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1201U -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1201U
CN210401201U CN201920986553.7U CN201920986553U CN210401201U CN 210401201 U CN210401201 U CN 210401201U CN 201920986553 U CN201920986553 U CN 201920986553U CN 210401201 U CN210401201 U CN 210401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threaded rod
atomic absorption
shell
bevel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65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Prosais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Prosais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Prosais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Prosais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65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1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1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1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面设有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人们需要移动本光度计位置的时候,人们能够转动转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至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上,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相反方向旋转,由于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通过连接杆相互限位而无法发生轴向转动,因此第一螺纹套带动吸盘向上位移,第二螺纹套带动滚轮向下位移,直至装置主体仅以滚轮与台面接触为止,此时人们能够在台面上直接移动装置本体,而当人们需要将其位置固定时,反向转动转轴,令装置本体通过吸盘与台面接触,从而将装置本体吸住。

Description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属于光谱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检测方面的运用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但目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常被人们摆放在台面上使用,当人们需要移动其位置时,需要将其拿起,不方便人们搬运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失手摔坏的情况,并且在将其摆放在所需方位上时,容易出现被人失手碰撞发生偏移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面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壳体底面四个阴角处均设有贯穿壳体至内腔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下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底面设有吸盘,所述第二螺纹套底面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顶面分别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有位于内腔内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有贯穿壳体至外界的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贯穿壳体处为无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通过无螺纹段与壳体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位于外界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位于内腔内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两根以转轴轴线横向对称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设有与主动齿啮合的从动齿,所述连接轴另一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左侧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与左侧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与右侧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以及与右侧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小端和第四锥齿轮小端相背设置,所述第五锥齿轮小端和第六锥齿轮小端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所述转轴与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与内腔底面连接的轴承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相互朝向的一侧均设有铰链座,两个所述铰链座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横向设置状态时所述吸盘的底面与滚轮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人们需要移动本光度计位置的时候,人们能够转动转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至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上,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相反方向旋转,由于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通过连接杆相互限位而无法发生轴向转动,因此第一螺纹套带动吸盘向上位移,第二螺纹套带动滚轮向下位移,直至装置主体仅以滚轮与台面接触为止,此时人们能够在台面上直接移动装置本体,而当人们需要将其位置固定时,反向转动转轴,令装置本体通过吸盘与台面接触,从而将装置本体吸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传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装置本体;2、壳体;3、内腔;4、转轴;5、主动齿;6、从动齿;7、连接轴;8、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0、第五锥齿轮;11、第六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14、第一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6、第二螺纹套;17、第一螺纹套;18、吸盘;19、滚轮;20、轴承座;21、把手;22、轴承;23、铰链座;2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底面设有壳体2,壳体2内设有内腔3,壳体2底面四个阴角处均设有贯穿壳体2至内腔3的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下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第一螺纹套17底面设有吸盘18,第二螺纹套16底面转动连接有滚轮19,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之间铰接有连接杆24,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的顶面分别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传动连接有位于内腔3内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有贯穿壳体2至外界的转轴4,连接杆24处于横向设置状态时吸盘18的底面与滚轮19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贯穿壳体2处为无螺纹段,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通过无螺纹段与壳体2转动连接,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相互朝向的一侧均设有铰链座23,两个铰链座23分别与连接杆24的两端铰接。
在人们需要移动本光度计位置的时候,人们能够转动转轴4,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至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上,通过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带动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以相反方向旋转,由于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通过连接杆24相互限位而无法发生轴向转动,因此第一螺纹套17带动吸盘18沿第一螺纹杆14长度方向向上位移,第一螺纹杆14和第一螺纹套17的配合长度变小,第二螺纹套16带动滚轮19沿第二螺纹杆15长度方向向下位移,第二螺纹套16和第二螺纹杆15配合长度变大,由于寻常放置本装置的时候,人们通常以吸盘18与台面接触,在重力作用下,吸盘18始终与台面接触,装置本体1、壳体2、转轴4、传动结构跟随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滚轮19距离台面之间的间距缩小,变相缩小滚轮19需要移动的进程,而在滚轮19底面和吸盘18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与台面接触时,第二螺纹套16和第二螺纹杆15配合长度继续变大,通过第二螺纹套16和第二螺纹杆15将装置本体1、壳体2和传动结构顶起,吸盘18与台面分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在台面上移动装置本体1,而当装置本体1确定在某一位置上后,人们反向转动转轴4,转轴4动过传动结构反向驱动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转动,与上述同理,第二螺纹杆15和第二螺纹套16之间的配合长度变小,第一螺纹杆14和第一螺纹套17之间的配合长度变大,吸盘18先相对滚轮19向下移动与台面接触,至吸盘18底面和滚轮19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与台面接触时,第一螺纹杆14和第一螺纹套17配合长度继续变大,通过第一螺纹套17和第一螺纹杆14将装置本体1、壳体2和传动结构顶起,滚轮19向上位移并与台面分离。
转轴4位于外界的一端连接有把手21。
通过设置把手21,方便人们对转轴4进行转动,方便人们进行发力,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转轴4位于内腔3内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齿5,传动结构包括两根以转轴4轴线横向对称设置的连接轴7,连接轴7一端设有与主动齿5啮合的从动齿6,连接轴7另一端与壳体2内壁转动连接,连接轴7上设有与左侧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与左侧第二锥齿轮1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9、与右侧第二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五锥齿轮10以及与右侧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六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8小端和第四锥齿轮9小端相背设置,第五锥齿轮10小端和第六锥齿轮11小端相对设置。
当人们转动转轴4,转轴4通过主动齿5带动啮合的从动齿6转动,从动齿6带动连接轴7转动,连接轴7带动第三锥齿轮8、第四锥齿轮9、第五锥齿轮10和第六锥齿轮11转动,第三锥齿轮8通过与其啮合的左侧第一锥齿轮13带动左侧第一螺纹杆14转动,第四锥齿轮9通过与其啮合的左侧第二锥齿轮12带动左侧第二螺纹杆15转动,第五锥齿轮10通过与其啮合的右侧第一锥齿轮13带动右侧第一螺纹杆14转动,第六锥齿轮11通过与其啮合的右侧第二锥齿轮12带动右侧第二螺纹杆15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8小端和第四锥齿轮9小端相背设置,第五锥齿轮10小端和第六锥齿轮11小端相对设置,左侧第一螺纹杆14与左侧第二螺纹杆15旋向相反,右侧第一螺纹杆14和右侧第二螺纹杆15旋向相反。
连接轴7上套设有与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22,转轴4与壳体2通过轴承22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轴承22,使得连接轴7在发生转动时,能够转动的更加顺畅,并且能够对连接轴7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连接轴7上套设有与内腔3底面连接的轴承座20。
通过设置轴承座20,能够使得连接轴7在转动时,轴承座20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且不会影响其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底面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设有内腔(3),所述壳体(2)底面四个阴角处均设有贯穿壳体(2)至内腔(3)的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所述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下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所述第一螺纹套(17)底面设有吸盘(18),所述第二螺纹套(16)底面转动连接有滚轮(19),所述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之间铰接有连接杆(24),所述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的顶面分别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2)传动连接有位于内腔(3)内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有贯穿壳体(2)至外界的转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贯穿壳体(2)处为无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杆(14)和第二螺纹杆(15)通过无螺纹段与壳体(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位于外界的一端连接有把手(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位于内腔(3)内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两根以转轴(4)轴线横向对称设置的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一端设有与主动齿(5)啮合的从动齿(6),所述连接轴(7)另一端与壳体(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7)上设有与左侧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与左侧第二锥齿轮(1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9)、与右侧第二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五锥齿轮(10)以及与右侧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六锥齿轮(11),所述第三锥齿轮(8)小端和第四锥齿轮(9)小端相背设置,所述第五锥齿轮(10)小端和第六锥齿轮(11)小端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上套设有与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22),所述转轴(4)与壳体(2)通过轴承(2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上套设有与内腔(3)底面连接的轴承座(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7)和第二螺纹套(16)相互朝向的一侧均设有铰链座(23),两个所述铰链座(23)分别与连接杆(24)的两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4)处于横向设置状态时所述吸盘(18)的底面与滚轮(19)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CN201920986553.7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ctive CN210401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6553.7U CN21040120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6553.7U CN21040120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1201U true CN21040120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6553.7U Active CN21040120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1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01201U (zh)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CN211583739U (zh) 一种内科检测辅助器
CN214947767U (zh) 一种旋转式会议一体机
CN210188962U (zh) 一种活塞自动组装机用输送机构
CN209872216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升降装置
CN212332954U (zh) 一种基于竞赛用多旋翼无人机的辅助起落架
CN209863034U (zh) 一种当代艺术首饰用可调节展示装置
CN213576295U (zh) 一种电子信息用多角度展示架
CN220152206U (zh) 一种方便旋转的显示屏
CN215000593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led显示屏
CN215908324U (zh) 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CN206311016U (zh) 一种便于收卷的钢卷尺
CN214472774U (zh) 一种液体中蛋白质量测定的荧光检测装置
CN214769549U (zh) 一种光伏串焊机用防尘装置
CN214502519U (zh) 一种便携式气体计量装置
CN21233296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环境监测无人机
CN213196583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轴孔定位加工装置
CN212672863U (zh) 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
CN212990454U (zh) 一种大学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
CN214587837U (zh)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员工绩效展示装置
CN210802469U (zh) 测绘仪移动支撑装置
CN214309586U (zh) 一种农业环境保护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17735796U (zh) 一种含齿条的风扇摇头机构及风扇
CN213584115U (zh) 一种隔离器的自动插针设备
CN216812241U (zh) 一种多用途户外喷雾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