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8761U -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8761U
CN210428761U CN201921519579.7U CN201921519579U CN210428761U CN 210428761 U CN210428761 U CN 210428761U CN 201921519579 U CN201921519579 U CN 201921519579U CN 210428761 U CN210428761 U CN 210428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on
light
labyrinth
smoke alarm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95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
肖学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95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8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8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8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包括迷宫本体、发射管组件和接收管;发射管组件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迷宫本体的内壁,接收管接收经由迷宫本体反射后光线;将发射管组件朝向迷宫本体的内壁发射光线,使的迷宫本体的内壁作为背景值的主要贡献区域,使得即使在迷宫本体的底面有灰尘积累的情况下,也不会很快就产生误报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迷宫工作时,发射管会发出光束,经过迷宫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在没有烟雾进入到迷宫时,接收管接收到的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后得到的值,称为背景值。在有烟雾进入到迷宫且烟雾浓度达到探测器报警阈值时,称为火警值。迷宫的设计原则是让进入到迷宫内的烟雾尽可能多地参与光学散射,即火警值能够得到最大的贡献。同时控制背景值尽可能做小,这样迷宫便有充足的区间范围去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现在广泛使用的迷宫,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发射管10射出的光线射到迷宫11的平面12上,光线经过迷宫的平面12反射被接收管13接收,迷宫平面12是背景值的主要贡献区域。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迷宫是倒立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如灰尘等大颗粒物会自然沉降积累在迷宫盖平面上。由于迷宫的平面上带有棱角分明的光学结构,灰尘极易附着在上面。随着时间推移灰尘越积越多极易引起探测器误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包括迷宫本体、发射管组件和接收管;其中,所述发射管组件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所述接收管接收经由所述迷宫本体反射后光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所述发射管组件由单个的第一发射管构成;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降低光线反射的第一光线反射段或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二光线反射段;所述第一发射管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光线反射段或第二光线反射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光线反射段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反射段呈斜面状,且斜面朝向所述接收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所述发射管组件由波长不同的多个第二发射管构成;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每一所述第二发射管的朝向正对的第三光线反射段;多个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均用于降低光线反射或均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或者多个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中一部分用于降低光线反射另一部分用于增强光线反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用于降低光线反射的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中,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呈斜面状或弧面状,且斜面或弧面朝向所述接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发射管组件朝向迷宫本体的内壁发射光线,使的迷宫本体的内壁作为背景值的主要贡献区域,使得即使在迷宫本体的底面有灰尘积累的情况下,也不会很快就产生误报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现有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迷宫本体2、发射管组件20和接收管21,发射管组件20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迷宫本体2的内壁,接收管21接收经由迷宫本体反射后光线;将发射管组件20朝向迷宫本体的内壁发射光线,使的迷宫本体2的内壁作为背景值的主要贡献区域,使得即使在迷宫本体2的底面201有灰尘积累的情况下,也不会很快就产生误报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发射管组件20由单个的第一发射管20构成;迷宫本体2的内壁设置有有降低光线反射的第一光线反射段22或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二光线反射段(图中未显示);第一发射管20发出的光线朝向第一光线反射段22或第二光线反射段(图中未显示);
经过第一光线反射段22,对第一发射管20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复反射消耗,可以降低被接收管21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进而降低背景值;
而经过第二光线反射段反射的光线,其光线损耗小,相比于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的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而言,其能够增强了被接收管21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进而提高了背景值;
两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对背景值的需要,进行设置。
优选的,第一光线反射段22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使得射入的光线在锯齿内反复反射,以降低射出的光线强度;
当然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现有的损耗光线的结构形状,如波浪型、褶皱、多个并排的S型等等。
优选的,第二光线反射段呈斜面状,且斜面朝向接收管21;也可以设置成多段的斜面、倾斜的弧面等等反光形状,光线损耗小,进而相比于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的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而言,其能够增强反射光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不同之处在于:发射管组件由波长不同的多个第二发射管23构成;迷宫本体2的内壁设置有每一第二发射管23的朝向正对的第三光线反射段;多个第三光线反射段均用于降低光线反射或均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或者多个第三光线反射段中一部分用于降低光线反射另一部分用于增强光线反射;减少迷宫本体2的底面201灰尘堆积对误报影响,延长寿命,同时,一个波长的第二发射管23与接收管21即构成一个检测组,即可形成双光路乃至多光路的迷宫,对应的每个检测组有对应的背景值,改变第二发射管朝向的迷宫本体的内壁是对光线减弱,还是避免对光线减弱,就可以改变相应检测组的背景值。
优选的,用于降低光线反射的第三光线反射段24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使得射入的光线在锯齿内反复反射,以降低射出的光线强度;
当然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现有的损耗光线的结构形状,如波浪型、褶皱、多个并排的S型等等。
优选的,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三光线反射段25呈斜面状或弧面状,且斜面或弧面朝向接收管;也可以设置成多段的斜面、倾斜的弧面等等反光形状;光线损耗小,进而相比于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的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而言,其能够增强反射光强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包括迷宫本体、发射管组件和接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组件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所述接收管接收经由所述迷宫本体反射后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组件由单个的第一发射管构成;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降低光线反射的第一光线反射段或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二光线反射段;所述第一发射管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光线反射段或第二光线反射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反射段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反射段呈斜面状,且斜面朝向所述接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组件由波长不同的多个第二发射管构成;所述迷宫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每一所述第二发射管的朝向正对的第三光线反射段;多个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均用于降低光线反射或均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或者多个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中一部分用于降低光线反射另一部分用于增强光线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降低光线反射的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呈纵向的锯齿形结构,且锯齿的尖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所述第三光线反射段呈斜面状或弧面状,且斜面或弧面朝向所述接收管。
CN201921519579.7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Active CN210428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579.7U CN21042876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579.7U CN21042876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8761U true CN210428761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9579.7U Active CN210428761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87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3972A (zh) * 2019-09-12 2019-11-12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及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2002098A (zh) * 2020-08-22 2020-11-27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4550405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检测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3972A (zh) * 2019-09-12 2019-11-12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及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0443972B (zh) * 2019-09-12 2024-02-06 深圳市高新投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2002098A (zh) * 2020-08-22 2020-11-27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4550405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检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8761U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
CN107646129B (zh) 火灾报警器,有在烟雾进口区域中监控污染的散射光组件
US72704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tatus of a visual signal device
CN1111829C (zh) 烟雾报警器
CN102369419B (zh) 一种用于检测容器内液体高度的装置
CN100458491C (zh) 反射式单光源门光幕
US11417187B2 (en) Scattered light detector and suction fire detection system having a scattered light detector
WO2018205849A1 (zh) 烟雾探测器迷宫结构及其烟雾探测方法
CN110443972B (zh) 一种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DK1438700T3 (da) Overvågningsdetektor
AU733167B2 (en) Light projection device for a photoelectric smoke sensor
CN101228564A (zh) 用于检测表面上液体的传感器装置
CN211956682U (zh) 一种带有凝露识别功能的烟感报警器
CN218332821U (zh) 用于光学探测烟雾颗粒的探测单元的壳体,烟雾探测器,烟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
CN212009806U (zh) 一种抗凝露干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
JP2761083B2 (ja) 多波長減光式煙感知器
CN212009807U (zh)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
CN210038328U (zh) 光扫描装置和激光雷达
US20210018672A1 (en) Light receiver, light projector, and photoelectric sensor
CN210428760U (zh) 一种降低误报的烟雾探测迷宫结构
CN212206121U (zh) 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
CN1237339C (zh) 立式后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CN108389357A (zh) 一种智能烟雾报警系统
CN111207783A (zh) 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
CN211718997U (zh) 一种烟感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the three floor of the new world apartment,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for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3, Guangcai Xintiandi apartment,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