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2575U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02575U CN210402575U CN201920698491.XU CN201920698491U CN210402575U CN 210402575 U CN210402575 U CN 210402575U CN 201920698491 U CN201920698491 U CN 201920698491U CN 210402575 U CN210402575 U CN 210402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carrier
- cabinet
- received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具有存放空间,存放空间包括多个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其中,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在物流末端配送领域的主要终端设备是安装于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的智能快递箱柜,快递人员存入物品后,收件人手机会收到短信通知,告知提取码,收件人可以输入密码开箱自提快递。
然而,上述设备使得用户在每次取件时对应不同的箱体,且一次收取或寄出多个待收发件时会给用户配置多个位置不同的箱体,存在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需花费用户较多时间,降低了用户体验。
并且,上述方法需用户走到固定点取件,取件不方便,且用户长时间不取件易造成快递滞留,智能化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具有存放空间,存放空间包括多个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其中,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
进一步地,柜体主体还具有缓存空间,缓存空间设置在存放空间的上方。
进一步地,柜体结构还包括:载具,载具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装入存储部的存储腔内或从存储部内取出,以接收待收发件。
进一步地,柜体结构包括多个载具组件,各个载具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载具,各个载具组件的多个载具的尺寸规格均相同,任意两个载具组件的载具的尺寸规格不同;柜体结构的多个存储部分为多个存储部组件,各个存储部组件均至少包括一个存储部;其中,多个载具组件与多个存储部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载具组件的载具与相应的存储部组件的存储部相配适,以放置在该存储部内。
进一步地,载具为多个,多个载具包括第一载具,第一载具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均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包括第一存储部,第一载具与第一存储部相配适,以放置在第一存储部的第一存储腔内;其中,第一存储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与第一容纳空间相对应,第二门体与第二容纳空间相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载具具有第一操作开口和第二操作开口,第一操作开口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操作开口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一操作开口与第一门体相对设置,第二操作开口与第二门体相对设置;其中,待收发件包括待收发文件和待收发包裹,第一容纳空间用于接收待收发包裹,第二容纳空间用于接收待收发文件,第二门体上开设有第一投递口,第二操作开口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投递口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用于向第二容纳空间内投放待收发文件。
进一步地,第一载具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端和第二操作端,第一操作开口和第二操作开口设置在第一操作端,第二操作端设置有第三操作开口,以在第一载具移动至机器人内后,使第三操作开口朝向机器人的接收口设置,以使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开口取待收发件。
进一步地,多个载具包括第二载具,第二载具具有第三容纳空间;多个存储部包括第二存储部,第二载具与第二存储部相配适,以放置在第二存储部的第二存储腔内;第二存储部包括第三门体,以通过第三门体向第二载具内存放待收发件;其中,第二存储腔的体积小于第一存储腔的体积,第三容纳空间的体积小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
进一步地,柜体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柜体正面和柜体背面,柜体主体还包括操作空间,柜体主体还包括对接空间,对接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第一对接口开设在柜体正面,第二对接口与操作空间相连通,以使机器人通过第一对接口进入对接空间内,并使机器人的接收口朝向操作空间设置,以接收待配送的载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站,包括柜体结构和机械手,机械手设置在柜体结构的柜体主体内,机械手用于输送柜体主体的存储部内的待收发件,其中,柜体结构为上述的柜体结构。
进一步地,柜体结构还包括支撑架和移动部,支撑架和移动部均设置在柜体主体的操作空间内,移动部与支撑架连接,移动部相对支撑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机械手与移动部连接,机械手相对移动部沿水平方向和第一预设方向均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机械手与柜体结构的载具相配合,以运输载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包括配送站和机器人,其中,配送站为上述的配送站,机器人用于接收由配送站的机械手输送来的待配送给用户的待收发件。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可设置在楼宇之中,适用于以公司和个人为单位进行配送的配送站中,该柜体结构通过将存放空间内的多个存储部划分为多个存放组件,使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使得各个存放组件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用户可以去其对应的固定的存放组件处取件寄件,便于用户操作;且可以通过机器人将各个存放组件中的待收发件批量运送至相应的用户,操作方便,效率高,节省用户时间,实现智能化。另外,各个存放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可以根据用户的待收发件的数量对存储部的数量进行灵活调配,存储量大且保证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柜体结构的第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柜体结构的第二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柜体结构的第三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的载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柜体主体;11、存储部;111、第一存储部;112、第二存储部;113、第一门体;114、第二门体;115、投递口;116、第三门体;12、存放空间;13、缓存空间;15、操作空间;16、对接空间;20、载具;21、第一操作开口;22、第二操作开口;25、第三操作开口;1、柜体结构;2、机械手;3、机器人;31、接收口;4、支撑架;5、移动部;
211、第一操作门;23、载具主体;24、隔板;251、第二操作门;
14、录入区域;141、第一操作区;142、第二操作区;31、体积检测件;32、扫码器;33、交互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7,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10,柜体主体10具有存放空间12,存放空间12包括多个存储部11,存储部11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其中,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可设置在楼宇之中,适用于以公司和个人为单位进行配送的配送站中,该柜体结构通过将存放空间12内的多个存储部11划分为多个存放组件,使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使得各个存放组件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用户可以去其对应的固定的存放组件处取件寄件,便于用户操作;且可以通过机器人将各个存放组件中的待收发件批量运送至相应的用户,操作方便,效率高,节省用户时间,实现智能化。另外,各个存放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可以根据用户的待收发件的数量对存储部11的数量进行灵活调配,存储量大且保证配送效率。
其中,待收发件包括用户待寄出件和用户待收取件。
具体实施时,存储部11的数量和存放空间12的空间可根据楼宇柜规模增加或减少,柜体主体可继续增加宽度和层数用于存放载具20。
具体实施时,存放空间12具有至少一个存放列,合个存放列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多个存方列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主体10还具有缓存空间13,缓存空间13设置在存放空间12的上方。该缓存空间13用于存放载具,该载具20可为待配送的载具,空载具和中转载具,以便于存放空间12中的载具20的调配,提高柜体主体10的工作效率。
其中,缓存空间13的存放口与操作空间15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存空间13具有一个缓存腔体,多个载具20均放置在该缓存腔体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存空间13包括多个缓存腔体,各个缓存腔体间隔设置,各个缓存腔体仅存放一个载具20。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结构还包括载具20,载具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装入存储部11 的存储腔内或从存储部11内取出,以接收待收发件。该载具20为待收发件的载体,当通过机器人对用户进行派件时,通过移动载具20以带动待收发件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结构包括多个载具组件,各个载具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载具20,各个载具组件的多个载具20的尺寸规格均相同,各个载具组件的载具20与其他载具组件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不同(即任意两个载具组件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不同);柜体结构的多个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储部组件,各个存储部组件均至少包括一个存储部11;其中,多个载具组件与多个存储部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载具组件的载具20与相应的存储部组件的存储部 11相配适,以放置在该存储部11内。这样的设置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待收发件和不同数量的待收发件,提高空间利用率。
其中,各个载具组件的多个载具20的尺寸规格均相同是指各个载具组件中包含的所有载具20的尺寸规格均相同。
其中,各个载具组件的载具20与其他载具组件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不同,是指,多个载具组件中的任意一个载具组件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与除其以外的载具组件中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均不相同。
具体实施时,载具20为多个,多个载具20包括第一载具,第一载具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均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11包括第一存储部111,第一载具与第一存储部111相配适,以放置在第一存储部111的第一存储腔内;其中,第一存储部111包括第一门体113和第二门体114,第一门体113与第一容纳空间相对应,第二门体114与第二容纳空间相对应。
具体实施时,第一载具具有第一操作开口21和第二操作开口22,第一操作开口21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操作开口22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一操作开口21与第一门体 113相对设置,第二操作开口22与第二门体114相对设置;其中,待收发件包括待收发文件和待收发包裹,第一容纳空间用于接收待收发包裹,第二容纳空间用于接收待收发文件,第二门体114上开设有第一投递口115,第二操作开口22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投递口115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用于向第二容纳空间内投放待收发文件。这样的设置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待收发件放入特定的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的划分可以合理利用空间,且归类存放实现有序化。
具体实施时,第二操作开口22用于投放待收发文件,第二操作开口22为狭缝,第二操作开口22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具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端和第二操作端,第一操作开口21和第二操作开口22设置在第一操作端,第二操作端设置有第三操作开口25,以在第一载具移动至机器人3内后,使第三操作开口25朝向机器人3的接收口31设置,以使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开口25取待收发件。这样的设置在取出第一载具后,不需要将第一载具转向,可直接放入机器人中,运输节拍快,提高效率,并且,第三操作开口25朝向机器人3的接收口31设置,使用户直接通过接受口和第三操作开口25取件,取件方便。
其中,当载具20位于存储部11内时,第一操作开口21和第二操作开口与柜体正面相对设置,以便派件员和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开口21和第二操作开口对待收发件进行操作,此时不通过第三操作开口进行操作;当载具20移动至机器人3内时,第三操作开口与机器人3的接收口31相对设置,此时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开口对待收发件进行操作。
具体实施时,多个载具20包括第二载具,第二载具具有第三容纳空间;多个存储部11 包括第二存储部112,第二载具与第二存储部112相配适,以放置在第二存储部112的第二存储腔内;第二存储部112包括第三门体116,以通过第三门体116向第二载具内存放待收发件;其中,第二存储腔的体积小于第一存储腔的体积,第三容纳空间的体积小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该载具可以在用户需要寄件时被移动至机器人中,然后由机器人带动移动至预定位置 (包括不同的楼层),以接收用户的需要寄出的待发送件,然后再由机器人带动该载具回至柜体结构内。对于个人用户寄件,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空间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主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柜体正面和柜体背面,柜体主体10还包括操作空间15,柜体主体10还包括对接空间16,对接空间1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第一对接口开设在柜体正面,第二对接口与操作空间15相连通,以使机器人3通过第一对接口进入对接空间16内,并使机器人3的接收口31朝向操作空间15设置,以接收待配送的载具20。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机器人从柜体结构中取出载具与送载具至柜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具的具体结构为:
具体实施时,第一操作开口21处设置有第一操作门211,第一操作门211可开合地设置,以使第一操作开口21打开或关闭。这样的设置便于待收发包裹的存放,可以防止在载具移动过程中待收发包裹掉落。
具体实施时,第三操作开口25处设置有第二操作门251,第二操作门251可开合地设置,以使第三操作开口25打开或关闭。这样的设置便于取件放件,可以防止在载具移动过程中待收发包裹掉落。
具体实施时,第一载具的载具主体23内设置有隔板24,以使载具主体23的腔体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一容纳空间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结构还包括检测分配部件,设置在柜体主体10的录入区域14内,检测分配部件用于获取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在确定该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后,根据存放信息打开与该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11;其中,存放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体积信息和/或待收发件的重量信息。
具体实施时,载具20具有承载信息,当检测分配部件获取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后,将存放信息与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承载信息相比较,以在存放信息与承载信息相匹配时打开该存储部11。其中,通过快递员自身和检测分配部件自动检测,决定载具是否被放满,当检测分配部件给待收发件自动匹配的载具,由快递员判定该载具已满无法放入该待收发件,快递员可手动操作打开一个对应的存储部,其中,该存储部内为空载具或可进行存放的载具。
在本实施例中,体积信息为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承载信息包括载具20的剩余存放体积,录入区域14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一体积检测件31,设置在第一操作区141内,以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控制装置,与第一体积检测件31连接,以接收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并与相应的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剩余存放体积相比较,当剩余存放体积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时,控制装置打开存储部11,以使待收发件放置在载具20 内。这样的设置可以为待收发件合理分配对应的存放组件中的一个存储部11,且通过记录快递的实际体积可以在载具内的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减小时报警,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第一体积检测件31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载具20的预定存放体积与存放在该载具20内的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之间的差值,以获取剩余存放体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二体积检测件,设置在载具20上,以检测载具20内的剩余存放体积;控制装置与第二体积检测件连接,以获取第二体积检测件检测到的剩余存放体积。
优选地,第二体积检测件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重量信息为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承载信息包括载具20的剩余存放重量,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一重力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操作区141的底部,以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控制装置,与第一重力检测件连接,以接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并与相应的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剩余存放重量相比较,当载具20的剩余存放重量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时,控制装置打开存储部11,以使待收发件放置在载具20内。这样的设置可以为待收发件合理分配对应的存放组件中的一个存储部11,且通过记录每一个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可以在载具的实时重量减小时报警,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第一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时,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二重力检测件,第二重力检测件设置在存储部11内,以检测载具20的实时重量;控制装置与第二重力检测件连接,以获取实时重量;其中,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载具20的预定存放重量与实时重量之间的差值,以获取剩余存放重量。
优选地,第二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
为而来保证待收发件的安全,控制装置包括计时模块,以在控制装置获取的载具的实时重量减小时,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超过预定时间时计时模块报警。
具体实施时,计时模块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设置在录入区域14内,以进行声音报警或光报警。
具体实施时,计时模块与操控后台连接,以通过操作后台报警,以使工作人员移动至柜体结构进行查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计时模块,以在控制装置获取的载具内的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减小时,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超过预定时间时计时模块报警。
为了录入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录入区域14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柜体结构还包括扫码器32,扫码器32设置在第一操作区141内,扫码器32用于扫描待收发件的条码,以获取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这样的设置使得获取配送信息的方式较为便捷。
其中,对于需要存放的待收发件,配送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收件人、联系方式和配送地址等,以通过该配送地址将待收发件分配至对应的存放组件,并在该待收发件配送至配送地址时向收件人发送信息;对于需要取走的待收件,配送信息为取件码。
为了录入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柜体结构还包括:交互部33,设置在录入区域14内,交互部33用于输入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可以便于快递员操作,也便于用户取件。
为了录入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录入区域14内设置有第二操作区142,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语音录入器,设置在第二操作区142内,语音录入器用于语音录入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这样的设置使得获取配送信息的方式较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配送站,包括柜体结构1和机械手2,机械手2设置在柜体结构 1的柜体主体10内,机械手2用于输送柜体主体10的存储部11内的待收发件,其中,柜体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柜体结构。
为了实现机械手2的移动,柜体结构1还包括支撑架4和移动部5,支撑架4和移动部5 均设置在柜体主体10的操作空间15内,移动部5与支撑架4连接,移动部5相对支撑架4 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机械手2与移动部5连接,机械手2相对移动部5沿水平方向和第一预设方向均可移动地设置。其中,第一预设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且垂直于水平方向。
具体实施时,机械手2与柜体结构的载具20相配合,以运输载具20,进而带动待配送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包括配送站和机器人3,其中,配送站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配送站,机器人3用于接收由配送站的机械手2输送来的待配送给用户的待收发件。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机器人和配送站将待收取件配送给用户,或机器人带动空载具去取用户需要寄出的待寄出件,实现了送件、寄件的自动化,给用户节约了时间,较为方便。并且避免用户长时间不取件易造成快递滞留,智能化较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结构可设置在楼宇之中,适用于以公司和个人为单位进行配送的配送站中,该柜体结构通过将存放空间12内的多个存储部11划分为多个存放组件,使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使得各个存放组件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用户可以去其对应的固定的存放组件处取件寄件,便于用户操作;且可以通过机器人将各个存放组件中的待收发件批量运送至相应的用户,操作方便,效率高,节省用户时间,实现智能化。另外,各个存放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可以根据用户的待收发件的数量对存储部11的数量进行灵活调配,存储量大且保证配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所述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10),所述柜体主体(10)具有存放空间(12),所述存放空间(12)包括多个存储部(11),所述存储部(11)用于存放所述待收发件,多个所述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所述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
其中,多个所述存放组件与多个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所述用户的所述待收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主体(10)还具有缓存空间(13),所述缓存空间(13)设置在所述存放空间(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还包括:
载具(20),所述载具(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装入所述存储部(11)的存储腔内或从所述存储部(11)内取出,以接收所述待收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包括多个载具组件,各个所述载具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载具(20),各个所述载具组件的多个载具(20)的尺寸规格均相同,任意两个所述载具组件的载具(20)的尺寸规格不同;所述柜体结构的所述多个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储部组件,各个存储部组件均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存储部(11);
其中,多个所述载具组件与多个所述存储部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载具组件的所述载具(20)与相应的所述存储部组件的所述存储部(11)相配适,以放置在该存储部(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20)为多个,多个所述载具(20)包括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均用于存放所述待收发件;多个所述存储部(11)包括第一存储部(111),所述第一载具与所述第一存储部(111)相配适,以放置在所述第一存储部(111)的第一存储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111)包括第一门体(113)和第二门体(114),所述第一门体(113)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相对应,所述第二门体(114)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具有第一操作开口(21)和第二操作开口(22),所述第一操作开口(21)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操作开口(22)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操作开口(21)与所述第一门体(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操作开口(22)与所述第二门体(114)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待收发件包括待收发文件和待收发包裹,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接收所述待收发包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用于接收所述待收发文件,所述第二门体(114)上开设有第一投递口(115),所述第二操作开口(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投递口(115)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用于向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投放所述待收发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端和第二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开口(21)和所述第二操作开口(22)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端设置有第三操作开口(25),以在所述第一载具移动至机器人(3)内后,使所述第三操作开口(25)朝向所述机器人(3)的接收口(31)设置,以使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三操作开口(25)取所述待收发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载具(20)包括第二载具,所述第二载具具有第三容纳空间;多个所述存储部(11)包括第二存储部(112),所述第二载具与所述第二存储部(112)相配适,以放置在所述第二存储部(112)的第二存储腔内;所述第二存储部(112)包括第三门体(116),以通过所述第三门体(116)向所述第二载具内存放所述待收发件;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存储腔的体积,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主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柜体正面和柜体背面,所述柜体主体(10)还包括操作空间(15),所述柜体主体(10)还包括对接空间(16),所述对接空间(1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开设在所述柜体正面,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操作空间(15)相连通,以使机器人(3)通过所述第一对接口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内,并使所述机器人(3)的接收口(31)朝向所述操作空间(15)设置,以接收待配送的所述载具(20)。
10.一种配送站,包括柜体结构(1)和机械手(2),所述机械手(2)设置在所述柜体结构(1)的柜体主体(10)内,所述机械手(2)用于输送所述柜体主体(10)的存储部(11)内的待收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柜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1)还包括支撑架(4)和移动部(5),所述支撑架(4)和所述移动部(5)均设置在所述柜体主体(10)的操作空间(15)内,所述移动部(5)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所述移动部(5)相对所述支撑架(4)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机械手(2)与所述移动部(5)连接,所述机械手(2)相对所述移动部(5)沿水平方向和第一预设方向均可移动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柜体结构,所述机械手(2)与所述柜体结构的载具(20)相配合,以运输所述载具(20)。
13.一种配送系统,包括配送站和机器人(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站为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送站,所述机器人(3)用于接收由所述配送站的机械手(2)输送来的待配送给用户的待收发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98491.XU CN210402575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98491.XU CN210402575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02575U true CN210402575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4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98491.XU Active CN210402575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0257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9001A (zh) * | 2020-06-19 | 2020-10-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科研项目资料存放柜及其管理系统 |
CN111951485A (zh) * | 2019-05-15 | 2020-11-17 | 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
2019
- 2019-05-15 CN CN201920698491.XU patent/CN2104025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51485A (zh) * | 2019-05-15 | 2020-11-17 | 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CN111839001A (zh) * | 2020-06-19 | 2020-10-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科研项目资料存放柜及其管理系统 |
CN111839001B (zh) * | 2020-06-19 | 2021-12-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科研项目资料存放柜及其管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48699B2 (en) | Package receiving and delivery system | |
US8919637B2 (en) | Unmanned parcel storage apparatus capable of dynamically allocating storage spa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
CN108492475B (zh) | 一种取货地点和相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1095406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items in delivery containers | |
EP3617099A1 (en) |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of warehouse custody for mails, packages and single-piece items | |
CN210402575U (zh)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
CN105046836A (zh) | 智能快递收发终端 | |
CN108876264A (zh) | 社区快递物流仓储及智能分拣系统 | |
WO2018195851A1 (zh) | 用于楼宇的货物运输系统和方法 | |
CN109956332B (zh) | 一种快递配送终端 | |
CN107067196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配送柜的配送系统和配送方法 | |
CN210682177U (zh) | 物流机器人及物流系统 | |
CN210028836U (zh) | 一种配送装置和系统 | |
CN204946213U (zh) | 智能快递收发终端 | |
CN210324415U (zh) | 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 | |
CN111951485A (zh) | 柜体结构、配送站和配送系统 | |
CN210204377U (zh) | 一种内部轮转式快投自提单元及快投自提柜 | |
CN109118667B (zh) | 一种取货系统及应用其进行货物配送、收取的方法 | |
CN208819246U (zh) | 社区快递物流仓储的智能分拣系统 | |
CN209853083U (zh) | 一种物流终端收发与仓储系统 | |
CN216003992U (zh) | 发货系统 | |
CN215341280U (zh) | 快件柜 | |
CN214151709U (zh) | 货物自动化分拣装填系统及智能驿站 | |
CN113547972B (zh) | 快递转运车、快递柜、快递收寄系统和收寄物品的方法 | |
CN211212096U (zh) | 载具、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5 Address after: 100192 building A4, Northern Territory, Dongsheng Science Park, 66 xixiaoko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INEBOT (BEIJING)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No.161, 6 / F, block B, building 1, No.3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IXING MUYUA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