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0362U -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0362U
CN210460362U CN201921058455.3U CN201921058455U CN210460362U CN 210460362 U CN210460362 U CN 210460362U CN 201921058455 U CN201921058455 U CN 201921058455U CN 210460362 U CN210460362 U CN 210460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reen window
screen
window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84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清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584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0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0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0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包括外框、隐形纱窗机构和向外开或向内开的窗扇,窗扇处于外框内与外框活动连接在一起,外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隐形纱窗机构对应于窗扇在外框上的位置嵌装在外框内,隐形纱窗机构包括两条纱窗轨道、滑动件和纱网,两条纱窗轨道分别对应上边框和下边框布置,并且分别嵌装在相应上边框和下边框上,滑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纱窗轨道滑动连接,纱网的左侧部分经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左边框内的固定件与左边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易于拆卸与更换,还能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铝合金门窗有各种形式,有平开窗和推拉窗,纱窗是居室常用的防止蚊子进入室内的一种设施,窗户上有的带有窗纱,有的不带窗纱,有的安装明纱窗,有的安装隐形窗纱。现在的推拉窗上既可以安装内纱窗,又可以安装外纱窗,然而对于平开窗来说只能安装一种纱窗,即外纱窗或内纱窗。目前的隐形纱窗都是采用外凸式,不与窗框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不但影响美观,而且比较占用空间,同时给人们日常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基于此,现已出现了一种隐形纱窗,这种隐形纱窗是指将纱网卷曲在轴上,设置在窗框的中空内。例如专利号:CN201120493213.4公开的一种内开内倒内置隐形纱窗型窗,包括外框和链接于外框上的内开内倒窗扇,位于内开内倒窗扇外的外框内侧设置隐形纱窗机构,该机构包括置于外框一侧型材内的纱窗盒,纱窗盒内设置卷轴,纱窗盒对侧的外框型材中设置纱窗挂钩,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纱网的网夹,该网夹包括第一网夹和第二网夹,网夹上设置拉手,第二网夹上设置与纱窗挂钩对应的挂钩;纱窗盒两端对应的外框内侧设置纱窗轨道,网夹两端分别位于纱窗轨道内,且自由滑动链接。实现的效果是:窗户不论处于内开、内倒、关闭的任何状态下,内置隐形纱窗都能开启或关闭,单项或两项功能可同时实现、操作简便,不会有操作障碍,不会损坏纱窗帘,使用较方便也美观。但这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和更换都非常不方便。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纱窗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和更换都非常不方便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易于拆卸与更换,还能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包括外框、隐形纱窗机构和向外开或向内开的窗扇,所述窗扇处于外框内并与外框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对应于窗扇在外框上的位置嵌装在外框内,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包括两条纱窗轨道、处于两条纱窗轨道之间,并能够隐形于左边框内的滑动件和一片能隐藏收纳在左边框上,通过伸展或回缩方式遮挡所述窗扇区域起防止蚊虫作用的纱网,两条所述纱窗轨道分别对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布置,并且分别嵌装在相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上,两条所述纱窗轨道通过胶粘合固定,所述滑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纱窗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纱网的左侧部分经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左边框内的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纱网的右侧部分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右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纱网上端部和下端部始终处于相应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内的限位引导装置,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右边框内,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与所述滑动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纱网由多条竖直排列的纱网布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条所述纱网布上的连接处形成供所述纱网弯折的弯折部,靠近于所述左边框的一条所述纱网布经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左边框的一条所述纱网布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隐形纱窗机构还包括竖立设置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之间的纱网盒,两条所述纱窗轨道长度都与上边框相等,所述纱网盒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相接触,所述纱网以收折方式收纳于所述纱网盒内,所述纱网盒由盖体和盒体构成,所述盖体经螺钉固定在所述左边框上,所述纱网的左侧部分固定在所述盖体上,此盖体为所述固定件,所述纱网的右侧部分固定于所述盒体内上,所述盒体上对应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设置有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壁上,所述盒体和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壁上的两块滑块共同构成所述滑动件。
进一步,所述限位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绳、第二引导绳和两个对应于所述右边框上两端部设置,并各自用于调节第一引导绳或第二引导绳的长度的调绳组件,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的穿绳孔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绳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下端的穿绳孔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对应穿过的孔道,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穿过相应的所述孔道与相应的所述调绳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绳组件包括具有卡槽结构并以卡接方式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上固定在所述右边框上,所述第一卡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的固定块,所述第一卡接块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呈相对布置的滑轨,所述固定块上对应于两条所述滑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右边框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有卡勾,所述卡勾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中部位置处,所述卡勾具有带缺口的勾头部,所述右边框上设置有供所述勾头部伸入的通孔,所述勾头部通过缺口勾在处于所述通孔处的所述右边框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纱窗轨道具有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连接的横向部,所述竖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部的宽度,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横向部构成的开口朝外。
进一步,所述纱窗轨道为PVC或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导绳和所述第二引导绳都是钢丝。
进一步,所述外框上处于隐形纱窗机构后侧设置有起防盗作用的格栅,所述格栅由多根金属条互相交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益的效果是:由于隐形纱窗机构与窗扇处于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且隐藏于外框内,不但不占用空间,而且外形更加大方、美观。隐形纱窗机构与窗扇是独立设置的,两者不连接。不会对开启窗扇或关闭窗扇造成干涉。窗纱采用内置式隐藏于外框内,当窗扇开启后,可根据用户需要,开启隐藏于外框内的隐形纱窗机。白天时可以将隐形纱窗机藏于外框内,不会外框维持区域造成任何遮挡,所以采光、透过效果更好。傍晚时,可以将隐藏于外框内的隐形纱窗机打开,可以起到防蚊虫效果,且非常透气。隐形纱窗机构包括一片纱网、两条所述纱窗轨道、滑动件和限位引导装置,所以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时,人工拉动滑动件沿纱窗轨道向右边框滑动,纱网随着滑动件滑动逐渐伸展,当滑动件滑动至紧贴右边框固定时,纱网完全遮挡住窗扇区域,实现防止蚊虫的作用。又由于纱窗轨道通过胶粘合固定,无需通过螺丝锁固,安装效率更高,同时拆卸或轨道也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也便于纱网的清洗。在限位引导装置的作用下,无论刮风大风时,纱网在展开或回缩的上下两端都时始终陷入纱窗轨道内,所以结构整体结构也稳固且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易于拆卸与更换,还能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纱窗轨道)。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隐形纱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以一条纱窗轨道拆开展示,图中还省略掉勾头)。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窗轨道的截面图。
图中:
1-窗扇;21-左边框;22-右边框;3-纱窗轨道;4-纱网;51-盖体;52-盒体;6-滑块;71-第一引导绳;72-第二引导绳;8-穿绳孔;91-第一卡接块;92-第二卡接块;101-固定块;102-滑轨;103-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包括外框、隐形纱窗机构和向外开或向内开的窗扇,所述外框包括上边框(图中未给出)、下边框(图中未给出)、左边框21和右边框22,所述左边框21处于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的左侧,所述右边框22处于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的右侧,所述上边框、所述下边框、所述左边框21和所述右边框22通过常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右边框22与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右端部连接。所述窗扇处于外框内并与外框活动连接在一起,具体的所述窗扇1是通过现有的连杆机构铰接于所述外框上,采用现有的连杆机构将窗扇1安装在所述外框上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中,也是通过常规方式将所述窗扇1安装在所述外框上,所述窗扇1安装在所述外框上也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所以就不在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对应于窗扇1在外框上的位置嵌装在外框内,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包括两条纱窗轨道3、处于两条纱窗轨道3之间,并能够隐形于左边框21内的滑动件和一片能隐藏收纳在左边框21上,通过伸展或回缩方式遮挡所述窗扇1区域起防止蚊虫作用的纱网4,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分别对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布置,并且分别嵌装在相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上,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通过胶粘合固定,所述滑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纱窗轨道3滑动连接,所述纱网4的左侧部分经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左边框21内的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21固定连接,所述纱网4的右侧部分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以纱网4只能沿左右方向由左边框21向右边框22展开或沿左右方向由右边框22向左边框21回缩。所述右边框22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纱网4上端部和下端部始终处于相应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内的限位引导装置,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右边框22内,具体是限位引导装置安装在右边框22上与左边框21相对的一面上,通过限位引导装置的能限制纱网4上端部和下端部在展开或回缩时始终处于相应的两条纱窗轨道3内,所以不需要担心刮风时,纱网4上端部和下端部脱离所述纱窗轨道3的问题,保证当纱网4展开时,任何时候都能起用于防止蚊虫的作用。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与所述滑动件连接。
上述中,具体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都是通过现有双面胶对应固定在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上。所以纱窗轨道3安装也更加方便,拆卸也更加简单,便于更换纱窗轨道3。
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网4由多条竖直排列的纱网布依次缝接构成,相邻的两条所述纱网布的长度方向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纱网布上连接处形成供所述纱网4弯折的弯折部,所述纱网4也是靠各个弯折折叠在一起,靠近于所述左边框21的一条所述纱网布经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21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左边框21的一条所述纱网布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相较于现有一整片纱网4相比,纱网4造型也更加漂亮,便于纱网4收纳于左边框21内,还能节省纱网4空间占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隐形纱窗机构还包括竖立设置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之间的纱网盒,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长度都与上边框相等,所述纱网盒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相接触,所述纱网4以收折方式收纳于所述纱网盒内,所述纱网盒由盖体51和盒体52构成,所述盖体51设置有供自攻螺钉螺钉通过的孔,所述盖体51通过自攻螺钉锁定在所述左边框21上,所述纱网4的左侧部分固定在所述盖体51上,此盖体51为所述固定件,所述纱网4的右侧部分固定于所述盒体52内上,所述盒体52上对应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设置有两块滑块6,两块所述滑块6分别固定在所述盒体52的上下两侧壁上,所述盒体52和固定在所述盒体52的上下两侧壁上的两块滑块6共同构成所述滑动件。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纱网盒能够一体两用,盖体51可以用来固定纱网4的左侧部分的中间连接片,方便纱网4的左侧部分的平直固定。盒体52可以收纳纱网4,避免纱网4落灰尘,能够对纱网4进行有效地保护起来。盒体52和固定在盒体52两块滑块6可以充当杆用,一方面可以作平直固定纱网4的右侧的杆,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引导纱网4的右侧部移动,不需要其它部件,所以能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绳71、第二引导绳72和两个对应于所述右边框22上两端部设置,并各自用于调节第一引导绳71或第二引导绳72的长度的调绳组件,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穿绳孔8,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的穿绳孔8与所述盖体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绳72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下端的穿绳孔8与所述盖体51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对应穿过的孔道,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穿过相应的所述孔道与相应的所述调绳组件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第一引导绳71和第二引导绳72,能够将纱网4上端部和下端部在展开或回缩时始终限制在相应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内,不需要担心刮风时,纱网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随风飘起来脱离纱窗轨道3的问题,保证当纱网4展开时,任何时候都能起用于防止蚊虫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绳组件包括具有卡槽结构并以卡接方式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卡接块91和第二卡接块92,所述第二卡接块92设置有供自攻螺钉螺钉通过的孔,所述第二卡接块92上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右边框22上,所述第一卡接块9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一引导绳71的第二端的固定块101,所述第一卡接块9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呈相对布置的滑轨102,所述固定块101上对应于两条所述滑轨10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02相配合的凹槽。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可以通过转动固定块101,卷曲述第一引导绳71或第二引导绳72与第一卡接块91上的滑轨102配合,实现第一引导绳71或第二引导绳72长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绳组件还可以采用现有卡绳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右边框22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有卡勾103,所述卡勾103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中部位置处,所述卡勾103具有带缺口的勾头部,所述右边框22上设置有供所述勾头部伸入的通孔,所述勾头部通过缺口勾在处于所述通孔处的所述右边框22的内壁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卡扣结构,通过卡勾103能够轻松地将滑动件与右边框22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纱窗轨道3横截面呈L形,所述纱窗轨道3具有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连接的横向部,所述竖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部的宽度,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横向部构成的开口朝外。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当人们室内打开拉动滑动件,纱窗轨道3上的竖直部起到阻止往内拉的作用,滑动件从纱窗轨道3内跳出槽纱窗轨道3。
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窗轨道3为PVC或金属材料制成。当纱窗轨道3能为PVC制成,纱窗轨道3成本低。当纱窗轨道3采用金属制成,使得纱窗轨道3寿命更长,能用的更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绳71和所述第二引导绳72都是钢丝。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一引导绳71和所述第二引导绳72都是钢丝的目的是,保证第一引导绳71和第二引导绳72易断,对纱网4上端部和下端部在展开或回缩时始终限制在相应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3内提供保障。
优选的,所述外框上处于隐形纱窗机构后侧设置有起防盗作用的格栅,所述格栅由多根金属条互相交错构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格栅,能够起到防盗的作用。
使用时,人工拉动滑动件沿纱窗轨道3向右边框22滑动,纱网4随着滑动件滑动逐渐伸展,当滑动件互动紧贴右边框22固定时,纱网4完全遮挡住窗扇1区域,实现防止蚊虫通过的作用。需要关闭纱窗时,只需人工反向拉动滑动件沿纱窗轨道3向左边框21滑动,纱网4随着滑动件滑动逐渐以折叠方式回缩,当滑动件滑动到紧贴左边框21固定时,完全将纱网4以折叠方式收纳与盒体52内,对室内外不形成阻挡,室内外可直通空气,不对光线进行遮挡。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整体,看上去更加简洁漂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隐形纱窗机构可以安装在任何窗户的外框内使用,所以使用范围广。隐形纱窗机构为单独设立的推拉纱窗,窗纱采用内置式隐藏于外框内并与室内相邻,即使纱窗在开启的状态下也不会影响主窗户的开启,使用效果好。不但能节省空间占用,而且结构简单、更换和安装非常,纱窗轨道3、盖体51、盒体52、第一引导绳71和第二引导绳72和调绳组件都可以自由拆卸下来,这样能便于将纱网4拆卸下来清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不仅有效地避免拼皮、贴皮过程中起泡现象的发生,也有效地避免了后续使用过程中木皮龟裂、油漆脱层现象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包括外框、隐形纱窗机构和向外开或向内开的窗扇,所述窗扇处于外框内并与外框活动连接,所述外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对应于窗扇在外框上的位置嵌装在外框内,所述隐形纱窗机构包括两条纱窗轨道、处于两条纱窗轨道之间,并能够隐形于左边框内的滑动件和一片能隐藏收纳在左边框上,通过伸展或回缩方式遮挡所述窗扇区域起防止蚊虫作用的纱网,两条所述纱窗轨道分别对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布置,并且分别嵌装在相应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上,两条所述纱窗轨道通过胶粘合固定,所述滑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纱窗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纱网的左侧部分经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左边框内的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纱网的右侧部分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右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纱网上端部和下端部始终处于相应的两条所述纱窗轨道内的限位引导装置,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以拆卸连接方式嵌装在所述右边框内,所述限位引导装置与所述滑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由多条竖直排列的纱网布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条所述纱网布上的连接处形成供所述纱网弯折的弯折部,靠近于所述左边框的一条所述纱网布经上述固定件与所述左边框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左边框的一条所述纱网布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纱窗机构还包括竖立设置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之间的纱网盒,两条所述纱窗轨道长度都与上边框相等,所述纱网盒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相接触,所述纱网以收折方式收纳于所述纱网盒内,所述纱网盒由盖体和盒体构成,所述盖体经螺钉固定在所述左边框上,所述纱网的左侧部分固定在所述盖体上,此盖体为所述固定件,所述纱网的右侧部分固定于所述盒体内上,所述盒体上对应于两条所述纱窗轨道设置有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壁上,所述盒体和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壁上的两块滑块共同构成所述滑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绳、第二引导绳和两个对应于所述右边框上两端部设置,并各自用于调节第一引导绳或第二引导绳的长度的调绳组件,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上端的穿绳孔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绳的第一端穿过各条所述纱网布的下端的穿绳孔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对应穿过的孔道,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穿过相应的所述孔道与相应的所述调绳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绳组件包括具有卡槽结构并以卡接方式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上固定在所述右边框上,所述第一卡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一引导绳的第二端的固定块,所述第一卡接块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呈相对布置的滑轨,所述固定块上对应于两条所述滑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绳和所述第二引导绳都是钢丝。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右边框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有卡勾,所述卡勾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中部位置处,所述卡勾具有带缺口的勾头部,所述右边框上设置有供所述勾头部伸入的通孔,所述勾头部通过缺口勾在处于所述通孔处的所述右边框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轨道具有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连接的横向部,所述竖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部的宽度,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横向部构成的开口朝外。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轨道为PVC或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上处于隐形纱窗机构后侧设置有起防盗作用的格栅,所述格栅由多根金属条互相交错构成。
CN201921058455.3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Active CN210460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8455.3U CN21046036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8455.3U CN21046036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0362U true CN210460362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4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8455.3U Active CN21046036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0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4502B2 (en) Multi-functional shading device
US20060219369A1 (en) Window covering with shade panels having free lower edges
US20220225813A1 (en) Split curtain having magnets along the leading edges to provide improved closure and/or in a row to provide improved stacking
CN210460362U (zh) 一种带有隐形纱窗的平开窗
US20120193037A1 (en) Shade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8149021U (zh) 开合稳定的房车用窗帘
US20050051281A1 (en) Multi-functional shading device
KR100904173B1 (ko) 커튼 겸용 버티컬 블라인드
US6192961B1 (en) Slipcover for window blind
CN2818750Y (zh) 隐型连体式纱窗
KR960009698Y1 (ko) 절첩식 방충망 슬라이더 구조
JP2005264450A (ja) 防花粉兼用網戸
KR200428531Y1 (ko) 커튼이 부설되는 버티칼 블라인드
CN214997350U (zh) 一种防蚊遮阳双用窗
KR200439126Y1 (ko) 차일 구조체 고정장치
CN210748648U (zh) 一种升降式窗帘用遮蓬盖扣
JP2518064Y2 (ja) 広幅天窓プリ−ツシェ−ド
JPH08317852A (ja) 無双ローマンシェード
CN21829343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窗户结构
KR200377474Y1 (ko) 버티칼 블라인드 보호용 창틀프레임의 구조
JPH06173554A (ja) 網戸用網の撓み防止装置
JPH10299349A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サッシ装置
JP3222917B2 (ja) 組付け網戸装置のワイヤーテンション調整法
KR20220007266A (ko) 창문용 롤 방충망 장치
US20070023150A1 (en) Convertible window cov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