (zh) 基于相变蓄冷的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
CN106500399A (zh) 一种蓄能式热泵或空调
CN101556095A (zh) 低品位能驱动与机械功驱动复合热泵或制冷系统
CN102635972B (zh) 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装置
CN101000166A (zh) 小型多功能太阳能蓄能空调机
CN210486623U (zh)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CN106931674A (zh)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源联合供能的双热源热泵及跨季节蓄能系统
CN201221869Y (zh) 双工况太阳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00427851C (zh) 太阳能-天然气联合驱动的节能空调
CN201513992U (zh) 一种基于冷热源塔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CN203615646U (zh) 一种蓄热型地源热泵装置
CN203068701U (zh) 多功能单效氨水吸收式太阳能空调装置
CN203190713U (zh) 一种增压型三相吸收式蓄能装置
CN103411350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制冷板冷热两联供系统
CN211977002U (zh) 一种单供暖地源热泵系统
CN201926190U (zh) 低温热水复合能源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CN201163096Y (zh) 单蒸发器双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909103Y (zh) 太阳能双效吸收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