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0463U - 温湿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湿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0463U
CN210400463U CN201921837076.4U CN201921837076U CN210400463U CN 210400463 U CN210400463 U CN 210400463U CN 201921837076 U CN201921837076 U CN 201921837076U CN 210400463 U CN210400463 U CN 210400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ructures
positioning
humidity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70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际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70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0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0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0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涉及温湿度检测技术领域。该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主机本体、上盖、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固定件和多个连接结构。第一固定件穿过多个连接结构并连接于主机本体,并且多个连接结构围成容置空间,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结构之间形成连通容置空间的间隙。温湿度传感器连接于主机本体,并且温湿度传感器位于容置空间内部。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多个连接结构,并且上盖遮盖容置空间和第一固定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装配简单,能够方便安装拆卸,节省拆装时间。

Description

温湿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温湿度的检测对于空气、气候以及气象的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在现有技术中气象、气候检测都会采用到空气温湿度的检测。
现有的温湿度检测设备大多结构复杂,并且在温湿度检测设备在户外进行一段时间的检测工作之后,通常会对温湿度检测设备进行检修维护,而现有的温湿度检测设备的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拆装不方便,市场出现螺钉等零部件丢失的情况,进而造成温湿度检测设备装配不稳定的情况,对维护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其装配简单,能够方便安装拆卸,节省拆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主机本体、上盖、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固定件和多个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并且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围成容置空间,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间隙。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并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
所述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并且所述上盖遮盖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一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固定件自所述第一侧面穿过所述连接结构至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伸入所述定位孔。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可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外导流部和内导流部,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均呈环形,并且所述内导流部连接于所述外导流部的内圈,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的连接处远离所述主机本体拱起。
多个所述内导流部的内圈共同形成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挂扣于所述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盖朝向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上开设有朝向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可选地,所述主机本体上凸起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座凸设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主机本体的一端,并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具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卡入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底座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持于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远离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
所述底座支架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线,并且所述电源线伸入所述连接筒内部并与所述主机本体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能通过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并使得多个连接结构共同形成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的容置空间,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结构之间形成连通容置空间的间隙,能便于容置空间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实现对流交换,以便于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温湿度,同时能通过多个连接结构对温湿度传感器提供防护作用,以保证温湿度传感器的稳定运作。通过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并连接多个连接结构,能便于使得多个连接结构的装配工艺简单,易于多个连接结构的装配,能便于温湿度检测装置的维护检修。另外,上盖拆卸地盖设于多个连接结构并且上盖遮盖容置空间和第一固定件,以通过上盖向温湿度传感器提供防护作用,并且能通过上盖遮盖第一固定件以实现第一固定件的隐藏,避免第一固定件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腐蚀以及损坏,同时能使得温湿度检测装置的外观简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局部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局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0-温湿度检测装置;100-主机本体;110-安装座;111-安装槽;120-连接部;121-第二固定件;200-上盖;210-卡勾;220-容置部;221-容置槽;300-温湿度传感器;310-安装底座;311-密封圈;400-连接结构;410-第一侧面;411-第一定位结构;412-定位孔;420-第二侧面;421-第二定位结构;430-外导流部;431-导流通道;440-内导流部;441-通孔;450-容置空间;500-第一固定件;600-底座支架;610-连接筒;62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10,其能用于检测空气的温湿度,并对空气的温湿度起到监测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该温湿度检测装置10能应用于户外环境的空气温湿度检测。并且,该温湿度检测装置10装配简单,能够方便安装拆卸,节省拆装时间。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温湿度检测装置10包括主机本体100、上盖200、温湿度传感器300、第一固定件500和多个连接结构400。其中,温湿度传感器300用于检测空气的温湿度,并同时能对空气的温湿度提供监测作用。并且,温湿度传感器300连接于主机本体100,以使得温湿度传感器300检测到的空气温湿度数据能发送至主机本体100,并通过主机本体100对空气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记录等。同时,还能通过主机本体100向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承载作用,以保证温湿度传感器300能具有一个稳定的检测环境,保证温湿度传感器300的检测稳定性。另外,第一固定件500能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共同形成用于容置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容置空间450。另外,第一固定件500在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之后能连接于主机本体100,以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与主机本体100的连接,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的安装稳定。上盖200则盖设于多个连接结构400,并且上盖200遮盖容置空间450和第一固定件5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共同围成容置空间450,并通过上盖200盖设于多个连接结构400,同时将温湿度传感器300设置于容置空间450内部,便能实现通过上盖200和多个连接结构400共同向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防护作用的目的。以通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和上盖200防止外环境中的雨水、杂质等落入至容置空间450影响温湿度传感器300对空气进行温湿度的检测,同时还能避免太阳光直射温湿度传感器300对温湿度传感器300造成的影响。能保证温湿度传感器300稳定地进行温湿度检测,提高温湿度传感器300的检测精度。另外,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还可以形成连通于容置空间450的间隙(图未标),进而能使得容置空间450能通过间隙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能实现容置空间450和外界环境的相连通,以便于温湿度传感器300对于温湿度的检测。
另外,通过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多个连接结构400,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的装配工艺较为简单,易于多个连接结构400的装配拆卸,能降低温湿度检测装置10的维护成本,并提高温湿度检测装置10的维护效率。并且,通过上盖200遮盖第一固定件500,能使得第一固定件500实现隐藏的目的,保证温湿度检测装置10外观的简洁。同时能通过上盖200向第一固定件500提供保护作用,以防止第一固定件500暴露于外环境造成的腐蚀以及损坏等,进而能保证第一固定件500向多个连接结构400的提供稳定的连接作用。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500可以为多个,每个第一固定件500均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进而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相互连接。同时多个第一固定件500间隔设置,以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500向多个连接结构400提供稳定的定位作用,避免连接结构400以其中一个第一固定件500为轴心转动造成连接结构400的偏移。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500可以采用长螺钉,长螺钉能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于主机本体100,进而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连接于主机本体100的目的,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500也可以是铆钉等连接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连接结构400之间通过多个卡扣连接,同时通过一个第一固定件500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于主机本体100,进而向多个连接结构400提供稳定的连接作用。
进一步地,每个连接结构400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10和第二侧面420,其中第一固定件500自第一侧面410穿过连接结构400至第二侧面420,即第一侧面410和第二侧面420分别为连接结构400上的沿第一固定件500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换言之,当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于主机本体100时,第一侧面410为连接结构400上远离主机本体100的侧面,第二侧面420为连接结构400上远离主机本体100的侧面。其中,第一侧面4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411,第二侧面4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421,并且连接结构400上的第一定位结构411与相邻的连接结构400上的第二定位结构421相配合。即,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400能通过相邻设置的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相互配合实现两个相邻的连接结构400的定位,进而使得在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时,能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相互配合保证多个连接结构400的位置稳定性,以便于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4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间隔设置,相对应的,第二侧面4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并且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间隔设置。并且在相邻设置的两个连接结构400,相对应的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对应设置,以便于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一一配合并向两个相邻的连接结构400提供稳定的定位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通过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的设置,使得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对应配合时,此时,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结构411之间形成间隙,即能通过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间隔作用,使得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形成间隙,以便于容置空间450和外界实现气流的对流。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隙的形成也可以是在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进行开槽等方式实现。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面410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同理,第二侧面420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二定位结构421,此时能通过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相互配合实现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00的定位,另外通过第一固定件500向连接结构400提供连接作用,此时第一固定件500同样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以避免连接结构400出现主动偏移的情况。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1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结构421相适配的定位孔412,第二定位结构421伸入定位孔412中。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定位结构421容置于定位孔412中实现第二定位结构421和第一定位结构411的相互配合,该方式易于实施,并且便于第二定位结构421和第一定位结构411的相互装配,能提高多个连接结构400的定位效率。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412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定位结构421上,并且定位孔412与第一定位结构411相适配,进而能通过第一定位结构411伸入至定位孔412中实现第二定位结构421和第一定位结构411的相互配合。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定位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第一定位结构411为凸设于第一侧面410的凸块,第二定位结构421为开设于第二侧面420上的凹槽,或者,连接结构400在第一侧面410上凸起形成第一定位结构411,并在第二侧面420开设位于该凸起内部的凹槽形成第二定位结构421等。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500穿过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进而实现第一固定件500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上均开设有适配于第一固定件500的孔,进而能使得第一固定件500能穿过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即,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00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孔,并且在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相互配合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相互连接的同时实现每个连接结构400上的该孔同轴设置,进而使得第一固定件500能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实现第一固定件500向多个连接结构400提供的连接作用。
通过第一固定件500穿过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能使得多个第一定位结构411和多个第二定位结构421能在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时,能通过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向第一固定件500提供导向作用,进而便于第一固定件500的安装,提高第一固定件500连接多个连接结构400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500也可以穿过连接结构400的其他地方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的相互连接,例如,第一固定件500穿过连接结构400并且每个第一固定件500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定位结构411之间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0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441,并且多个连接结构400的多个通孔441同轴设置,并且多个通孔441共同形成容置空间450。换言之,多个连接结构400均呈环形,环形的多个连接结构400在通过第一固定件500提供的连接作用下层叠设置,并使得多个通孔441同轴设置,进而实现多个连接结构400共同形成容置空间450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00包括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均呈环形,并且内导流部440的外圈连接于外导流部430的内圈,内导流部440的内圈则形成通孔441。进一步地,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均倾斜设置,并且,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的连接处远离主机本体100拱起。换言之,可以将连接结构400看作是,在第二侧面420上朝向远离主机本体100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环形的凹槽,此时凹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倾斜设置的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其中内导流部440设置于外导流部430的内圈。通过内导流部440和外导流部430的设置,能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相互连接时,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形成截面形状为沿曲线延伸的导流通道431,该导流通道431至少包括两段,其中一段由两个相邻的外导流部430形成,另一段由两个相邻设置的内导流部440形成。通过设置沿曲线设置的导流通道431,能避免外界气流直接流动至容置空间450内部,通过曲线型的导流通道431能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在温湿度传感器300上。同时,倾斜设置的外导流部430也能避免水滴从导流通道431进入至容置空间450内部,能向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稳定安全的运作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分别设置于外导流部430沿通孔441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侧,并且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设置于外导流部430靠近内导流部440的一侧设置。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1和第二定位结构42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内导流部440上。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之间还可以设置过渡段(图未示),过渡段能用于连接内导流部440和外导流部430,并且能通过过渡段加长导流通道431的长度,能进一步避免水滴等杂质进入至容置空间450内部,进一步向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稳定的运作环境。另外,过渡段的形状可以是平直型、拱型或者凹陷型等。当过渡段为凹陷型时,能通过过渡段在内导流部440和外导流部430之间形成凹槽用于容置进入至导流通道431内部的水滴以及其他杂质,能进一步避免水滴以及其他杂质进入至容置空间45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导流部430的截面和内导流部440的截面均呈弧形,并使得相邻的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形成截面弧形的导流通道431。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设置为平直型,即外导流部430和内导流部440的截面呈直线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0的中部朝向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一侧拱起,并且上盖200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侧面形成弧形,进而能避免上盖200上堆积杂质。另外,通过将上盖200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侧面设置为球面,能提高上盖200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上盖200对外界冲击的承受能力,进而提高温湿度检测装置10的整体强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0的外周缘位于多个连接结构400的外周缘形成的柱面上,能使上盖200在对上盖200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侧面上的水进行导流时,能避免水落到连接结构400上,能通过上盖200向连接结构400提供防护作用。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200的面积也可以大于连接结构400的面积,以遮盖连接结构400。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200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侧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只需上盖200能向连接结构400提供防护作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0与温湿度传感器300间隔设置,即当温湿度传感器300设置于容置空间450内部时,温湿度传感器300与上盖20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使得上盖200在日晒温度上升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时,能减少上盖200散发的热量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0处的热量,进而降低上盖产生热量对温湿度传感器300造成的影响,实现提高温湿度传感器300检测精度的目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容置空间450的内周壁同样于温湿度传感器30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样能避免在多个连接结构400在吸收外界热量之后散发的热量对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影响,能进一步提高温湿度传感器300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上盖200靠近连接结构400的一侧设置有卡勾210,卡扣挂扣于连接结构400,进而实现上盖200连接于连接结构400的目的,以保证上盖20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卡勾210挂扣于内导流部440的内圈。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靠近上盖200的连接结构400上设置适配于卡勾210的卡持结构,进而能通过卡勾210挂扣于卡持结构实现上盖200和连接结构40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0上设置有多个卡勾210,多个卡勾210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每个卡勾210均挂扣于相邻的连接结构400的内导流部440内圈,能通过多个卡勾210向上盖200提供均匀稳定的挂扣作用,能进一步保证上盖200的稳定性。其中,当上盖200安装于连接结构400上时,将上盖200沿靠近连接结构400的方向上压持,使得卡勾210挂扣于内导流部440的内圈上,此时能通过卡勾210避免上盖200脱离连接结构400,便实现上盖200和连接结构400的安装。
进一步地,上盖200朝向连接结构400的一侧设置有容置部220,容置部220上开设有朝向连接结构400设置的容置槽221,第一固定件500的一端容置于容置槽2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件500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多个连接结构400时,第一固定件500的一端凸出于远离主机本体100的连接结构400,当上盖200安装于远离主机本体100的连接结构400时,能通过容置部220的容置槽221容置第一固定件500的端部,进而实现第一固定件500的隐藏,同时能避免第一固定件500暴露于外界造成第一固定件500的腐蚀以及损坏。另外,能通过第一固定件500凸出于连接结构400的端部相上盖200的安装提供定位导向作用,能降低上盖200的安装难度,并提高上盖200安装的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主机本体100上凸起设置有安装座110,并且安装座110伸入至容置空间450内部,温湿度传感器300则安装于安装座110远离主机本体100的端部,以使得温湿度传感器300能于主机本体10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使得主机本体100产生的热量仅能少部分能传递至温湿度传感器300,进而避免主机本体100产生的热量影响到温湿度传感器300的运作,进一步提高温湿度传感器300的检测精度。另外,安装座110上还开设有安装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安装槽111,温湿度传感器300卡接于安装槽111内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底部设置有卡槽(图未标),相对应的,安装槽111内部设置有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图未标),当温湿度传感器300装入安装槽111内部时,能通过卡块和卡槽的相互配合实现温湿度传感器300和安装座110的安装。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300能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10,例如,温湿度传感器300底座的半径大于安装槽111内周壁的内径,进而能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安装等。
进一步地,温湿度传感器300具有安装底座310,并且安装底座310用于安装于安装槽111内部,即卡槽开设于安装底座310上,安装底座310安装于安装槽111内部并通过卡槽和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安装。另外安装底座310上套设有密封圈311,并且密封圈311卡持于安装底座310和安装槽111的侧壁之间,以通过密封圈311密封安装底座310和安装槽111内周壁之间的间隙,进而避免水气或者杂质等掉入至主机本体100内部造成主机本体100的损坏。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310上套设有多个密封圈311,以通过多个密封圈311提供稳定的密封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温湿度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底座支架600,底座支架600上设置有连接筒610,连接筒610连接于主机本体100远离连接结构400的一侧。其中底座支架600能用于支撑主机本体100。另外,底座支架600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线620,电源线620伸入连接筒610内部并于主机本体100电连接。即能将电源线620设置于底座支架600内部,并穿过连接筒610与主机本体100电连接,能实现电源线620的隐藏,保证温湿度检测装置10整体的简洁,另外,还能通过底座支架600向电源线620提供防护作用,避免电源线620受到外界的损坏,同时能避免电源线620接触到外界的水分造成短路等故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本体100上设置有与连接筒610相对应的连接部120,连接部120呈筒形,并且连接筒610伸入于连接部120的内部,同时连接筒610的外侧贴合于连接部120的内周壁。并且连接部120和连接筒610通过多个第二固定件121相互连接,多个第二固定件121穿过连接部120并与连接筒610连接,进而实现连接筒610和连接部120的相互连接,此时电源线620伸入连接筒610中并于主机本体10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21可以是螺钉、铆钉等。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筒610和连接部120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通过连接筒610和连接部120的过盈配合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温湿度检测装置10能通过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共同形成安装温湿度传感器300的容置空间450,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00之间形成连通容置空间450的间隙,能便于容置空间450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实现对流交换,以便于温湿度传感器300检测空气的温湿度,同时能通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对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防护作用,以保证温湿度传感器300的稳定运作。通过第一固定件500依次穿过多个连接结构400并连接多个连接结构400,能便于使得多个连接结构400的装配工艺简单,易于多个连接结构400的装配,能便于温湿度检测装置10的维护检修。另外,上盖200拆卸地盖设于多个连接结构400并且上盖200遮盖容置空间450和第一固定件500,以通过上盖200向温湿度传感器300提供防护作用,并且能通过上盖200遮盖第一固定件500以实现第一固定件500的隐藏,避免第一固定件500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腐蚀以及损坏,同时能使得温湿度检测装置10的外观简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本体、上盖、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固定件和多个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并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并且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围成容置空间,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间隙;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并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
所述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并且所述上盖遮盖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一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固定件自所述第一侧面穿过所述连接结构至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伸入所述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外导流部和内导流部,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均呈环形,并且所述内导流部连接于所述外导流部的内圈,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外导流部和所述内导流部的连接处远离所述主机本体拱起;
多个所述内导流部的内圈共同形成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挂扣于所述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上开设有朝向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上凸起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座凸设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主机本体的一端,并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槽,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具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卡入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底座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持于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远离所述连接结构的一侧;
所述底座支架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线,并且所述电源线伸入所述连接筒内部并与所述主机本体电连接。
CN201921837076.4U 2019-10-28 2019-10-28 温湿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400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7076.4U CN210400463U (zh) 2019-10-28 2019-10-28 温湿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7076.4U CN210400463U (zh) 2019-10-28 2019-10-28 温湿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0463U true CN210400463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7076.4U Active CN210400463U (zh) 2019-10-28 2019-10-28 温湿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04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843A (zh) * 2021-09-28 2022-01-28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含湿量检测装置
CN114430632A (zh) * 2021-12-24 2022-05-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阵列的通风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843A (zh) * 2021-09-28 2022-01-28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含湿量检测装置
CN113984843B (zh) * 2021-09-28 2024-01-09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含湿量检测装置
CN114430632A (zh) * 2021-12-24 2022-05-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阵列的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00463U (zh) 温湿度检测装置
EP2840559B1 (en) Sensor system, sensor, and removal jig
CN211262616U (zh) 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漏液检测系统
CN206572711U (zh) 一种感温包组件
CN214847066U (zh) 一种燃气泄漏远程监测及着火报警装置
CN208314966U (zh) 一种便于固定且具有报警功能的天然气泄漏测感仪
CN211292465U (zh) 一种防爆激光粉尘仪
CN220104145U (zh) 光电转台
CN220231828U (zh) 一种用于电机测试的支撑机构和测试装置
CN202885119U (zh) 具有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空调室外机
CN218214354U (zh) 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
CN212567502U (zh) 一种集成型环境监测装置
CN217739073U (zh) 一种物联钢丝绳缆检测装置
CN217845121U (zh) 管道探测器
CN21628699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烟雾探测器
CN215872288U (zh) 一种易于拆装传感器的保护外壳
CN20218589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烟感探测器的工具
CN210664308U (zh) 一种内壳与转轴的同轴度检测装置
US20110210854A1 (en) Building safety detector assembly
CN211348122U (zh) 一种带有探头保护罩的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CN215492764U (zh) 一种传感器用快速安装的过滤网
CN213932854U (zh) 测温枪塑胶壳
CN211717473U (zh) 传感器安装外壳和应用其的传感器装置
CN212110297U (zh) 电子秤壳体和电子秤
CN217930578U (zh) 一种液质联用仪用油泵温控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f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