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1647U - 婴儿摇篮 - Google Patents

婴儿摇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1647U
CN210471647U CN201921105953.9U CN201921105953U CN210471647U CN 210471647 U CN210471647 U CN 210471647U CN 201921105953 U CN201921105953 U CN 201921105953U CN 210471647 U CN210471647 U CN 210471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gear
movable seat
seat
fixe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59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智勇
朱广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Ruiz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Ruiz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Ruiz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Ruiz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59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1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1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1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摇篮,涉及婴儿用品的技术领域,该婴儿摇篮包括支撑架、篮筐和锁定机构。篮筐通过锁定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锁定机构能够将篮筐锁定在支撑架上,且锁定机构能够解除篮筐与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关系,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婴儿摇篮中的睡篮的倾角固定不可调节,不能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婴儿摇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儿摇篮。
背景技术
婴儿摇篮是在传统摇篮的基础之上,添加驱动模块,达到模拟人力推动摇篮效果的一种育婴摇篮。婴儿摇篮不仅可以使婴幼儿得到合理照顾,还可以减轻家长的育儿负担。
现有的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呈椭圆形的睡篮1’和U形底座2’,如图1所示,U形底座2’平放在地面上,U形底座2’的远离开口端的一侧安装有支座3’。支座3’中空且支座3’具有朝上的开口,支座3’中安装有电机。椭圆形睡篮1’的长轴对应的一端上安装有竖杆4’,竖杆4’穿过支座3’的开口位于支座3’中,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为模拟家长怀抱婴儿的姿势,睡篮1’是倾斜的,且睡篮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椭圆形的睡篮1’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左右摇摆。
但是上述婴儿摇篮中的椭圆形睡篮1’的倾角是固定的,倾角不可调节,不能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尤其当婴儿进入睡眠需要平躺时,该婴儿摇篮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摇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婴儿摇篮中的睡篮的倾角固定不可调节,不能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摇篮包括支撑架、篮筐和锁定机构;
篮筐通过锁定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锁定机构能够将篮筐锁定在支撑架上,且锁定机构能够解除篮筐与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关系,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包括活动座、固定座和齿轮;
活动座安装在篮筐上,固定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活动座与固定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齿轮安装在固定座中,活动座内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键槽,齿轮的靠近活动座的一侧能够与活动座中的键槽啮合。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啮合件、第二啮合件、第一弹性件、拉绳和柱形件;
柱形件依次穿过活动座和固定座,以将活动座和固定座连接在一起;
活动座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定位柱,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啮合件依次套接在定位柱上,且第一啮合件能够在定位柱上转动;沿定位柱的轴向,定位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筋;第二啮合件中部设置有与定位筋卡接的条形槽,定位筋位于条形槽中;
第一啮合件的靠近第二啮合件的端部的侧边为波浪形,第二啮合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啮合件的波浪形侧边相匹配的波浪形凸起,第一啮合件的靠近第二啮合件的端部与第二啮合件上的波浪形凸起啮合;
固定座中设置有键槽,齿轮套接并啮合在固定座中的键槽中,且齿轮的靠近第一啮合件的一侧能够与活动座中的键槽啮合;
第一弹性件抵接在固定座中的键槽的槽底和齿轮之间;
拉绳包括拉动端和牵引端,拉绳的牵引端与第一啮合件的侧壁连接,拉绳的拉动端穿过活动座暴露在活动座之外。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第一啮合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活动座的键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抵接部;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啮合件的侧壁上,且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凸起抵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抵接部抵接。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还包括限位件;
第二啮合件的靠近齿轮的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
齿轮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穿孔,限位件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固定座上的穿孔、齿轮上的穿孔后位于限位凹槽中;限位件的另一端暴露于固定座之外。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
限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第三弹性件套接在限位件上,且第三弹性件的其中一端抵接在凸台上,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固定座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还包括插片和插座;
插座固定在篮筐上,且插座上设置有插槽;插片插接在插槽中,插片能够在插槽中滑动;
拉绳的拉动端与插片连接,拉绳的拉动端能够在插片的拉动下移动,以使拉绳的牵引端带动第一啮合件自转。
进一步的,篮筐包括框架,框架为管状;拉绳的拉动端穿过框架与插片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两个开口端;篮筐包括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
支撑架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与篮筐的其中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支撑架的另一个开口端与篮筐的另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
支撑架的中部固定有转动柱,转动柱与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婴儿摇篮还包括底盘壳体、底盘骨架、固定件和插条,底盘骨架和固定件均安装在底盘壳体中,固定件位于底盘骨架上方;
驱动件固定在底盘骨架的中间位置处;转动柱穿过固定件与驱动件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沿转动柱的周向,转动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插条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底盘壳体、固定件后位于滑槽中;插条的另一端暴露在底盘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摇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摇篮包括支撑架、篮筐和锁定机构。篮筐通过锁定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锁定机构能够将篮筐锁定在支撑架上,且锁定机构能够解除篮筐与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关系。当需要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可以先利用锁定机构将篮筐与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关系解除,此时篮筐与支撑架之间是松动或者分开的,继而可以在支撑架上转动篮筐,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调整好篮筐的角度后,再利用锁定机构将篮筐固定在支撑架上。此时篮筐与支撑架之间相对固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摇篮利用锁定机构可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尤其当婴儿进入睡眠需要平躺时,可以将篮筐调整至水平状态或者近似水平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婴儿摇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婴儿摇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婴儿摇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4中的框架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锁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拉绳、第一啮合件、第二啮合件、齿轮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锁定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的活动座、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4中的插座和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2中的支撑架、底盘壳体、底盘骨架、固定件和插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睡篮;2’-底座;3’-支座;4’-竖杆;1-支撑架;10-转动柱;100-滑槽;2-框架;3-锁定机构;30-活动座;300-弧形条;301-定位柱;302-定位筋;303-抵接部;31-固定座;310-导向柱;32-齿轮;33-键槽;34-第一啮合件;340-第二弹性件;341-凸起;35-第二啮合件;350-条形槽;351-波浪形凸起;352-限位凹槽;36-第一弹性件;37-拉绳;370-拉动端;371-牵引端;38-柱形件;39-限位件;390-第三弹性件;391-凸台;4-驱动件;5-插片;6-插座;60-延展部;7-底盘壳体;70-底盘骨架;71-固定件;8-插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图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包括支撑架1、篮筐和锁定机构3。篮筐通过锁定机构3安装在支撑架1上,锁定机构3能够将篮筐锁定在支撑架1上,且锁定机构3能够解除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的锁定关系,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当需要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可以先利用锁定机构3将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的锁定关系解除,此时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是松动或者分开的,继而可以在支撑架1上转动篮筐,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调整好篮筐的角度后,再利用锁定机构3将篮筐固定在支撑架1上。此时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相对固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利用锁定机构3可以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尤其当婴儿进入睡眠需要平躺时,可以将篮筐调整至水平状态或者近似水平状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婴儿摇篮中的睡篮的倾角固定不可调节,不能为满足婴儿的舒适度提供多种选择的技术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锁定机构3可以仅包括活动座30和固定座31。活动座30上可以设置有呈圆形排列的多个安装位,固定座31上可以设置有与活动座30上的安装位对应的安装位。活动座30上的每个安装位均可以与固定座31上的任一个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如活动座30上的安装位为实心柱,固定座31上的安装位为具有开口的中空柱,实心柱可以插接在中空柱中。利用锁定机构3将活动座30和固定座31之间锁定在一起时,可以将活动座30上的实心柱插接在固定座31上的具有开口的中空柱中。需要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可以将实心柱从中空柱中拔出,再转动活动座30。将活动座30转动至篮筐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需求时,停止转动活动座30,并将实心柱再次插接在中空柱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锁定机构3包括活动座30、固定座31和齿轮32,如图4所示,活动座30安装在篮筐上,固定座31安装在支撑架1上,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可拆卸连接。如图11-图12所示,齿轮32安装在固定座31中,活动座30内设置有与齿轮32相配合的键槽33,如图7和图9所示,齿轮32的靠近活动座30的一侧能够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
如图4所示,由于活动座30安装在篮筐上,固定座31安装在支撑架1上不动,因而当需要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时,如图8所示,可以使活动座30自转,进而可以带动篮筐相对于水平面转动,以改变篮筐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其中,齿轮32可以固定在固定座31中。当需要利用锁定机构3将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锁定时,可以先将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相对,并使齿轮32的靠近活动座30的一侧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此时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与齿轮32抵接,活动座30不能在固定座31的一侧沿齿轮32的周向转动,篮筐能够被固定在支撑架1上。为使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在活动座30、齿轮32与固定座31之间穿过销钉或者螺栓,利用销钉或者螺栓将活动座30、齿轮32与固定座31连接在一起。
当需要利用锁定机构3将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解除锁定关系时,可以将活动座30、齿轮32与固定座31之间连接的销钉或者螺栓拆卸下来,再沿齿轮32的轴向移动活动座30,以使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分离。此时齿轮32的靠近活动座30的一侧不再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不与齿轮32抵接,可以使活动座30自转。使活动座30自转后,即可改变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将篮筐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再移动活动座30,并使齿轮32的靠近活动座30的一侧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进而使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与齿轮32抵接,将篮筐固定在支撑架1上。进一步的,还可以再将销钉或者螺栓穿过活动座30、齿轮32与固定座31,将活动座30、齿轮32与固定座31连接在一起。
重复解除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锁定关系、调节篮筐角度和锁定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的过程,即可将该婴儿摇篮中的篮筐调整至所需角度,满足婴儿的需求,且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可以被固定,能够保证婴儿的安全。
如图4所示,活动座30上可以固接有弧形条300,篮筐可以包括布料和中空的呈环形的框架2,布料安装在框架2上。其中,中空的框架2上与固定座31对应的位置处被打断,且框架2上被打断的位置处形成两个断口。弧形条300的其中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断口后伸进框架2中,弧形条300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断口后伸进框架2中。将弧形条300与框架2之间利用螺钉连接在一起,即可将活动座30与框架2之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图8-图12所示,锁定机构3还包括第一啮合件34、第二啮合件35、第一弹性件36、拉绳37和柱形件38。柱形件38依次穿过活动座30和固定座31,以将活动座30和固定座31连接在一起。
如图9所示,活动座30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定位柱301,第一啮合件34和第二啮合件35依次套接在定位柱301上,且第一啮合件34能够在定位柱301上转动。沿定位柱301的轴向,定位柱30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筋302。第二啮合件35中部设置有与定位筋302卡接的条形槽350,定位筋302位于条形槽350中。
如图9所示,第一啮合件34的靠近第二啮合件35的端部的侧边为波浪形。如图11所示,第二啮合件3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啮合件34的波浪形侧边相匹配的波浪形凸起351,第一啮合件34的靠近第二啮合件35的端部与第二啮合件35上的波浪形凸起351啮合。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座31中设置有键槽33,齿轮32套接并啮合在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中,且齿轮32的靠近第一啮合件34的一侧能够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第一弹性件36抵接在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的槽底和齿轮32之间。
如图4和图9所示,拉绳37包括拉动端370和牵引端371,拉绳37的牵引端371与第一啮合件34的侧壁连接,拉绳37的拉动端370穿过活动座30暴露在活动座30之外。
其中,如图9所示,拉绳37的拉动端370位于活动座30之外,牵引端371绕过第一啮合件34的侧壁一段距离后与第一啮合件34的背离拉动端370的一侧连接。
当需要调节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可以先朝向远离活动座30的方向拉动拉绳37的拉动端370。如图9所示,由于第一啮合件34套接在活动座30中的定位柱301上,拉动端370被拉动后,第一啮合件34可以在定位柱301上自转。以下以此时第一啮合件34顺时针自转为例说明锁定机构3中各部分的动作:由于第一啮合件34的靠近第二啮合件35的端部的侧边为波浪形,第二啮合件3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啮合件34的波浪形侧边相匹配的波浪形凸起351,因而第一啮合件34顺时针自转后会推动第二啮合件35朝向靠近齿轮32的方向移动。在第二啮合件35的运动过程中,定位柱301的侧壁上设置的定位筋302会限制第二啮合件35只能沿定位柱301的轴向移动而不能沿定位柱301的轴向转动。因而第二啮合件35能够朝向靠近齿轮32的方向移动,当第二啮合件35移动至一定位置后,第二啮合件35会推动齿轮32在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中朝向远离活动座3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啮合件35会压缩位于固定座31和第二啮合件3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6。
齿轮32在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中朝向远离活动座30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齿轮32的靠近活动座30的一侧不再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齿轮32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不再抵接,活动座30能够在柱形件38上自转。
在拉动拉绳37的拉动端370的同时,握持住篮筐中框架2的一侧并抬起或者下压框架2即可改变篮筐的倾角。在抬起或者下压框架2的过程中,由于定位筋302和条形槽350的限制,活动座30会被框架2带动而在柱形件38上带动第二啮合件35一起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
其中,第一啮合件34安装在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中,第一啮合件34可以在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中自转但不能沿定位柱301的轴向移动。因而在抬起或者下压篮筐时,由于第一啮合件34与第二啮合件35啮合,因而第二啮合件35还会带动第一啮合件34一起自转,并将拉绳37的拉动端370拉回一定距离或者使拉绳37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可以随拉绳37的变化调整拉绳37的拉动端370的位置。
将篮筐的倾角调整至所需角度后,握持住篮筐中框架2的一侧并使框架2保持固定不动,再松开拉绳37的拉动端370,此时第一啮合件34不再受到拉绳37的拉力,第二啮合件35不再受到第一啮合件34的推力,齿轮32也不再受到第二啮合件35的推力。被压缩的第一弹性件36可以在弹性恢复作用下伸长,并推动齿轮32在齿槽中沿靠近活动座30的方向移动。同时,齿轮32会推动第二啮合件35沿靠近活动座30的方向移动,继而第二啮合件35会推动第一啮合件34在定位柱301上逆时针转动,第一啮合件34逆时针转动后,会将拉绳37的牵引端371带动至原位。齿轮32在齿槽中沿靠近活动座30的方向移动至一定距离后,齿轮32的靠近第一啮合件34的一侧会继续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由于齿轮32啮合在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中,因而齿轮32不能在固定座31中转动,继而可以使与其啮合活动座30不能转动。此时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相对固定。
重复上述拉动拉绳37、抬起或者下压篮筐以及松开拉绳37的过程,即可多次调节篮筐的角度,同时可以保持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通过拉动拉绳37、抬起或者下压篮筐以及松开拉绳37几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实现篮筐角度的调节过程,而不需将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拆卸开来。尤其当婴儿位于篮筐中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不需将婴儿从篮筐中取出即可调节篮筐的角度,可以避免扰动婴儿。
其中,第一弹性件36可以为螺旋弹簧,固定座31的键槽33的槽底中部可以设置有中空的导向柱310,第一弹性件36和齿轮32依次套接在导向柱310上。
进一步的,柱形件38可以为销钉或者螺栓,如图5和图10所示,柱形件38可以依次穿过定位柱301和导向柱310,进而将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啮合件34在柱形件38上顺时针自转或者逆时针自转的过程中,柱形件38可以使活动座30的键槽33的开口端始终与固定座31的键槽33的开口端抵接在一起,进一步的保证了篮筐与支撑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活动座30的背离第一啮合件34的一侧的侧壁上可以插接有端盖,端盖可以使活动座30的表面更加圆滑,提升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的,如图10-图13所示,锁定机构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40。如图12所示,第一啮合件34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341,如图13所示,活动座30的键槽33的槽底上设置有抵接部303。第二弹性件340位于第一啮合件34的侧壁上,且第二弹性件340的其中一端与凸起341抵接,第二弹性件340的另一端与抵接部303抵接。
当第一啮合件34在拉绳37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后,且篮筐未被抬起或者下压时,第二弹性件340会被第一啮合件34压缩在第一啮合件34上的凸起341和活动座30中的抵接部303之间。当篮筐被抬起或者下压后,第一啮合件34会随着第二啮合件35一起与活动座30自转,第二弹性件34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将篮筐调整至所需角度,并松开拉绳37后,第一啮合件34不再受到拉绳37的拉力,此时被压缩的第二弹性件340可以弹性恢复,并带动第一啮合件34逆时针转动,进而可以将拉绳37的拉动端370拉回至原位。
第二弹性件340可以使拉绳37回复至原位的过程更加顺畅,防止拉绳37被拉动后不能再回到原位以待下次使用。其中,第二弹性件340也可以为螺旋弹簧。
为使婴儿摇篮更加井然有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拉绳37安装在篮筐中的框架2中空位置处。由于框架2具有弧度,因而拉绳37与框架2的内壁之间摩擦力较大,拉绳37不易于回到原位,而第二弹性件340可以使拉绳37能够轻易克服上述摩擦力而回复至原位。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8-图12所示,锁定机构3还包括限位件39。如图9所示,第二啮合件35的靠近齿轮32的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352。如图10所示,齿轮32和固定座31上均设置有穿孔,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固定座31上的穿孔、齿轮32上的穿孔后位于限位凹槽352中。如图5所示,限位件39的另一端暴露于固定座31之外。
由于固定座31和固定座31中的齿轮32均不能自转,因而限位件39被固定座31和齿轮32限制也不能以齿轮32的轴向为旋转轴转动。抬起或者下压篮筐后,篮筐会带动活动座30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而活动座30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后会带动第二啮合件35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由于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位于限位凹槽352中,因此限位凹槽352会相对于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移动。其中,限位凹槽352具有预设长度,当限位凹槽352移动至限位凹槽352的端部与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抵接后,限位凹槽352不能继续移动,导致第二啮合件35和活动座30不能继续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篮筐只能被抬起或者下压一定的角度。
可以看出,限位件39能够限制篮筐的调节角度,通过改变限位凹槽352的预设长度即可改变篮筐的调节角度的范围。又由于活动座30与固定座31之间的相对固定是通过齿轮32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啮合实现的,因而篮筐的调节角度不能为上述调节角度范围中的任意一个角度,而只能是上述调节角度范围中的某几个角度。
本实施例优选限位凹槽352的预设长度将篮筐的可调节角度限制为三个角度,即限位凹槽352的预设长度将篮筐的调节角度限制为三挡。该三个角度中的某一个角度可以使篮筐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左右,以使婴儿睡着时能够处于平躺状态。此外,该三个角度可满足婴儿不同姿势时的舒适度需求,即该三个角度均为舒适角度值。可调角度限制为三个角度可以使不知晓舒适角度值的家长无论怎样调节,都能将篮筐调节至舒适角度值,可以防止不知晓舒适角度值的家长随意调节篮筐的角度,以免对婴儿造成不适。
拉动限位件39并将限位件39与限位凹槽352之间分离后,限位件39不再起到限制作用,篮筐的调节角度可以得到多档位调节。
其中,限位件39可以销轴或者销钉。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锁定机构3还包括第三弹性件390。限位件39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391,第三弹性件390套接在限位件39上,且第三弹性件390的其中一端抵接在凸台391上,第三弹性件390的另一端抵接在固定座31的侧壁上。
其中,第三弹性件390也可以为螺旋弹簧。由于限位件39是插接在固定座31上的穿孔、齿轮32上的穿孔和限位凹槽352中的,因而限位件39易于从固定座31、齿轮32和限位凹槽352中脱离。而第三弹性件390被抵接在限位件39上的凸台391和固定座31之间,因而第三弹性件390可以将限位件39限制在固定座31的靠近齿轮32的一侧,防止限位件39从固定座31、齿轮32和限位凹槽352中脱离。
此外,当需要使篮筐的调节角度得到多档位调节时,应使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与限位凹槽352分离,该过程可以通过拉动限位件39的暴露于固定座31之外的另一端实现。拉动限位件39的另一端后,第三弹性件390被压缩,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从限位凹槽352中脱离。又由于第三弹性件390被抵接在凸台391与固定座31靠近齿轮32的一侧之间,因而此时限位件39仍旧位于固定座31的穿孔和齿轮32的穿孔中。
在调节篮筐角度的过程中,由于固定座31不能移动,且齿轮32被固定座31中的键槽33限制而不能转动,因而此时位于固定座31的穿孔和齿轮32的穿孔中的限位件39不会移动。当继续需要使篮筐只能在上述三个角度之间调节时,可以先将篮筐的角度调整至三个角度中的某一个角度,以使限位凹槽352的位置能够与齿轮32上的穿孔位置相对。再松开限位件39的另一端,此时第三弹性件390可以在弹性恢复作用下带动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朝向第二啮合件35移动,直至限位件39的其中一端位于限位凹槽352中。
如图10所示,限位件39的凸台391处沿限位件39的径向设置有两个凸起341颗粒,齿轮32上的穿孔的两侧连通有与凸起341颗粒对应的孔道,凸起341颗粒位于孔道中。凸起341颗粒与孔道配合可以防止限位件39自由转动。
如图14所示,锁定机构3还包括插片5和插座6。插座6固定在篮筐上,且插座6上设置有插槽。插片5插接在插槽中,插片5能够在插槽中滑动。拉绳37的拉动端370与插片5连接,拉绳37的拉动端370能够在插片5的拉动下移动,以使拉绳37的牵引端371带动第一啮合件34自转。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插座6的两侧可以设置有条形的延展部60,框架2上与插座6的对应位置处被打断,该打断的位置处形成两个断口。插座6的一侧的条形的延展部60从其中一个断口伸进框架2中,插座6的另一侧的条形的延展部60从另一个断口处伸进框架2中。将延展部60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即可将插座6固定在框架2上。
当使插片5在插座6上的插槽中滑动后,插片5可以拉动拉绳37的拉动端370移动。利用插片5将拉绳37的拉动端370朝向远离牵引端371的方向拉动后,拉绳37的牵引端371会被拉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啮合件34在活动座30中的定位柱301上自转。第一啮合件34自转后即可推动第二啮合件35和齿轮32朝向固定座31移动,进而可以使齿轮32与活动座30中的键槽33分离,此时活动座30可以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以实现调节篮筐角度的目的。
插片5的滑动过程可以得到插座6的支撑,且插片5的滑动距离被插槽限制,相对于无方向无距离的拉动拉绳37的过程,插片5可以使拉动拉绳37的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为便于移动插片5,插片5上可以设置有垂直于插片5的滑动面的把手部。
如图14所示,篮筐包括框架2,框架2为管状。拉绳37的拉动端370穿过框架2与插片5连接。
可以看出,拉绳37是被埋设在框架2内部的。拉绳37被埋设在框架2内部可以使该婴儿摇篮更加井然有序。
进一步的,拉绳37的牵引端371依次穿过活动座30上的弧形条300、活动座30的侧壁后与第一啮合件34的侧壁连接。拉绳37的拉动端370穿过插座6上的延展部60后与插片5连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还可以包括驱动件4。如图2所示,支撑架1为U形,支撑架1包括两个开口端。篮筐包括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支撑架1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与篮筐的其中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支撑架1的另一个开口端与篮筐的另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支撑架1的中部固定有转动柱10,转动柱10与驱动件4的输出轴连接。
其中,支撑架1用于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带动篮筐摆动,而支撑架1的开口端与篮筐的侧边的中部连接,可以使篮筐的摆动中心为篮筐的中部位置处,该位置靠近婴儿的中部。当篮筐摆动后,婴儿的头部和婴儿的脚部转动幅度基本一致,进而可以提升婴儿的稳定感和安全感。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儿摇篮还包括底盘壳体7、底盘骨架70、固定件71和插条8,底盘骨架70和固定件71均安装在底盘壳体7中,固定件71位于底盘骨架70上方。驱动件4固定在底盘骨架70的中间位置处,转动柱10穿过固定件71与驱动件4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沿转动柱10的周向,转动柱10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00。插条8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底盘壳体7、固定件71后位于滑槽100中,插条8的另一端暴露在底盘壳体7外。
由于转动柱10与驱动件4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因而在不使用该婴儿摇篮时,可以将转动柱10与驱动件4分开,将篮筐与支撑架1形成的部分和底盘壳体7与驱动件4形成的部分分开存放,减小婴儿摇篮的占用空间。
当需要使用该婴儿摇篮时,可以将转动柱10与驱动件4连接在一起,再将插条8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底盘壳体7、固定件71后位于滑槽100中。此时插条8会与滑槽100中的侧壁抵接,进而可以防止设置有滑槽100的转动柱10与安装有固定件71的底盘壳体7之间沿转动柱10的轴向分离。又由于滑槽100具有一定的长度,因而在转动柱10因驱动件4的驱动而自转时,滑槽100会相对于插条8的其中一端移动,以使插条8不会阻碍转动柱10的转动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可以为电机,驱动件4驱动转动柱10转动的过程中,应先正转一定角度,再反转一定角度,上述一定角度均小于360度,以使篮筐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摇篮包括支撑架、篮筐和锁定机构;
所述篮筐通过所述锁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篮筐锁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锁定机构能够解除所述篮筐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关系,以调节所述篮筐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活动座、固定座和齿轮;
所述活动座安装在所述篮筐上,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中,所述活动座内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键槽,所述齿轮的靠近所述活动座的一侧能够与所述活动座中的键槽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啮合件、第二啮合件、第一弹性件、拉绳和柱形件;
所述柱形件依次穿过所述活动座和所述固定座,以将所述活动座和所述固定座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动座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啮合件和所述第二啮合件依次套接在所述定位柱上,且所述第一啮合件能够在所述定位柱上转动;沿所述定位柱的轴向,所述定位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筋;所述第二啮合件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筋卡接的条形槽,所述定位筋位于所述条形槽中;
所述第一啮合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啮合件的端部的侧边为波浪形,所述第二啮合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波浪形侧边相匹配的波浪形凸起,所述第一啮合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啮合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啮合件上的波浪形凸起啮合;
所述固定座中设置有键槽,所述齿轮套接并啮合在所述固定座中的键槽中,且所述齿轮的靠近所述第一啮合件的一侧能够与所述活动座中的键槽啮合;
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固定座中的键槽的槽底和所述齿轮之间;
所述拉绳包括拉动端和牵引端,所述拉绳的牵引端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侧壁连接,所述拉绳的拉动端穿过所述活动座暴露在所述活动座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啮合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活动座的键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凸起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第二啮合件的靠近所述齿轮的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齿轮和所述固定座上均设置有穿孔,所述限位件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座上的穿孔、齿轮上的穿孔后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中;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暴露于所述固定座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
所述限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三弹性件套接在所述限位件上,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其中一端抵接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插片和插座;
所述插座固定在所述篮筐上,且所述插座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片插接在所述插槽中,所述插片能够在所述插槽中滑动;
所述拉绳的拉动端与所述插片连接,所述拉绳的拉动端能够在所述插片的拉动下移动,以使所述拉绳的牵引端带动所述第一啮合件自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筐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管状;所述拉绳的拉动端穿过所述框架与所述插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摇篮还包括驱动件;
所述支撑架为U形,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开口端;所述篮筐包括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
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与所述篮筐的其中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个开口端与所述篮筐的另一个侧边的中部连接;
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摇篮还包括底盘壳体、底盘骨架、固定件和插条,所述底盘骨架和所述固定件均安装在所述底盘壳体中,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底盘骨架上方;
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底盘骨架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转动柱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沿所述转动柱的周向,所述转动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条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盘壳体、固定件后位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插条的另一端暴露在所述底盘壳体外。
CN201921105953.9U 2019-07-15 2019-07-15 婴儿摇篮 Active CN210471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5953.9U CN210471647U (zh) 2019-07-15 2019-07-15 婴儿摇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5953.9U CN210471647U (zh) 2019-07-15 2019-07-15 婴儿摇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1647U true CN210471647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5953.9U Active CN210471647U (zh) 2019-07-15 2019-07-15 婴儿摇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1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9943A (zh) * 2023-01-13 2023-04-21 惠州市万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摇床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9943A (zh) * 2023-01-13 2023-04-21 惠州市万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摇床车
CN115989943B (zh) * 2023-01-13 2024-03-19 惠州市万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摇床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3412B1 (en)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infant care equipment having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CN104223845B (zh) 可转换为多种使用状态的儿童座椅
CA2385274C (en) Child swing
US9464646B2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toy bar of child-support device
CN107752571B (zh) 调整机构及其相关婴幼儿载具
US20100060059A1 (en) Highchair
TWI762028B (zh) 扶手調整機構以及具有扶手調整機構的嬰兒床
EP4205605A1 (en) Crib
US11406199B2 (en) Seat and crib arrangement
CN210471647U (zh) 婴儿摇篮
FR2982469A1 (fr) Ensemble a langer et parc a bebe equipe d'une table a langer escamotable
US9993090B2 (en) Hook-on chair
CN214231804U (zh) 患者支撑装置及用于患者支撑装置的用户界面壳体
CN209883598U (zh) 一种床架锁止装置以及一键收合式游戏床
CN217320481U (zh) 一种座椅可升降的童车
CN212556462U (zh) 座位换向婴儿手推车
CN107616642B (zh) 床边床及其扶手调整机构
CN213216225U (zh) 电动摇椅
EP4029411A1 (en) Bassinet
CN112441103B (zh) 推车车架
CN209932133U (zh) 一种床护栏门连接结构
CN212546360U (zh) 一种可用于儿童用餐的椅子
CN216943234U (zh) 一种遛娃车的靠背折叠结构
CN213292413U (zh) 一种可转换为睡篮状态的婴儿座兜
CN218852332U (zh) 一种儿童摇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