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055U -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7055U
CN210437055U CN201920967348.6U CN201920967348U CN210437055U CN 210437055 U CN210437055 U CN 210437055U CN 201920967348 U CN201920967348 U CN 201920967348U CN 210437055 U CN210437055 U CN 210437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in
main rotary
groov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73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亚栋
余梦卓
朱书伟
吴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73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7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7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7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外板和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主转盘和外齿板位于容置腔内,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外板上的轴心孔与主转盘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固定部件连接,主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棘齿,外齿板的外壁面与棘齿啮合,通过旋转传动轴来使得主转盘旋转来调节角度。将调节角度的机构都封装在调角器总成内,从而调节汽车座椅扶手的角度。这种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结构小,占用空间少,不但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型,而且能应用于腿托、桌板等需要单向旋转角度的地方。

Description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汽车的座椅扶手、腿托、桌板等都需要调节角度来适应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例如专利号为CN107244271A的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在扶手内部安装调节机构来调节扶手的角度,而且采用外齿啮合的棘轮棘齿结构。但是,这种外齿啮合的棘轮棘齿结构所占空间比较大,因此会导致汽车座椅扶手的结构较大,而调节机构安装在扶手上,对扶手内部空间有一定要求,而且模块化不强,不能应用于各种车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机构都安装在扶手内部,造成对扶手内部空间要求高且应用性不强等的缺陷,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所述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主转盘和所述外齿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轴心孔,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心孔与所述主转盘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棘齿,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槽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滑移,所述外齿板具有枢接端和连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内板上;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与所述棘齿相啮合;
在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上外力并向上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所述外齿板抵靠于所述主转盘上并沿着与所述主转盘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外齿板与所述主转盘脱离,所述主转盘旋转到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停止转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
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下外力向下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回复至原始状态并与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啮合。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调节角度的机构都封装在调角器总成内,从而调节汽车座椅扶手的角度。这种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结构小,占用空间少,不但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型,而且能应用于腿托、桌板等需要单向旋转角度的地方。
较佳地,所述主转盘铰接于所述内板的内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主转盘铰接于内板,以实现主转盘相对于内板及固定部件的转动。
较佳地,所述外齿板上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弹片能随着所述外齿板的转动绕着与所述内板连接的一端转动以改变所述弹片的回复力的方向,所述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外齿板与所述主转盘脱离或者啮合。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外齿板上连接弹片用于在调节角度时外齿板脱离于主转盘或者外齿板回复到原始位置提供动力。
较佳地,所述外齿板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挡点部,所述第一挡点部用于与所述主转盘抵靠以使所述主转盘推动所述连接端向远离所述主转盘的方向转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外齿板上设置第一挡点部,当主转盘旋转,碰到第一挡点部时,主转盘推动第一挡点部使得第一挡点部向远离主转盘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连接部向远离主转盘的方向旋转。
较佳地,所述外齿板的枢接端设置有第二挡点部,所述第二挡点部用于与所述主转盘抵靠以使所述主转盘推动所述枢接端向远离所述主转盘的方向转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外齿板的枢接端设置第二挡点部,当主转盘旋转,碰到第二挡点部时,主转盘推动第二挡点部使得第二挡点部向远离主转盘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枢接部向远离主转盘的方向旋转。
较佳地,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拨点部,所述拨点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挡点部或者第二挡点部抵靠并推动所述外齿板旋转。
较佳地,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卡簧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动部件上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轴套穿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卡簧同时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以限制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传动轴轴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卡簧同时卡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以限制轴套与传动轴之间的轴向移动,这种设置,结构简单,易安装。
较佳地,所述内板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导向槽对应,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导向杆,所述加强板用于加强所述内板。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由于外齿板和主转盘都与内板连接,因此内板的强度与整个角度调节总成的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在外板的外侧设置加强板以对内板的强度进行加强。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将调节角度的机构都封装在调角器总成内,从而调节汽车座椅扶手的角度。这种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结构小,占用空间少,不但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型,而且能应用于腿托、桌板等需要单向旋转角度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在初始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即将进入空行程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在空行程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导向杆在止位位置时角度调节器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即将回复原始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角度调节器总成中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轴套和传动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汽车座椅扶手 1
轴套 11
第二凹槽 111
调角器总成 2
外齿板 21
第一挡点部 211
第二挡点部 212
外板 22
弹片 23
主转盘 24
棘齿 241
拨点部 242
导向杆 25
内板 26
导向槽 261
加强板 27
避让槽 271
波形垫片 28
靠背骨架 3
卡簧 4
传动轴 5
第一凹槽 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传动轴5、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2,如图3所示,调角器总成2包括外板22、内板26、主转盘24和外齿板21,内板26连接于固定部件,外板22和内板26连接形成容置腔,主转盘24和外齿板21位于容置腔内,外板22上设置有轴心孔,内板26上设置有导向槽261,传动轴5的一端穿过轴心孔与主转盘24连接,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固定部件连接,主转盘24上设置有多个棘齿241,主转盘24上还设置有导向杆25,导向杆25穿过导向槽261且在导向槽261内滑移,外齿板21具有枢接端和连接端,枢接端枢接于内板26上。其中,在初始状态时,外齿板21的外壁面与棘齿241相啮合。
在转动部件受到向上外力并向上转动时,主转盘24随着转动部件转动,外齿板21抵靠于主转盘24上并沿着与主转盘24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外齿板21与主转盘24脱离,主转盘24旋转到导向槽261的一端停止转动,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
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转动部件受到向下外力向下转动时,主转盘24随着转动部件的转动回复至原始状态并与外齿板21的外壁面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部件为如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扶手1,固定部件为座椅靠背骨架3,当汽车座椅扶手1的右端向上或者向下转动时,将会带动传动轴5和主转盘24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如图1所示,当汽车座椅扶手1处于水平位置时,角度调节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此时外齿板21的外壁面和主转盘24上的棘齿241相啮合。当汽车座椅扶手1受到向上的外力,汽车座椅扶手1逆时针旋转,传动轴5和主转盘24会随着汽车座椅扶手1逆时针旋转,此时,外齿板21不动,当主转盘24上的最后一个棘齿241和外齿板21不再啮合时,外齿板21与主转盘24脱离,主转盘24继续转动到导向槽261的一端,由于导向槽261端部的阻挡,如图8所示,导向杆25处于止位位置,主转盘24无法转动,此时汽车座椅扶手1处于最上端。
当处于最上端的汽车座椅扶手1受到向下的外力,汽车座椅扶手1会顺时针旋转,同时传动轴5和主转盘24也会顺时针旋转,直至主转盘24转动到原始状态并与外齿板21的外壁面啮合。
其中,如图4所示,将调节角度的机构都封装在调角器总成2内,从而调节汽车座椅扶手1的角度。这种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结构小,占用空间少,不但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型,而且能应用于腿托、桌板等需要单向旋转角度的地方。
主转盘24铰接于内板26的内侧。其中,主转盘24铰接于内板26,以实现主转盘24相对于内板26及固定部件的转动。
外齿板21上连接有弹片23,弹片2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内板26上,弹片23能随着外齿板21的转动绕着与内板26连接的一端转动以改变弹片23的回复力的方向,回复力用于驱动外齿板21与主转盘24脱离或者啮合。其中,在外齿板21上连接弹片23用于在调节角度时外齿板21脱离于主转盘24和外齿板21回复到原始位置提供动力。
参考图5至图9予以理解,外齿板21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挡点部211,第一挡点部211用于与主转盘24抵靠以使主转盘24推动连接端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转动。其中,外齿板21上设置第一挡点部211,当主转盘24旋转,碰到第一挡点部211时,主转盘24推动第一挡点部211使得第一挡点部211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连接部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旋转。
外齿板21的枢接端设置有第二挡点部212,第二挡点部212用于与主转盘24抵靠以使主转盘24推动枢接端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转动。其中,外齿板21的枢接端设置第二挡点部212,当主转盘24旋转,碰到第二挡点部212时,主转盘24推动第二挡点部212使得第二挡点部212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枢接部向远离主转盘24的方向旋转。
如图11所示,主转盘24上设置有拨点部242,拨点部242用于与第一挡点部211或者第二挡点部212抵靠并推动外齿板21旋转。传动轴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1,第一凹槽51用于卡接卡簧4并与转动部件连接。转动部件上连接有轴套11,轴套1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1,轴套11穿设于传动轴5的外周面上,第一凹槽51与第二凹槽111对应,卡簧4同时卡接于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111内以限制轴套11相对于传动轴5轴向移动。其中,将卡簧4同时卡入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111内,以限制轴套11与传动轴5之间的轴向移动,这种设置,结构简单,易安装。
如图10所示,内板26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27,加强板27上设置有避让槽271,避让槽271与导向槽261对应,避让槽271用于避让导向杆25,加强板27用于加强内板26。其中,由于外齿板21和主转盘24都与内板26连接,因此内板26的强度与整个角度调节总成的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在外板22的外侧设置加强板27以对内板26的强度进行加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该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有如上的角度调节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9予以理解,与外齿板21连接的弹片23的形状为Ω状,简称为Ω簧,Ω簧的一端与外齿板21上的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内板26连接。当汽车座椅扶手1向上抬起时,主转盘24逆时针旋转,主转盘24上的导向杆25在内板26上的导向槽261内向逆时针方向滑移,主转盘24上的棘齿241相对于外齿板21的外壁面滑移,当主转盘24上的最后一个棘齿241不再与外齿板21的外壁面接触时,主转盘24上的拨点部242与第一挡点部211相碰,在拨点部242对第一挡点部211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外齿板21的连接部绕着枢接部顺时针旋转。在这个过程中Ω簧随着外齿板21的旋转逆时针旋转,如图6所示,当外齿板21的旋转中心和Ω簧的两端在同一直线上时,Ω簧上的力的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外齿板21瞬间快速顺时针旋转至不再旋转。此时,外齿板21与主转盘24完全脱离,如图7所示,调角器总成2处于空行程状态。当导向杆25移动到导向槽261的端部,如图8所示,主转盘24停止转动,导向杆25处于止位位置,汽车座椅扶手1处于最高处。
当汽车座椅扶手1从最高处向下旋转时,主转盘24顺时针旋转,当旋转到拨点部242与第二挡点部212相碰,在拨点部242对第二挡点部212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外齿板21的枢接部会绕着枢接处逆时针旋转。在这个过程中,Ω簧会随着外齿板21的转动而顺时针旋转,当Ω簧的两端再次与外齿板21的旋转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时,Ω簧上的力的方向瞬间发生改变,使得外齿板21瞬间快速逆时针旋转并与主转盘24啮合,当外齿板21转到转不动时,如图9所示,调角器总成2回复原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角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松开汽车座椅扶手1时调角器不再运动这一效果,需直接或间接的对传动轴5施加预紧力。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是通过在传动轴5的端头增加波形垫片28来产生摩擦力,当传动轴5上不施加外力,在波形垫片28与波形垫片28两端的其他零件的面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下,传动轴5不再旋转;另一方面是通过在导向杆25的外周上增加塑料件,使得导向杆25在导向槽261内滑移时与导向槽261的边缘产生摩擦力,并且在避让槽271的两端增加与导向杆25的干涉量来提供预紧力。
当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调节机构不限于应用于汽车座椅扶手中,这种角度调节机构可应用于腿托、桌板等单向调节角度的地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所述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主转盘和所述外齿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轴心孔,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心孔与所述主转盘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棘齿,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槽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滑移,所述外齿板具有枢接端和连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内板上;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与所述棘齿相啮合;
在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上外力并向上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所述外齿板抵靠于所述主转盘上并沿着与所述主转盘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外齿板与所述主转盘脱离,所述主转盘旋转到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停止转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
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下外力向下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回复至原始状态并与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盘铰接于所述内板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板上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弹片能随着所述外齿板的转动绕着与所述内板连接的一端转动以改变所述弹片的回复力的方向,所述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外齿板与所述主转盘脱离或者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板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挡点部,所述第一挡点部用于与所述主转盘抵靠以使所述主转盘推动所述连接端向远离所述主转盘的方向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板的枢接端设置有第二挡点部,所述第二挡点部用于与所述主转盘抵靠以使所述主转盘推动所述枢接端向远离所述主转盘的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拨点部,所述拨点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挡点部或者第二挡点部抵靠并推动所述外齿板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卡簧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上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轴套穿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卡簧同时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以限制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传动轴轴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导向槽对应,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导向杆,所述加强板用于加强所述内板。
10.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01920967348.6U 2019-06-25 2019-06-25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Active CN210437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348.6U CN210437055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348.6U CN210437055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7055U true CN210437055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7348.6U Active CN210437055U (zh) 2019-06-25 2019-06-25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70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31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31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4380A (en) Articulated fitting for seats with adjustable backrest in particular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CN101941389B (zh) 座椅调角器及具有该调角器的座椅
JP5609889B2 (ja) ロック装置
US8496098B1 (en) Manual seat height adjuster mechanism
CN102099221B (zh) 具有减小空转的盘形调角器
US6283886B1 (en) Drive for adjustment devices in motor vehicles
JP2006515222A5 (zh)
US20090218868A1 (en) Seat lifting apparatus
JP2009509597A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具
JP2010064619A (ja)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装置
US11279263B2 (en) Lifter device
CN111660888B (zh) 升降装置
JP2009509596A (ja) 車両シート用取り付け具
US20090272219A1 (en) Steering column system
JP646793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JP6789726B2 (ja)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13502937A (ja) 車両シート用取付具
JP6984534B2 (ja) リフタ装置
KR20060132687A (ko) 자동차 좌석용 트윈 리클라이너
CN210437055U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JP2017114472A (ja) 車両用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WO2021020580A1 (ja) クラッチ機構及び座席構造
EP0754589A2 (en) Double-sided reclining apparatus
JP2019210949A (ja) 車両用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CN102085818A (zh) 座椅调角器及具有该调角器的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