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2361U -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2361U
CN210482361U CN201920322104.2U CN201920322104U CN210482361U CN 210482361 U CN210482361 U CN 210482361U CN 201920322104 U CN201920322104 U CN 201920322104U CN 210482361 U CN210482361 U CN 210482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late
inter
unloading
soi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1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勇
程磊
赖安锋
朱洪明
李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1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2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2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2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呈纵向下嵌土体的桩体以及与桩体呈固定布置的桩间板,桩间板下嵌土体;桩体与边坡之间形成多层碾压土层,沿纵向方向,多层碾压土层呈上下对应布置,碾压土层具有朝上的上端面,碾压土层的上端面设有卸荷板,卸荷板的一端与桩体呈固定布置,卸荷板的另一端沿背离桩体方向延伸布置。这样,有助于调整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增加支护结构自重,提高稳定力矩,提高抗倾覆稳定性,且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局限,支护结构简单、便捷,有助于减短建设工期;卸荷板和桩间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易腐蚀,可在正常使用年限内有效控制边坡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Description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体规划建筑物时,若规划的场地标高高于现状地形时,产生填土边坡需要治理,多采用悬臂式挡土墙、桩基础+扶壁式挡土墙、卸荷板桩板墙作为支挡结构,其中卸荷板桩板墙为采用一道卸荷板+抗滑桩组成,常适用于支护深度为10m以内的填土边坡治理。
常规卸荷板桩板墙的组成主要为挖孔桩、卸荷板、桩间板,一般仅设置一道卸荷板,通过回填的土体压在卸荷板提供反向压力,从而比纯悬臂抗滑桩的适用边坡高度更高,一般适用于直立高度为10m的边坡。
当边坡大于10m时,支护结构承受的土压力进一步增大,会导致单层卸荷板桩板墙结构内力及变形较大,不满足国家相应规范要求;此时需增加预应力锚索等其他支护型式才可满足,但边坡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不低于50年,而预应力锚索的通常会在10~20年出现腐蚀、断裂的情况,一旦边坡安全储备不足,边坡就会发生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边坡大于10m,边坡支护结构的支护年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呈纵向下嵌土体的桩体以及与所述桩体呈固定布置的桩间板,所述桩间板下嵌所述土体;所述桩体与所述边坡之间形成多层碾压土层,沿纵向方向,多层所述碾压土层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碾压土层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碾压土层的上端面设有卸荷板,所述卸荷板的一端与所述桩体呈固定布置,所述卸荷板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桩体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卸荷板的一端与所述桩体采用腰梁连接;所述卸荷板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桩体方向延伸且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卸荷板具有水平延伸长度,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所述卸荷板的水平延伸长度逐渐增长。
进一步的,所述卸荷板的上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的一端呈固定布置,所述盲沟的另一端延伸分别贯穿所述桩体和所述桩间板形成泄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盲沟包括嵌入所述碾压土层的内嵌段,所述碾压土层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环绕包围所述盲沟的内嵌段。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卸荷板的上方均设有所述盲沟,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所述盲沟呈上下正对布置;沿所述盲沟的一端至所述盲沟的另一端方向,所述盲沟具有横向延伸距离,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盲沟的横向延伸距离逐渐增长。
进一步的,所述卸荷板包括水平板体以及倾斜板体,所述水平板体呈水平布置,所述倾斜板体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水平板体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板体的一端连接且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水平板体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碾压土层,所述倾斜板体的另一端嵌入所述桩体。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体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倾斜板体具有背离所述桩间板的外端面,所述水平板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倾斜板体的外端面呈对接布置形成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呈朝下拱起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形成具有侧端开口的贴合槽,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贴合槽呈纵向布置,所述桩间板置于所述贴合槽;所述贴合槽包括底槽壁以及多个侧槽壁,所述底槽壁与多个所述侧槽壁围合形成所述贴合槽,所述桩间板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底槽壁和多个所述侧槽壁呈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区域包括现状地形线,所述桩体的下端嵌入所述施工区域形成第一下嵌段,所述第一下嵌段处于所述现状地形线的下方;所述桩间板的下端嵌入所述施工区域形成第二下嵌段,所述第二下嵌段处于所述现状地形线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嵌段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下嵌段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在桩体、桩间板、多层卸荷板以及多层碾压土层的配合下,形成组合式支护结构,从而对边坡进行支护;在多层卸荷板的作用下,有助于调整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增加支护结构自重,提高稳定力矩,提高抗倾覆稳定性,且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局限,卸荷板施工和桩间板设置简单、便捷,有助于减短建设工期;卸荷板和桩间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易腐蚀,可在正常使用年限内有效控制边坡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卸荷板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用于解决边坡大于10m,边坡支护结构的支护年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包括桩体10以及桩间板20,桩体10呈纵向下嵌土体,桩间板20与桩体10呈固定布置,桩间板20下嵌土体;桩体10与边坡之间形成多层碾压土层30,沿纵向方向,多层碾压土层30呈上下对应布置,碾压土层30具有朝上的上端面,碾压土层30的上端面设有卸荷板40,卸荷板40的一端与桩体10呈固定布置,卸荷板40的另一端沿背离桩体10方向延伸布置。
上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在桩体10、桩间板20、多层卸荷板40以及多层碾压土层30的配合下,形成组合式支护结构,从而对边坡进行支护;在多层卸荷板40的作用下,有助于调整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增加支护结构自重,提高稳定力矩,提高抗倾覆稳定性,且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局限,卸荷板40施工和桩间板20设置简单、便捷,有助于减短建设工期;卸荷板40和桩间板20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易腐蚀,可在正常使用年限内有效控制边坡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卸荷板40的一端与桩体10采用腰梁60连接;卸荷板40的另一端沿背离桩体10方向延伸且呈水平布置;通过腰梁60连接,保证卸荷板40的设置稳固性;卸荷板40水平布置,有助于增大卸荷板40的卸荷区域,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卸荷板40具有水平延伸长度,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卸荷板40的水平延伸长度逐渐增长;自上而下,土压力逐渐增大,各个卸荷板40这样设置,有助于使整体土层的土压力较为均匀,增加抗倾覆稳定性,使各个卸荷板40配合支护效果更佳。
卸荷板40的上方设有盲沟50,盲沟50的一端呈固定布置,盲沟50的另一端延伸分别贯穿桩体10和桩间板20形成泄水口;通过盲沟50,实现对地下水进行排除,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再者,各个卸荷板40的水平延伸长度逐渐增长,处于下方的卸荷板40的自重更大,保证对下层土压力进行调整,提高整体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具体的,卸荷板40嵌入碾压土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降低碾压土层30的土压力,增强支护结构的支护稳定性。
盲沟50包括嵌入碾压土层30的内嵌段51,碾压土层30内设有碎石层52,碎石层52环绕包围盲沟50的内嵌段51;在碎石层52的作用下,对地下水起到引导作用,便于排除地下水,提高边坡稳定性,提高支护效果。
各个卸荷板40的上方均设有盲沟50,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盲沟50呈上下正对布置;沿盲沟50的一端至盲沟50的另一端方向,盲沟50具有横向延伸距离,沿自上而下方向,盲沟50的横向延伸距离逐渐增长;自上而下,地下水逐渐增多,各个盲沟50这样设置,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地下水进行分层次排除,提高排除效果。
盲沟50呈倾斜布置,沿碾压土层30至桩间板20方向,盲沟50逐渐降低,这样,便于地下水排除。
盲沟50的一端形成内嵌段51,盲沟50的内嵌段51与碎石层52呈固定布置;增强盲沟50设置稳定性。
另外,盲沟50的设置,有助于增强整体支护结构的整体自重,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另外,碎石层52有助于避免地下水往上冒出,对地下水起到阻挡作用,便于地下水的排除。
卸荷板40包括水平板体41以及倾斜板体42,水平板体41呈水平布置,倾斜板体42朝上呈倾斜布置;水平板体41的一端与倾斜板体42的一端连接且呈一体成型布置,水平板体41的另一端嵌入碾压土层30,倾斜板体42的另一端嵌入桩体10;在倾斜板体42的作用下,增强卸荷板40的设置稳固性,使卸荷板40、碾压土层30和桩体10形成整体,从而增强整体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倾斜板体42延伸贯穿桩间板20,使卸荷板40、桩间板20、碾压土层30和桩体10形成整体,从而增强整体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水平板体41具有朝上的上端面,倾斜板体42具有背离桩间板20的外端面,水平板体41的上端面与倾斜板体42的外端面呈对接布置形成连接面,连接面呈朝下拱起弧形布置;在连接面的作用下,增大卸荷板40的卸荷区域,且同时增强卸荷板40承受力,增长卸荷板40的使用寿命。
水平板体41与倾斜板体42连接形成连接处,连接处与桩体10采用腰梁60连接,增强水平板体41与倾斜板体42的设置稳固性。
桩体10形成具有侧端开口的贴合槽,沿自上而下方向,贴合槽呈纵向布置,桩间板20置于贴合槽;贴合槽包括底槽壁以及多个侧槽壁,底槽壁与多个侧槽壁围合形成贴合槽,桩间板20的外表面分别与底槽壁和多个侧槽壁呈固定布置;这样设置使桩体10与桩间板20的配合效果更佳。
侧槽壁具有第一厚度,桩间板20具有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也就是说,桩间板20的内端处于贴合槽内,桩间板20的外端处于贴合槽外;增强桩间板20支护区域,增强整体的支护效果。
施工区域包括现状地形线70,桩体10的下端嵌入施工区域形成第一下嵌段,第一下嵌段处于现状地形线70的下方;桩间板20的下端嵌入施工区域形成第二下嵌段,第二下嵌段处于现状地形线70的下方;第二下嵌段的深度小于第一下嵌段的深度;保护桩体10以及桩间板20的支护效果,同时,避免桩间板20施工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卸荷板40、桩体10和桩间板20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易出现腐蚀现象,可在正常使用年限内有效控制边坡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纵向下嵌土体的桩体以及与所述桩体呈固定布置的桩间板,所述桩间板下嵌所述土体;所述桩体与所述边坡之间形成多层碾压土层,沿纵向方向,多层所述碾压土层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碾压土层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碾压土层的上端面设有卸荷板,所述卸荷板的一端与所述桩体呈固定布置,所述卸荷板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桩体方向延伸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板的一端与所述桩体采用腰梁连接;所述卸荷板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桩体方向延伸且呈水平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板具有水平延伸长度,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所述卸荷板的水平延伸长度逐渐增长。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板的上方设有盲沟,所述盲沟的一端呈固定布置,所述盲沟的另一端延伸分别贯穿所述桩体和所述桩间板形成泄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包括嵌入所述碾压土层的内嵌段,所述碾压土层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环绕包围所述盲沟的内嵌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卸荷板的上方均设有所述盲沟,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所述盲沟呈上下正对布置;沿所述盲沟的一端至所述盲沟的另一端方向,所述盲沟具有横向延伸距离,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盲沟的横向延伸距离逐渐增长。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板包括水平板体以及倾斜板体,所述水平板体呈水平布置,所述倾斜板体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水平板体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板体的一端连接且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水平板体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碾压土层,所述倾斜板体的另一端嵌入所述桩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体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倾斜板体具有背离所述桩间板的外端面,所述水平板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倾斜板体的外端面呈对接布置形成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呈朝下拱起弧形布置。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形成具有侧端开口的贴合槽,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贴合槽呈纵向布置,所述桩间板置于所述贴合槽;所述贴合槽包括底槽壁以及多个侧槽壁,所述底槽壁与多个所述侧槽壁围合形成所述贴合槽,所述桩间板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底槽壁和多个所述侧槽壁呈固定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区域包括现状地形线,所述桩体的下端嵌入所述施工区域形成第一下嵌段,所述第一下嵌段处于所述现状地形线的下方;所述桩间板的下端嵌入所述施工区域形成第二下嵌段,所述第二下嵌段处于所述现状地形线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嵌段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下嵌段的深度。
CN201920322104.2U 2019-03-13 2019-03-13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Active CN210482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104.2U CN210482361U (zh) 2019-03-13 2019-03-13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104.2U CN210482361U (zh) 2019-03-13 2019-03-13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2361U true CN210482361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104.2U Active CN210482361U (zh) 2019-03-13 2019-03-13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2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32A (zh) * 2021-03-23 2021-10-19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填土高边坡三排桩重力坝组合支挡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032A (zh) * 2021-03-23 2021-10-19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填土高边坡三排桩重力坝组合支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7769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966119A (zh)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41473U (zh)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5298516A (zh) 一种用于软基的钢管桩植筋隧道复合衬砌的联合支护结构
CN110397050B (zh) 一种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14439B (zh)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CN110886327A (zh) 基于斜坡地区的地下室结构减压抗浮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7399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0439302U (zh) 一种地下室与支护桩构成的基础结构
CN210482361U (zh) 组合式边坡支护施工结构
CN107724189A (zh) 一种铁路工程薄壁箱式路基结构
CN101215840B (zh) 飞机式基础加固予力工法
CN218757589U (zh) 小直径钢管灌注桩桩承式挡墙
CN107700434A (zh) 一种拱形格栅式钢筋混凝土泥石流拦挡坝及其建筑方法
CN111206617A (zh) 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
CN107100179B (zh) 轻型组合支挡结构及治理大范围高填方边坡工程的方法
CN216275591U (zh) 一种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防沉降结构
CN210975403U (zh) 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
CN210684719U (zh) 卸荷式单排桩支护结构
CN211447000U (zh) 一种基坑回填区施工电梯基础
CN204898700U (zh) 一种桥梁基础结构
CN211872447U (zh) 帮宽路基结构
CN209260748U (zh)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
CN219568637U (zh) 一种地埋取排水箱涵
CN215948569U (zh) 一种护坡桩与防水墙结合的地下室外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