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3527U - 一种邦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邦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3527U
CN210443527U CN201921798949.5U CN201921798949U CN210443527U CN 210443527 U CN210443527 U CN 210443527U CN 201921798949 U CN201921798949 U CN 201921798949U CN 210443527 U CN210443527 U CN 210443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ead
buffer material
bonding device
product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89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治蒙
吴铭
郝玉亮
万义兵
李宁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he Zhiz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he Zhiz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he Zhiz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he Zhiz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89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3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3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3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面板加工的邦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邦定装置。所述邦定装置包括激光器、压头、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固定平台和压紧机构,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产品的固定组件,所述压头的材质为具有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邦定装置,解决传统加热方式热影响大的问题,并且通过压头散热,全面降低覆晶薄膜和缓冲材及周边其他构件的温度,也不影响ACF的加热,并使ACF加热更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邦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面板加工的邦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邦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屏占比越来越高,邦定区域越来越窄。传统的本压方式,压头采用加热器加热,由于压头与显示面板的偏光片距离太近,会导致偏光片被高温辐射、损伤,同时,通过加热器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恒温加热,温度的高低控制的是比较好,加热均匀,缺点是整个压头、缓冲材等温度比较高,对面板元器件的热影响大。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采用激光加热形式实现邦定操作,并且,存在两种常规方案,正向入射至ACF中,以及背向穿过显示面板入射至ACF中,实现对ACF的加热。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问题,正向入射时,由于缓冲材和覆晶薄膜或FPC、IC的透光率差,热量容易在缓冲材和覆晶薄膜或FPC、IC集中,进而导致这些区域温度过高,而ACF温度还不够,容易对加工部件及周围进行热损坏,且加工效果不好;背向穿过显示面板入射至ACF中,这种方法局限于玻璃基板的面板,像未来的趋势柔性屏,没有玻璃基板,或者面板透光性差,此方法就行不通。且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较,激光加热本身存在温度控制比较难的问题。
尤其是小尺寸面板的邦定,以前压接的主要对象是IC和FPC,是非全面屏时代的做法,随着全面屏、窄边框的发展,无论小尺寸面板和大尺寸面板,压接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已经成为主流。特别是,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异方性导电薄膜)应设置在COF和邦定区域之间,其固化的加热温度大概为170℃-230℃,ACF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内部的导电粒子会被压破,从而实现COF侧与显示面板的电路导通。其中,COF与FPC/IC相比,它是一个薄膜,比较薄,而FPC和IC都有一定厚度,这种结构特性就决定了COF的压接挑战性更强,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更高,温度控制不好,COF薄膜很容易被烫伤、烧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邦定装置,通过压头散热,解决偏光片、覆晶薄膜很容易被高温损伤的问题,解决激光穿透性差热积累的问题,以及解决加工效果较差,优良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邦定装置,所述邦定装置包括激光器、压头、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固定平台和压紧机构,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产品的固定组件,所述压头的材质为具有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其中,所述产品的引脚上均覆盖有已预压的覆晶薄膜,所述产品的引脚与覆晶薄膜之间设置有ACF;
以及,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将缓冲材夹紧至压头的压接面和覆晶薄膜之间,所述压紧机构带动产品压向压头或带动压头压向产品,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压头包括具有透光路径的固定座,所述压头设置在透光路径的一端并固定在固定座上;其中,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并穿过透光路径入射至压头,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压头的材质为蓝宝石材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包括卷料轮、导向轮和夹紧组件,所述缓冲材卷动设置在两卷料轮之间,且沿着由多个导向轮构成的导向路径移动,并穿过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夹紧组件在加压过程中配合一卷料轮夹紧缓冲材。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还包括检测转动长度的编码器,以及检测缓冲材有无跑偏的检测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固定平台还包括带动固定组件进行空间移动及旋转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Z轴移动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均包括直线电机,以及光栅尺反馈模块,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伺服杆驱动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或者,所述旋转组件包括DD马达。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真空吸附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压紧机构为背托机构,所述背托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可加热的背托块,所述背托块在升降组件带动下将产品压向压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背托机构还包括加热背托块的加热器和温度反馈模块。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导轨和沿着升降导轨移动的升降滑块,以及驱动升降滑块移动的升降驱动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升降滑块上且带动背托块升降移动的缓冲气缸。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缓冲气缸的升降端与背托块之间设有水平调整组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将缓冲材夹紧至产品和背托块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与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带动激光器上下移动的精密Z轴组件以调节激光焦点,所述激光器包括扫描振镜,所述激光经过扫描振镜扫描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产品为显示面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压头散热的冷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邦定方法,以邦定产品,所述产品的引脚上均覆盖有已预压的覆晶薄膜,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与覆晶薄膜之间设置有ACF,所述邦定方法包括步骤:
将缓冲材夹紧至压头的压接面和覆晶薄膜之间;其中,所述压头的材质为具有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
将压头的压接面、缓冲材、覆晶薄膜、ACF和产品贴合并压紧;
发射激光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其中,较佳方案是:通过激光扫描方式或采用具有与邦定区域相匹配光斑的激光,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邦定方法还包括步骤:在进行多次邦定操作后,更换缓冲材,重新进入新一轮的邦定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邦定装置,解决传统加热方式热影响大的问题,并且通过压头散热,更均匀对ACF加热,更容易控制,全面降低覆晶薄膜和缓冲材及周边其他构件温度,也不影响ACF的加热,避免覆晶薄膜烧伤、偏光片烧伤的问题;进一步地,加热快,精度高,温度可控,热影响区域小,不良率低;进一步地,适用于商业生产,更好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及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邦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邦定装置状态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邦定装置状态二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背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和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显示面板的邦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基于产品20的邦定装置,所述邦定装置包括激光器200、压头310、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固定平台和压紧机构,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产品20的固定组件510,所述压头310的材质为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其中,所述产品20的引脚上均覆盖有已预压的覆晶薄膜,所述产品20的引脚与覆晶薄膜之间设置有ACF;以及,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将缓冲材10夹紧至压头310的压接面和产品20的覆晶薄膜之间,所述压紧机构带动产品20压向压头310或带动压头310压向产品20,所述激光器200发射激光201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
具体地,关于产品20,优选地为显示面板,对产品20需进行预加工,存在三个步骤,步骤1是在产品20的邦定区域上贴ACF,所述邦定区域是指排布有引脚的区域;步骤2是把覆晶薄膜精确的放到产品20的对应位置上(即覆盖对应引脚,一引脚对应一覆晶薄膜的引脚,两者一一对应),进而进行加热加压(温度与压力均较低,为了使覆晶薄膜连接至ACF上),实现覆晶薄膜与面板的精确连接,实现预压操作;步骤3是即为将步骤2的产品20放置在本申请的邦定装置中进行邦定操作。其中,覆晶薄膜的邦定是将覆晶薄膜和产品20压接(加热加压)在一起,实现电路的导通,压接时需要ACF作为中间介质,ACF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内部的导电粒子会被压破,从而实现覆晶薄膜与产品20的引脚的导通。
以及,压头310、缓冲材10、覆晶薄膜、ACF和产品20从上往下依序设置好,先将产品20的邦定区域靠近缓冲材10并贴紧压头310的压接面,压接面覆盖在覆晶薄膜上,后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将产品20压紧至压头310,调节压紧机构的压紧力量,后激光器200发射激光201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实现了对ACF进行精准可控的加热,特别是将激光聚焦至压头310压接面处,把ACF加热了,而压头310和缓冲材10的温度又不高,极大的减小了由于热传递所造成的高温损伤,且激光加热速度更快,更好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其中,激光201的焦点应该处于覆晶薄膜或ACF中,实现加热,以及将缓冲材和覆晶薄膜是的过多热量通过压头310散走,保持ACF长期处于一平衡稳定的温度下,实现ACF的加热操作。
其中,所述缓冲材10的透光率大小取决于加工要求,透光率高,穿透过去的光就比较多,没穿透的就在缓冲材处转化为热,对于穿透率高的缓冲材10,更容易对ACF加热(时间短,激光功率低),对于穿透率低的缓冲材10,对ACF的加热效率也低,加热时间长,激光功率大,转化为热就比较多,需要压头310进行散热。
其中,邦定装置包括一支架100,激光器200、压头310、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固定平台和压紧机构均设置在支架100上,实现产品20的快速邦定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产品20的邦定方法的较佳方案。
所述邦定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将缓冲材10夹紧至压头310的压接面和覆晶薄膜之间;其中,所述压头310的材质为具有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
步骤S20、将压头310的压接面、缓冲材10、覆晶薄膜、ACF和产品20贴合并压紧;
步骤S30、发射激光激光201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
具体地,将已覆盖好覆晶薄膜的产品20作为加工对象,并移动至压头310正下方,压头310的压接面与覆晶薄膜对齐;将缓冲材10拉紧在压头310和产品20的邦定区域之间,后施压产品20的邦定区域使其与缓冲材10、压头310压紧,实现加压操作;进行激光发射,并完成邦定操作后松开压头310和产品20,并将产品20移出,轮到下一个产品20加工;以及,一缓冲材10可进行多次邦定操作,后续再更换缓冲材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压头310散热的冷却机构。具体的如吹风式散热,向压头310吹风并带走压头310多余的热量;或者如水冷却散热,通过与压头310贴合设置的冷却管道,通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带走压头310多余的热量;或者如散热片散热,通过散热片导走压头310多余的热量。当然,也可以多个散热结构配合使用散热。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压头310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压头310包括包括具有透光路径321的固定座320,所述压头310设置在透光路径321的一端并固定在固定座320上;其中,所述激光器200发射激光201穿过透光路径321并入射至压头,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具体地,固定座320设置在支架100上,支架100上设有垂直向下的透光路径321,可为垂直孔或者垂直通道,也可以在所述垂直孔或者垂直通道中设置透明材料,所述透光路径321的上端作为激光入射端,所述压头310设置所述透光路径321的下端,并通过压头固定块330固定。当然,透光路径321也可以非垂直设置,只要可让激光通过透光路径321入射至压头310即可。
其中,压头310包括设置在底部且与缓冲材10形状配合的压接面,若缓冲材10为带状结构,压头310的压接面为矩形形状,例如0.5-1.5mm宽,40-100mm长。所述压头310的压接面还要平整光滑,使压接面与缓冲材10全面接触,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优选地,所述压头310的材质为蓝宝石材质,能很好的吸收激光在加热区域的热量,即缓冲材10传递来的热量,最大程度减小温度对产品20的其他元件的影响。当然,压头310的材料可以用石英等类似的材料,其原理与蓝宝石材料相近似。其中,蓝宝石是最优选的材质,导热性比石英高6倍,不同的导热性的压头310压接出来的效果是有所差别的,压头310材质的选取主要看两个指标:所使用激光波长的光的穿透性和材质的导热性。
提供一压头材质的分析表格。
Figure BDA0002246538810000091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包括卷料轮、导向轮和夹紧组件408,所述缓冲材10卷动设置在两卷料轮之间,且沿着由多个导向轮构成的导向路径移动,并穿过夹紧组件408;其中,所述夹紧组件408在压头310、缓冲材10和产品20压紧过程中配合一卷料轮夹紧缓冲材10。
具体地,卷料轮包括放料轮401和收料轮407,所述缓冲材10为缓冲带,先卷绕在放料轮401上,并沿着由多个导向轮构成的导向路径与收料轮407卷绕连接,通过放料轮401和收料轮407的卷动下,使缓冲带在一水平区域内移动,如压头310的压接面和产品20的邦定区域之间的水平区域。以及,卷料轮设有一提供张力的扭矩器,优选设置在放料轮401上(以及夹紧组件408设置在靠近收料轮407处),配合夹紧组件408,使在压头310、缓冲材10和产品20压紧过程中夹紧缓冲材10,防止缓冲材窜动引起邦定精度的偏差。以及,导向轮各边成上下两个设置,参考图5,形成第一导向轮403、第二导向轮404、第三导向轮405和第四导向轮406,缓冲带通过S型卷绕方式卷绕在两导向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还包括检测转动长度的编码器,优选设置一编码导向轮402,缓冲材10也绕着编码导向轮402设置,通过检测缓冲材10的移动长度或编码导向轮402的转动圈数,实现编码定长。
以及,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还包括检测缓冲材10有无跑偏的检测器(409、410)。优选设置在水平区域中的两端,分别对着缓冲材10,检测缓冲材10有无跑偏。
以及,收料轮407上装有收料马达,收料马达优选采用步进电机,也可以是伺服电机或普通感应电机。
缓冲材10的作用有三个:1、防止压坏产品20,一般压头310比较硬,产品20一般都是玻璃,也很硬,加一层缓冲材,避免了硬对硬,防止破片;2、使压力更均匀,压头310和产品20之间很难不能保证绝对的平,不平就会导致压力不均匀,压力不均匀就会导致ACF粒子爆破不合格,加了缓冲材能使ACF受力更均匀;3、ACF是一种胶,高温高压下会造成胶溢出,有了缓冲材10就避免了溢出的胶弄到压头310上,缓冲材10是压一定数量产品后要转动更换的。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固定平台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固定平台还包括带动固定组件510进行空间移动及旋转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520、Y轴移动组件530、Z轴移动组件540和旋转组件550,所述X轴移动组件520和Y轴移动组件530均包括直线电机,以及光栅尺反馈模块,所述Z轴移动组件540包括伺服杆驱动器,所述旋转组件550包括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或者,所述旋转组件550包括DD马达。
具体地,Y轴移动组件530设置在X轴移动组件520的滑块上,所述Z轴移动组件540设置在Y轴移动组件530的滑块上,所述旋转组件550设置在Z轴移动组件540的滑块上,所述固定组件510设置在旋转组件550的旋转台上,通过X轴移动组件520、Y轴移动组件530、Z轴移动组件540和旋转组件550的配合,实现产品20的上下料,以及将产品20移动至压头310的下方,并使产品20的邦定区域靠近缓冲材10并贴紧压头310的压接面。以及,为保证邦定精度,X轴移动组件520和Y轴移动组件530均包括直线电机,以及光栅尺反馈模块,通过光栅尺反馈模块获取直线电机形成,再通过Z轴移动组件540的伺服杆驱动器和旋转组件550的紧密旋转,实现产品20的邦定区域和缓冲带及压头310的压接面对齐,降低甚至消灭误差。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510包括真空吸附板,以真空吸附产品20;以及,可采用双真空吸附板设置,以提高吸附产品20的稳定性,或者实现双产品20的邦定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背托机构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压紧机构为背托机构600,所述背托机构包括升降组件620和可加热的背托块610,所述背托块610在升降组件620带动下将产品20压向压头310。
所述背托机构600还包括加热背托块610的加热器630和温度反馈模块640。实现对背托块610的加热,以及温度控制,使产品20加热更全面。其中,温度反馈模块640可通过一热电偶实现温度检测。背托块610以稍低的温度进行加热,可以对产品20下表面进行温度补偿。背托块610也加热,实现产品20的上下加热,更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以及使ACF的热量更均衡。
以及,所述升降组件620包括升降导轨621和沿着升降导轨621移动的升降滑块622,以及驱动升降滑块622移动的升降驱动伺服电机623,以及设置在升降滑块622上且带动背托块610升降移动的缓冲气缸624,通过升降驱动伺服电机的丝杆6231(连接杆)实现对升降滑块622的驱动,通过升降驱动伺服电机623和缓冲气缸624的双电机结构,精确控制压力,从下方顶升,将背托块610压紧产品20至压头310,邦定压力通过电气比例阀(或精密减压阀)及气缸动力来精确控制,即通过升降驱动伺服电机623和缓冲气缸624配合。
以及,缓冲气缸624优选采用低摩擦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气缸624的升降端与背托块610之间设有水平调整组件625。以调整背托块610的水平角度,使压向产品20的力均匀不偏。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8,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700,所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700将缓冲材30夹紧至产品20和背托块610之间。具体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700的结构与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400一直,只是设置方向相反,且位置不同。缓冲材30的作用也有三个:1、防止压坏产品(产品20),背托块610也是比较硬;2、使压力更均匀,同理;3、背托块610加热后可通过缓冲材30使热量更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激光器200的优选实施例。
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带动激光器200上下移动的精密Z轴组件,所述激光器200包括扫描振镜,所述激光经过扫描振镜对邦定区域的压头310进行扫描加热,以及在精密Z轴组件调节下控制激光焦点的位置。具体地,激光器200还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201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通精密Z轴组件实现激光发生器和扫描振镜的垂直位置,以调节激光焦点。
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发生器优选采用半导体激光器200、光纤激光器20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激光器200。激光加热也可以不是振镜扫描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个横移轴带动光源进行扫描,还可以是激光直接输出一个与邦定区域相匹配的矩形的光斑对邦定区域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激光加热方式的较佳方案。
方案一、通过激光扫描方式扫描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方案二、采用具有与邦定区域相匹配光斑的激光,加热ACF,并通过压头310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10的散热。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邦定装置包括激光器、压头、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固定平台和压紧机构,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产品的固定组件,所述压头的材质为具有透光性和导热性的材质;其中,所述产品的引脚上均覆盖有已预压的覆晶薄膜,所述产品的引脚与覆晶薄膜之间设置有ACF;
以及,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将缓冲材夹紧至压头的压接面和覆晶薄膜之间,所述压紧机构带动产品压向压头或带动压头压向产品,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包括具有透光路径的固定座,所述压头设置在透光路径的一端并固定在固定座上;其中,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并穿过透光路径入射至压头,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材质为蓝宝石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包括卷料轮、导向轮和夹紧组件,所述缓冲材卷动设置在两卷料轮之间,且沿着由多个导向轮构成的导向路径移动,并穿过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夹紧组件在加压过程中配合一卷料轮夹紧缓冲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还包括检测转动长度的编码器,以及检测缓冲材有无跑偏的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还包括带动固定组件进行空间移动及旋转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Z轴移动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均包括直线电机,以及光栅尺反馈模块,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伺服杆驱动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或者,所述旋转组件包括DD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真空吸附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为背托机构,所述背托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可加热的背托块,所述背托块在升降组件带动下将产品压向压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托机构还包括加热背托块的加热器和温度反馈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导轨和沿着升降导轨移动的升降滑块,以及驱动升降滑块移动的升降驱动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升降滑块上且带动背托块升降移动的缓冲气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缸的升降端与背托块之间设有水平调整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将缓冲材夹紧至产品和背托块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与第一缓冲材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带动激光器上下移动的精密Z轴组件以调节激光焦点,所述激光器包括扫描振镜,所述激光经过扫描振镜扫描加热ACF,并通过压头的导热性实现覆晶薄膜和缓冲材的散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显示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邦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压头散热的冷却机构。
CN201921798949.5U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邦定装置 Active CN210443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949.5U CN210443527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邦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949.5U CN210443527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邦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3527U true CN210443527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1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8949.5U Active CN210443527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邦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3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163A (zh) * 2021-08-10 2021-11-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和柔性显示面板的绑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163A (zh) * 2021-08-10 2021-11-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和柔性显示面板的绑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4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ip-chip bonding
JP3627011B2 (ja) 接合方法
CN1818754A (zh) 接合方法以及接合装置
JP2024022673A (ja) レーザリフロー装置
US20110031225A1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443527U (zh) 一种邦定装置
JP4614105B2 (ja) ステージ機構
KR101577278B1 (ko) 절곡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방법
CN110648933A (zh) 一种邦定装置及邦定方法
JP2006253665A (ja) 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装置
JP4775313B2 (ja) レーザ切断方法
JPH08220547A (ja) 液晶パネルの貼り合わせ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478020B2 (ja) 液晶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189331B2 (ja) 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装置
KR101189290B1 (ko) 본딩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912694A (zh) 接合方法
KR20080040151A (ko) 레이저 본딩장치 및 레이저 본딩방법
CN113579392A (zh) 微间距led芯片焊接用热压回流装置和方法
KR20090028160A (ko) 칩 본더
JPH04306279A (ja) 異方性導電接着剤および接合構造
CN215393008U (zh) 微间距led芯片焊接用热压回流装置
JP2662598B2 (ja) 回路接続装置
JP5218355B2 (ja) 部品圧着方法
JP3707453B2 (ja) 液晶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269451B1 (ko) 액정표시패널과집적회로접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