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3553U -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3553U
CN210403553U CN201921668036.1U CN201921668036U CN210403553U CN 210403553 U CN210403553 U CN 210403553U CN 201921668036 U CN201921668036 U CN 201921668036U CN 210403553 U CN210403553 U CN 210403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driving
arm
generating
driv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80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680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3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3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3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包括多个按键、一触发组件、一通信板以及一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多个触发件,其中各所述触发件分别被相对应地设置于各所述按键之下,其中所述通信板被设置于所述触发组件之下并电连接于所述自发电模组,其中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自发电模组被驱动而产生电能,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而产生一按键指令使所述通信板被所述自发电模组供给电能地发射一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自发电开关,尤其涉及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背景技术
开关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其在电气设备的控制领域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位置。有线开关目前仅适用于固定位置的电气设备使用,更不便于被携带外出使用,也就是说,有线开关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无法在任意区域内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对于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生活多样化的消费者来讲,有线开关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现有的开关主要依赖电池供电,用户需要在一定周期内更换电池,由于开关被广泛使用,对电池的需求量十分庞大,也就相应地造成了大量的废弃电池,这无疑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电池供电式开关还存在的问题是,当开关长时间未使用时,会出现由电池漏液而损坏开关的情况。
现有的一些回弹式自发电无线开关只能采用单边按压或者倾斜运动,而且需要对应设置多个自发电装置才能够实现多个位置的按压,换句话说,所述回弹式自发电无线开关无法使用同一自发电内核来实现多个按键的驱动以对应实现不同控制信号的发射。然而,在增多自发电装置的同时会相应增加所述自发电无线开关的成本,如此一来,将不利于所述自发电无线开关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
在公开号为CN2065165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揭露了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其中所述手持发射设备包括一驱动模块 3P和一发电模块4P,所述驱动模块3P包括一第一驱动部8P、一第二驱动部9P 以及一双扭簧10P,所述第一驱动部8P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部9P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9P呈X型设置,所述发电模块4P包括一弹片7P,当所述驱动模块3P 被按压时,所述双扭簧10P被压缩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部8P和所述第二驱动部 9P之间的X夹角变小,从而带动所述发电模块4P的所述弹片7P向下运动以使得所述发电模块4P内部的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能。可以看出,所述第一驱动部8P和所述第二驱动部9P呈X型结构,其安装工艺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需占用较大的体积以供其驱动运动。还可以从图1看出,所述驱动模块 3P与所述发电模块4P相邻被设置,其限制了所述手持发射设备的长度至少要大于所述驱动模块3P和所述发电模块4P的长度的总合,也就是说,所述驱动模块 3P和所述发电模块4P的位置的设置使得所述手持设备的整体体积被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手持发射设备在电路模块中设置有多个微动开关42P用于被触发而使得电路板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微动开关42P增加了整个电路模块的高度,相应地所述手持发射设备的高度至少要大于整体电路模块的高度,这无疑使得所述手持发射设备的整体体积被扩大,而且,所述微动开关42P容易被损坏或者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容易导致开关失灵的现象。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手持发射设备还需通过设置弹簧52P来支撑按键,其安装工艺复杂也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加。由于所述弹簧52P具有回弹力,用户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度才能够按动按键,而且所述弹簧52P会导致按压的力度的不均匀,有可能发生按键被卡死的情况,不利于用户的操作体验。
总而言之,现有的自发电无线开关难以实现使用同一自发电内核供多个按键独立运作的同时还保证体积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能够自发电以为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供给电能,从而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以无电池方式发射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包括一驱动单元和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一发电装置,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被驱动时,所述发电装置被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平衡架,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被联动于所述平衡架,以当所述平衡架的任意位置被驱动时,所述驱动单元能够被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包括多个按键,藉由任一所述按键的按压,所述自供电模组被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按键被设置于所述平衡架之上,以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被驱动而平衡驱动所述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被垂直向下驱动而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即各所述按键被维持同样的行程,以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各所述按键被垂直按压而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以提供一符合用户传统操作习惯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多个所述按键由所述自发电模组供电并能够相互独立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进一步包括一通信板,其中藉由不同的所述按键被按压,所述通信板接收相对应的按键指令而发射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控制模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按键相互独立地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射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也就是说,任一所述按键的工作不会对其他按键的工作产生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进一步包括一触发组件,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多个与各所述按键相对应设置的触发件,其中当各所述按键被按压时,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而产生所述按键指令使所述通信板发射相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任一所述触发件被按压时不会联动其他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射所述控制信号,以提高所述控制信号发射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当一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其它所述触发件被维持于原状态,从而防止其他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射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从而防止各所述控制信号的发射产生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触发件被设置有弹性,其中当任一所述触发件被按压时,其他所述触发件被维持于原状态以支撑所述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操作槽,其中各所述触发件被设置于所述操作槽,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其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按压且所述平衡架被驱动向下移动,其他所述触发件于所述操作槽维持于原状态而不会触发所述通信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平衡架于各所述操作槽延伸有相对应的凸起边缘,其中所述按键与各所述凸起边缘以相卡合的方式形成连接,以便于所述按键被安装于所述平衡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多个所述按键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射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的操作藉由同一所述自发电模组供电,避免了多个自发电模组布设所导致的无线开关体积增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小型化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驱动臂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相互联动的一第二驱动臂,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之间设置有一容置室,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容置室之间以保证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整体体积较小,从而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任一按键被按压而驱动所述平衡架向下移动时,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以分散所述平衡架对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被设置有一穿孔,用于被穿扣于钥匙扣、背包扣等结构上以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被携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顶盖和与之相适配的一底座,其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以相扣接的方式被安装,避免了使用螺丝钉安装方式的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壳体周边被倒圆角设计以保证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尖锐的边角刮伤用户。
为实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自发电模组,包括:
一发电装置;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并包括一第一驱动臂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相互联动的一第二驱动臂,其中当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被驱动时,所述发电装置被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以及
一平衡架,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之上,以当所述平衡架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被所述平衡架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同步且平衡地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之间被设置有一容置室,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容置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平衡架延伸有两平衡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分别被设置有一驱动槽,其中各所述平衡杆相对于各所述驱动槽被设置,以当所述平衡架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相对应的所述平衡杆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槽垂直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进而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平衡架具有一平衡板,其中各所述平衡杆延伸自所述平衡板的两端,以当所述平衡板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各所述平衡杆能够向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发电模组进一包括一回复件,其中所述回复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之下以弹性支撑所述驱动单元,当所述驱动单元被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时,所述回复件储蓄势能并于作用于所平衡架的力消失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驱动单元回复原始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回复件具有两弹性支撑臂,各所述弹性支撑臂分别弹性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以维持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平衡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回复件被设置为一扭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发电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平衡架相适配以将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发电装置容纳于两者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滑杆,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滑槽,其中各所述滑杆能够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以便于所述平衡架的平衡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滑槽,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滑杆,其中各所述滑杆能够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以便于所述平衡架的平衡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一第一操作臂和延伸自所述第一操作臂两端的两第一传动臂,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一第二操作臂和延伸自所述第二操作臂两端的两第二传动臂,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臂与所述第二操作臂相对地设置,其中各所述第一传动臂被可传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第二传动臂,由此形成所述容置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承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嵌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经由一连接件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分别包括两枢转轴,其中各所述枢转轴分别被设置于各所述第一传动臂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枢转槽,其中各所述枢转轴能够于各所述枢转槽内转动以便于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线圈组包括一铁芯和缠绕设置于所述铁芯的一线圈,其中所述磁组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并包括两导磁板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板之间的一永磁体,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宽度被设置小于两所述导磁板的宽度,以此于两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一间隙,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间隙,当所述磁组被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移动时,所述铁芯于所述间隙中交替地接触各所述导磁板,从而切割所述磁组的磁感线,进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磁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磁组藉由所述弹性件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活动臂,其中所述活动臂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组而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磁组,其中当所述磁组被所述驱动单元联动驱动时,所述活动臂于所述线圈组发生枢转,从而便于所述磁组与所述线圈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撑架,其中所述线圈支撑架被环绕设置于所述铁芯以用于支撑所述线圈。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包括:
上述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组;
一通信板,其中所述通信板电连接于所述自发电模组并被设置为能够发射一控制信号;
一触发组件,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一支撑垫和延伸于所述支撑垫的多个触发件,其中所述支撑垫被设置于所述通信板之上,当任一所述触发件被按压时,所述通信板被驱动而产生电能;以及
多个按键,其中多个所述按键被耦合于所述自发电模组并对应于各所述触发件被设置,其中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自发电模组被驱动产生电能,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而产生一按键指令使所述通信板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触发组件为薄膜开关、轻触开关、微动开关、检测开关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他所述触发件维持原状态并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按键,从而维持其他所述按键于原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的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操作槽,其中各所述触发件分别被设置于各所述操作槽,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其他所述触发件于相对应的所述操作槽维持于原状态而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触发件具有一导电硅胶垫片,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并与所述通信板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其中当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使得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接触于所述通信板时,所述通信板的电路被导通而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一悬持部,其中所述悬持部被设置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且其位置被设置高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最低端的位置,其中所述导电硅胶垫片于所述悬持部之下被设置于所述悬持部,从而形成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所述通信板、所述触发组件、所述平衡架以及所述按键被设置以层叠方式相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的所述平衡架包括多个凸起边缘,各所述凸起边缘被设置有一安装槽,其中各所述按键延伸有一安装脊,所述安装脊适于被卡合于所述安装槽以形成所述按键被耦合于所述自发电模组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进一步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适配的一顶盖,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一容纳腔,以供容纳所述触发组件、所述通信板以及所述自发电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有一穿孔,所述穿孔适于被穿扣于带状或钩状结构以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被携带。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信号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压任一按键;
(b)藉由所述按键的按压,驱动一平衡架向下移动;
(c)藉由所述平衡架的向下移动,平衡驱动一驱动单元;
(d)藉由所述驱动单元的移动,驱动一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e)藉由所述按键的按压,触发一触发件产生一按键指令并导通一通信板的电路;以及
(f)藉由所述发电装置的电能供给,所述通信板依所述按键指令发射一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步骤(d)中,藉由所述平衡架的向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第一驱动臂和一第二驱动臂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步骤(e)中,其中与被按压的所述按键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其他所述触发件被维持于原状态而支撑其他所述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所述通信板、所述触发件、所述平衡架以及所述按键被设置以层叠方式相组装。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手持发射设备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爆炸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爆炸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使用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9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1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种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种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种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E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种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一发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信号发射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2至图5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被阐明,如图2至图5B所示,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10包括多个按键20、一触发组件30、一通信板40以及一自发电模组50,其中所述触发组件30包括多个触发件31,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分别被相对应地设置于各所述按键20之下,其中所述通信板40被设置于所述触发组件30之下并电连接于所述自发电模组50,其中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自发电模组50被驱动而产生电能,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被触发而产生一按键指令,从而使得所述通信板40被所述自发电模组50供给电能地依所述按键指令发射一控制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触发组件30可以但不限制为薄膜开关、轻触开关、微动开关或检测开关,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触发组件30被实施为一轻触开关。
具体地,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具有一导电硅胶垫片311,所述导电硅胶垫片 311被悬持设置于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触发件31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而与所述通信板40处于非接触的状态,而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而驱动所述自发电模组50产生电能时,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而使得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接触于所述通信板40,从而导通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以此所述通信板40被所述自发电模组 50供给电能地发射相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为,其中当所述按键20被按压而驱动所述自发电模组50产生电能的同时,所述触发件31被触发而产生所述按键指令,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被导通而能够被所述自发电模组50供给电能地依所述按键指令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任一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时不会联动其他所述触发件 31触发所述通信板40发射所述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当一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时,仅与所述触发件31相对应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才能够接触到所述通信板40,而其他所述触发件31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悬持于其他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而被维持于与所述通信板40的非接触状态,以此所述通信板40仅能够被与之相接触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触发而发射所述控制信号。换句话说,各所述按键20驱动所述触发件31触发驱动所述通信板40发射所述控制信号的工作是相互独立地,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的发射不会相互干扰。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触发件31包括一悬持部312,其中所述悬持部312 被设置于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且其位置被设置高于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最低端的位置,其中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于所述悬持部312之下被粘接于所述悬持部 312,从而形成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31底部的状态,换句话说,在原始状态下,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31的底部而与所述通信板40处于非接触的状态,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被维持于断开的状态,而仅当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时,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接触于所述通信板40 而导通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从而所述通信板40依所述按键指令发射相应的所述控制信号。
特别地,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具有弹性,其中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而使得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时,其他所述触发件31被维持于原状态而能够支撑相对应的按键20并且相对应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维持于悬持于所述触发件 31的底部的状态,以此其他所述按键20不会被联动而驱动所述通信板40发射所述控制信号,也就是说,任一所述按键20的工作是相互独立地。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按键20,相对应地,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触发件3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包括四个所述按键20和四个所述触发件31,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的位置分别与各所述按键20的位置相对应以能够分别被所述按键20按压而驱动所述通信板40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可以但不限制被设置由橡胶、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触发件31被实施为一硅胶按键20,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触发件31可以一体集成于所述按键20,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还应该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不同的所述按键20 被按压时,所述通信板40被触发所发射的所述控制信号也不同,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多个所述按键20能够对应发射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的需求。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触发组件30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垫32,其中所述支撑垫 32被设置于所述通信板40之上以支撑多个所述触发件31,优选地,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延伸于所述支撑垫32,以便于各所述触发件31的位置能够对应于各所述按键20的位置被设置,从而便于所述触发组件30的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通信板40可以被实施为一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多个所述按键20触发所述通信板40发射不同的所述控制信号的操作藉由同一个所述自发电模组50 供电,一方面避免了多个所述自发电模组50的布设而增大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体积缺陷,另一方面还能够节约所述自发电开关的成本,从而提供一生产成本更低,体积更小型化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进一步包括一壳体11,其中所述壳体11具有一容纳腔110,以供容纳所述触发组件30、所述通信板40以及所述自发电模组50于其内。所述壳体11包括一底座111和一顶盖112,其中所述底座111和所述顶盖112相互适配,其中所述容纳腔110被设置于所述底座111和所述顶盖112之间。
特别地,其中所述底座111和所述顶盖112以相互扣接的方式被安装,避免了使用螺丝钉安装方式的不美观,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外观无需设置螺丝等辅助安装件,而且,所述壳体11周边被倒圆角设计以保证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尖锐边角刮伤用户,以此提供一整体外观整洁美观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顶盖112具有多个按键槽1121以便于用户通过所述按键槽1121按压所述按键20。
另外,所述壳体11的所述底座111还被设置有一穿孔113,所述穿孔113适于被穿扣于带状或者钩状结构,以适用于被穿扣于钥匙扣、背包扣等结构,从而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被携带。
更进一步地,如图5A至图8所示,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50包括一发电装置 51和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51的一驱动单元52,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52被驱动时,所述发电装置51被所述驱动单元52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驱动单元52被联动于所述按键20,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驱动单元52被驱动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
具体地,所述自发电模组50进一步包括一平衡架53,其中所述平衡架53 被耦合于所述按键20,其中所述驱动单元52藉由所述平衡架53被联动于所述按键20,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被平衡驱动而联动驱动所述驱动单元52,从而所述驱动单元52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驱动单元52包括一第一驱动臂521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相互联动的一第二驱动臂522,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52之上,当所述平衡架53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或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从而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驱动臂521被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521会联动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转动,当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被驱动时,所述第二驱动臂 522也会联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转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中的任一个被驱动都会联动另一个驱动臂转动,以此实现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能够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
换句话说,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52的所述第一驱动臂521或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被所述平衡架53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是同步且平衡地发生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之间被设置有一容置室520,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被设置于所述容置室520内,换句话说,所述发电装置51被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环绕设置,以保证所述发电装置51的体积不会额外增加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横向或者纵向体积,从而提供一小型化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的翘板式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通过任一所述按键20的垂直按压而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 产生电能,具体地,其中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而驱动所述平衡架53向下移动时,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以分散所述平衡架53对所述驱动单元52的作用力,从而避免所述驱动单元52集中受力而影响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平衡架53延伸有两平衡杆531,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 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分别被设置有一驱动槽523,其中各所述平衡杆531 相对于各所述驱动槽523被设置,以当所述平衡架53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各所述平衡杆531分别于各所述驱动槽523垂直向下移动,从而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平衡架53具有一平衡板532,其中各所述平衡杆531 延伸自所述平衡板532的两端,以当所述平衡板532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各所述平衡杆531能够向下移动,从而各所述平衡杆531能够分别于所述驱动槽523 内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
特别地,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设置有多个操作槽533,其中各所述触发件 31被设置于所述操作槽533,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其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且所述平衡架53被驱动向下移动,被按压的所述触发件31被触发而产生所述按键指令使所述通信板40发射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其他所述触发件31于所述操作槽533维持于原状态而不会触发所述通信板4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平衡架53的所述平衡板532延伸有多个凸起边缘 5321,以此于对应的所述凸起边缘5321内形成对应的所述操作槽533,其中各所述按键20与各所述凸起边缘5321以相卡合的方式形成连接,以此当所述按键 20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能够被驱动向下移动。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各所述按键20被可拆卸地安装于各所述平衡架53的各所述凸起边缘5321。具体地,其中各所述凸起边缘5321被设置有一安装槽5322,其中各所述按键20延伸有一安装脊21,其中所述安装脊21适于被卡合于所述安装槽5322以形成所述按键20与所述凸起边缘5321耦合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安装槽5322和所述安装脊21的设计便于各所述按键20 被安装于所述平衡架53。还可以理解为,其中各所述按键20可以被设置有所述安装槽5322,而各所述凸起边缘5321被设置有所述安装脊2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应该理解为,其中各所述触发件31被设置于各所述操作槽533以对应于各所述按键20的位置,以此当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向下移动,与所述按键20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被按压而与所述通信板40接触,从而导通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以使得所述通信板40发射相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其他所述触发件31于所述操作槽533被暴露并维持于原始状态以弹性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按键20,从而保证其他所述按键20被维持于原状态。此时,其他所述触发件31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不会与所述通信板40接触,从而不会干扰被按压的所述触发件31触发所述通信板40所发射的所述控制信号,以此保证所述控制信号发射的准确性。而且,其他所述按键20被其他所述触发件31支撑而维持于原状态能够避免发生其他所述按键20被卡住的情况。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自供电模组包括一支撑座54,所述支撑座54与所述平衡架53相适配以将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容纳于两者之间,一方面所述平衡架53能够对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利用所述平衡架53与所述支撑座54之间的空间以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被设置得小型化,从而便于所述便携式开关被携带。
另外,其中所述通信板40和所述触发组件30也于所述支撑座54和所述平衡架53之间被设置,具体地,其中所述通信板40被设置于所述发电装置51之上,其中所述触发组件30被设置于所述通信板40之上并被设置于所述平衡架 53之下,以此控制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体积较小之外还能够便于所述驱动单元52、所述通信板40、所述触发组件30、所述平衡架53以及所述按键20 之间的联动性,以此在用户按压所述按键20时能够同时驱动发电和发射所述控制信号,由此提供一体积小、操作符合用户传统操作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10。
换句话说,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所述通信板40、所述触发组件30、所述平衡架53以及所述按键20被设置以层叠方式相组装,以此增强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的模块化和小型化,由此提供一体积小,操作手感良好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4,以此当所述平衡架53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能够于所述支撑座54可滑动地向下移动,当所述平衡架53被释放时,所述平衡架53能够被滑动至原始状态。
具体地,其中所述支撑座54被设置有多个滑杆541,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设置有多个滑槽534,其中各所述滑杆541能够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534内滑动以形成所述平衡架53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4的状态,从而便于所述平衡架53的平衡移动。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平衡架53于所述支撑座54的可滑动设置能够便于所述平衡架53被平衡驱动,从而便于所述发电装置51能够被平衡驱动发电。
应该理解为,其中所述滑杆541和所述滑槽534也可以被反向设置,具体地,其中所述支撑座54也可以被设置有多个滑槽534,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设置有多个滑杆54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还应该理解为,其中所述滑杆541和所述滑槽534的数量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54被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杆541,其中所述平衡架53被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槽534。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一初始状态和一按压状态被阐明,如图5A所示,在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初始状态,各所述按键20被所述平衡架53支撑,所述驱动单元52的所述第一驱动臂 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呈一定角度地位于所述平衡架53之下,当任一所述按键20受到按压时,即所述平衡架53的任意位置被驱动时,所述按键20带动所述平衡架53向下移动,所述平衡架53两端的两所述平衡杆531分别于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驱动槽523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驱动槽523内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从而所述发电装置51被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如图5B所示,此时,与被按压的所述按键20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的所述导电硅胶垫片311被接触于所述通信板40并产生所述按键指令,以此使得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被导通,从而所述通信板40被所述发电装置51 供电地发射相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其中其他所述触发件31被维持于原始状态而支撑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按键20,从而保证各所述按键20能够独立地驱动所述通信板40发射所述控制信号。换句话说,被按压的所述按键20并不会联动其他所述按键20发生活动,从而保证各所述按键20之间的工作不会相互干扰。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开关通常由电池供电,用户只需按压开关的按钮即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通过垂直按压所述按键20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并在用户垂直按压所述按键20时同时,所述通信板40的电路被导通而能够发射所述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操作流程与用户传统的操作习惯一致,以此提供一符合用户传统操作习惯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被驱动向下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各所述按键20的按压行程是相同的,以此提供一操作手感良好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而且各所述按键20的按压行程一致还能够避免产生所述按键20被卡死的情况,由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所述按键20行程一致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如图6至图8所示,其中所述支撑座54被设置有一定位腔542,其中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被设置于所述定位腔542内,具体地,其中所述支撑座54包括多个定位件543,多个所述定位件543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腔542,多个所述定位件543用于固定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的位置以防止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发生移动。
应该理解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和所述驱动单元52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4的所述定位腔542内,也就是说,其中多个所述定位件543可以限制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的移动,但是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依然可以利用辅助工具自所述支撑座54被拆卸,相对来讲,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于所述支撑座54的可拆卸设置能够便于所述驱动单元52和所述发电装置51的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支撑座54的各所述滑杆541延伸自各所述定位件 5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支撑座54的各所述滑槽534形成于各所述定位件543。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50包括一回复件55,其中所述回复件55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52之下以弹性支撑所述驱动单元52,当所述驱动单元52被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时,所述回复件55储蓄势能并于作用于所平衡架53的力消失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驱动单元52回复原始状态。
具体地,其中所述回复件55具有两弹性支撑臂551,其中各所述弹性支撑臂551分别弹性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以维持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平衡移动。也就是说,各所述弹性支撑臂551 能够在所述平衡架53向下移动时对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 有一弹性支撑力以平衡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向下移动并储蓄势能,当所述平衡架53被释放时,各所述弹性支撑臂551释放所储蓄的势能以平行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恢复至原位,从而驱动所述平衡架53恢复原位,以此保证各所述按键20的按压或者恢复原位的行程一致,从而防止所述按键20被卡死。而且所述回复件55的设置还能够对所述平衡架53对所述驱动单元52的驱动有一缓冲作用,以使得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 10能够有一良好的操作手感。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回复件55被设置为一扭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支撑座54延伸有多个固定件544,其中多个所述固定件544用于固定所述发电装置51,具体地,其中多个所述固定件544以卡扣的方式固定所述发电装置51。
更进一步地,继续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包括一第一操作臂 5211和延伸自所述第一操作臂5211两端的两第一传动臂5212,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522包括一第二操作臂5221和延伸自所述第二操作臂5221两端的两第二传动臂5222,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臂5211与所述第二操作臂5221相对地设置,其中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由此于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之间形成所述容置室52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分别包括两枢转轴524,其中各所述枢转轴524分别被设置于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其中所述支撑座54进一步被设置有多个枢转槽545,其中各所述枢转轴524能够于各所述枢转槽545内可枢转地活动,以此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能够经由各所述枢转轴524于所述支撑座 54发生枢转,以此当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时,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能够经由各所述枢转轴 524于所述支撑座54发生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各所述枢转槽545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4的各所述定位件543。
如图9A和图9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支撑座54、所述驱动单元52以及所述发电装置51的侧视图被阐明,如图9A所示,其中在所述驱动单元52的初始状态,所述驱动单元52的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与所述支撑座54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当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53 被平衡驱动向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被所述平衡架 53驱动并藉由各所述枢转轴524于所述支撑座54发生转动,从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如图9B所示,当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被所述平衡架53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平行于所述支撑座54且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也平行于所述支撑座54。
应该理解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与所述支撑座54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而且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被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521与所述支撑座54之间的角度的变化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与所述支撑座54之间的角度的变化是相同的,以此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的行程是相同的,从而防止所述按键20由于行程不一致所发生的卡死现象,由此提供一所述按键20行程同步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0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以相互嵌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具体地,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具有一嵌接端525,其中另一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具有一嵌接槽526,其中一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具有一嵌接槽526,其中另一所第二传动臂5222具有一嵌接端525,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的所述嵌接端525被嵌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的所述嵌接槽526,其中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的所述嵌接端525 被嵌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的所述嵌接槽526,从而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与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相互嵌接的状态。
也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所述嵌接端525 和一所述嵌接槽526,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所述嵌接槽526 和一所述嵌接端525,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嵌接端525被嵌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嵌接槽526,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嵌接端525 被嵌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嵌接槽526,从而形成所述第一驱动臂521 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的状态。
如图10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驱动单元52的第一种变形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以相互嵌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可以理解为,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除所述嵌接槽526A和所述嵌接端525A 的形状不同之外,所述驱动单元52的第二种变形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变形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均相同。
还可以理解为,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嵌接槽526A被实施为一U形槽,其中所述嵌接端525A被实施为一U形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嵌接槽526和所述嵌接端525也可以被实施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0C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驱动单元52的第二种变形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以相互承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具体地,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具有一正梯形端525B,其中另一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具有一反梯形端526B,其中一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具有一正梯形端525B,其中另一说是第二传动臂5222具有一反梯形端526B,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的所述正梯形端525B与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的所述反梯形端526B相互承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的所述反梯形端526B与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的所述正梯形端525B相互承接,从而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与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相互承接的状态。
或者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所述正梯形端 525B和一所述反梯形端526B,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两端相对应的分别具有一所述反梯形端526B和一正梯形端525B,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正梯形端525B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反梯形端526B相互承接而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反梯形端526B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正梯形端525B 相互承接,从而形成所述第一驱动臂521与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的状态。
如图10D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驱动单元52的第三种变形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具体地,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分别具有一啮合端525C,其中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的各所述啮合端525C相互啮合而形成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的状态。
如图10E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驱动单元52的第四种变形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在这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臂521的所述第一传动臂5212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的所述第二传动臂5222经由一连接件527D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连接件527D可以被实施为一螺钉或铆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7和图11所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包括一磁组511和一线圈组512,其中所述线圈组512电连接于所述通信板40以形成所述通信板40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51的状态,其中所述磁组511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52,以当所述驱动单元52被驱动时,所述磁组511被所述驱动单元52联动而与所述线圈组512 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于所述线圈组512产生感应电流以供所述通信板40工作。
应该理解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被设置为一次被驱动所产生的电能足够供所述通信板40至少发射一次所述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所述发电装置51被驱动时所产生的电能满足所述通信板40的工作。
具体地,当所述驱动单元52被所述平衡架53驱动向下移动或者所述驱动单元52被所述回复件55释放势能而向上移动时,所述驱动单元52联动驱动所述磁组511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磁组511与所述线圈组51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所述线圈组512产生感应电流以供所述通信板40工作。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线圈组512包括一铁芯5121和缠绕设置于所述铁芯5121 的一线圈5122,其中所述磁组511包括两导磁板5111和设置于两导磁板5111 之间的一永磁体5112,其中所述永磁体5112的宽度小于两所述导磁板5111的宽度,从而于两所述导磁板5111之间形成一间隙5113,其中所述铁芯5121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间隙5113,当所述磁组511被所述驱动单元52驱动移动时,所述铁芯5121于所述间隙5113中交替地接触各所述导磁板5111,从而切割所述磁组511的磁感线,进而于所述线圈5122产生感应电流。
可选地,其中所述永磁体5112可以被设置由磁铁、永磁合金、永磁铁氧体以及稀土永磁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磁组511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5114,其中所述磁组511 藉由所述弹性件5114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52,当所述驱动单元52驱动所述弹性件5114时,所述弹性件5114联动所述磁组511发生移动。
可选地,其中所述弹性件5114可以被设置为一扭簧或一弹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51进一步包括一活动臂513,其中所述活动臂 513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组512而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磁组511,以当所述磁组511藉由所述弹性件5114被联动于所述驱动单元52时,所述活动臂513于所述线圈组512发生枢转,从而便于所述磁组511与所述线圈组51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撑架5123,其中所述线圈支撑架5123被环绕设置于所述铁芯5121以用于支撑所述线圈5122。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发电装置51进一步包括两磁组固定件514,其中各所述磁组固位件514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磁组511的两端以用于固定两所述导磁板511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还包括一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的信号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压任一按键20;
(b)藉由所述按键20的按压,驱动一平衡架53向下移动;
(c)藉由所述平衡架53的向下移动,平衡驱动一驱动单元52;
(d)藉由所述驱动单元52的移动,驱动一发电装置51产生电能;
(e)藉由所述按键20的按压,触发一触发件31产生一按键指令并导通一通信板40的电路;以及
(f)藉由所述发电装置51的电能供给,所述通信板40依所述按键指令发射一控制信号。
应该理解为,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所述步骤(d)和所述步骤(e) 为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在按压所述按键20时,所述发电装置51被驱动产生电能的同时,所述通信板30的电路也同时被导通而能够被所述发电装置51供给电能地发射所述控制信号,因此所述步骤(d)和所述步骤(e)的顺序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驱动单元52的一第一驱动臂 521与一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地设置,当所述第一驱动臂521或所述第二驱动臂522之一被驱动时,会联动驱动另一驱动臂转动。也就是说,在所述步骤(d) 中,藉由所述平衡架53的向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52的所述第一驱动臂521和所述第二驱动臂522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51。
可以理解为,藉由任一所述按键20的按压,所述平衡架53平衡驱动所述驱动单元52的行程是相同的,因此各所述按键20的按压行程是相同的,由此提供一按压手感良好的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10。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其中在所述步骤(e)中,其中与被按压的所述按键 20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31被触发,其他所述触发件31被维持于原状态而支撑其他所述按键20,因此任一所述按键20被按压时不会联动其他所述按键20活动,以此保证所述控制信号发射的准确性。
本领域的技艺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1)

1.一种自发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电装置;
一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并包括一第一驱动臂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相互联动的一第二驱动臂,其中当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被驱动时,所述发电装置被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以及
一平衡架,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之上,以当所述平衡架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被所述平衡架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同步且平衡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之间被设置有一容置室,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容置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平衡架延伸有两平衡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分别被设置有一驱动槽,其中各所述平衡杆相对于各所述驱动槽被设置,以当所述平衡架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相对应的所述平衡杆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槽垂直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或所述第二驱动臂,进而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平衡架具有一平衡板,其中各所述平衡杆延伸自所述平衡板的两端,以当所述平衡板的任意位置被按压时,各所述平衡杆能够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电模组,进一包括一回复件,其中所述回复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之下以弹性支撑所述驱动单元,当所述驱动单元被所述平衡架平衡驱动时,所述回复件储蓄势能并于作用于所平衡架的力消失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驱动单元回复原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回复件具有两弹性支撑臂,各所述弹性支撑臂分别弹性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以维持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平衡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回复件被设置为一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平衡架相适配以将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发电装置容纳于两者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滑杆,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滑槽,其中各所述滑杆能够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以便于所述平衡架的平衡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滑槽,其中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滑杆,其中各所述滑杆能够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以便于所述平衡架的平衡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一第一操作臂和延伸自所述第一操作臂两端的两第一传动臂,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一第二操作臂和延伸自所述第二操作臂两端的两第二传动臂,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臂与所述第二操作臂相对地设置,其中各所述第一传动臂被可传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第二传动臂,由此形成所述容置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承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嵌接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经由一连接件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分别包括两枢转轴,其中各所述枢转轴分别被设置于各所述第一传动臂和各所述第二传动臂,其中所述支撑座被设置有多个枢转槽,其中各所述枢转轴能够于各所述枢转槽内转动以便于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相互联动地平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线圈组包括一铁芯和缠绕设置于所述铁芯的一线圈,其中所述磁组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并包括两导磁板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板之间的一永磁体,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宽度被设置小于两所述导磁板的宽度,以此于两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一间隙,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间隙,当所述磁组被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移动时,所述铁芯于所述间隙中交替地接触各所述导磁板,从而切割所述磁组的磁感线,进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磁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磁组藉由所述弹性件被耦合于所述驱动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活动臂,其中所述活动臂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组而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磁组,其中当所述磁组被所述驱动单元联动驱动时,所述活动臂于所述线圈组发生枢转,从而便于所述磁组与所述线圈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发电模组,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撑架,其中所述线圈支撑架被环绕设置于所述铁芯以用于支撑所述线圈。
22.一种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21中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组;
一通信板,其中所述通信板电连接于所述自发电模组并被设置为能够发射一控制信号;
一触发组件,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一支撑垫和延伸于所述支撑垫的多个触发件,其中所述支撑垫被设置于所述通信板之上,当任一所述触发件被按压时,所述通信板被驱动而产生电能;以及
多个按键,其中多个所述按键被耦合于所述自发电模组并对应于各所述触发件被设置,其中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自发电模组被驱动产生电能,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而产生一按键指令使所述通信板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触发组件为薄膜开关、轻触开关、微动开关、检测开关中的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触发所述通信板发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他所述触发件维持原状态并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按键,从而维持其他所述按键于原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的所述平衡架被设置有多个操作槽,其中各所述触发件分别被设置于各所述操作槽,当任一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其他所述触发件于相对应的所述操作槽维持于原状态而支撑相对应的所述按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各所述触发件具有一导电硅胶垫片,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并与所述通信板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其中当所述触发件被按压而使得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接触于所述通信板时,所述通信板的电路被导通而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一悬持部,其中所述悬持部被设置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且其位置被设置高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最低端的位置,其中所述导电硅胶垫片于所述悬持部之下被设置于所述悬持部,从而形成所述导电硅胶垫片被悬持于所述触发件的底部的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发电装置、所述通信板、所述触发组件、所述平衡架以及所述按键被设置以层叠方式相组装。
29.根据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自发电模组的所述平衡架包括多个凸起边缘,各所述凸起边缘被设置有一安装槽,其中各所述按键延伸有一安装脊,所述安装脊适于被卡合于所述安装槽以形成所述按键被耦合于所述自发电模组的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进一步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适配的一顶盖,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一容纳腔,以供容纳所述触发组件、所述通信板以及所述自发电模组。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有一穿孔,所述穿孔适于被穿扣于带状或钩状结构以便于所述便携式自发电开关被携带。
CN201921668036.1U 2019-09-30 2019-09-30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Active CN210403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036.1U CN21040355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036.1U CN21040355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3553U true CN210403553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8036.1U Active CN21040355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3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9526U (zh) 智能控制器
CN112187096A (zh)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CN210403553U (zh)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
CN108066982B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7441550U (zh) 拨动按键开关器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0660600A (zh) 便携式自发电开关及其自发电模组和信号发射方法
CN2104321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40013989A1 (en) Wall intelligent switch, wireless intelligent switch and switch mounting frame
CN216597373U (zh) 一种双触发式静音开关
CN211743016U (zh) 电子设备
CN213024783U (zh) 一种自发电遥控器
CN210167291U (zh) 超薄自发电无线开关
CN111245193A (zh) 翘板开关发电结构
CN210073677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12863927A (zh) 一种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剪刀脚键盘
CN220984411U (zh) 一种自发电无线开关
CN218274345U (zh) 开关
CN211701808U (zh) 一种按键开关发电结构
CN112838738B (zh) 一种侧置双磁铁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CN220913633U (zh) 全域触控板及其键盘
CN220210269U (zh) 一种小型化振动马达模组
CN217641093U (zh) 自发电手控器
CN220400460U (zh) 一种可插拔的超薄机械键盘开关
CN214376354U (zh) 一种机械鼠标
CN211294899U (zh) 自发电无线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