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1073U - 斗篷 - Google Patents

斗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1073U
CN210471073U CN201921089750.5U CN201921089750U CN210471073U CN 210471073 U CN210471073 U CN 210471073U CN 201921089750 U CN201921089750 U CN 201921089750U CN 210471073 U CN210471073 U CN 210471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anopy
zipper
inner layer
coa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97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丽婵
栾熙忠
朱洁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ehoo Infant And Children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ehoo Infant And Children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ehoo Infant And Children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ehoo Infant And Children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97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1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1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1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斗篷,包括上衣本体,上衣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里层和第一外料层,第一内里层的外边缘和第一外料层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填充空间,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一保温层,第一内里层的远离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包脚层,包脚层与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斗篷,通过在第一内里层的远离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置包脚层,包脚层与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在斗篷使用时,用户的双脚可以从顶端敞开口伸入包脚空间内,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

Description

斗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斗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斗篷笨重,使用期限局限于婴幼儿从初生至周岁背带配合使用,不能延长使用的实用性,且保暖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斗篷,所述斗篷保暖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里层和第一外料层,所述第一内里层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一外料层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填充空间,所述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包脚层,所述包脚层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通过在第一内里层的远离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置包脚层,包脚层与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在斗篷使用时,用户的双脚可以从顶端敞开口伸入包脚空间内,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脚层位于所述第一内里层的底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脚层为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用于手臂穿出的两个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内里层和所述第一外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处设有第一拉链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子拉链和第二子拉链,所述第一子拉链设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子拉链设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拉链设在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间隔开,所述第二子拉链设在所述第一外料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内里层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右端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拉链的中点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L1满足:12cm≤L1≤2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拉链的中点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右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满足:28cm≤L2≤36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或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母扣,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母扣配合的第一公扣,所述第一公扣靠近右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衣本体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或邻近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扣的第一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扣层,两个所述卡扣层分别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卡扣层均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母扣,另一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母扣配合的第二公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公扣或第二母扣的第二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两个弹性扣层,两个所述弹性扣层分别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弹性扣层均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帽子,所述帽子连接在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内里层和第二外料层,所述第二内里层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二外料层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二填充空间,所述第二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二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料层上设有弹性环,所述第一外料层上设有纽扣,所述弹性环适于套设在所述纽扣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
斗篷100,
上衣本体1,第一内里层101,第一外料层102,包脚层103,开口104,第一子拉链105,第一母扣106,第一公扣107,卡扣108,卡扣层109,弹性件110,第二母扣111,第二公扣112,弹性扣层113,纽扣114。
帽子2,第二内里层201,第二外料层202,弹性环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100,包括上衣本体1。
具体而言,上衣本体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第一内里层101的外边缘和第一外料层102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填充空间,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一保温层。由此可以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其中,第一内里层101可以为柔软舒服的布料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第一外料层102可以为厚度较大的布料,第一外料层102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以增加斗篷100外观的美观性,另外第一外料层102还可以具有防水和防风的作用;第一填充层可以为羽绒或棉絮等。
如图4所示,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包脚层103,包脚层103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顶端(如图4所示的上端)敞开的包脚空间。在斗篷100使用时,用户的双脚可以从顶端敞开口伸入包脚空间内,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其中包脚层103可以为单层布料,还可以为双层布料,且双层布料中间夹设保温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100,通过在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置包脚层103,包脚层103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在斗篷100使用时,用户的双脚可以从顶端敞开口伸入包脚空间内,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包脚层103位于第一内里层101的底端。由此便于用户的使用,便于用户将脚从顶端敞开口伸入包脚空间内,提高用户脚部的舒适性。可选地,如图4所示,包脚层103为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用户的两只脚可以分别伸入一个包脚空间内,进一步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包脚层103还可以为一个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用户的两只脚可以同时伸入该包脚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上设有用于手臂穿出的两个开口104,开口104贯穿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由此,用户的手臂可以从两个开口104伸出进行自由活动。进一步地,开口104处设有第一拉链以打开或关闭开口104。由此可以实现开口104的打开和关闭,当需要手臂伸出时,可以打开开口104,当不需要手臂伸出时,可以通过第一拉链关闭开口104,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
其中第一拉链可以隐藏在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之间,从而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上设有第二拉链,第二拉链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第一子拉链105设在上衣本体1的左端(如图4所示的左端),第二子拉链设在上衣本体1的右端(如图4所示的右端)。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啮合可以使得斗篷100围绕呈环形,从而可以将用户包裹住,可以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此时,斗篷100还可以作为睡袋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子拉链105设在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且与上衣本体1的左端间隔开,第二子拉链设在第一外料层102的远离第一内里层101的一侧且与上衣本体1的右端间隔开。由此,当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啮合时,斗篷100的位于用户前侧的部分存在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对用户的前侧具有双层保暖作用,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可选地,第一子拉链105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L1满足:12cm≤L1≤20cm。需要说明的是,L1为第一子拉链105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在上衣本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其中,L1可以为13cm、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由此可以增加斗篷100使用时的保暖性。
可选地,第二子拉链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右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L2满足:28cm≤L2≤36cm。需要说明的是,L2为第二子拉链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右边缘在上衣本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其中,L2可以为29cm、30cm、31cm、32cm、33cm、34cm或35cm。由此可以增加斗篷100使用时的保暖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端或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母扣106,上衣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母扣106配合的第一公扣107,第一公扣107靠近右端。第一母扣106和第一公扣107扣合可以使得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另外,由于第一子拉链105与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间隔开,第二子拉链与上衣本体1的有边缘间隔开,当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啮合时,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会处于悬空翘起的状态,为了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且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可以使得第一母扣106和第一公扣107扣合,使得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贴合在上衣本体1的右端,如图1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扣108,卡扣108位于上衣本体1的顶端或邻近上衣本体1的顶端。两个卡扣108可以配合背带使用,两个卡扣108可以分别扣合在背带上,当儿童使用斗篷100时,两个卡扣108可以分别扣合在成人身上的背带上,避免斗篷100脱落,提高儿童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卡扣108的第一容纳空间。当卡扣108不使用时,可以将卡扣108隐藏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且可以避免卡扣108与其他衣服勾住。
更进一步地,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扣层109,两个卡扣层109分别位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卡扣层109均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两个第一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由此可以简化斗篷100的结构,便于斗篷100的制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容纳空间还可以位于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之间。
可选地,第一母扣106可以设在卡扣层109上,第一内里层101的靠近右端开口104的位置可以设有第三母扣,上衣本体1上还可以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靠近右端开口104且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公扣107。斗篷100展开状态时,第一公扣107可以与第三母扣扣合,连接件位于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时,第一公扣107可以与第三母扣分离,连接件从右端开口104伸出至第一外料层102的远离第一内里层101的一侧,第一母扣106可以与第一公扣107扣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弹性件110,两个弹性件110的一端分别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连接,其中一个弹性件1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母扣111,另一个弹性件110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11配合的第二公扣112。第二母扣111和第二公扣112扣合可以使得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且弹性件110可以根据用户的胖瘦或穿衣的多少适当调节斗篷100围成环形空间的大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弹性件110及第二公扣112或第二母扣111的第二容纳空间。可以理解的是,位于左端的第二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其中一个弹性件110和位于该弹性件110上的第二母扣111或第二公扣112,位于右端的第二容纳空间可以容纳另一个弹性件110和位于该弹性件110上的第二母扣111或第二公扣112。当弹性件110不使用时,可以将弹性件110及第二母扣111和第二公扣112隐藏在第二容纳空间内,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且可以避免弹性件110与其他衣服勾住。
更进一步地,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两个弹性扣层113,两个弹性扣层113分别位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弹性扣层113均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两个第二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由此可以简化斗篷100的结构,便于斗篷100的制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容纳空间还可以位于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帽子2,帽子2连接在上衣本体1的顶端。帽子2可以对用户的头部进行保暖,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且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帽子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内里层201和第二外料层202,第二内里层201的外边缘和第二外料层202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二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二保温层。其中,第二内里层201可以为柔软舒服的布料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第二外料层202可以为厚度较大的布料,第二外料层202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以增加斗篷100外观的美观性,另外第二外料层202还可以具有防水和防风的作用;第二填充层可以为羽绒或棉絮等。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帽子2的保暖性,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可选地,第一填充空间和第二填充空间可以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外料层202上设有弹性环203,第一外料层102上设有纽扣114,弹性环203适于套设在纽扣114上。当不使用帽子2时,可以将帽子2上的弹性环203套设在纽扣114上,实现帽子2的固定,且可以使得帽子2具有衣领的作用,提高用户颈部的保暖效果。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斗篷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斗篷100可以用于成人,也可以用于儿童,下面以本申请用于儿童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斗篷100包括上衣本体1和帽子2,帽子2连接在上衣本体1的顶端。
具体而言,上衣本体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第一内里层101的外边缘和第一外料层102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填充空间,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一保温层。由此可以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其中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均为布料层,第一填充层为羽绒填充物。
如图4所示,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包脚层103,包脚层103位于第一内里层101的底端,包脚层103为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每个包脚层103均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用户的两只脚可以分别伸入一个包脚空间内,进一步提高用户脚部的保暖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上设有用于手臂穿出的两个开口104,开口104贯穿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且开口104处设有第一拉链以打开或关闭开口104。当需要手臂伸出时,可以打开开口104,当不需要手臂伸出时,可以通过第一拉链关闭开口104,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
如图1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上设有第二拉链,第二拉链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第一子拉链105设在上衣本体1的左端,第二子拉链设在上衣本体1的右端。第一子拉链105设在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且与上衣本体1的左端间隔开,第二子拉链设在第一外料层102的远离第一内里层101的一侧且与上衣本体1的右端间隔开。由此,当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啮合时,斗篷100的位于用户前侧的部分存在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对用户的前侧具有双层保暖作用,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其中,第一子拉链105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L1满足:12cm≤L1≤20cm。第二子拉链的中点与上衣本体1的右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L2满足:28cm≤L2≤36cm。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扣108,卡扣108位于上衣本体1的顶端或邻近上衣本体1的顶端。两个卡扣108可以配合背带使用,两个卡扣108可以分别扣合在背带上,当儿童使用斗篷100时,两个卡扣108可以分别扣合在成人身上的背带上,避免斗篷100脱落,提高儿童的舒适性。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扣层109,两个卡扣层109分别位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卡扣层109均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用于容纳卡扣108第一容纳空间,两个第一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当卡扣108不使用时,可以将卡扣108隐藏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且可以避免卡扣108与其他衣服勾住。其中卡扣108可以为鸭舌扣。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端或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母扣106,上衣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母扣106配合的第一公扣107,第一公扣107靠近右端。第一母扣106和第一公扣107扣合可以使得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另外,由于第一子拉链105与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间隔开,第二子拉链与上衣本体1的有边缘间隔开,当第一子拉链105和第二子拉链啮合时,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会处于悬空翘起的状态,为了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且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可以使得第一母扣106和第一公扣107扣合,使得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贴合在上衣本体1的右端,如图1所示。
其中,第一母扣106可以设在卡扣层109上,第一内里层101的靠近右端开口104的位置可以设有第三母扣,上衣本体1上还可以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靠近右端开口104且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公扣107。斗篷100展开状态时,第一公扣107可以与第三母扣扣合,连接件位于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时,第一公扣107可以与第三母扣分离,连接件从右端开口104伸出至第一外料层102的远离第一内里层101的一侧,第一母扣106可以与第一公扣107扣合。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弹性件110,两个弹性件110的一端分别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连接,其中一个弹性件1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母扣111,另一个弹性件110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11配合的第二公扣112。第二母扣111和第二公扣112扣合可以使得斗篷100围成一个环形,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且弹性件110可以根据用户的胖瘦或穿衣的多少适当调节斗篷100围成环形空间的大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其中两个弹性件110分别位于两个卡扣108的下侧。
进一步地,第一内里层101的远离第一外料层102的一侧设有两个弹性扣层113,两个弹性扣层113分别位于上衣本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弹性扣层113均与第一内里层101连接以限定出用于容纳弹性件110及第二公扣112或第二母扣111的第二容纳空间,两个第二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当弹性件110不使用时,可以将弹性件110及第二母扣111和第二公扣112隐藏在第二容纳空间内,提高斗篷100的美观性,且可以避免弹性件110与其他衣服勾住。
如图1和图4所示,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均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凸起。由此可以增加斗篷100的美观性。其中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多个间隔开且一一对应的凸起,从而在每个凸起内填充第一填充层,从而在上衣本体1的左边缘和有边缘形成凸起。
如图4所示,第一填充空间包括多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子填充空间,由此可以避免第一填充层在第一填充空间内窜动,提高第一填充层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斗篷100的保暖性。其中多个第一子填充空间可以通过利用针线缝合第一内里层101和第一外料层102的方式隔离开。
另外,帽子2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内里层201和第二外料层202,第二内里层201的外边缘和第二外料层202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二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二保温层。其中,第二内里层201和第二外料层202可以为布料层,第二填充层可以为羽绒填充物。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帽子2的保暖性,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第二外料层202上设有弹性环203,第一外料层102上设有纽扣114,弹性环203适于套设在纽扣114上。当不使用帽子2时,可以将帽子2上的弹性环203套设在纽扣114上,实现帽子2的固定,且可以使得帽子2具有衣领的作用,提高用户颈部的保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斗篷100可以实现下述几种功能:
功能1:帽子2位于上衣本体1的顶部放平后可当枕头,斗篷100将第二拉链拉好后可作睡袋平躺卧姿使用(适合0-6月儿童),双脚可放置斗篷100包脚空间内,起到保暖防风作用;
功能2:两个卡扣108可以夹住背带,两条弹性件110通过第二母扣111和第二公扣112扣合一起绑定在成人腰间,使斗篷100更好包裹婴儿。当不需要时,卡扣108可以收纳在第一容纳空间内,弹性件110可以收纳在第二容纳空间内,不影响其他功能使用。双脚可放置斗篷100包脚空间内,起到保暖防风作用。斗篷100两侧开口104可将婴幼儿双手自由伸出,与成人有亲子互动动作。帽子2通过弹性环203可以扣钮扣,使帽子2变成泡泡状领子,包裹颈部具有防风效果及外型时尚实用(适合0-1周岁儿童)。
功能3:斗篷100打开后可以当作推车被子,两侧卡扣108可以夹住推车垫上防止滑落;弹性件110可扣合一起绑定在推车上;双脚可放置斗篷100包脚空间内,起到保暖防风作用(适合0-3周岁)。
功能4:周岁后至5岁幼儿可外出当作斗篷100披肩穿着,长度过膝遮盖挡风,两侧开口104可将双手伸出,斗篷100选用羽绒填充物使穿着体验轻盈保暖防风效果。变化性很强的帽子2,除了可以防风保暖外,帽子2通过弹性环203可以扣钮扣,使帽子2变成泡泡状领子,包裹颈部具有防风效果及外型时尚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斗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里层和第一外料层,所述第一内里层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一外料层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一填充空间,所述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包脚层,所述包脚层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顶端敞开的包脚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脚层位于所述第一内里层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脚层为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用于手臂穿出的两个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内里层和所述第一外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第一拉链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子拉链和第二子拉链,所述第一子拉链设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子拉链设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拉链设在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间隔开,所述第二子拉链设在所述第一外料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内里层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右端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拉链的中点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L1满足:12cm≤L1≤2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拉链的中点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右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满足:28cm≤L2≤36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端或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母扣,所述上衣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母扣配合的第一公扣,所述第一公扣靠近右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或邻近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扣的第一容纳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扣层,两个所述卡扣层分别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卡扣层均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母扣,另一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母扣配合的第二公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公扣或第二母扣的第二容纳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里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外料层的一侧设有两个弹性扣层,两个所述弹性扣层分别位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弹性扣层均与所述第一内里层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背离彼此的一端敞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帽子,所述帽子连接在所述上衣本体的顶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内里层和第二外料层,所述第二内里层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二外料层的外边缘连接以限定出第二填充空间,所述第二填充空间内填充第二保温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料层上设有弹性环,所述第一外料层上设有纽扣,所述弹性环适于套设在所述纽扣上。
CN201921089750.5U 2019-07-11 2019-07-11 斗篷 Active CN210471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9750.5U CN210471073U (zh) 2019-07-11 2019-07-11 斗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9750.5U CN210471073U (zh) 2019-07-11 2019-07-11 斗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1073U true CN21047107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9750.5U Active CN210471073U (zh) 2019-07-11 2019-07-11 斗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1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4374B1 (en) Multi-functional convertible blanket
US6948200B2 (en) Child's foot bag blanket
TWI452983B (zh) 幼兒背負裝置
US8225422B1 (en) Car seat coat
US20120234877A1 (en) Infant Carrier
US20080149674A1 (en) Infant carrier
KR101426751B1 (ko) 유아용 포대기
US20130168422A1 (en) Upper-body infant bonding garment
CN111936015A (zh) 具有一体式被子的睡袋
KR101597215B1 (ko) 신생아용 침구
JP6038746B2 (ja) 多用途おくるみ
US20110088136A1 (en) Fabric Article Having a Side Fold Non-Gathering Feature
US11737524B2 (en) Baby onesie having zipper locking mechanism
CN210471073U (zh) 斗篷
AU2015314257B2 (en) Infant sleep bag, apparatus and swaddle
US20120110736A1 (en) Pouch blanket
CN210672140U (zh) 一种亲子出行羽绒服
US20050177921A1 (en) Warming garment
FR2675670A1 (fr) Sac transformable en combinaison.
CN213155176U (zh) 一种旅行用睡袋
CN209983911U (zh) 一种睡袋
US20220304479A1 (en) Harnessed frameless cradles
CN219537503U (zh) 一种婴儿用包被睡袋
CN218304360U (zh) 一种婴儿睡袋
CN210783792U (zh) 信封式羽绒保暖多用睡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