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3307U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3307U
CN210433307U CN201920744369.1U CN201920744369U CN210433307U CN 210433307 U CN210433307 U CN 210433307U CN 201920744369 U CN201920744369 U CN 201920744369U CN 210433307 U CN210433307 U CN 210433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cooking machine
exhaust
pa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43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陈亮
张源智
胡玉新
潘泽勇
康津
李磊
李石磊
黄水波
刘松
林灵彪
李学珍
曾国辉
高塬贵
乡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7443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3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3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330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菜机,包括:壳座;锅体,可绕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壳座上,且锅体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锅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形成一密闭腔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锅体转动;排气机构,设置在锅体上,用于将密闭腔体与外界连通。通过炒菜机其可以转动的锅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炒菜机无法有效地把烹饪材料均匀地翻转过来,导致现有的炒菜机炒出的菜会受热不均,严重影响菜品的食用口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无需人工看管,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无需学厨经验,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使用便利。炒菜机的烹饪出的菜品其食用口感好坏、使用可靠性高低以及产品的功能多少是衡量炒菜机好坏的重要指标。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炒菜机,包括锅体、锅盖、搅拌组件、电机和控制器。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盖在锅体上并与内胆构成烹饪腔。搅拌组件包括锅铲和传动轴,锅铲置于内胆内,传动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锅铲转动,对食物进行翻炒,电机与控制器电线连接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启动或停止。然而,传统的搅拌炒菜机产品的其锅铲翻炒动作无法做到真正完全的把所需烹饪翻炒的食物均匀翻转过来,导致现有的炒菜机炒出的菜会因为受热不均,严重影响菜品的食用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炒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炒菜机其无法有效地把烹饪材料均匀地翻转过来,导致现有的炒菜机炒出的菜会受热不均,严重影响菜品的食用口感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机,包括:
壳座;
锅体,可绕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壳座上,且锅体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锅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形成一密闭腔体;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锅体转动;
排气机构,设置在锅体上,用于将密闭腔体与外界连通。的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壳座与锅体之间,用于对锅体加热的发热体。
锅体包括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且第一锅体部分与第二锅体部分连接后形成有密闭腔体。
锅体为球状结构。
发热体设置在锅体的下方,且与锅体的形状相适配。
锅体内设有用于搅拌烹饪材料的搅拌部件。
壳座上同轴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锅体上具有适于插入第一轴孔内的第一转轴和适于插入第二轴孔内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安装孔,搅拌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搅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相对壳座固定相连。
锅体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的环形连接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设置在环形连接件上,安装孔穿透环形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件沿安装孔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
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安装孔的内壁二者其一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安装孔的内壁二者另一上并与环形限位凸起配合相连的环形限位卡槽。
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密闭腔体相连通。
搅拌部件其把手上端设有与排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
排气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壳座上的排气转接头,排气转接头与第一连接件的远离锅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排气通道与排气转接头相通。
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和排气转接头通过插接结构配合相连,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将排气通道与排气转接头连通的连通孔。
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端部的十字插头和十字插槽二者其一,以及设置在排气转接头内腔的十字插头和十字插槽二者另一。
第一转轴插入排气转接头内,第一转轴和排气转接头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第一密封结构。
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壳座上的壳盖。
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壳座上的壳盖,排气转接头具有朝向壳盖方向延伸的排气端,壳盖上设置有与排气端相对设置的排气口。
壳盖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气口和排气端连接部发生气体泄漏的第二密封结构。
第二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排气口其开口边缘的密封罩。
第一转轴和排气转接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转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壳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转接头的第一限位件。
第一限位件为分别设置在排气转接头两侧的挡板。
壳盖上设有第一上筋板,壳座上设有第一下筋板,第一上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转轴的凹槽,第一下筋板上设置有朝向凹槽延伸的凸出部。
驱动组件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用于驱动锅体转动。
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壳座上的壳盖,壳盖上设有第二上筋板,壳座上设有第二下筋板,第二上筋板和第二下筋板组成的容置孔以及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限位结构。
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壳座上的壳盖,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盖上的电机以及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
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其二者的法兰连接面,环形连接件嵌装在法兰连接面的容置槽内。
锅体由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组成,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为对称结构。的炒菜机,包括用于测量锅体转动角度的检测机构,使炒菜机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锅体是否转动到位。
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感应开关,以及设置在锅体上的感应部件,感应部件转动至感应开关位置触发感应开关通断以检测锅体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用于容置烹饪材料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转动设置在壳座上,通过对锅体与其相对的一侧进行加热。在锅体转动过程中,锅体配合搅拌部件可以有效地把所需烹饪翻炒的食物均匀地翻转过来,使锅体内的烹饪材料均匀受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锅体不转动只依靠转动的搅拌部件搅拌搅拌部件造成现有炒菜机炒出的菜会因为各个部分受热不均,菜品的食用口感差的问题,有效地提高食材的食用口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发热体对锅体与其相对的一侧进行加热,在锅体转动过程中,发热体可以对锅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加热,使锅体均匀受热,可以进一步保证锅体内的烹饪材料其各个部分均匀受热。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其锅体包括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朝向发热体往复转动从而通过设置在壳座上的发热体对锅体的各个部分均匀加热,并且在往复转动过程中有效地翻转烹饪食材使其各个部分受热均匀。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发热体与锅体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发热体在对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加热过程中使得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加热的更加均匀,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热体的加热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搅拌部件上设置有延伸至锅体外部的第一连接件,搅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壳座固定相连,搅拌部件与壳座固定相连使得锅体转动过程中搅拌部件不动,使得搅拌部件将锅体内的烹饪材料均匀的翻转。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用于连接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的环形连接件上,方便用户将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拆开或者组装在一起,更加方便用户分别清洗第一锅体部分、第二锅体部分和环形连接件。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在第一连接件和环形连接件之间设置用于限制第一连接件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上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柱状结构第一连接件周向方向的环形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环形连接件上与环形限位凸起配合卡接的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搅拌部件发生位置晃动或者位置偏移。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锅体的内腔相连通,用于将锅体腔体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在炒菜过程中,热蒸汽或油烟进入排气通道,经过排气通道排出锅体外部,有效地避免锅体内的蒸汽或油烟无法排出的问题发生。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在壳座上固定不会和锅体一起转动的排气转接头,第一连接件与排气转接头相连从而限制搅拌部件转动,通过上述排气转接头可以有效地限制搅拌部件转动。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连接件和排气转接头通过插接结构配合相连,使得用户可以简单方便地将其二者拆卸清洗。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端部的十字插头,以及设置在排气转接头内腔并与十字插头配合相连的十字插槽,上述配合插接的十字插头和十字插槽可以有效地防止搅拌部件转动或者脱离排气转接头,保证炒菜机稳定可靠地运行。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外壳包括壳座和壳盖,锅体转动设置在壳座上,排气转接头具有朝向壳盖方向延伸的排气端,壳盖上设置有与排气端相对设置的排气口,通过上述排气口可以有效地将油烟和蒸汽排出到炒菜机外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转轴和排气转接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转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和排气转接头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与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对第一转轴定位。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壳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转接头的第一限位件,上述第一限位件为分别设置在排气转接头两侧的挡板,挡板可以有效地阻挡排气转接头发生转动,从而限制搅拌部件转动。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外壳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对应设置,用于定位锅体效防止锅体在转动过程中朝向排气转接头一侧偏置晃动的第一上筋板和第一下筋板,第一上筋板、第一下筋板分别设置在壳盖和壳座上,第一上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转轴的凹槽,第一下筋板上设置有朝向凹槽延伸的凸出部,上述配合卡接相连的第一上筋板和第一下筋板既可以有效地对转动的第一转轴进行限位,还可以阻挡锅体发生晃动。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环形连接件上设置有朝向远离锅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环形连接件位于同一平面上,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锅体往复转动,上述环形连接件可以有效地将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固定密封在一起,并驱动对称设置的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往复转动,通过发热体对锅体均匀加热。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外壳上设有与第二转轴对应设置,用于定位锅体效防止锅体在转动过程中偏置晃动的第二上筋板和第二下筋板,第二上筋板和第二下筋板组成的容置孔以及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一转轴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与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三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对第一转轴定位。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由于第二转轴和电机通过锥齿轮连接在一起,使电机可以设置在壳盖上,优化了炒菜机的空间布局。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其二者的法兰连接面,环形连接件嵌装在法兰连接面的容置槽内,通过将环形连接件嵌装在两个法兰连接面之间可以有效地固定环形连接件,并且防止锅体内的热蒸汽或者油烟泄漏。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锅体由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组成,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为对称结构,使得锅体表面均得到加热,且转动至发热体的第一锅体部分和第二锅体部分被加热的程度相同,保证烹饪食材均匀受热。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还包括用于测量锅体转动角度的检测机构,通过上述检测机构可以使炒菜机实时控制锅体的转动位置。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在第一转轴和排气转接头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避免油烟和蒸汽泄漏至炒菜机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炒菜机其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炒菜机其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体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部件与第一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排气转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其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其壳盖和壳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其壳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壳座其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其壳盖和壳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锁紧状态内部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开锁状态内部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其顶杆顶开锅体时内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2-搅拌部件;3-发热体;4-外壳;5-第一锅体部分;6-第二锅体部分;7-第一连接件;8-把手;9-进气口;10-环形连接件;11-安装孔;12-第一限位结构;13-第一转轴;14-排气转接头;15-十字插头;16-十字插槽;17-第一密封结构;18-壳座;19-壳盖;20-排气端;21-排气口;22-第二密封结构;23-第二限位结构;24-第一限位件;25-第一上筋板;26-第一下筋板;27-第二转轴;28-第二上筋板;29-第二下筋板;30-第三限位结构;31-电机;32-第一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4-法兰连接面;35-感应开关;36-感应部件;37-第一密封圈;38-第二连接件;39-上固定座;40-下固定座;41-开盖锁扣;42-第一弹簧;43-顶杆;4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如图1至图3和图13所示,其包括:
外壳4,如图9和图10所示,其包括壳座18以及转动设置在壳座18上的壳盖19;
锅体1,如图4所示,锅体1为球状结构,可绕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壳座18上,在锅体1转动过程中,锅体1配合搅拌部件2可以有效地把所需烹饪翻炒的食物均匀地翻转过来,使锅体1内的烹饪材料均匀受热菜品的食用口感,锅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且第一锅体部分5与第二锅体部分6通过环形连接件10连接在一起形成密闭腔体。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其二者的法兰连接面34,环形连接件10嵌装在法兰连接面34的容置槽内,通过将环形连接件10嵌装在两个法兰连接面34之间可以有效地固定环形连接件10,并且防止锅体1内的热蒸汽或者油烟泄漏。第一锅体部分5其法兰连接面34与环形连接件10之间以及第二锅体部分6其法兰连接面34与环形连接件10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密封锅体1的第一密封圈37,第一锅体部分5与第二锅体部分6通过第二连接件38固定在一起,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壳座18上同轴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锅体1上具有适于插入第一轴孔内的第一转轴13和适于插入第二轴孔内的第二转轴27;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27设置在环形连接件10上,第一转轴13上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穿透环形连接件10,
发热体3,设置在壳座18与锅体1之间位于锅体1的下方,用于对锅体1加热,发热体3为与锅体1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发热体3与锅体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发热体3在对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加热过程中使得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加热的更加均匀,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热体3的加热效果;
搅拌部件2,如图5至图7所示,搅拌部件2为铲子,设置在锅体1内用于搅拌烹饪材料,搅拌部件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搅拌部件2通过杆状结构的第一连接件7穿过安装孔11相对壳座18固定相连,搅拌部件2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壳座18固定相连,搅拌部件2与壳座18固定相连使得锅体1转动过程中搅拌部件2不动,使得搅拌部件2将锅体1内的烹饪材料均匀的翻转。第一连接件7上设置有用于将密闭腔体与外界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为一端与密闭腔体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锅体1外部的孔;搅拌部件2其把手8上端设有与排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9,第一连接件7的端部和排气转接头14通过插接结构配合相连,第一连接件7上还设有将排气通道与排气转接头14连通的连通孔,固定在壳座18上的排气转接头14与第一连接件7的远离锅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排气通道与排气转接头14相通。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7端部的十字插头15,以及设置在排气转接头14内腔的十字插槽16。第一连接件7和排气转接头14通过插接结构配合相连,使得用户可以简单方便地将其二者拆卸清洗,配合插接的十字插头15和十字插槽16可以有效地防止搅拌部件2转动或者脱离排气转接头14,保证炒菜机稳定可靠地运行。上述第一转轴13插入排气转接头14内,第一转轴13和排气转接头1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第一密封结构17,第一密封结构17为设置在一转轴13和排气转接头14之间的两个环形密封圈;第一连接件7和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件7沿安装孔11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12,第一限位结构12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7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第安装孔11的内壁并与环形限位凸起配合相连的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2可以有效地防止搅拌部件2发生位置晃动或者位置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排气转接头14具有朝向壳盖19方向延伸的排气端20,壳盖19上设置有与排气端20相对设置的排气口21,壳盖19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排气口21和排气端20连接部发生气体泄漏的第二密封结构22,第二密封结构22为设置在排气口21其开口边缘的密封罩。壳座18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转接头14的第一限位件24,第一限位件24为分别设置在排气转接头14两侧的挡板,挡板可以有效地阻挡排气转接头14发生转动,从而限制搅拌部件2转动。第一转轴13和排气转接头14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转轴1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2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13和排气转接头14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与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二限位结构23可以有效地对第一转轴13定位;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第二转轴27传动相连,用于驱动锅体1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盖19上的电机31以及驱动第二转轴27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2,第二转轴27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32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33。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朝向发热体3往复转动从而通过设置在壳座18上的发热体3对锅体1的各个部分均匀加热,并且在往复转动过程中有效地翻转烹饪食材使其各个部分受热均匀。并且,由于第二转轴27和电机31通过锥齿轮连接在一起,使电机31可以设置在壳盖19上,为壳座18预留更多空间优化了炒菜机的空间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壳盖19上设有第一上筋板25,壳座18上设有第一下筋板26,第一上筋板25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转轴13的凹槽,第一下筋板26上设置有朝向凹槽延伸的凸出部。上述配合卡接相连的第一上筋板25和第一下筋板26既可以有效地对转动的第一转轴13进行限位,还可以阻挡锅体1发生晃动。壳盖19上设有第二上筋板28,壳座18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第二下筋板29,第二上筋板28和第二下筋板29用于定位锅体1效防止锅体1在转动过程中偏置晃动,第二上筋板28和第二下筋板29组成的容置孔以及第二转轴2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27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限位结构30,第三限位结构30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一转轴13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与环形限位卡槽,通过第三限位结构30可以有效地对第一转轴13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炒菜机,包括用于测量锅体1转动角度的检测机构,使炒菜机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锅体1是否转动到位,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4上的感应开关35,以及设置在锅体1上的感应部件36,感应部件36为磁铁,当磁铁转动至感应开关35位置触发感应开关35通断以检测锅体1的转动角度,通过上述检测机构可以使炒菜机实时控制锅体1的转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锅体部分5与第二锅体部分6通过第二连接件38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件38包括:用螺钉固定在第一锅体部分5上的上固定座39,用螺钉固定在第二锅体部分6上的下固定座40。上固定座39内设置有开盖锁扣41和第一弹簧42,开盖锁扣41用于通过限位卡槽将上固定座39和下固定座40卡合锁紧从而将第一锅体部分5与第二锅体部分6固定在一起。下固定座40上设置有用于开盖锁扣41开锁以后,将第一锅体部分5顶出的顶杆43,以及驱动顶杆43顶出的第二弹簧44,通过上述顶杆43顶出第一锅体部分5从而留出放手指空间,方便用户取出第一锅体部分5,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搅拌部件2是否静止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搅拌部件2为受驱动搅拌爪,搅拌爪不断夹取食材从而使食材受热均匀。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是否为对称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锅体部分5的体积大于第二锅体部分6。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炒菜机的排气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锅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出蒸汽或者油烟的排气阀。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锅体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锅体1为长方体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第一连接件7和排气转接头14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和排气转接头14固定相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8)

1.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座(18);
锅体(1),可绕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座(18)上,且所述锅体(1)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所述锅体(1)处于关闭状态时,形成一密闭腔体;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锅体(1)转动;
排气机构,设置在所述锅体(1)上,用于将所述密闭腔体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壳座(18)与所述锅体(1)之间,用于对所述锅体(1)加热的发热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且所述第一锅体部分(5)与所述第二锅体部分(6)连接后形成有所述密闭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为球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设置在所述锅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锅体(1)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设有用于搅拌烹饪材料的搅拌部件(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18)上同轴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锅体(1)上具有适于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内的第一转轴(13)和适于插入第二轴孔内的第二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13)上设有安装孔(11),所述搅拌部件(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搅拌部件(2)通过第一连接件(7)穿过所述安装孔(11)相对所述壳座(18)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锅体部分(5)和所述第二锅体部分(6)的环形连接件(10),所述第一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27)设置在所述环形连接件(10)上,所述安装孔(11)穿透所述环形连接件(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和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7)沿所述安装孔(11)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7)和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二者其一上的环形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7)和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二者另一上并与所述环形限位凸起配合相连的环形限位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7)上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密闭腔体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2)其把手(8)上端设有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9)。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座(18)上的排气转接头(14),所述排气转接头(14) 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远离所述锅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转接头(14)相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端部和所述排气转接头(14)通过插接结构配合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7)上还设有将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转接头(14)连通的连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7)端部的十字插头(15)和十字插槽(16)二者其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转接头(14)内腔的十字插头(15)和十字插槽(16)二者另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3)插入所述排气转接头(14)内,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排气转接头(1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第一密封结构(17)。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座(18)上的壳盖(19)。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转接头(14)具有朝向所述壳盖(19)方向延伸的排气端(20),所述壳盖(19)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端(20)相对设置的排气口(2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19)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排气口(21)和所述排气端(20)连接部发生气体泄漏的第二密封结构(22)。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排气转接头(14)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轴(1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23)。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1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排气转接头(14)的第一限位件(2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转接头(14)两侧的挡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19)上设有第一上筋板(25),所述壳座(18)上设有第一下筋板(26),所述第一上筋板(25)上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转轴(13)的凹槽,所述第一下筋板(26)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凹槽延伸的凸出部。
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轴(27)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锅体(1)转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座(18)上的壳盖(19),所述壳盖(19)上设有第二上筋板(28),所述壳座(18)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上筋板(28)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筋板(29),所述第二上筋板(28)和所述第二下筋板(29)组成的容置孔以及所述第二转轴(2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轴(27)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限位结构(30)。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座(18)上的壳盖(1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19)上的电机(31)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转轴(27)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2),所述第二转轴(2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2)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33)。
2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体部分(5) 和所述第二锅体部分(6)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其二者的法兰连接面(34),所述环形连接件(10)嵌装在所述法兰连接面(34)的容置槽内。
2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由第一锅体部分(5)和第二锅体部分(6)组成,所述第一锅体部分(5)和所述第二锅体部分(6)为对称结构。
CN201920744369.1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炒菜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33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4369.1U CN2104333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4369.1U CN2104333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3307U true CN210433307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4369.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4333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3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3162A (zh) * 2019-05-21 2019-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3162A (zh) * 2019-05-21 2019-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CN110013162B (zh) * 2019-05-21 2024-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3307U (zh) 一种炒菜机
CN110013162B (zh) 一种炒菜机
EP1613898B1 (en) Microwave oven having coffee maker
CN111358268B (zh)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N216293802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1242824U (zh) 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7771276U (zh) 一种面条机滴水杯结构
CN209863304U (zh)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N215127439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650672U (zh) 一种烘烤箱的接电结构
CN218355837U (zh) 蒸汽空气炸锅
CN214548888U (zh) 煮料装置及养生壶
CN214284545U (zh) 锅盖组件及炒菜机
CN218552062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2912755U (zh) 烹饪器具
CN218791885U (zh) 煎烤器具
CN218009397U (zh) 电饼铛
CN215583914U (zh) 一种分体式双发热烘烤箱
CN210989642U (zh) 养生壶
CN217696114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937713U (zh) 锅盖结构及自动烹饪设备
CN209610942U (zh)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CN215304907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烹饪装置
CN209789548U (zh)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227895U (zh) 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