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高功率组件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双面光伏组件能够有效增强对环境反射光线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输出功率,上述双面光伏组件通常会根据组件产品的既定排布方式选用相应的具有网格图形的透明背板或玻璃,所述透明背板或玻璃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位置形成有白色反光区域,该白色反光区域有利于组件对照射在电池片间隙位置的光线的利用。但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组件版型需使用不同网格图形的背板或玻璃,不易灵活切换,成本较高;且组件层压制程中还可能由于电池串、封装胶膜的偏移导致错位,影响组件效率与产品质量。除此,相较于传统光伏组件,通过叠片、拼片技术制得的相应组件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对光线的利用率,相关技术也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光伏组件,能够提高转换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光伏组件,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封装胶膜、背面封装胶膜及位于所述正面封装胶膜与背面封装胶膜之间的若干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且相邻所述电池串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反光胶膜,所述反光胶膜具有与所述正面封装胶膜相接触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朝外延伸且位于所述太阳电池与背面封装胶膜之间的第二部分,所述反光胶膜朝向正面封装胶膜的一侧设有粘结层。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胶膜沿第一方向呈长条状延伸设置。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胶膜沿第二方向的设置宽度大于相邻所述电池串的间隙宽度,且两者的差值设置为1~9mm。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位于第一部分旁侧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突伸的若干延伸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胶膜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部分所述太阳电池形成有倒角,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相邻所述电池串之间的线型部、自所述线型部朝向倒角位置突伸形成的倒角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串内相邻所述太阳电池相向一侧的边缘相互层叠设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申请双面光伏组件,通过在电池串间隙位置设置相应的反光胶膜,提升转换效率,并能现场根据所述电池串及太阳电池的不同排布方式调节反光胶膜的切割与摆放位置,易于实施,成本可控;并通过所述反光胶膜将电池串预先粘贴固定在正面封装胶膜上,再铺设背面封装胶膜、背板或玻璃后进行层压,避免电池串在操作、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偏移,保证产品质量与外观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光伏组件的反光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中反光胶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中反光胶膜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中反光胶膜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中反光胶膜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光伏组件中反光胶膜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双面光伏组件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玻璃1、正面封装胶膜2、若干电池串3、背面封装胶膜4及背面玻璃5。所述电池串3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31,所述太阳电池31为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若干所述电池串3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正面封装胶膜2、背面封装胶膜4通常采用同样规格的热固性薄膜,如EVA、POE或其它复合薄膜。
所述双面光伏组件100还包括反光胶膜6,所述反光胶膜6具有与所述正面封装胶膜2相接触的第一部分61、自所述第一部分61朝外延伸且位于所述太阳电池31与背面封装胶膜4之间的第二部分62。其中,所述反光胶膜6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照射在所述第一部分61正面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再经所述正面封装胶膜2、正面玻璃1反射后被所述太阳电池31吸收利用。同理,照射在所述反光胶膜6背面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再通过所述背面封装胶膜4、背面玻璃5反射后被所述太阳电池31吸收利用。
所述反光胶膜6朝向正面封装胶膜2的一侧设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以在常温条件下实现相应的电池串3与正面封装胶膜2的预固定。具体地,所述双面光伏组件100制备过程中,先进行正面玻璃1、正面封装胶膜2的铺设;其次,将相应的电池串3排列放置到所述正面封装胶膜2的既定位置,并通过所述反光胶膜6将所述电池串3粘贴预固定在所述正面封装胶膜2上;再次,进行所述背面封装胶膜4与背面玻璃5的铺设;最后再进行层压。上述过程有效避免了后续移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地电池串3偏移,确保所述电池串3的位置稳定。所述反光胶膜6的厚度规格根据产品需求进行选取,避免后续层压制程可能导致的褶皱、气泡等缺陷。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胶膜6沿第一方向呈长条状延伸设置,所述反光胶膜6沿第二方向的设置宽度大于相邻所述电池串3的间隙宽度,且两者的差值设置为1~9mm。换言之,所述反光胶膜6与其一电池串3交叠的第二部分62宽度大致介于0.5~4.5mm。经实际验证,所述第二部分62对太阳电池31背面边缘区域遮挡所导致的背面效率损失远小于所述反光胶膜6对双面光伏组件100的整体效率增益。
此处,所述电池串3中的各太阳电池31通过相应的焊带7依次串联,所述焊带7优选为柔性扁平焊带,以减小相邻太阳电池31之间的片间距。特别地,所述电池串3内相邻所述太阳电池31相向一侧的边缘相互层叠设置,即取消了相邻太阳电池31的片间距。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串3内的相邻太阳电池31还可通过导电胶实现彼此串联。
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增强所述反光胶膜6对相应电池串3的粘结固定性能,所述第二部分62包括位于第一部分61旁侧且沿第一方向呈条状延伸的主体部621、自所述主体部621沿背离第一部分的方向突伸的延伸部622。所述延伸部622优选设置在相邻太阳电池31相接的位置且不超出相应的太阳电池31。
参图5所示,当所述电池串3中至少部分所述太阳电池31形成有倒角时,所述第一部分61包括位于相邻所述电池串3之间的线型部611、自所述线型部611朝向倒角位置突伸形成的倒角部612。结合图6与图7所示,所述倒角部612的具体设置可根据所述电池串3中太阳电池31的不同排布方式进行调节。
当然,所述反光胶膜6亦可根据产品需求,将前述设计相结合,参图8(a,b,c)所示,所述反光胶膜6的第一部分包括线型部611与倒角部612,且其第二部分62包括主体部621与延伸部622,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双面光伏组件100通过在电池串10间隙位置设置相应的反光胶膜6,对照射在此区域的光线进行有效的反射,以便于太阳电池31对该部分光线的吸收利用,提升转换效率。并能现场根据所述电池串3及太阳电池31的不同排布方式调节反光胶膜6的切割与摆放位置,易于实施,成本可控。所述反光胶膜6还可将电池串3预先粘贴固定在正面封装胶膜2上,再铺设背面封装胶膜4、背板或玻璃5后进行层压,避免电池串3在操作、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偏移,保证产品质量与外观稳定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