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1387U -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1387U
CN210421387U CN201921032587.9U CN201921032587U CN210421387U CN 210421387 U CN210421387 U CN 210421387U CN 201921032587 U CN201921032587 U CN 201921032587U CN 210421387 U CN210421387 U CN 210421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uilding structure
proof
movable bin
f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25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ongku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ongku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ongku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ongku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25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1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1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1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及设于建筑本体下方的安全护壳,所述安全护壳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制浮体运动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浮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发生洪水时,雨水进入安装护壳中,以此浮体受到浮力作用,使浮体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漂浮升高,进而支撑建筑结构的高度升高,有效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时,减震组件可减小建筑结构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而提升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和洪水造成的损害往往较大,灾后的重建和修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而防洪减灾的现有技术主要是提高建筑物高度和修建防洪堤坝,而提高建筑物高度的方法并不理想,仅限用于小型的建筑结构;在大型建筑结构中通常采用基础隔震或振动阻尼隔振系统,以减轻地震破坏,而中小型的建筑结构中通常不采用成本高的隔震结构,因此在地震易受到破坏。
目前,公告号为CN2045907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位于三部分地基基础结构上;所述三部分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安全护壳底层、缓冲中间层和施工平台层,所述建筑物位于施工平台层上,所述施工平台层嵌在缓冲中间层中,施工平台层与缓冲中间层的上表面平齐,缓冲中间层位于安全护壳底层内,所述施工平台层与安全护壳底层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弹性缆绳。
上述技术方案易于施工,在建筑物与地基结构间设置缓冲中间层,在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产生的作用力不会通过安全护壳底层转移至施工平台层中;但存在以下缺陷:缓冲效果不明显,导致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为此,亟需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及设于建筑本体下方的安全护壳,所述安全护壳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制浮体运动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浮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洪水时,雨水进入安装护壳中,以此浮体受到浮力作用,使浮体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漂浮升高,进而支撑建筑结构的高度升高,有效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时,减震组件可减小建筑结构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而提升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浮体固定连接的活动仓、穿设活动仓的缓冲杆及固定连接在活动仓上表面上且与建筑本体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缓冲垫,所述活动仓上开设有可供缓冲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缓冲杆的周侧与通孔的内壁抵触,且所述缓冲杆可在通孔内滑移,所述缓冲杆远离活动仓的端部与建筑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穿设所述缓冲垫,且所述缓冲杆周侧与所述缓冲垫滑移连接。
发生地震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受到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时,会沿着活动仓进行滑移运动,而此时缓冲垫受到冲击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进而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浮体固定连接的活动仓、穿设活动仓的缓冲杆及套设在缓冲杆外部的减震弹簧,所述活动仓上开设有可供缓冲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缓冲杆的周侧与通孔的内壁抵触,且所述缓冲杆可在通孔内滑移,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建筑本体及活动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远离活动仓的端部与建筑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发生地震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受到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时,会沿着活动仓进行滑移运动,此时建筑本体与活动仓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减震弹簧受到挤压产生压缩,减震弹簧的缓冲性能较强,从而可抵消建筑结构受到的冲击力,以此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仓内填充有缓冲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滑移时其端部不断地与活动仓内部的缓冲球接触,缓冲球的设置增大了缓冲杆滑移时所受的阻力,以此可抵消缓冲杆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杆位于活动仓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滑移时,可带动活动板的弧形面与缓冲球抵接,抵接部弧形面可减小活动板与缓冲球之间的摩擦,减缓了缓冲球的磨损速度,以此延长了缓冲球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杆位于活动仓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活动仓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所述第二磁块的相对面互为异名相斥磁极,所述第一磁块与所述第二磁块之间的斥力大于建筑本体的重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相互排斥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缓冲杆向活动仓内滑移时,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使二者之间的斥力增大,斥力可抵消部分的冲击力,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通孔滚动连接,所述滚珠与缓冲杆的周侧抵触,所述滚珠与所述缓冲杆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沿通孔滑移时,通过滚珠与通孔侧壁的滚动连接,实现缓冲杆与活动仓的滑移连接,以此减小了缓冲杆滑移时所受的摩擦力,减缓了缓冲杆的磨损速度,进而延长了缓冲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安全护壳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设在导向杆上且与浮体固定连接的导向块及固定连接在导向杆远离安全护壳端部的限位块,所述导向块能沿所述导向杆滑移。
浮体漂浮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浮体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可沿导向杆进行滑移,且限位块可避免导向块滑移脱离导向杆,进而使浮体可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稳定地升高,以此提高了浮体漂浮时,建筑本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在发生洪水时,雨水进入安装护壳中,以此浮体受到浮力作用,使浮体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漂浮升高,进而支撑建筑结构的高度升高,有效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时,减震组件可减小建筑结构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而提升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本方案中缓冲杆滑移时其端部不断地与活动仓内部的缓冲球接触,缓冲球的设置增大了缓冲杆滑移时所受的阻力,以此可抵消缓冲杆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3.本方案中设有相互排斥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缓冲杆向活动仓内滑移时,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使二者之间的斥力增大,斥力可抵消部分的冲击力,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凸显导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凸显滚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本体;2、安全护壳;3、浮体;4、导向组件;41、导向杆;42、导向块;43、限位块;5、减震组件;51、缓冲杆;511、第一磁块;512、活动板;513、抵接部;52、活动仓;521、通孔;522、滚珠;523、第二磁块;524、缓冲球;53、减震弹簧;5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建筑本体1和安全护壳2。建筑本体1设于安全护壳2的上方。安全护壳2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安全护壳2嵌设在地基内,且安全护壳2与地基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连接,安全护壳2的上表面与地基的上表面平齐,且安全护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可供建筑本体1穿过的方孔(未示出),方孔与安全护壳2的内部连通。安全护壳2的内部设有浮体3,浮体3可漂浮在液面上,浮体3的下表面与安全护壳2的内底面抵触,浮体3漂浮时,浮体3的底部与安全护壳2的内底面分离,以此使浮体3的高度升高。
如图2所示,安全护壳2的内部设有导向组件4。导向组件4包括导向杆41、导向块42及限位块43。导向杆41为圆柱体形结构,导向杆41竖直设置,导向杆41的底端与安全护壳2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导向块42为长方体形结构,导向块42套设在导向杆41的外部,且导向块42可沿导向杆41滑移,导向块42与浮体3固定连接。限位块43为长方体形结构,限位块43与导向杆41远离安全护壳2的端部固定连接。浮体3漂浮升高时,可带动导向块42沿着导向杆41进行滑移,且限位块43可避免导向块42滑移脱离导向杆41。
如图1所示,浮体3的上表面上设有减震组件5,减震组件5包括活动仓52、缓冲杆51及缓冲垫54。活动仓52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活动仓52的底面与浮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杆51竖直设置,缓冲杆51的端部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杆51的另一端部穿设活动仓52且伸入活动仓52的内部,且缓冲杆51周侧与活动仓52的周侧接触,缓冲杆5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缓冲杆51呈矩形阵列分布在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上。结合图3所示,活动仓5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21,多个通孔521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活动仓52的上表面上,通孔521与活动仓52的内部连通,通孔521可供缓冲杆51穿设活动仓52。通孔521的侧壁上滚动连接有滚珠522,滚珠522与缓冲杆51的周侧接触,缓冲杆51沿通孔521滑移时,通过滚珠522与通孔521侧壁的滚动连接,实现缓冲杆51与活动仓52的滑移连接,以此减小了缓冲杆51滑移时所受的摩擦力,减缓了缓冲杆51的磨损速度,进而延长了缓冲杆51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缓冲垫54由缓冲材料制成,缓冲垫54的下表面与活动仓52的上表面粘接,缓冲垫54的上表面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粘接,缓冲垫54上开设有多个可供缓冲杆51穿过的圆孔(未示出)。活动仓52的内部填充有缓冲球524,缓冲球524为缓冲材料制成的球形结构。缓冲杆51位于活动仓52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12,活动板512为圆形板状结构,活动板512水平设置,活动板512与缓冲杆51共轴心线。活动板512的下表面上一体成型有抵接部513,抵接部513远离活动板512的一侧为弧形。发生地震时,缓冲杆51受到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时,会沿着活动仓52进行滑移运动,缓冲杆51滑移时可带动活动板512的弧形面与缓冲球524抵接,缓冲球524的设置增大了缓冲杆51滑移时所受的阻力,以此可抵消缓冲杆51受到的冲击力;同时缓冲垫54受到冲击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进而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实施例二: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减震组件5包括活动仓52、缓冲杆51及减震弹簧53。活动仓52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活动仓52的底面与浮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杆51竖直设置,缓冲杆51的端部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杆51的另一端部穿设活动仓52且伸入活动仓52的内部,且缓冲杆51周侧与活动仓52的周侧接触,缓冲杆5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缓冲杆51呈矩形阵列分布在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上。减震弹簧53竖直设置,减震弹簧53的上端部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弹簧53的下端部与活动仓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缓冲杆51设于减震弹簧53的内部,且两者之间不接触。缓冲杆51位于活动仓52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511,活动仓52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523,第一磁块511与第二磁块523处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一磁块511与第二磁块523的相对面互为异名相斥磁极,第一磁块511与第二磁块523之间的斥力大于建筑本体1的重力。
与实施例一相比优点在于:通过相互排斥的第一磁块511和第二磁块523,根据建筑本体1受到的冲击力的不同,第一磁块511及第二磁块523之间的间距也不同,因此第一磁块511和第二磁块523之间的斥力也不同,以此针对不同程度的冲击力第一磁块511和第二磁块523均产生对应的斥力,以此保证了减震组件5的缓冲能力始终较强,进而使建筑本体1的抗震能力更好。
实施例二中,发生地震时缓冲杆51受到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时,会沿着活动仓52进行滑移运动,此时建筑本体1与活动仓52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减震弹簧53受到挤压产生压缩,减震弹簧53的缓冲性能较强,从而可抵消建筑结构受到的冲击力,以此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缓冲杆51向活动仓52内滑移时,第一磁块511与第二磁块523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使二者之间的斥力增大,斥力可抵消部分的冲击力,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1)及设于建筑本体(1)下方的安全护壳(2),其特征是:所述安全护壳(2)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浮体(3),所述浮体(3)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制浮体(3)运动方向的导向组件(4),所述浮体(3)的上表面上设有减震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与浮体(3)固定连接的活动仓(52)、穿设活动仓(52)的缓冲杆(51)及固定连接在活动仓(52)上表面上且与建筑本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缓冲垫(54),所述活动仓(52)上开设有可供缓冲杆(51)穿过的通孔(521),所述缓冲杆(51)的周侧与通孔(521)的内壁抵触,且所述缓冲杆(51)可在通孔(521)内滑移,所述缓冲杆(51)远离活动仓(52)的端部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51)穿设所述缓冲垫(54),且所述缓冲杆(51)周侧与所述缓冲垫(54)滑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与浮体(3)固定连接的活动仓(52)、穿设活动仓(52)的缓冲杆(51)及套设在缓冲杆(51)外部的减震弹簧(53),所述活动仓(52)上开设有可供缓冲杆(51)穿过的通孔(521),所述缓冲杆(51)的周侧与通孔(521)的内壁抵触,且所述缓冲杆(51)可在通孔(521)内滑移,所述减震弹簧(53)的两端部分别与建筑本体(1)及活动仓(52)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51)远离活动仓(52)的端部与建筑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仓(52)内填充有缓冲球(5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杆(51)位于活动仓(52)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12),所述活动板(512)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抵接部(513),所述抵接部(513)远离活动板(512)的一侧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孔(521)内嵌设有滚珠(522),所述滚珠(522)与所述通孔(521)滚动连接,所述滚珠(522)与缓冲杆(51)的周侧抵触,所述滚珠(522)与所述缓冲杆(51)滑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杆(51)位于活动仓(52)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511),所述活动仓(52)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523),所述第一磁块(511)与所述第二磁块(523)的相对面互为异名相斥磁极,所述第一磁块(511)与所述第二磁块(523)之间的斥力大于建筑本体(1)的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与安全护壳(2)固定连接的导向杆(41)、套设在导向杆(41)上且与浮体(3)固定连接的导向块(42)及固定连接在导向杆(41)远离安全护壳(2)端部的限位块(43),所述导向块(42)能沿所述导向杆(41)滑移。
CN201921032587.9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Active CN210421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2587.9U CN21042138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2587.9U CN21042138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1387U true CN210421387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2587.9U Active CN21042138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138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770A (zh) * 2020-08-06 2020-11-10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防洪抗震的建筑抗震结构
CN113006578A (zh) * 2021-03-24 2021-06-22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
CN113309218A (zh) * 2021-06-04 2021-08-27 陕西超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建筑之间的钢结构连廊
CN114291427A (zh) * 2022-01-26 2022-04-08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商务运输用高效收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770A (zh) * 2020-08-06 2020-11-10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防洪抗震的建筑抗震结构
CN113006578A (zh) * 2021-03-24 2021-06-22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
CN113309218A (zh) * 2021-06-04 2021-08-27 陕西超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建筑之间的钢结构连廊
CN113309218B (zh) * 2021-06-04 2023-12-08 陕西超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建筑之间的钢结构连廊
CN114291427A (zh) * 2022-01-26 2022-04-08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商务运输用高效收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1387U (zh) 一种防洪抗震建筑结构
CN111155638B (zh) 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
CN210395664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204226543U (zh) 双侧空间受限自触发式三维隔震台座
CN209115598U (zh) 一种具有缓冲限位装置的三维摩擦摆隔震支座
CN104032847B (zh) 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复合隔震支座
CN109139786A (zh) 一种具有缓冲限位装置的三维摩擦摆隔震支座
CN211228988U (zh) 一种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CN210561685U (zh) 一种减震桥梁结构
CN202064376U (zh) 减震缓冲器
CN205399192U (zh) 一种斜面分级抗震单向活动支座
CN213709159U (zh) 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CN108589513B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震配重体系及其工作方法
CN114790785A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大承载力高耗能三维隔震支座
CN208309655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3359001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CN2103423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1285648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02577646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装置
CN204826286U (zh) 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
CN216279187U (zh) 一种包括竖向阻尼的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隔振装置
CN102401080A (zh) 带限位保护系统三维文物隔震装置
CN203487451U (zh) 大跨度桥梁的水平弹性阻尼系统
JP2013142440A (ja) 免震構造体
CN215406691U (zh) 一种减震式房屋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