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9622U -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9622U
CN210459622U CN201920609084.7U CN201920609084U CN210459622U CN 210459622 U CN210459622 U CN 210459622U CN 201920609084 U CN201920609084 U CN 201920609084U CN 210459622 U CN210459622 U CN 210459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ing line
wall body
fixedly connected
stainless steel
horizont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90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杰雄
陈怡�
周文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wei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90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9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9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96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踢脚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及地板,所述墙体一侧底部铺设有踢脚线,所述踢脚线包括与墙体抵接的水平部及与水平部一体成型的竖直部,所述墙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件,卡接件包括与水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部及与第一卡接部一体成型的第二卡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便于容纳第一卡接部的卡口部,所述卡口部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其连通的便于容纳第二卡接部的腔体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踢脚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间隙较小,以此提高了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受潮。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踢脚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踢脚线可以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更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不锈钢踢脚线是一种常见的踢脚线,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场地。
现有技术中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及地板2,墙体1一侧底部铺设有踢脚线3,墙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条41,两个支撑条41上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411,踢脚线3靠近连接件4的一侧上固定连接固定有两个抵压条31,抵压条31的一侧上开设有与安装块411卡接的安装槽311。
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过程中,为方便安装块411与安装槽311之间的卡接,需在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的密封性差,水分易从二者之间的缝隙进入,因此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导致墙体1易受潮;亟需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连接的间隙较小,提高了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1受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踢脚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间隙较小,提高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受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及地板,所述墙体一侧底部铺设有踢脚线,所述踢脚线包括与墙体抵接的水平部及与水平部一体成型的竖直部,所述墙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件,卡接件包括与水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部及与第一卡接部一体成型的第二卡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便于容纳第一卡接部的卡口部,所述卡口部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其连通的便于容纳第二卡接部的腔体部。
将踢脚线与墙面连接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部下表面上的卡接件向下插入卡口部,卡接过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接部先经过卡口部,此时将第二卡接部不断地挤压靠近,向下按压踢脚线的水平部,最终使第二卡接部完全进入腔体部,即可完成踢脚线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连接时采用由上至下插接的方式,且水平部与墙体抵接,从而使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较小,提高了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受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卡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便于调节两个第二卡接部间距的弹性件。
在卡接件不断向下插接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两侧受到挤压会产生形变,进而使两个相对第二卡接部之间间隙减小,使卡接件的插接更加方便;当第二卡接部完全进入腔体部时,弹性件两侧不受挤压,从而使两个相对卡接件之间的距离变回原长状态,最终使卡接件稳定地卡接在水平部与腔体部连通空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靠近竖直部的一侧上连接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的套筒、穿设在套筒内部的活动杆以及套设在活动杆外部的弹簧,所述活动杆的远离连接件的端部与竖直部的一侧抵接。
将缓冲件设为套筒、活动杆及弹簧的组合,当踢脚线的外侧受力作用时,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杆上,可推动活动杆向套筒内移动;此时弹簧受力会产生压缩形变,此时活动杆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而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对踢脚线形成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内部及所述活动杆远离竖直部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两个所述磁铁的相对面相互排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向套杆内滑移时,两个磁铁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使两者之间的斥力增大,斥力增大可推动活动杆向靠近踢脚线的一侧移动,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缓冲件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部的下表面上连接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竖直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件及与地板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密封件抵接的第二密封件,所述水平部靠近墙体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结构设为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的组合,密封结构可封堵竖直部与地板之间的间隙,密封垫可封堵水平部与墙体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水从间隙中进入;进一步对墙体形成保护,可有效防止墙体因受潮而导致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凹槽卡接的凸起,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粘接有膨胀层,所述膨胀层由膨胀止水条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凹槽的卡接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膨胀层在遇水后会产生膨胀形变,进而充满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的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结构的防水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部的底部靠近墙体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与地板抵接的加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块设于竖直部的底部一侧上,增大了竖直部与地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竖直部底部受到的压强,进而提高了竖直部的稳定性,以此使踢脚线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块的内部开设有可减少加固块生产所需原料的中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固块的内部开设中空腔,在保证了加固块的稳定性作用的同时,减小了加固块的材料用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将踢脚线与墙面连接时,将水平部下表面上的卡接件向下插入卡口部,卡接过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接部先经过卡口部,此时将第二卡接部不断地挤压靠近,向下按压踢脚线的水平部,最终使第二卡接部完全进入腔体部,即可完成踢脚线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连接时采用由上至下插接的方式,且水平部与墙体抵接,从而使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较小,提高了踢脚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受潮;
2.本方案中当踢脚线的外侧受力作用时,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杆上,可推动活动杆向套筒内移动;此时弹簧受力会产生压缩形变,此时活动杆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而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对踢脚线形成保护;
3.本方案中加固块设于竖直部的底部一侧上,增大了竖直部与地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竖直部底部受到的压强,进而提高了竖直部的稳定性,以此使踢脚线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踢脚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地板;3、踢脚线;301、水平部;302、竖直部;31、抵压条;311、安装槽;32、卡接件;321、第一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3、弹性件;33、密封垫;4、连接件;41、支撑条;411、安装块;421、卡口部;422、腔体部;5、缓冲件;51、活动杆;511、弹簧;52、套筒;521、磁铁;6、加固块;61、中空腔;7、密封结构;71、第一密封件;711、凹槽;72、第二密封件;721、凸起;73、膨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1、地板2及踢脚线3,墙体1竖直设置在地板2的上表面上,踢脚线3铺设与墙体1靠近室内的一侧上。踢脚线3包括水平部301和竖直部302。水平部301为长方形板结构,水平部301与墙体1靠近室内的一侧抵接。水平部301靠近墙体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33。密封垫33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可封堵水平部301与墙体1之间的间隙,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可防止墙体1受潮。竖直部302为长方形板结构,竖直部302与水平部301远离墙体1的端部一体成型,竖直部302竖直设置在地板2的上表面上。结合图3所示,水平部301的下表面上连接有卡接件32,卡接件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件32相对分布在水平部301的下表面上,卡接件32包括第一卡接部321和第二卡接部322。第一卡接部321为长方形板结构,第一卡接部321固定连接在水平部301的下表面上。第一卡接部321的下表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两个卡接件3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23,弹性件323形变量的改变,可改变两个卡接件32之间的距离。
如图2、图3所示,墙体1靠近室内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为长方形板结构,连接件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墙体1上。连接件4上开设有卡口部421,卡口部421为圆形孔,卡口部421的上端部与水平部301的下表面抵接,卡口部421与两个第一卡接部321卡接配合,卡口部421的下表面上连通有腔体部422。腔体部42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墙体部422的直径由靠近卡口部421的端部逐渐增大至远离卡口部421的端部,腔体部422与两个第二卡接部322卡接配合。向下按压踢脚线3时,卡接件32向下移动,此时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接部322先经过卡口部421,此时将第二卡接部322不断地挤压靠近,继续向下按压踢脚线3的水平部301,最终使第二卡接部322完全进入腔体部422,即可完成踢脚线3与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
如图2、图4所示,连接件4靠近竖直部302的一侧上连接有缓冲件5,缓冲件5包括套筒52、活动杆51和弹簧511。套筒52为中空的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套筒52的封闭端与连接件4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杆51为圆柱形结构,活动杆51的一端部穿设在套筒52内,活动杆51的另一端部与竖直部302的一侧抵接,活动杆51可在套筒52内滑移。套筒52靠近竖直部302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弹簧511,弹簧511处于原长时,其端部与竖直部302抵接,活动杆51套设在弹簧511的内部。套筒52内部靠近活动杆51端部的一侧上及活动杆51的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磁铁521,两个磁铁521的相对面相互排斥。当踢脚线3的外侧受力作用时,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杆51上,可推动活动杆51向套筒52内移动;弹簧511外界作用力产生压缩形变,同时两个磁铁521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使两者之间的斥力增大;活动杆51的动能转化为弹簧511的弹性势能,同时斥力增大可推动活动杆51向靠近踢脚线3的一侧移动,以此缓冲件5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踢脚线3的作用。
如图1、图5所示,竖直部302靠近墙体1的一侧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加固块6,加固块6为三棱柱形,加固块6竖直设置在地板2的上表面上,加固块6可增大竖直部302与地板2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竖直部302的底部压强,进而提高了竖直部302的稳定性,以此使踢脚线3更加稳定。加固块6的内部开设有中空腔61,中空腔61为三棱柱形,中空腔61可减少加固块6生产所需原料,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竖直部302与地板2之间连接有密封结构7,密封结构7包括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
如图1、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均为长方体形,第一密封件71与第二密封件72的长度方向均与踢脚线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二者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密封件71的上表面与竖直部302的下表面粘接,第二密封件72的下表面与地板2抵接。第一密封件7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711,凹槽711的截面为长方形,凹槽7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密封件7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密封件72的上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721,凸起721的形状与凹槽71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凸起721与凹槽711的卡接配合。第一密封件71与第二密封件72之间粘接有膨胀层73,膨胀层73由膨胀材料制成,膨胀层73的上表面与第一密封件71的下表面粘接,膨胀层73的下表面与第二密封件72的上表面抵接,膨胀层73在遇水后会产生膨胀形变,进而充满第一密封件71与第二密封件72之间的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结构7的防水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在进行踢脚线3与墙面之间的连接时,向下移动踢脚线3,从而可将卡接件32向下移动,该过程中卡口部421侧壁的挤压使两个第二卡接部322不断地靠近,同时弹性件323两侧受到挤压会产生形变,进而使两个卡接件32之间间隙减小;当第二卡接部322完全进入腔体部422内时,弹性件323两侧不受挤压,弹性件323变回原长状态,以此使两个相对卡接件32恢复至原状态,最终使卡接件32稳定地卡接在卡口部421与腔体部422构成的空腔内部,连接采用由上至下插接的方式,且水平部301与墙体1抵接,从而减小了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踢脚线3与墙体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可防止墙体1受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墙体(1)及地板(2),所述墙体(1)一侧底部铺设有踢脚线(3),所述踢脚线(3)包括与墙体(1)抵接的水平部(301)及与水平部(301)一体成型的竖直部(302),所述墙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其特征是:所述水平部(30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件(32),卡接件(32)包括与水平部(301)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部(321)及与第一卡接部(321)一体成型的第二卡接部(322),所述连接件(4)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便于容纳第一卡接部(321)的卡口部(421),所述卡口部(4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其连通的便于容纳第二卡接部(322)的腔体部(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卡接件(32)之间固定连接有便于调节两个第二卡接部(322)间距的弹性件(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4)靠近竖直部(302)的一侧上连接有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包括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的套筒(52)、穿设在套筒(52)内部的活动杆(51)以及套设在活动杆(51)外部的弹簧(511),所述活动杆(51)的远离连接件(4)的端部与竖直部(302)的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筒(52)的内部及所述活动杆(51)远离竖直部(30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磁铁(521),两个所述磁铁(521)的相对面相互排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部(302)的下表面上连接有密封结构(7),所述密封结构(7)包括与竖直部(302)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件(71)及与地板(2)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密封件(71)抵接的第二密封件(72),所述水平部(301)靠近墙体(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件(7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711),所述第二密封件(7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凹槽(711)卡接的凸起(721),所述第一密封件(71)与第二密封件(72)之间粘接有膨胀层(73),所述膨胀层(73)由膨胀止水条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部(302)的底部靠近墙体(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与地板(2)抵接的加固块(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固块(6)的内部开设有可减少加固块(6)生产所需原料的中空腔(61)。
CN201920609084.7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9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084.7U CN210459622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084.7U CN210459622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9622U true CN210459622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908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9622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9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7210B (zh) 一种工民建筑工程墙体外置保温板材
CN210459622U (zh) 一种不锈钢踢脚线与墙面连接结构
CN110318489B (zh) 一种空心叠合楼板
CN210218323U (zh) 一种可组装的钢化玻璃
CN210216994U (zh) 一种拼装式结构民用建筑外墙板
CN209522003U (zh) 一种pvc管防滚装置
CN204999018U (zh) 新型包装装置
CN207405837U (zh) 一种玻璃幕墙单元
CN218147581U (zh) 一种土工格室连接件及土工格室
CN103321413A (zh) 一种螺栓套及其用于模板支撑的防水穿墙螺栓装置
CN214786891U (zh) 一种高气密性铝塑门窗
CN213420226U (zh) 一种驱动法兰的防松动结构
CN212078386U (zh) 一种幕墙用的防水防撞密封胶条
CN210194963U (zh) 一种室内装修隔断用轻钢墙体
CN206554333U (zh) 一种装配式隔断压顶型材组件
CN213927284U (zh) 一种带有内嵌装配结构的装配式防潮地板
CN219365262U (zh) 一种开放式铝板安装构造
CN206636130U (zh) 一种插入式踢脚板型材组件
CN215619512U (zh) 一种可调式泡沫成型模具用卡模装置
CN203978261U (zh) 改良的梯子结构
CN203462948U (zh) 一种带型腔型材的连接件
CN218149088U (zh) 抗震性能好的隔墙板
CN21440289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结构
CN212201115U (zh) 阴阳角部的外墙装饰板与外墙的连接结构
CN220910162U (zh) 一种新型空心塑料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 / F, Shunfeng industrial building, No.2 Hongliu Road, Fubao community, Fubao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iwei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ye Tairan Shui Song Building 15B, Binhe Avenue,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irs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