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6655U -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6655U
CN210446655U CN201920960268.8U CN201920960268U CN210446655U CN 210446655 U CN210446655 U CN 210446655U CN 201920960268 U CN201920960268 U CN 201920960268U CN 210446655 U CN210446655 U CN 210446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nd
end member
sealing
output end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02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若愚
何柏锋
安楠楠
曾露添
孙毅
杨保民
何新华
陈道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02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6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6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6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所述电源耦合器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具有安装空间;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源耦合器,所述电源耦合器包括耦合相连的输入端部件和输出端部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分别密封接触以密封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通过密封件密封输出端部件和输入端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件具有蒸汽防护作用,可以防止电源耦合器受工作环境中或者烹饪器具工作中产生的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源耦合器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源耦合器广泛应用于豆浆机、破壁机、电水壶等电器产品中,能够实现电力耦合传输电力功能。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电源耦合器的密封效果差,又由于这些具有电源耦合器的电器产品的使用场景在厨房,受工作环境湿度的影响,以及电器产品的蒸汽、油烟、粉尘的影响,会影响电源耦合器的使用、带电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耦合器组件,所述电源耦合器组件通过密封件密封输入端部件和输出端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防止蒸汽进入电源耦合器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源耦合器组件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具有安装空间;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源耦合器,所述电源耦合器包括耦合相连的输入端部件和输出端部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分别密封接触以密封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通过在安装空间内设置密封件,并且密封件与输出端部件和输入端部件分别密封接触,可以密封输出端部件和输入端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件具有蒸汽防护作用,防止电源耦合器受工作环境中或者烹饪器具工作中产生的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源耦合器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可分离,所述密封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对所述输入端部件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耦合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通过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抵在所述基体和所述输入端部件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端部件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面,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台面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构造成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周面的环形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的面向所述输入端部件的轴向端面的至少内端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具有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延伸的径向端面,所述径向端面与所述斜面圆滑连接,所述径向端面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所述环形凸筋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的延伸尺寸为H且满足:0.4mm≤H≤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包括: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所述第一环段相比所述第二环段更靠近所述输入端部件,所述第一环段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或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一环段和所述第二环段中的其中一个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外倾斜延伸,其中另一个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环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环段的一端与所述台面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台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以与所述基体相连,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挡板以用于遮挡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挡板和所述台面的至少一个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部件还具有密封面,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位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密封面相抵,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设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内周面,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设有外凸起,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周面设有向内凸出的内凸起,所述外凸起卡入所述内凸起和所述密封面之间且所述内凸起的径向内端面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外周面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部件具有输出导电部,所述输入端部件包括:输入端基座,所述输入端基座内设有凹槽;封盖,所述封盖设于所述输入端基座且沿所述凹槽的轴向在盖封所述凹槽的槽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所述槽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输入导电部,所述输入导电部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基座上且与外接电源相连,其中,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所述封盖在所述输出端部件的推动下移至所述打开位置且所述输出导电部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输入导电部相连,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所述输出导电部移出所述凹槽,所述封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与所述封盖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与所述输入端基座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体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电源耦合器组件还包括:超声波振子,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为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主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上盖主体的下侧且与所述上盖本体配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盖板,当所述盖板与所述上盖主体分离时,所述输出端部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分离,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上盖时,所述输出端部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耦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主体、输入端部件和密封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本体、电源耦合器、密封件和超声波振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圈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输出端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输出端部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200;锅体组件210;超声波控制板220;电源板230;
上盖组件100;
基体10;安装空间101;内凸起102;上盖主体11;控制面板111;盖板12;安装孔121;
电源耦合器20;
输入端部件30;密封面301;输入端基座31;凹槽311;封盖32;输入导电部 33;
输出端部件40;台面401;安装槽402;固定孔403;挡板41;输出导电部42;
密封件50;第一环形密封部51;斜面511;径向端面512;第二环形密封部52;第一环段521;第二环段522;第三环形密封部53;外凸起54;
超声波振子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200的上盖组件100和烹饪器具200。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可以包括:基体10、电源耦合器20和密封件50。可选地,基体1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破壁机、水壶、面包机等烹饪器具200的盖体,也可以是上述多种烹饪器具200的锅体或者杯体的侧面或者底部等位置。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可以包括锅体组件210和上盖组件,上盖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200的上盖组件1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100可以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基体10可以为上盖组件100的上盖本体。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基体10内具有安装空间101,电源耦合器20可以设在安装空间101内,并且电源耦合器20可以包括耦合相连的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其中,输入端部件30可以与外部电源或者储电组件等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使输入端部件30可以将外部电源或者储电组件的电力传输至输出端部件40,进而由输出端部件40传输至烹饪器具200的耗电部件,例如,超声波振子60等。由此,通过电源耦合器20的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配合可以实现电力耦合传输电力功能。
然而,由于烹饪器具200的使用场景一般在厨房,工作环境湿度较大,并且烹饪器具200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蒸汽、油烟或者粉尘等,若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间隙不做密封处理,蒸汽等容易由间隙进入电源耦合器20内部,导致电连接结构短路,使电源耦合器20无法进行电力传输,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用户触电的情况或者引发火灾,严重影响了电源耦合器20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200的安全性能。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空间101内设有密封件50,密封件50 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分别密封接触,以密封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防止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通过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源耦合器20内部,进而不仅可以使电源耦合器20可以正常工作,提高电源耦合器20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或者火灾事故,烹饪器具200使用更加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通过在安装空间101内设置密封件50,并且密封件50与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分别密封接触,可以密封输出端部件 4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的间隙,防止电源耦合器20受工作环境中或者烹饪器具200 工作中产生的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源耦合器20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200的安全性能。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上盖组件100,通过在安装空间101内设置密封件50,并且密封件50与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分别密封接触,可以密封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的间隙,防止电源耦合器20受工作环境中或者烹饪器具 200工作中产生的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源耦合器20 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200的安全性能。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上盖组件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通过在安装空间101内设置密封件50,并且密封件50与输出端部件40和输入端部件30分别密封接触,可以密封输出端部件 4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的间隙,防止电源耦合器20受工作环境中或者烹饪器具200 工作中产生的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源耦合器20的使用寿命和烹饪器具20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8所示,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 40可以分离,如图6和图7所示,密封件50被构造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 40分离时可以对输入端部件30进行密封。
由于输入端部件30与外部电源或者储电组件等供电部件电连接,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若液体、蒸汽、油烟、粉尘等杂质进入输入端部件30内,会导致输入端部件30与供电部件的电连接结构短路损坏,甚至发生触电事故或者火灾事故。通过密封件50密封输入端部件30可以提高输入端部件30的电连接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另外,密封件50不仅可以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耦合相连时密封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间隙,而且可以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 40分离时密封输入端部件30,无需单独设置用于密封输入端部件30的密封结构,有利于简化电源耦合器组件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密封件5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52。
如图4-图5和图8-图9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连接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相抵,第二环形密封部52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密封连接,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第一环形密封部51密封相连。密封件50通过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52实现与输出端部件40的密封接触,两级密封,密封效果好,密封不易失效,蒸汽防护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密封件50还可以包括第三环形密封部53,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52通过第三环形密封部53相连,第三环形密封部53可以抵在基体1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并且第一环形密封部51、第二环形密封部52和第三环形密封部53连接在一起。
此时,密封件50通过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52实现与输出端部件40的密封接触,通过第三环形密封部53实现与输入端部件30的密封接触,即使烹饪器具200工作产生的蒸汽等发生泄漏进入安装空间101,蒸汽等杂质也无法穿过密封件50 进入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间隙,密封件50具有良好的蒸汽防护功能。
如图4-图7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 与输入端部件30相抵,第三环形密封部53抵在基体10和输入端部件30之间,并且第一环形密封部51、第二环形密封部52和第三环形密封部53连接在一起。
此时,密封件50通过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三环形密封部53实现与输入端部件30的密封接触,防止在烹饪器具2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厨房等周围环境中较高的湿度导致输入端部件30进水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图9所示的示意图中,密封件50与输入端部件30或者输出端部件40具有重叠部分,表示密封件50与输入端部件30或者输出端部件40紧密贴合,以实现密封,而非表示密封件50插入到输入端部件30或者输出端部件40内部。此外,在图4和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显示第一环形密封部51同时与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相抵,是为了便于将在输入端部件30与输出端部件40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下第一环形密封部51的密封状态进行对比,而实际上,输入端部件30与输出端部件40 分离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如图6和图7所示与输入端部件30相抵,输入端部件30 与输出端部件40连接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如图8和图9所示与输出端部件40相抵。
本实用新型对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输出端部件40的密封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如图8、图9和图12所示,输出端部件40的外周面可以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面401,第二环形密封部52可以与台面401相抵,以实现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输出端部件40 的接触密封,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输出端部件40的密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并且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地,如图9-图11所示,第二环形密封部52可以包括:第一环段521和第二环段522,其中,第一环段521相比第二环段522更靠近输入端部件30。第一环段521 可以与第一环形密封部51或者第三环形密封部53相连,并且第一环段521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远离输入端部件30的方向且向外倾斜延伸,第二环段522相对于密封件 50的轴向向远离输入端部件30的方向且向内倾斜设置,以使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轴截面形成为V形或者L形等弯折形状,第二环段522的远离第一环段521的一端与台面 401相抵。这里,“向内”是指向靠近密封件50的轴线的方向,“向外”是指向远离密封件50的轴线的方向。
当然,第一环段521和第二环段522的倾斜方向也可以互换,具体地,第一环段521可以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远离输入端部件30的方向且向内倾斜设置,第二环段522 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远离输入端部件30的方向且向外倾斜延伸,以使第二环形密封部52形成为弯折形状,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于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轴截面形成为弯折形状,当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台面401 相抵时,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轴向跨度可以进行调节,以使第一环段521和第二环段522所成的夹角可以改变,进而可以提高第二环段522与台面401之间的作用力以及第一环形密封部51和第三环形密封部53的作用力,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台面401形成预紧轴向密封,提高密封件50的密封效果。
例如,在如图9-图1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段521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下且向远离密封件5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环段522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下且向靠近密封件5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使第一环段521和第二环段522的轴截面形成为开口朝向密封件50的中部的V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轴截面也可以形成为背向密封件50的中部的V形。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第一环段521与第二环段522所成夹角为α,并且α满足:45°≤α≤90°,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α可以分别为50°、55°、60°、65°、 70°、75°、80°和85°等。在上述角度范围内,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轴向可压缩量更大,有利于提高与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作用力,提高密封效果,并且弯折形状更易于加工成型,加工工艺难度更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第一环形密封部51可以构造成位于密封件50的内周面的环形凸筋。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相连时,环形凸筋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的外周面形成挤压密封;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环形凸筋可以与输入端部件30相抵,以形成自预紧密封。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环形凸筋沿密封件50的轴向的延伸尺寸为H,并且H满足:0.4mm≤H≤1mm,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H可以分别为0.5mm、0.6mm、0.7mm、0.8mm和0.9mm等。
输出端部件40反复拆装过程中,输出端部件40与第一环形密封部51会发生相对移动和相互摩擦,在上述尺寸范围内,第一环形密封部51的固定结构的机械强度更大,不易发生断裂而影响密封性,并且不会因第一环形密封部51沿密封件50的轴向的延伸尺寸过大导致输出端部件40移动阻力过大而拆装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凸筋沿密封件50的轴向的延伸尺寸H可以理解为环形凸筋沿密封件50的轴向延伸的最大尺寸,例如,在如图11所示的示例中,环形凸筋的远离密封件50的中部的一端沿密封件50的轴向的延伸尺寸最大且为H。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11所示,环形凸筋的面向输入端部件30的轴向端面的至少内端可以形成为斜面511,斜面511相对于密封件50的轴向向远离输入端部件30的方向且向内倾斜延伸。这里,“内端”是指靠近密封件50的中部的一端,“向内”是指向靠近密封件50的中部的方向。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斜面511可以与输入端部件30相抵;如图8和图9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连接时,斜面511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相抵。
由此,斜面511可以用于与具有不同径向尺寸的结构进行密封接触,也就是说,输入端部件30与斜面511相抵部位的径向尺寸、输出端部件40与斜面511相抵部位的径向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斜面511密封的适用性更强。并且沿密封件50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环形凸筋的至少一部分沿密封件50的轴向延伸的厚度逐渐减小,使环形凸筋与输入端部件30或者输出端部件40相抵时更易于发生变形,以提高相抵的作用力,进而提高密封效果。
再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11所示,环形凸筋可以具有径向端面512,径向端面512 沿密封件50的轴向延伸,使环形凸筋的径向内端沿密封件50的轴向延伸的厚度不会过小导致磨损严重而影响密封性。并且径向端面512可以与斜面511圆滑连接,不仅便于加工,而且可以降低环形凸筋与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摩擦阻力。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径向端面 512可以与输入端部件30相抵;如图8和图9所示,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 连接时,径向端面512可以与输出端部件40相抵。由此,环形凸筋与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密封接触的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和图9所示,输入端部件30还可以具有密封面301,第三环形密封部53可以位于密封件50的轴向一端,并且第三环形密封部53 与密封面301相抵,以实现与输入端部件30的密封接触。第一环形密封部51可以设于第三环形密封部53的内周面,以便于与输入端部件30或者输出端部件40密封接触。
第三环形密封部53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可以设有外凸起54,安装空间101的内周面可以设有向内凸出的内凸起102,外凸起54可以卡入内凸起102和密封面301之间,并且内凸起102的径向内端面可以与第三环形密封部53的外周面相抵。由此,内凸起 102、外凸起54、密封面301和第三环形密封部53配合可以实现密封件50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固定,防止密封件5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影响密封效果,并且内凸起102、外凸起54和密封面301可以密封输入端部件30和安装空间10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防止蒸汽等进入安装空间101并泄漏至外界而导致烹饪器具200无法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台面401可以设有安装槽402,安装槽402内可以设有固定孔403,紧固件可以穿过固定孔403以与基体10相连,以实现输出端部件40与基体10的连接,输出端部件40的连接结构简单牢固,不易松脱且易于装配。安装槽402内可以设有挡板41以用于遮挡紧固件,如图9所示,第二环形密封部52可以与挡板41和台面401中的至少一个相抵,以防止固定孔403的孔隙或者紧固件表面的缝隙等影响第二环形密封部52的密封效果。可选地,挡板41的上表面可以与台面401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输出端部件40可以具有输出导电部42,如图6-图9所示,输入端部件30可以包括:输入端基座31、封盖32和输入导电部33。输入端基座31内可以设有凹槽311,使输入端基座31形成为杯座,输入导电部33设置在输入端基座31上且与外接电源相连。封盖32可以设于输入端基座31,并且封盖32可以沿凹槽311的轴向在盖封凹槽311的槽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槽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连接时,封盖32可以在输出端部件40的推动下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输出导电部42可以伸入凹槽311内与输入导电部33相连,以实现输入端部件30向输出端部件40的电力传输。此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与输出端部件40的外周面相抵,第二环形密封部52与输出端部件40的台面401 相抵,第三环形密封部53与输入端基座31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
如图6和图7所示,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输出导电部42移出凹槽311,封盖32可以复位至关闭位置,以盖封凹槽311的槽口,实现输入端部件30的自锁,防止用户在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伸入凹槽311内接触输入导电部33,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同时封盖32可以遮挡外界液体,防止液体进入凹槽311内与输入导电部33接触而造成短路。
另外,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分离时,第一环形密封部51与封盖32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第三环形密封部53与输入端基座31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由此,密封件50可以密封输入端基座31和封盖32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液体、蒸汽等由输入端基座31和封盖32之间的间隙进入凹槽311内与输入导电部33接触,防水、防蒸汽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基体10的内侧面可以设有与安装空间101连通的安装孔121,电源耦合器组件还可以包括超声波振子60,输出端部件 40可以和超声波振子60相连,以向超声波振子60供电,使超声波振子60可以对烹饪器具200内的食材进行超声处理,以提高食材的营养萃取效果和烹饪效率。
可选地,超声波振子60与输出端部件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安装孔121的边沿密封连接,防止烹饪器具200的烹饪腔内的蒸汽等通过安装孔121进入安装空间101,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源耦合器20的蒸汽防护效果。
例如,在如图4和图8所示的示例中,超声波振子60的上部由下向上穿过安装孔121以伸入安装空间101内与输出端部件40相连,并且超声波振子60的外周面设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与安装孔121的边沿的下表面相抵,且安装法兰与安装孔121的边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以密封安装法兰和安装孔121的边沿之间的间隙,提高超声波振子60与安装孔121的密封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基体10可以为上盖本体,上盖本体可以包括:上盖主体 11和盖板12,盖板12可拆卸地设于上盖主体11的下侧,以便于盖板12的清洗。盖板 12与基体10配合形成安装空间101,安装孔121可以设于盖板12。当盖板12与上盖主体11分离时,输出端部件40可以与输入端部件30分离,密封件50可以密封输入端部件30,与外部电源相连的输入端部件30不易进水,不容易发生用户触电的情况。而盖板12安装于上盖时,输出端部件40可以与输入端部件30耦合连接,实现电力传输,密封件50可以密封输入端部件30和输出端部件40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锅体组件210可以设有超声波控制板220和电源板230,电源板230与超声波控制板220电连接,实现供能,超声波控制板220可以通过电源耦合器20与超声波振子60电连接,以向超声波振子60供电。如图1所示,上盖组件100可以设有控制面板111,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111对电源板230和超声波控制板220进行控制,进而可以控制烹饪器具200的加热状态以及超声波振子60的工作状态等。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烹饪器具200可以为豆浆机、破壁机、电压力锅、电饭煲、电水壶、汤煲、炖盅、养生壶和食品料理机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上盖组件100和电源耦合器组件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内具有安装空间;
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源耦合器,所述电源耦合器包括耦合相连的输入端部件和输出端部件;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分别密封接触以密封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输入端部件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可分离,所述密封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对所述输入端部件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
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耦合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
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通过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抵在所述基体和所述输入端部件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和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部件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台面,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台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构造成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周面的环形凸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筋的面向所述输入端部件的轴向端面的至少内端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筋具有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延伸的径向端面,所述径向端面与所述斜面圆滑连接,所述径向端面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相抵且在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相抵,所述环形凸筋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的延伸尺寸为H且满足:0.4mm≤H≤1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包括:
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所述第一环段相比所述第二环段更靠近所述输入端部件,所述第一环段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或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相连,所述第一环段和所述第二环段中的其中一个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外倾斜延伸,其中另一个相对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输入端部件的方向且向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环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环段的一端与所述台面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以与所述基体相连,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挡板以用于遮挡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与所述挡板和所述台面的至少一个相抵。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部件还具有密封面,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位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密封面相抵,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设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内周面,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设有外凸起,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周面设有向内凸出的内凸起,所述外凸起卡入所述内凸起和所述密封面之间且所述内凸起的径向内端面与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的外周面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部件具有输出导电部,所述输入端部件包括:
输入端基座,所述输入端基座内设有凹槽;
封盖,所述封盖设于所述输入端基座且沿所述凹槽的轴向在盖封所述凹槽的槽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所述槽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输入导电部,所述输入导电部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基座上且与外接电源相连,其中,
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连接时,所述封盖在所述输出端部件的推动下移至所述打开位置且所述输出导电部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输入导电部相连,
所述输入端部件和所述输出端部件分离时,所述输出导电部移出所述凹槽,所述封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与所述封盖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与所述输入端基座的轴向端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抵。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电源耦合器组件还包括:
超声波振子,所述输出端部件和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与所述输出端部件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密封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包括:
上盖主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上盖主体的下侧且与所述上盖本体配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盖板,当所述盖板与所述上盖主体分离时,所述输出端部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分离,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上盖时,所述输出端部件与所述输入端部件耦合连接。
15.一种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耦合器组件。
16.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CN201920960268.8U 2019-06-24 2019-06-24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446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0268.8U CN210446655U (zh) 2019-06-24 2019-06-24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0268.8U CN210446655U (zh) 2019-06-24 2019-06-24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6655U true CN210446655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0268.8U Active CN210446655U (zh) 2019-06-24 2019-06-24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66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758A (zh) * 2020-06-05 2021-08-13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压力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758A (zh) * 2020-06-05 2021-08-13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压力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28206U (zh) 烹饪设备及密封圈
CN210446655U (zh) 电源耦合器组件、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EP2634494B1 (en) Cooking device
CN210446798U (zh) 电源耦合器、超声波振子组件、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9276148B (zh) 蒸汽阀、保温盖板组件、盖体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CN111227637A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9374424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结构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961455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烹饪锅具
CN111067372B (zh) 烤箱
CN220706497U (zh) 一种回流密封结构及电饭煲
CN21490592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583012U (zh) 一种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5062267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出风装置
CN210446737U (zh) 超声波振子装置、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724207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19020825U (zh) 电热锅具
CN211534086U (zh) 密封件、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494857U (zh) 空气炸锅
CN211408601U (zh) 烹饪器具的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269913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自动烹饪器具
CN22073511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281049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5838351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454894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686707U (zh) 料理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