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0256U -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0256U
CN210410256U CN201920906948.1U CN201920906948U CN210410256U CN 210410256 U CN210410256 U CN 210410256U CN 201920906948 U CN201920906948 U CN 201920906948U CN 210410256 U CN210410256 U CN 21041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mixing
interlayer
main body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69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文发
褚强
王清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City Zhaoshun Frp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City Zhaoshun Frp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City Zhaoshun Frp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69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0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包括罐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混合夹层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混合夹层的设置,增加了流体内分子之间的碰撞,促进了流体内部的对流,同时还有利于湍流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度;同时螺旋挡板的设置使流体产生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度,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流体具有很好的混合均匀度,同时混合不需要外界设备的驱动,节省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背景技术
混合罐是目前工业生产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混合固体、气体以及液体;常用的流体混合罐通常将需要混合的流体通入混合罐体中,通过搅拌器/螺旋桨等设备对流体的搅动使流体内分子运动加剧,促进不同流体的混合;该设备简单稳定,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维持搅拌器/螺旋桨的转动,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所述混合夹层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夹层环绕罐体侧壁一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夹层内设置若干隔断板,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每个所述混合区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上分别设置向混合夹层内延伸的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入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上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顺着流体运动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出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下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逆向流体运动方向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折流隔板;所述折流隔板设置在罐体轴截面的位置,折流隔板一端与罐体一端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罐体另一端不连接;所述折流隔板将主体腔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两者首尾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均设置在罐体与折流隔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第一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腔相连通。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设置第一支入口、第二支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罐体上还设置减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混合夹层的设置,使流入混合罐的流体部分流入混合夹层再流出,增加了流体内分子之间的碰撞,促进了流体内部的对流,同时还有利于湍流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度;同时螺旋挡板的设置使流体产生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度,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流体具有很好的混合均匀度,同时混合不需要外界设备的驱动,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包括圆柱形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第一流体入口2、第一流体出口3。
罐体1内包括主体腔11、混合夹层12、折流隔板13;混合夹层12环绕罐体1侧壁1a一周,主体腔11包裹在混合夹层12内;折流隔板13位于罐体1轴截面的位置,折流隔板13的一端与罐体1的一个端部1b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的另一个端部1b不连接(即存在间隙);折流隔板13将主体腔11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位于上面的第一腔111和位于下面的第二腔112;第一腔111的尾部与第二腔112的首部相连通(按流体流动方向,以流体流入腔体的位置为首部,以流体流出腔体的位置为尾部);同时折流隔板13也将混合夹层12分成与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分别对应的两部分;第一流体入口2、第一流体出口3均设置在罐体1与折流隔板13连接的端部1b,其中第一流体入口2与第一腔111相连通,第一流体入口2设置第一支入口21、第二支入口22;第一流体出口3与第二腔112相连通。
混合夹层12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用于连通混合夹层12与主体腔11;第二流体入口14上设置向混合夹层12内延伸的第一导流板141;第一导流板141设置在第二流体入口14上位于流体运动上游的位置(即流体流动路径中更靠近第一流体入口2的一侧),第一导流板141顺着流体运动方向倾斜;第二流体出口15上设置向混合夹层12内延伸的第二导流板151;第二导流板151设置在第二流体出口15上位于流体运动下游的位置(即流体流动路径中更靠近第一流体出口3的一侧),第一导流板151逆向流体运动方向倾斜;混合夹层12内还设置若干隔断板16,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121;每个混合区121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
同时主体腔11的腔壁内侧,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之间设置螺旋挡板17,即该挡板设置为螺旋向前(流体流动方向)。
另外罐体1上设置减压口4,位于没与折流隔板13连接的一端;减压口4用于在流体混合罐内压力过大时减少压力,从而提高流体混合罐的安全性。
使用时:两种不同的流体从第一支入口21、第二支入口22分别流入主体腔11内;部分流体通过第二流体入口14进入混合夹层12的混合区121内,之后通过第二流体出口15再次流回主体腔11,第一导流板141、第二导流板151的设置使流体的流入流出更加方便;由于从混合夹层12流回的流体其流动方向与主体腔11中的流体不同;故会增加流体内的分子间的碰撞,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混合度;同时入口、出口相对狭小,故流体流过时流速会加快,从混合夹层12流回的流体会“射”入主体腔11中,增加了主体腔11内部流体湍流的发生性,有利于流体内部的混合;另外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流速加快则其压力会变小,从而回流入主体腔11的流体,会吸引周边的流体,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流体内部的混合程度;不仅如此,在主体腔11中正常流动的流体由于受到螺旋挡板17的作用会产生旋流,相当于受到搅拌装置的搅动,从而也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混合度;流体从第一腔111的首部流向尾部,期间流体多次有部分进入混合区121再流出;到了第一腔111的尾部,流体改变流动方向进入第二腔112首部;流体由于折流再一次发生大规模的搅动,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程度;之后流体再向前运动从第一流体出口3流出。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所述混合夹层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夹层环绕罐体侧壁一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夹层内设置若干隔断板,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每个所述混合区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上分别设置向混合夹层内延伸的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入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上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顺着流体运动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出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下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逆向流体运动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折流隔板;所述折流隔板设置在罐体轴截面的位置,折流隔板一端与罐体一端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罐体另一端不连接;所述折流隔板将主体腔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两者首尾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均设置在罐体与折流隔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第一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设置第一支入口、第二支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还设置减压口。
CN201920906948.1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Active CN21041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6948.1U CN21041025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6948.1U CN21041025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0256U true CN210410256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5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6948.1U Active CN21041025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0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19194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KR101865240B1 (ko) 나노 기포 발생장치
CN210410256U (zh)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CN208852717U (zh) 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
CN204522887U (zh) 一种加药混合器
CN209519621U (zh) 一种可调剪切强度与混合度的动态混合器
CN216038881U (zh) 一种负压式高效溶气装置
CN216630863U (zh) 一种酸化反应装置
JP2013220383A (ja) 気液混合装置
CN103657497B (zh) 用于液体混合的三级混合系统
CN211706460U (zh) 一种管道混合器
CN115895874A (zh) 一种普鲁兰酶生产除杂设备
US8561972B2 (en) Low pressure gas transfer device
CN113967420B (zh) 多级水力循环混合器
CN209555650U (zh) 用于漂白剂和中浓纸浆混合的中浓混合器
CN220766535U (zh) 二级搅拌混合器
CN215276703U (zh) 多级水力循环混合器
CN207446008U (zh) 一种文丘里混合器喷嘴及文丘里混合器
CN217202216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
CN110124550A (zh) 一种微助力管道混合器
CN204093328U (zh) 混合装置
CN220238397U (zh) 污水处理药剂加药混合反应装置
CN111635088A (zh) 一种射流式加药装置
CN212855319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器
CN204803057U (zh) 混合扩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200 Li Li Zhen Lu Xu Xin TA Lian Nan Lu,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u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3355 Linhu Avenue, FE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JIANG CITY ZHAOSHUN FRP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