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3106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3106U
CN210423106U CN201921252663.7U CN201921252663U CN210423106U CN 210423106 U CN210423106 U CN 210423106U CN 201921252663 U CN201921252663 U CN 201921252663U CN 210423106 U CN210423106 U CN 210423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outlet
tooth
main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26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康生
陈建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XINGQUAN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26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3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3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3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体部与出风部,所述主体部与出风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部上设置有第一齿,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出风部在相对主体部转动的同时,第一齿相对于第二齿滑动;当外力撤销时,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配合可对出风部实现多角度调节,可较好地供用户吹风乘凉。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小风扇作为一种便携的乘凉工具,深受学生、上班族的喜欢。
市面上的小风扇由于多是手持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用手握住小风扇进行吹风乘凉,所以较少设计成可调节出风角度的。虽然小风扇多用于手持,但用户在工作、学习及休息无法手持小风扇时也会需要小风扇能够较好地进行对着吹风乘凉。
因此,如何解决小风扇如何更好地供用户进行吹风乘凉的问题,便成了解决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体部与出风部,所述主体部与出风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部上设置有第一齿,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出风部在相对主体部转动的同时,第一齿相对于第二齿滑动;当外力撤销时,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容置槽,在所述出风部与第二容置槽中两者之一设置有轴,另一者设置有轴孔,所述轴与轴孔连接以使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
优选地,所述轴设置在出风部上,所述轴孔设置在容置槽中,在轴孔处设置有一夹板,所述第二齿设置在夹板上,所述第一齿设置在轴的外表面,所述夹板与轴孔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第一齿相对于第二齿滑动。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第一齿所组成的圆弧对应轴的圆心角为10°-30°,所述第一齿设置有2-9个,所述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的角度为30°-90°。
优选地,在所述容置槽与出风部转动方向对应的槽口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在出风部的旋转路径上以对出风部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盖子,所述主体的一端与盖子可拆卸式连接,当所述盖子与主体可拆卸式连接时,出风部位于盖子中。
优选地,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盖子插入插接槽以与插接槽插接连接以增加主体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包括电机、壳体及风扇头,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电机包括输出端,所述风扇头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在运行时可带动风扇头转动,所述风扇头包括固定座及至少两片扇叶,所述扇叶与固定座枢接,所述固定座与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电机未运行时,所述扇叶自然下垂,在电机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扇叶旋转并张开。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调节开关与电源组件,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盖体相连的筒体,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调节开关外露于外壳,所述电源组件固定设置在外壳中,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调节开关、出风部电性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电源组件向出风部提供电能源的功率,所述电源组件用于提供电能源。
优选地,所述盖子和所述筒体为方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具有如下优点:
1、用户可通过施加外力给出风部使出风部旋转的同时使第一齿相对第二齿滑动,外力撤销时,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以相对固定住出风部与主体部。即用户可手动调节出风部的出风角度使得出风部更好地对着用户进行吹风。
2、轴与轴孔的配合使得出风部可以相对主体部进行旋转。
3、轴孔与夹板的配合将轴限制在容置空间中,即提供给轴旋转以及固定的结构,使得出风部既可相对出风部旋转也可通过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配合相对固定住出风部,使出风部可以呈一定角度对着用户吹风。
4、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的角度为30°-90°,且可通过外力对第一齿与第二齿的啮合位置进行小角度调整,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增加适配程度及用户体验度。
5、阻挡部的设置可对出风部进行阻挡,以防止出风部继续转动,有利于防止出风部过渡转动导致损坏。
6、插接槽的设置,增加了外壳的尺寸,在外壳原有尺寸较小不适合用户握住时,增加的尺寸即可符合用户握住的尺寸;且盖子在取下后通过插入插接槽的方式也可减少盖子被遗忘丢失的概率。
7、扇叶与固定座枢接,扇叶在电机未运行时自然下垂,在电机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并张开,与固定座枢接的扇叶便于在收纳时占据较少的空间,也相应减少了盖子所占的空间,利于风扇朝小型化方向设计,增加了风扇的便携性。
8、风扇通过电源组件给出风部提供电能源并可通过调节开关对出风部的出风速度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出风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主体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电源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出风部、主体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盖体与调节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扇;11、主体;12、盖子;13、主体部;14、出风部;15、阻挡部;141、电机;142、壳体;143、风扇头;144、输出端;145、固定座;146、扇叶;16、外壳;17、电源组件;18、调节开关;161、盖体;162、筒体;163、插接槽;171、电路板;172、电芯;173、输入端口;174、输出端口;175、指示灯;164、容置槽;165、轴孔;147、轴;148、第一齿;166、第二齿;167、夹板;181、凸起部;168、缺口;16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A和图1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10,包括主体11与盖子12,主体11的一端与盖子12可拆卸式连接,盖子12与主体11分离后,主体11可产生风供用户乘凉。
请参阅图1C,主体11包括主体部13和出风部14,出风部14与主体部13可转动连接,主体部13用于相对固定住出风部14并控制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出风部14可产生风供用户乘凉,所述盖子12与主体部13可拆卸式连接。用户可通过握住主体部13实现对风扇10的握持。
当盖子12与主体11连接时,出风部14位于盖子12中,盖子12可降低出风部14被污渍、水渍污染的概率,降低出风部14被损坏的可能性,增加了风扇10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盖子12为方形。
请继续参阅图1C,在主体部13上设置有阻挡部15,阻挡部15设置在出风部14的旋转路径上,可阻挡出风部14继续旋转,有利于防止出风部14过渡转动导致损坏。具体地,阻挡部15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可选地,出风部14靠近主体部13的一端呈弧度设置,有利于减少出风部14在转动时与主体部13发生刮蹭以使出风部14得以正常转动。
可选地,出风部14可相对主体部13旋转的角度为A,其中A为30°-90°,且当A为30°-90°时,主体部13在放置在桌面上后出风角度及出风效果较佳。
请参阅图2,出风部14包括电机141、壳体142与风扇头143,电机141设置在壳体142中,电机141包括输出端144,所述输出端144从壳体142中伸出并与风扇头143固定连接,电机141在运行时通过输出端144带动风扇头143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2,风扇头143包括固定座145及至少两片扇叶146,固定座145与扇叶146枢接,固定座145与输出端144固定连接。在电机141未运行时,扇叶146自然下垂,在电机141运行时,输出端144带动扇叶146旋转,扇叶14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并张开,直至扇叶146张开到在旋转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最大的情形。可选地,风扇头143包括两片、三片或四片扇叶146,本实用新型风扇10作为手持型的风扇10在功率上较小,两片到四片扇叶146的风扇头143既不会因叶片数较多给电机141带来较大负荷,也不会因叶片数较少而减慢了出风速度降低用户的体验。
可以理解,对风扇头143所包括的扇叶146的数量不作限制,只要满足风扇头143在电机141的带动下产生风供用户乘凉即可。
请参阅图3,主体部13包括外壳16、电源组件17与调节开关18,电源组件17固定设置在外壳16中,具体地,外壳16包括盖体161与筒体162,盖体161与筒体162固定连接,盖体161与筒体162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电源组件17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调节开关18外露于外壳16,所述调节开关18与电源组件17电性连接用于调节电源组件17向出风部14提供电能源的功率,所述电源组件17用于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所述电源组件17还与出风部14电性连接,用于给出风部14的电机141提供电能源以带动风扇头143旋转出风。
请继续参阅图3,外壳16之盖体161与盖子12可拆卸式连接,在外壳16之筒体162远离盖体16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槽163,盖子12插入插接槽163以与插接槽163插接连接以增加主体11之外壳16的长度,更便于用户握持;且盖子12在取下后通过插入插接槽163的方式使盖子12与外壳16连接,也可有效减少盖子12与主体11分离后被遗落丢失的概率,利于保持风扇10的完整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筒体162也为方形。
请参阅图4,电源组件17包括电路板171、电芯172、输入端口173与输出端口174,电路板171分别与电芯172、输入端口173及输出端口174电性连接,所述电芯172用于提供电能源,所述输入端口173与输出端144口部分外露于筒体162表面,输入端口173用于给电性充电,输出端144口用于与外接电子产品连接以给外接电子产品充电。
可以理解,电路板171还与出风部14之电机141电性连接以将电芯172的电能源提供给电机141;电路板171还与调节开关18电性连接;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指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即为电机141的旋转速度,当电机141的旋转速度快,出风速度快;当电机141的旋转速度慢,风扇头143的出风速度慢;本实用新型的风扇10既可具备吹风供用户乘凉的功能,还可充当移动电源的作用,丰富了风扇10的功能,增加了风扇10的适配性。
可选地,电源组件17还包括指示灯175,指示灯175与电路板171电性连接,指示灯175固定设置在外壳16中并部分外露于筒体162表面,用于对电芯172的充放电状态作指示。用户可通过观察指示灯175来了解电芯172的工作状态。作为一种实施例,指示灯175可通过闪烁、呼吸、显示一种颜色来表示电芯172处于充电中或放电中,可通过常亮或显示另一种颜色来表示电芯172充满电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组件17还可为与直流电或交流电连接的电连接结构,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17还可包括干电池储能设备。
请一并参阅图5A与图5B,在盖体161上开设有容置槽164,在容置槽164中开设有轴孔165,在壳体142远离风扇头143的一端设置有轴147,所述轴147连接于轴孔165中,轴147可在轴孔165中转动以使出风部14可相对主体部13转动。
具体地,所述阻挡部15设置在容置槽164与出风部14转动方向对应的槽口上。
请继续参阅图5A与图5B,在壳体142上设置有第一齿148,在盖体161上设置有第二齿166,所述第一齿148与第二齿166啮合。当无外力作用在主体11上时,由于第一齿148与第二齿166的啮合使得出风部14与主体部13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当外力作用在主体11上时,如在出风部14的旋转路径上给出风部14施加外力,第一齿148相对第二齿166滑动,出风部14相对主体部13转动,以改变出风部14与主体部13的相对角度,当外力撤销时,第一齿148与第二齿166啮合以相对固定住出风部14与主体部13。即通过外力改变出风部14的出风角度,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具体地,所述第一齿148设置在轴147的外表面,在轴孔165处设置有夹板167,所述第二齿166设置在夹板167上,夹板167与轴孔165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轴147位于容置空间中,容置空间对轴147进行限制,既能限制轴147脱离出以致风扇10损坏,又可允许轴147进行转动,还可通过第二齿166与第一齿148的啮合以相对固定住出风部14。
可以理解,轴147也可以设置在容置槽164中,轴孔165也可设置在壳体142上;夹板167与第二齿166组成类似齿条结构,用于与轴147外表面的第一齿148啮合。
请参阅图6,相邻两第一齿148所组成的圆弧对应轴147的圆心角B为10-30°,第一齿148均匀设置在轴147上的数目为2-9个,具体地,相邻两第一齿148所组成的圆弧对应轴147的圆心角B为15°-20°,第一齿148数目为3-6个,如此设置,可对出风部14的角度具有较细致的调节的同时,且可调节的总角度范围在45°-90°,也能满足用户对出风部14出风角度的需求。
请参阅图7A和图7B,可选地,调节开关18为滑动开关并可向靠近盖子12或远离盖子12的方向滑动,且当所述调节开关18在向靠近盖子12的方向滑动时,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增加,可最终达到最大出风速度,当所述调节开关18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滑动时,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逐渐减少,最终出风速度可为0(此时为断电状态)。可选地,对调节开关18的具体滑动方向不做限定,只要满足调节开关18在向靠近盖子12的方向移动时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增加,在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移动时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减少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7A和图7B,在调节开关18靠近盖子1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181,外壳16上设置有一与盖子12卡接固定的缺口168,具体地,所述缺口168设置在盖体161上。缺口168的开口方向朝向凸起部181,凸起部181在调节开关18向靠近盖子12的方向运动时向缺口168底部运动。在盖子12与主体11连接时,在本实用新型中,盖子12通过与盖体161连接以与主体11连接,盖子12通过与盖体161连接以与主体11连接,盖子12的边缘部分挡住缺口168的开口,凸起部181与固定在缺口168中的盖子12相抵持,使得凸起部181无法继续向缺口168底部运动。可选地,筒体162上开设有开口169,调节开关18可沿开口169的方向滑动,当凸起部181伸入缺口168中时,凸起部181的长度L大于调节开关18在开口169内的滑动距离d。
可以理解,当调节开关18向靠近盖子12的方向运动时,凸起部181也同步向靠近盖子12的方向运动;当调节开关18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运动时,凸起部181也同步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用户在将盖子12与主体11连接前,为防止出风部14继续旋转对用户的操作干扰,一般会将调节开关18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滑动并使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为0;在将盖子12与主体11连接时,盖子12可拆卸式连接于主体11,此时盖子12的边缘部分会挡住缺口168,凸起部181在盖子12未与主体11分离时无法继续向缺口168的底部运动,即在出风部14全部未与盖子12中时,调节开关18无法增加出风部14的出风速度,电机141无法带动风扇头143旋转。阻止了风扇头143在盖子12内的旋转,防止电机141在卡死状态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电机141烧坏,避免了出风部14被损坏的可能,增加了风扇1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用户也可在不使用风扇10时通过将盖子12与主体部13连接,此时可通过扳动盖子12使出风部14与主体部13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将盖子12与主体部13盖合,在盖子12盖合到主体部13上时盖子12的边缘部分会挡住缺口168并使调节开关18向远离盖子12的方向滑动至停止对电机141的控制,可实现通过盖合盖子12关闭电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具有如下优点:
1、用户可通过施加外力给出风部使出风部旋转的同时使第一齿相对第二齿滑动,外力撤销时,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以相对固定住出风部与主体部。即用户可手动调节出风部的出风角度使得出风部更好地对着用户进行吹风。
2、轴与轴孔的配合使得出风部可以相对主体部进行旋转。
3、轴孔与夹板的配合将轴限制在容置空间中,即提供给轴旋转以及固定的结构,使得出风部既可相对出风部旋转也可通过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配合相对固定住出风部,使出风部可以呈一定角度对着用户吹风。
4、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的角度为30°-90°,且可通过外力对第一齿与第二齿的啮合位置进行小角度调整,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增加适配程度及用户体验度。
5、阻挡部的设置可对出风部进行阻挡,以防止出风部继续转动,有利于防止出风部过渡转动导致损坏。
6、插接槽的设置,增加了外壳的尺寸,在外壳原有尺寸较小不适合用户握住时,增加的尺寸即可符合用户握住的尺寸;且盖子在取下后通过插入插接槽的方式也可减少盖子被遗忘丢失的概率。
7、扇叶与固定座枢接,扇叶在电机未运行时自然下垂,在电机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并张开,与固定座枢接的扇叶便于在收纳时占据较少的空间,也相应减少了盖子所占的空间,利于风扇朝小型化方向设计,增加了风扇的便携性。
8、风扇通过电源组件给出风部提供电能源并可通过调节开关对出风部的出风速度进行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体部与出风部,所述主体部与出风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部上设置有第一齿,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出风部在相对主体部转动的同时,第一齿相对于第二齿滑动;当外力撤销时,第一齿与第二齿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容置槽,在所述出风部与第二容置槽中两者之一设置有轴,另一者设置有轴孔,所述轴与轴孔连接以使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设置在出风部上,所述轴孔设置在容置槽中,在轴孔处设置有一夹板,所述第二齿设置在夹板上,所述第一齿设置在轴的外表面,所述夹板与轴孔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第一齿相对于第二齿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齿所组成的圆弧对应轴的圆心角为10°-30°,所述第一齿设置有2-9个,所述出风部可相对主体部转动的角度为30°-9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槽与出风部转动方向对应的槽口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在出风部的旋转路径上以对出风部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盖子,所述主体的一端与盖子可拆卸式连接,当所述盖子与主体可拆卸式连接时,出风部位于盖子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盖子插入插接槽以与插接槽插接连接以增加主体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电机、壳体及风扇头,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电机包括输出端,所述风扇头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在运行时可带动风扇头转动,所述风扇头包括固定座及至少两片扇叶,所述扇叶与固定座枢接,所述固定座与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电机未运行时,所述扇叶自然下垂,在电机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扇叶旋转并张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调节开关与电源组件,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盖体相连的筒体,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调节开关外露于外壳,所述电源组件固定设置在外壳中,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调节开关、出风部电性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电源组件向出风部提供电能源的功率,所述电源组件用于提供电能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和所述筒体为方形。
CN201921252663.7U 2019-08-03 2019-08-03 风扇 Active CN210423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2663.7U CN210423106U (zh) 2019-08-03 2019-08-03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2663.7U CN210423106U (zh) 2019-08-03 2019-08-03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3106U true CN210423106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2663.7U Active CN210423106U (zh) 2019-08-03 2019-08-03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3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7983U (zh) 交直流两用的斜切锯
CN104669226A (zh) 工具箱
KR200485814Y1 (ko) 블루투스 스피커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선풍기
CN210769521U (zh) 风扇头及风扇
CN108173319A (zh) 锂电池组充电装置
CN210423106U (zh) 风扇
US20240088630A1 (en) Backpack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backpack tool system
CN210343775U (zh) 风扇
CN210317821U (zh) 风扇
CN210623143U (zh) 一种可收纳式便携电风扇
CN210317853U (zh) 双头风扇
CN208890869U (zh) 一种盒式多用手机支架
WO2021042871A1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08162764U (zh) 电动锉刀
WO2020020252A1 (zh)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20461137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
CN219420352U (zh) 移动电源备用电池包
CN220869677U (zh) 一种手持式风扇
CN216742123U (zh) 一种旋转开关式手持风扇
AU2014403726B2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electric powers
CN218415859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
CN210839718U (zh) 一种u盘支架手机壳
CN21653066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器
US12055151B2 (en) Folding desk fan
CN22150356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电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362000, 3 building, 1089-1125 blue industrial park, South Ring Road, Jiangnan community,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XINGQUAN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5th floor, building 4, YongShi Industrial Park, No. 359-361, Qiaoyi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